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一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newstartfree 2014-06-13
 
  发布者:学科专家  发布时间:2014-04-23

大中分校    

摘要: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信息技术真是让学生欢喜老师愁,随着机房条件越来越好,计算机中可让学生玩的东西越来越多,而学生对书本要求掌握的知识却不那么喜欢。而目前国家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和考核又不是很健全,所以中学信息技术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什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的信息能力真正得到提高?笔者认为,应从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要尽量让学生觉得上课本知识也一样有趣;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利用计算机比其它任何学科都能更方便、更快更多的获得信息,这为创新提供了极好条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快速提高学生知识的掌握速度。

关键词:初一  信息技术  兴趣   创新  合作学习

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相对来说缺少现成的经验供我们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飞速发展的,每年教学内容都有很大的变化与更新,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早已掌握了书本上基本内容,操作比较熟练,上课根本不爱听,喜欢的是上网聊天,玩游戏,而有不少学生,却连鼠标都不会使用。学生对计算机掌握程度的两级分化严重。所以,怎样组织教学,上好信息技术课?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信息能力的学生,已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搞好课堂教学,笔者现执教于初一年级,根据平时教学,想跟所有信息技术教师探讨,也非常想知道一些更好的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一学生刚从小学上来,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还是从兴趣出发,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不是那么感兴趣,所以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形象教学法

我们面对的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更要注意运用形象法教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地学习计算机知识。如在教学《认识计算机》一课,由于小学时他们有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可能有一个比较简单但模糊的概念。初中教学肯定应与小学有质和量上的区别或提升,所以,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讲讲他们所认识的计算机是什么样子,果然他们讲的都比较简单。这我早有准备,所以我打出自己制作的课件,把网上下载的一些高清晰的计算机部件图片展示出来,然后尽可能的拿出一些计算机零部件实物来,让他们看看、摸摸,感受一下实实在在的计算机,并且从机房搬出五台电脑来只打开机箱盖,把班级分成五组,每组一台,尽可能眼看手不动的看看每台机子的内部构造,让他们亲密接触计算机。看他们兴趣盎然的样子,作为教师自己也很开心,下课了还有学生来问问题。

2、比喻教学法

  对于初一学生,有必要掌握一些计算机概念、名词术语,但又还处于形象思维较多的时期,所以适当应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例如:在学习Word2000软件时讲到“光标”时,我是这样来打比方的:“我们写字,要用纸和笔,在电脑中也一样,白色工作区好比纸,闪烁光标好比笔,我们选好输入法输入文字时, 由这个闪烁光标(笔)的指引来输入文字……”;又如在介绍文件名的知识时,学生往往不明白文件名为何要由基本名的扩展名两部分组成,我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文件的名字就像我们人名,人名是由姓氏和名字组成的,人的名字用来称呼不同的人,人的姓氏用来区别不同的家族,文件的基本名就像人的名字,扩展名就像文件的姓,用来区分各种类型的文件。”,又如讲资源管理器左窗格中,对同竖虚线上的文件夹,我把它形容为:“同一条线上的蚂蚱”。一些形象的类比、活泼的语言,可以让比较枯燥的术语生动起来,很好地帮助了学生的理解,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3、游戏学习法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共性。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对孩子们来说更是挡不住的诱惑。在教学时用一些有益的游戏,学生不仅玩得欢,而且学得好,更可以从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比如我们在电脑上安装了练习打字用的“金山打字通”,这个软件里有很多好玩的练习打字的游戏,我们安装一些益智游戏,如“魔鬼公园”,“纸牌”,“推箱子”,“水果脸谱”,“服装试穿”,“台球游戏”等,这些游戏不仅可以练习他们使用键盘鼠标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动脑筋,有益有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成功之母。因此,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要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在教学理论指导下,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二、   注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我们的信息课本从小学到初中、从高一到高二的内容分别都差不了很多,只是难度上加大了一些,不少学生觉得上学过的内容没大兴趣,其实据笔者的观察,很多内容学生学是学过了,可是并没有真正掌握,而且小学学的多是蜻蜓点水,浅尝则止。但是在中学上计算机内容就应该加深一些,扩展他们原有的知识面,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WINDOWS的“附件”里的“画图”是小学时就教过的,可是这个内容也出现在初一课本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又学这个软件的时候有新的收获而不是叫嚷“学过了”而已呢?下面我就教 “画图”谈谈我的心得:

1   

下面是用“画图”程序画的“翠竹蝴蝶”图(图一),方法很简单,竹节是在透明背景下画一小段后复制 - -粘贴的,竹叶也类似的画,蝴蝶是用曲线工具画的,基本上这幅图让80%的学生眼前一亮:“真漂亮!”。我鼓励他们自己去创作更好的作品,他们就忙不迭的开始画起来。

2      

下面是用“画图”程序画的两幅图“瓶子的影子”和“玫瑰花的影子”,目的是教学生用“画图”程序画物体的“影子”,左边的瓶子、玫瑰、叶子是用曲线工具画的,影子是在原图画好后复制一份,把复制的图像上成全黑色或全灰色,再把其水平45度扭曲,在透明背景下挪到原物边上,再在边上画个太阳,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学生看了甭提多兴奋了,特别是那个玫瑰花,觉得能还能用“画图”这个小软件画出来,一个个都急去偿试!

3   

用这个画图软件,还可以画一些比较难画、比较奇特的图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比如“立方体积木”中虚线(用到橡皮擦)的画法,“太极图”对称的构图,“海鸥”的拖影效果的画法(透明背景下shift+拖动图形)。

三、组织协作学习,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

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曾作过一个著名的比喻,他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各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人均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这个比喻很形象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几个人一起交流自己的知识、思想,就会促进多学一点儿东西。这用在学习上就是协作学习的意思。协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上完课让学生练习时我总是不忘说一句:“同学们做作业时可以自己独立做,可以求助别的同学,可以和别的同学讨论交流”。像是在做《开心词典》节目里的答题。对于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我常让他们去帮助别的做得慢的同学,或是为我去登记别的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因为如果每个学生都由老师来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的话,会很累的,而且很费时。这样学生间语言更贴近,更能沟通,互教互学,学生掌握得又快、又好。还可以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进一步激起他们的好胜心,当然自觉性、自信心也随之增强,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因为对于一项集体活动,只有合作愉快了,才有可能获胜。

再有随着网络的兴起,网络教学正逐步成为继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后的又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网络教学高度体现了教学个性和协作学习模式的统一。比如我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的广播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齐心协力一起来解决问题,当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获得了合作技巧。学生还可以借助联网功能,在其它用户那儿寻找信息。

总之,其实笔者觉得,计算机教学目前虽说缺少现成的经验供我们借鉴,可是这也是让我们能大胆探索的一个挑战,而且计算机是一门技术性应用型学科,几乎可以即做即得,更易上手,更有成就感,实践性更强,学生更喜欢学,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自信个性的发展,让他们学会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利用计算机,方便自己,服务社会,这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执着完成的任务,我们应一直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