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改图形”——正确分析与合理使用教材

 newstartfree 2014-06-13
 
  作者:苏州市沧浪区教研室 王丰玲  发布时间:2012-02-17

[摘要]合理使用教材,就是要基于教材---理解教材---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本文根据作者对教材本身编写意图的认识和理解,渗入个人的见解,加上自己在实际教学过程在对教材的使用、处理与加工的意见,并结合学习者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对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加以阐述,并设计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过程,课后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一、对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一) 教材分析:(我对教材的认识与理解)

《修改图形》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写的新版教材《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2课,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画图中一些基本操作工具的运用,画图单元主要内容有绘图工具的使用,图形的着色和图形的处理、图形的制作这四大部分内容。本课属于图形的处理中的重要内容,既复习了工具的使用,图形的着色,又为图形的制作学习作了铺垫。本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的学习,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橡皮”工具的使用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如何使用“裁剪”或“选定”工具来修改图形的方法;第三部分是结合对图形进行细微修改,来学习“放大镜”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 教材处理:(我对教材的使用与处理)

本教材将修改图形的三个知识点贯穿在“光芒四射的太阳”、“弯弯的月亮”和“闪闪的星星”三个任务中,最后完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编者的编写意图很明显,希望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只注重电脑知识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在用中学,同时注重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教材把《修改图形》安排在画图模块中的中间环节,但众所周知,在整个绘画中,每节课都会或多或少地用到修改图形,甚至可以说修改图形贯穿在绘画学习的整个过程。为此,对于教材中的第一部分橡皮工具和第二部分如何使用“裁剪”或“选定”工具来修改图形的方法教师在前面画图教学中已经渗透,本节课重点就是让学生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快捷有效的修改方法,当然对于图形细节的修改,再引出第三部分内容“放大镜”工具的使用方法。所以第一部分内容(“橡皮”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光芒四射的太阳”;第二部分内容(用“裁剪”或“选定”工具来修改图形)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完成的方法来学习完成“弯弯的月亮”;而第三部分内容(学习“放大镜”工具的使用方法)因为既无法用旧知识的迁移,同时又是学生学习绘画中难以突破的难点即培养耐心细致的学习方法,所以我采取了教师讲解的方法来完成“闪闪的星星”。当然,尽管各环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但都必须围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主动学习的欲望这个宗旨,同时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品质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二、对学习者的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能持久的集中。根据小学生认知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情境,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和时间。基于此点,从信息技术课本身的学科特点出发,结合学科课程整合理念,力求让学生掌握各种工具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思维能力、自我创新能力,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使学生发现美,感觉美,创造美。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快乐。

三、教法阐述与学法指导

(一) 教法阐述

基于对教材全面细致的分析、把握与加工,对学习者心理和知识水平的了解与分析,针对不同的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第一部分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在问题解决中学习知识,第二部分我采用“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合作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共同研究来解决问题,第三部分是采用“讲解法”来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当然,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赏识教育法”,希望给学生营造一个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

(二) 学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和能力的知识,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自我探索,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能力,训练思维。

四、教学设计:(对教材的设计与加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运用“橡皮”、“选定”和 “放大镜”工具修改图形,并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结合已有知识创作一幅完整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通过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究和相互间的协作学习来提高主体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4.行为与创新:让学生在修改图形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耐心细致的学习精神,不断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选定”、“裁剪”、 “放大镜”工具的使用。

难点:选择合适的工具对图形进行修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光芒四射的太阳吗?我这里有两幅这样的太阳,你们更喜欢哪一幅呢?为什么?(抛出问题,创设情境)

          

(图一)                             图(二)

师: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第二幅太阳图,因为它更像是光芒四射的太阳,那如何将第一幅图变成第二幅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生:可以用橡皮擦一擦。

师:同学们很聪明,你想自己试一试吗?请在画图软件中打开“我的文档”中“太阳.bmp”文件,试着有橡皮工具擦一下看看。

(二) 展示作品,加强交流,引导学生讨论学习。

大部分同学能较快完成任务,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有没有好的方法要向大家介绍的?(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橡皮大小的选择对于图形的修改的重要性)

(三) 谁来帮帮她?(激发学生争强好胜的精神)

下面是一个同学的作品,你能帮她找出是什么原因吗?(引导学生讨论学习使用橡皮修改图形时,要注意设置颜料盒中的背景色与“画图区”背景色一致。)

(图三)

(四) 出示图例,猜一猜,老师想画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激发兴趣)

(图四)

师:老师想把它变成弯弯的月亮,你们能完成吗?(同学讨论,交流方法)

大部分同学讲可以用橡皮擦除多余的部分,有的同学为了加快速度还将橡皮放大,老师要肯定并鼓励学生的思考的结果。

师:请同学们想想有没有比橡皮更快捷的方面和途径呢?(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53 页,与同学合作学习第二部分内容“弯弯的月亮”)


(图五)

问题:“选定”工具只能选中矩形区域,如果要选定不规则的区域,怎么办呢?

经过讨论探究,得出结论,可以用“裁剪”来选定不规则的区域。

(五)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巩固练习。

在画太阳和月亮有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用“橡皮”、“选定”、“裁剪”工具来修改图形,并且还知道了在修改图形的过程中要注意背景色和画图区中的背景颜色是否一致,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定能画出更加完美的图形。

请完成“实践园”的练习:

(图六)

(六) 教师讲解,突破难点。

同学们学会了用“橡皮”、“选定”、“裁剪”等工具完成了对图形的修改,但在对一些细微之处进行修改时,常常会显得力不从心。没关系,画图软件为我们准备了一个重要工具“放大镜”,利用它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完成图形细微处的修改。

1.找一找: “放大镜”在哪里?

2.如何使用“放大镜”工具?(教师讲解)

步骤:
  (1) 单击“放大镜”工具

(2) 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3) 在画星星的位置单击

(4) 用“直线”工具画星星,并涂上喜欢的颜色

(5) 单击“放大镜”工具,星星恢复原来的大小

3.学生画星星,教师巡视指导

(七)展示作品,小结提高

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选定”、“裁剪”、“放大镜”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对不同图形我们应该选择不同的方法去修改它,希望小朋友们用你们的智慧创造出更加漂亮的作品。

完成实践园中的练习。

五、课后回顾与反思

《修改图形》是画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画线、画多边行、涂色等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利用“橡皮”、“裁剪”、“放大镜”等画图工具来修改、美化图像,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乐学、爱学,在轻松的学习中掌握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下面是课后的自我反思:

优点:

1.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通过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趣的任务牢牢吸引了学生,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2.本节课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谁来帮帮她?”、“猜猜看,老师想画啥?”等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争强好胜的精神,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课堂学习中。

3.本节课的设计中充分展示了教师的示范作用,特别是在“放大镜”工具的使用中,教师采取示范讲解的方法,突破了教学难点,避免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针对无法用旧知识进行迁移的新的知识点,教师的示范讲解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选择。

不足:

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为一课时,在实际操作中显得内容太多,学生在练习中缺乏一定时间的思考,所以在综合练习时,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很多都喜欢用橡皮工具进行修改,如何进行发散性思维还有待提高。另外,由于内容太多,时间较紧,教师对学生练习的点评只是蜻蜓点水,不够深刻。

措施:

考虑是否可以增加一个课时的巩固与练习,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和思考,让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一个有建设性的点评和指导,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与提高,从而在绘图中找出最合适、最恰当、最快捷的修改图形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凤凰出版社传媒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上册

2.姜堰市大伦中心小学 曹小萍《修改图形》教学实录与反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