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喜”“桑虫猪尾”“痘疹娘娘”“忌煎炒”“十二日不放家去”

 菲若love 2014-06-13

【大夫便说:“替夫人奶奶们道喜,姐儿发热是见喜了,并非别病。”】

见喜:是已经患上天花(水痘),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预防措施,很多小孩就是生天花而夭折,但是一个人只要得上一次天花,就有了免疫能力,以后就不会再得。因此当时人对出天花有一种矛盾心理,所以用词上也能显出矛盾,用“见喜”来代替。(曹雪芹的幼子就是这么死的)

【医生回道:“病虽险,却顺,】

【庚辰侧批:在“子嗣艰难”化出。】

由于古代医学不发达,在生孩子的时候如果难产的话,那小孩就只有等死。所以这里的“顺”就是说子嗣不会艰难。用“顺产”来寓意小孩(巧姐)不会有生命危险,讨个好口彩。

【倒还不妨。预备桑虫猪尾要紧。”】

桑虫猪尾:也就是预备“蚕茧”和“猪尾巴”。只是为了讨口采“茧如豆,破可出;猪短尾,不久长”。

【凤姐听了,登时忙将起来: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

痘疹娘娘:来历其实已经无考,《封神演义》的说法是,痘疹娘娘是痘神‘余化龙之妻’金氏。封神演义造就了一大批民间供养的神仙,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

《封神演义》中余化龙在纣王手下任潼关主将。派他的儿子夜深潜入周营,将五斗毒痘四处撒播。武王、子牙及全营将士全染上了痘疹,正巧杨戬外出未遭侵染。姜子牙连忙派遣杨戬找伏羲氏求来仙丹,救了众人。再看将士们脸上都留下了疤痕。姜子牙大怒,立刻攻打潼关。余化龙五子阵亡,自己也拔剑自刎。

姜子牙封神时,封‘余化龙’为主痘之君,其子‘达’为东方主痘正神,‘兆’为西方主痘正神,‘光’为南方主痘正神,‘先’为北方主痘正神,‘德’为中央主痘正神。

【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

忌煎炒:痘即豆,故古人忌讳。煎炒需豆油,有豆便是不吉,故忌之。

【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

斋戒的一种方式,古代认为出痘疹时,不能同房共寝,否则痘疹难愈。

【一面又拿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

家中有人生病时,通过穿红来驱除病魔,以求转危为安,大家把这种方式叫做“冲喜”。

尺头:衣料。

【外面又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去。】

康熙得过天花,经过十二天才好,痊愈举行“送圣(痘疹娘娘)”仪式,流传至民间,认为痘疹会持续十二天,出痘十二天后要举行“送圣”仪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