分享

《吳论》第二章 考先吳文明

 梦泽赤子 2014-06-12

《吳论》第二章 考先吳文明

(2014-02-18 21:04:49)

考先吳文明

旧石器文明沿长江顺流而下。巫山五十万年,南京汤山三十万年,安徽水阳江流域有几个十万年遗址。现在世界上最看重的史前考古课题是寻找旧晚新初文明起源证据。

上世纪末各省先后有所发现,唯苏南浙北找不到。苏州最早是七千年前草鞋山的马家浜文化,

浙江最早是距今八千年的河姆渡文化。他们的祖宗,我1985年在无锡姚湾遗址找到了。姚湾出土了稻作起源时用于点播的石耒,最原始的夹有稻谷和蚌屑的低温厚壁灰陶片,距今达万年。苏州七千年,所以无锡文明要比苏州早三千年。

我多次去苏州著名的旧石器遗址,钻三山岛那个半人高二人深的扁扁洞,与无锡姚湾、杨家遗址相比,那洞属旧石器,缺乏新石器文化因素,找不到星点古陶片。与宁镇一带和皖浙北部山丘地带,在砖瓦厂废石堆中发现的旧石器同类。但多了细石器这一过渡因素。

到马家浜期,苏锡分属两个类型(由宽沿釜的底不同及墓葬朝向不同而区分)

到良渚期,苏州东可能是早期中心,无锡南及西、常州可能是晚期中心,而良渚遗址群是中期最盛期的中心。发现良渚晚期证据的学术意义巨大,过去总说良渚淹死了(苏州澄湖底挖出大量良渚井),文明中断三至四百年。是泰伯奔吴才带来了中原先进文明。於是便风起云涌争那个吴文化的发源地。

据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考定: 先周文化是游猎文化。我的一位朋友参与陕西郑家坡遗址的正式考古发掘,挖了泰伯的祖坟,遗物中没有农具,没有饲养动物骨骸,多的是骨制石制箭镞。郑家坡遗址流行骨卜,陶炊器使用有显明特征的夹砂红陶连裆鬲,并己有陶符和青铜小件。在这之后,先周文化分裂为两股,一股东进,溶入姜戌农耕文明因素,其中最典型的是尖裆鬲,断代工程凭此划分先周与西周地层。另一股先南下后东进,洒下一路连裆鬲,我据此考证泰伯一族趋(注意!不是”)吴的征程。趋吴用了多少代,需要重新再作丹江口朱家沟遗址c14的鉴定。至少,无锡梅村是没戏可唱的,那儿不仅没有连裆鬲,连硬纹陶也没有!光拿史书论证没用!拿地下实证才真。生存七百年的遗址找不到一片陶片,谁信?吴人一墓一鬲,终六百年不变。倒是周人背叛祖训,搞九鼎八簋陪葬。这恐怕是歧山分裂的根由,三房与农耕商族通婚,走弃猎为农夺商天下之路,长房二房坚持祖制,游猎南下,最终到古吴地域入乡随俗,打鱼种稻为生。

西周至春秋中期的遗址己经在丹阳葛城找到,己开过论证会。葛城四面环水,与后期的武进淹城有承续关系,城墙不是关键。这两个城都是橄榄球形或球形的水城,与江北四楞四方的陆城不同,陆城走马走车,直来直去;水城行船拐弯必圆弧。江南春秋古城圆了才合制,苏州城有楞有角,正反证其不是春秋古城。

淹城下来是鮙城,夫差所居,最后才是灵岩山下木渎古城。

一、中石器时代的先吴文化。

苏州三山岛是中国文明最早的起源地,三山细石器具有独创性,由其开创的文化特征经河姆渡、马家浜、良渚文化,直至百越文明,是一脉相承的,有独立语言、文字、宗教,是最早开发水稻农作的太湖文明。

三山岛是位于苏州南端太湖中央的小岛,面积1.8平方公里,因1985年被发现冰河期前动物群化石、古人类化石和居住溶洞及旧石器,而闻名于世。自198512月南京博物院、上海大学联合考古后,二十多年来再没有考古队正式光顾过。对三山文化的研究仍仃留在1987年报告水平上。本人作为考古志愿者,出于对太湖文明独创性研究的需要,曾四赴三山岛洞考察,在不动遗址土,仅作地面采集的前提下,收集到苏州三山岛溶洞的玛瑙质细石器成品近百枚以及加工工具、石核、半成品及废品一批。己构成研究的基础资料。《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苏州三山岛溶洞

1、三山有细石器。

按陈淳教授1987年发表在《南京博物院集刊》第九期的《三山文化-江苏吴县三山岛旧石器遗址发掘报告》,他们当时共发掘出土旧石器制品5263件,其中成品石器453(占比例8.6),石核250件,又经两天采集,收藏己近百枚。石片4560件。材质为燧石、石髓、玛瑙等。石制品的边缘有不同程度经使用所致的锯齿状缺口、鳞片状疤痕或重叠集中的麻点状疤痕,痕迹分布较有规律,为使用所致。文章没有提及三山岛有细石器。

童恩正教授在《论南中国与东南亚的中石器时代》(1989)指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欧州、北非、西亚、南亚甚至中国北部,石器的大小都有愈发展愈趋小型的倾向。打制石器是循着石核石器-石片石器-石叶石器-细石器的方向而发展。不过在南中国(除西藏以外),主流始终是粗糙的由砾石打击的石片制成的工具。

张之恒教授等2003年再版的旧石器考古专业大学教材《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一书中,指出细石器工艺是在旧石器晚期出现的,最早在华北下川遗址出现,距今23000-16000年,以后扩散到东北至西南一线的草原,成为游牧民族的狩猎工具,其中有些地区,如红山文化,细石器的使用延伸到新石器中期。南方旧石器晚期不存在细石器。

这就是说,旧石器考古学术界认为中国东南方没有细石器,唯一的一次三山岛正式考古发掘找到了细石器,却认为这是使用造成疤痕的旧石器。

我们在三山岛找到了近百枚玛瑙质细石器制成品,足以证明“石制品边缘的……锯齿状缺口、鳞片状疤痕”不是“使用”所致,而是人为打制而成。理由一:是大多细石器成品为新制,无使用痕迹,并有加工疤痕时折断的半成品;二是砸击疤痕依次、规律成行,使用决不能出现这种轨迹;三是按需制作,事先有构划,且制作精良。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苏州三山岛玛瑙质细石器

2、三山细石器的独创性。

中国东北至西南一线的细石器,其技术特征接近中东在二万年前发明的压制技术,一般由石核,石片,箭头型、尖刀型成品构成。旧石器考古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北方的细石器源自中东技术。而三山岛的细石器技术特征与中国北方不同。在三山岛我们没有发现有北方细石器传统的石核、石片。而有大量长度小于30mm,刃口两面交错打击,疤痕的形状各异,用途各别的玛瑙刃具。这同中国现己发现的各地细石器不同。这就是说三山细石器有独创性。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红山文化细石器的石簇(第一排)石片、石核(第三排右起1-3)是三山文化所没有的。

三山文化细石器完全是另一种传统,靠砸制而无压制。下面是具有独创性的三山细石器:

第一类、疤痕 2mm以上,只分布在刃口的一侧。

第二类、疤痕1-2mm大,均匀交错分布在切削刃口两面

第三类、疤痕1mm以下,连续分布在刃口中间。

制成品中绝大部份属第二类。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3、三山细石器的分类。

我们据形态结合功能分析,将三山细石器分为八类:

1、刀镰型:这是三山细石器的基本型,外形似镰刀,主切削刃两面交错打击均衡的疤痕,切削楔角30度左右,个别也有片状,估计用途为切割、锯割动物皮肉。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刀镰型细石器

2、斧耜型:外形接近薄片矩形,切削刃可以一条,也可以二条、三条,刀刃所以直线,也有成风字形弧线,可能是加工骨器的专用工具。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斧耜型细石器

3、薄刃型:共采集到两片,大30mm左右、厚1mm左右。其中一片四面有刃,疤痕细密,但四周粗密不一样,可能是用于切割的多用途组合刀。另一件非常奇特,正面利用玛瑙玻璃质受大力冲击形成的水波纹,再剥离出极薄的背平面,形成的刃口极其锋利,就如8000年后的吴国青铜镰刀的水波纹结构一样,会愈使用愈锋利!这刀片甚至可用来刮胡子。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薄刃型细石器


4、三棱型:分无尖长条三棱形和有尖三棱体两个亚型。刃口布置有的一条,有的两条,一般疤痕较细密,带两条刃的两刃的大小疏密不同,加上尖端钻刻可组合三种功能。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三棱型细石器

5、牙床型:这种正视园弧,顶视也有园弧的刃部形成牙床形。共采集到细石器一件,牙床型中石器叁件,这叁件均有明显的使用痕迹,显微分析判断为砸击石抖形成的细麻点,可能就是加工细石器疤痕的工具。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牙床型细石器


6、锥钻型:有平板带尖、三棱带尖,有锐角大、小,有正角、左偏右偏角之分。一般形体较小。用于钻小孔,划线,雕刻。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锥钻型细石器

7、龟背型:由平底、两条侧弧刃、背脊弧刃及三刃聚尖构成,侧弧刃疤痕对称一致,用途可钻可括可扣成形槽。也是一种多用途复合工具。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龟背型细石器

8、特形型:有的一圈园弧全打疤痕、有的长条顶端打两个疤痕,有的打成山字形,还有凹弧槽、凸弧槽,可能是刻、划特殊槽的专用工具。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特形石器

4、三山岛的环境考古

三山岛溶洞附近,没有发现哺乳动物化石、陶器(汉后陶片除外),也没有贝壳化石。而打制旧石器的石片、石核和制成品石锤、砍砸器较多。可据此判断为旧石器晚期遗址。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在三山岛采集的细石器上有五亿年前古生代物贝类化石:五亿年前这里是海洋一片,溶洞东500米的北山东坡有古生代珊瑚化石。三棱型细石器上,有直经4mm、深2mm的孔,含放射状贝类化石。

无独有偶!三山岛韦鹤呜先生去年也采集一枚。《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韦鹤呜先生采集贝类化石


中生代时是火山造山期,离溶洞南300米的行山有火山口,有块著名的“四世同堂”岩石标本。茱萝纪火山造成的玛瑙石为旧石器时代的三山人提供了加工石器用的石料。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四世同堂岩石标本

新生代冰河期时的海平面比今低150米,太湖尚未形成,三山是丘陵小山头,离溶洞东南350米处的北山东南坡有距今四万岁年前的古化古遗址,曾出土己灭绝的第四纪南方哺乳动物群化石,品种有熊猫、糜鹿、剑齿虎、犀牛等种。

到距今二万年后,冰河期结束,海平面逐渐上升,三山一带被海水淹没。

我在离溶洞十多公里的苏、锡界河望虞河边,采集过百米深孔取样的三个含砂层:其中两万年前为海相沉积,白沙中含海生贝壳化石。湖相沉积。三山岛东侧的泽山岛有角裂锥体岩石标本,是天体学、地质学著名的小行星殒落证据,为太湖殒星成因说的根据。那时茅山以东应是海洋一片,古长江由芜湖起三江分流,现长江航道为北江,中江经高淳、溧水、溧阳由宜兴的东、西氿入海。

2007年在无锡姚湾(距三山岛约20公里)清淤工地,采集了太湖底15米深的剖面土样,当时为清淤,筑堤排水挖了15米深的、方圆上千亩地的大坑。平后板结的湖底粘土(约半米)下有8米厚的黄色砂土层,这层砂土,同张家港。沙郎及崇明岛的土层一样,都是几万年长江冲积形成。在太湖底10米下深处有一米厚的褐色粘土层,含螺贝化石。我在工地附近找到了姚湾贝丘遗址,贝壳堆积最厚达两米,长约百米,条状分布,出土有夹蚌屑陶片,原始采集农业和初始稻作用的点播农具,推测应为距今一万至八千年的新石器早期。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无锡姚湾清淤工地太湖底十五米剖面,在负十米至十一米间褐色粘土层里含淡水类螺贝,之上为黄色砂土层。

太湖的最终形成,应在一万年前,由泻湖形成。先在淞江青浦至嘉定间形成一道由潮汐涌起的贝丘堤,将海湾围成内湖,以后长江淡水多积,海水由堤分隔逐步形成淡水湖泊。一些海生鱼类及贝壳在太湖转变为淡水新种。我在阖闾城太湖边就发现过海生飞鱼的亚化石和海生扭曲贝的现生种。

在这同期江南的地壳活动造成茅山山脉隆起,太湖平原下陷,长江中江断流,现代太湖逐步成形。

从长远看,太湖流域是生态跪弱的地区,良渚文化期的太湖面积应比现在小一半,湖底至今还常有良渚石器农具出土。三山岛附近的湖底也常有石制农具被渔民捕捞时带出。

5、三山文化的延续分析。

三山细石器文化是独特的文化,精细的玛瑙石器必定有精细的特殊用途。一万年前用它来加工什么?目前没有找到实物。八千年前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凤朝阳骨雕,表现了三山细石器的功能;五千多年前良渚文化期,我们在江苏丹阳遗址找到了它的踪迹,良渚人用它雕刻精细的良渚玉器;吴越文化期的无锡鸿山遗址出土的玉飞凤,微雕技术承继了三山文化的风格。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丹阳磨盘墩遗址的良渚玉器加工工具。

吴、越文化是江南百越文化接受中原文明最早两支百越部族。吴、越同俗共语言,但与中原语言不通。春秋时有两首越语歌谣;《舟楫歌》和《维甲令》曾被用汉字音译,无法用汉语解读。语言学家尝试用广西云南的侗台语却破解了歌词内容。证明江南原住民为百越民族,开始时受中原移民排挤,后来被征排斥,节节南迁变山越、流亡海外变外越,成为华南少数民族及东南亚、南洋诸岛的土族居民。

中国华南及东南亚、南洋诸岛出土的新石器时期有段石锛和有肩石器农具,也都是百越民族继承良渚传统、携带水稻耕作技术及农作工具,躲避中原民族入侵,南迁而带去的物证。三山文化是太湖文化的祖文化。太湖文化是由长江下游水阳江流域的冰河期前原始人类游猎东移,在三山定居转入采集、原始农业而产生的一种旧晚新初创世文明的独特文化。他与黄河文明应并列为中国的两河文化,而列入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

二、吴地文明起源实证:

农具遗存

1石耒。石耒用黑色燧石打制而成,无磨制痕迹,前端都有使用痕迹。这种型制的石器,过去一般归入石凿类,我认为应定名为石耒。用于点播凿洞放种子,应是农业起源初始阶段的最早石制农具。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上图手持用石耒左端为鸭咀状刃部,刃呈园弧形,刃口尖利。出土于无锡姚湾遗址。

有段石耒左端为鸭咀状刃部,刃园弧形,刃口尖利。出土于无锡姚湾遗址。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有段石耒的段

耒,过去专家只提起过木耒。我国的农业考古权威陈文华先生,在其汇编的<</SPAN>中国农业考古资料索引>(<<农业考古>>2008年第-期)中,在耒耜类农业工具一栏里,只有木耒、骨耜、石耜,没有过石耒。徐中舒先生早年发表<<耒耜考>>,是从甲骨文字和鐘鼎铭文的字型形状考释上,论证耒的产生及进化,他认为耒是木杆制作的。四十年代我围陆续出土了木耒,有单齿、双齿,“耒是一种带尖刀的掘土工具,我们在陕西的临潼姜寨遗址和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都曾发现过仰韶文化的木耒遗迹”,“原始单尖木耒可能也用来挖穴点播”,《易经·系辞下》载:“斫木为耜,柔木为耒”,都讲的是木耒,在使用中易于磨损、折断,而且刃部不易入土。先前出土的同类石质:黑石燧石。长16.9、宽3.3、厚2.1cm,一石凿,我的标本与此十分相近。也可能中原的黄土松软,只需木耒;江南土粘非石耒不可。其功能是在土壤中插孔,用于播种的专用工具。

上图这件实物,证明江南原住民使用过石耒,長的直接手持使用,所以石耒从侧面看有个孤线,这弧度正是以人手的小臂长度为半径,所形成的弧度。这种臂长弧度在手持弧背石锛,石锄上都能看到。而短的一把无明显弧度,却有段,证明这是系在木杆上,用双臂垂直上下凿洞的。点播农业应在野生稻驯化之初,还没有开始翻土作业,是由采集经济时期挖掘实物的尖木棍发展而来的。时段应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这应该是江南早期打制,出土于无锡姚湾遗址。这是水稻农业的实物见证!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重石 出土于无锡姚湾遗址。 手持石耒的使用示意

重石是南美考古学会会标,据他们考据才知用途。原来是组合农具所用。万年前的吴地原住民真聪明!

石质:黑石燧石。长10.8、宽2.8、厚1.4cm,左端为鸭咀状刃部,刃呈园弧形,刃口尖利,在长期使用的擦痕。右端打制出台阶段状,便于系于木棒,石器全部打制,出土于无锡姚湾遗址。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达尔文1884年在南美智利拍摄到:印地安人仍使用重石加石耒来松土。

2石耜。

耜是由耒发展而成,石耒用于插孔点种,石耜用于松土。各地出土石耜很多。黄河流域的裴李庄遗址,辽河流域的兴隆洼遗址,出土过大量距今八千年的石耜。江南的河姆渡遗址出土过骨耜,马家浜遗址出土过木耜,马家浜后期出土石耜就多了。一般石耜有对称的双肩,柄部装于棍棒,压而入土松地。

黄河流域的农耕工具很有可能是沿着石耜--青铜铲(鏄、铫、钱)--铁锹()的演变线路进化的,因为中原的黄土平原松软,一把锹一个人便干得了活。以致中原的原始货币也用青铜布(铲、钱)来作象征物。

而太湖流域的翻土工具使用石耜、骨耜的时间並不长,因为江南土质粘,一人干不了,很快便被新发明的∠形石犁替代,石耜则进化为石锄,成为中耕除草的农具,而不用于耕地作业。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石耜 石耜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形石犁 ∠形石犁 石锄

3石锄

外形已近似近代的铁锄,刃口呈弧形,锋利,发明和使用这种整地农具,说明已经开始了中耕除草。过去教材中都说中耕除草是商代才有的,出土此物证明江南农业要比教材写的早一千年。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出土于无锡南郊,东蠡湖南岸的宣古墩。农民割草时捡到。高15.1、宽15、刃高6.5、柄宽4.2、最厚处是2.1cm,刃口磨制,制作精美对称,能手工打制得这么精巧真非夷所思!

养殖起源

旧石器时代打猎,是索取自然,新石器起源是驯化养殖,可再生食物。《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的犀牛 驯化养殖的猪


粗陶起源

旧石器时代发现用火,是吃烧烤。新石器起源是用陶器煮熬,从而增强了人类的体质。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陶器上的焦垢 良渚陶鼎

新石器起源。

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打砸磕压剥,新石器起源是磨钻,按用途制作专用工具。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打砸磕压剥的旧石器 钻孔玉斧


三、无锡的马、崧、良遗址。

姚湾遗址

我在姚湾采集的旧石器有:单刃刮削器、尖刃刮削器、砍砸器、有锤、小型尖状器等。
  这些都属南方类型,其特征为:硕大型、砾石、保持原有面,相对比北方工业较落后。由于石器无法测年,鉴别比较困难。特别是新石器早期仍有打制石器继续使用,能确定为打制石器的不一定是旧石器,要以伴有物(如骨、蚌、木碳等)作测年鉴定才能确定。
  江苏旧石器和古人类化石的出土地点有:南京湯山葫芦洞(25-60万年),句容放牛山(30万年)。丹阳、溧阳、宜兴有2-5万年前的旧石器。浙江没有发现,就去砖厂废石堆中找,那儿有2-5万年时的旧石器。那时的古人类以游猎为生(因食物原因,每一百平方公里只能供养一个人),无法定居。所以在制砖厂能找到旧石器遗存。
  离无锡最近的、已有定论的旧石器遗址是苏州三山岛,发现人是韦鹤鸣先生。国内外研究旧石器的学者专家常去,无锡的旧石器请他们鉴定过。无锡含旧石器的遗址有两个:一是姚湾,二是杨家,距三山岛的直线距离都是60公里。旧晚期水位低,太湖尚未形成,三者是相通的。姚湾的旧石器同三山相同。杨家的细石器和三山细石器见上图。细石器属于旧石器晚期,距今1.2-1.5万年,细石器用玛瑙、黑耀石制作,现代技术无法仿制。
  无锡旧石器的埋藏特征:
  5万年前的旧石器,一般在洞穴堆积中寻找:2-5万年间的旧石器在制砖厂的废石堆中找:8-2万年间,也称中石器时代,处于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早期的转折期,是目前国内外考古界最重视的文明初始阶段。中石器时代的遗址,有洞穴堆积、河湖堆积、贝丘堆积。

  姚湾遗址是贝丘堆积、姚湾位于梅园正西三公里,距岸边一千米,去年太湖清淤挖土时,姚湾筑堰围湖,挖了方圆几百亩、深15米的大坑,湖底十米处有含丝螺蚌壳的文化层,姚湾遗址贝壳层厚一米多,出土了不少打制石器,磨刅石器,稻作起源时的农具石耒、石耒吕、石镰、石犁、石锄、石臼及粗陶。上左图左下角的狭长条形石耒创世最早,是一万年前人类刚开始驯化野稻时,实施点播农作的专用农具,后背有段可系在木棍上,供戳孔,点稻种捕。这是稻作起源的农具实证。
  姚湾遗址的粗陶主要是夹蚌屑、夾碳黑陶,无锡原住民一万年前发明陶器,源自食用螺丝的需要。姚湾贝丘的螺丝都没剪屁股,活螺丝是挑不出的,进入冰河期后间冰期的先民只能捕食螺丝为生,他们发明了最初的粗陶釜煮螺丝,这是无锡的陶器起源。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姚湾遗址 姚湾遗址夹蚌屑、夾碳黑陶

杨家遗址
  杨家遗址是河湖堆积,杨家与春秋古城阖闾城隔直湖港相对,河道中堆积有古陶片、古化石,陶片都是马家浜、良渚文化的夹炭黑陶、夹砂红陶、镜面黑陶;古化石中有可以证明养殖起源的猪的下颌臼齿M3。也有已经灭绝的水鹿、鬣狗、无盾龟等的化石(属一万年以上的成熟化石)。为了证实和研究古化石,我们曾带化石专程去南京请教南大古生物专家刘冠邦教授和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钱逸教授。我们还用筛子筛出细石器、作弹丸用的陨石球及令古人喜爱的红宝石等。还有良渚镜面黑陶刻划纹。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杨家遗址 杨家遗址的夹炭黑陶

  苏州的三山遗址是洞穴堆积。位于吴县东山、西山岛南的太湖湖中。过去只讲三山是旧石器的一个加工场,其实也有细石器、磨刃钻孔的新石器、各种打制石器农具、直到春秋战国的青铜农具。我多次去过三山遗址,将三个遗址的出土物做过对照研究。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吳论》第二章 <wbr>考先吳文明
苏州三山三山石器 三山的吴国青铜镰


  四、人类文明的曙光
  文明起源主要有六个方面:新石器起源、陶器起源、农业起源、养殖起源、纺织起源、文字起源。这六个起源我都在无锡找到了实物证据。上图为距今七千年的马家浜文化宽沿園底陶釜的艺术把手,下图为杨家采集的距今五千年的良渚陶文。文明起源为什么能在无锡找到依据?这与末次冰河期的海进、海退有关,与茅山造山运动和太湖平原卜陷的地质活动有关,与长江三角洲的冲积有关。

无锡的西面有200万年至2万年前的古人类活动遗迹,无锡的东面有大量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吴越文化遗址(距今7000-2000年前)。过去江苏找不到7000年到20000年之间的遗址,留下了史前考古空白。过去说马家浜的祖宗找不到,其实就在东经120度附近,在太湖底下就能找到。这个地带正处于倾斜的大陆架舆升降的海平面交接的最恰到好处之地。苏州低了,泡在水中:常州高了,不利于近水而生。
  无锡,成就了重要的人类文明起源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