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甚至如今也仍旧在发挥社会化媒体工具的作用,而微信的崛起也让微信营销火爆异常,那么微信和微博,谁更具增长潜力和盈利可能呢?营销工作者需要了解微营销的发展趋势。本文总结了微信和微博微营销的发展趋势对比,供参考! 大家都在讨论微博和微信,作为social media从业者也来说说一些看法吧。 1)首先来看看新浪微博和微信的数据: 截至2012年12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超过5亿,同比增长74%。日活跃用户数达到4620万。根据自己的观察(包括个人微博和官方微博),日活跃用户数基本也在10%左右。4620万dau水分估计不大,但是注册用户数超过5亿,意义大家都明白,只是个数字罢了。 微信产品于2011年初正式推出,用了1年时间在2012年3月突破1亿用户数,同年9月用户数突破2亿,在2013年1月15日用户数达到3亿,耗时仅仅4个月。照这个趋势,今天突破五亿,无压力,而且水分并不大。 谁更具增长潜力? 毋庸置疑,是微信。就算微博和微信现在同时只有3亿用户数,微信的增长潜力完胜微博。这是由微信的属性决定的,一个通讯工具,相信这个春节已经说明问题了。微信在三四线城市经过这个春节,相信又增加到了一个量级,在我的qq通讯录中,初中同学大多都是在三四线城市,当中已经有 超过60%使用微信,但是微博的寥寥无几,另外最近一场大学同学聚会,也是在微信上确定下来的。虽然我不喜欢用个人的案例来说明整体情况,毕竟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是在没有完整的数据下,这是个不差的替代方法,大家也来补充一下自己的看法。 另外,想说一个经历:前段手机有点问题,但能连上了gprs网络,能收到微博的消息提示,但是不能刷新微博,因为网速太慢,但是微信却可以收发信息。这似乎跟化腾在广东移动大会也提到过观点不谋而合:“过去用app直接访问网络,压力非常大,过去做了大量合作和大量沟通进行网络优化,降低信息包的损耗,取得了很多成果,否则不是这种情况。如果我们不做优化,很多网络可能会瘫痪,幸好我们及时做了大量优化,减少了数包的压力。” 2)营收 新浪2012年广告收入26亿,同比增长靠微博贡献3亿;四个季度依次0.2亿、0.6亿、1.2亿、1亿,品牌和活动为主;预计2013年广告收入增20%到31亿,微博收入10亿(展示类4亿、信息流类6亿)。新浪微博活跃用户中有75%的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登录微博。 可以看出,还是以广告为主,说到底还是一个“卖广告”。目前,中国的“三座大山”的商业模式分别是: 百度:搜索竞价排名(广告的另一种形式) 阿里巴巴:(电子商务) 腾讯:(游戏) 可以说,这三种商业化的模式,新浪都尝试过,还存有希望的,估计就只剩电子商务(阿里巴巴入股会是不错的选择)。 所谓,“得屌丝者得天下”,新浪就是没有得到屌丝,用户都是一二线这些“白领精英”,不想被广告打扰,又不会付费,插点广告,就说“丫的,又在干破坏用户体验的事。”不过,新浪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可以与自身技术积累,同时错失了一些时机有关,要怪也只能怪自己了。 3)两者的前景 最近,在微信公众账号做了一个尝试,用户回复特定的关键词,可以获得对应城市的招聘信息,一天时间不到,回复数超过50%,这就是“对话即搜索”。想象一下,如果腾讯出了一个“官方万能账号”,你只要回复关键词,就推送特定的信息,这比搜索来得便利。虽然,现在还不现实,而且去关注这些公众账户的用户估计比例并不大,毕竟使用目的还是以沟通为主。另外腾讯打磨产品的耐心是新浪微博不能比拟的,如果就产品而言,腾讯微博无论网页版还是客户端,都赢新浪微博几条街。 那微信能替代微博吗?这个倒不会,但用户时长会上,微博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了“打开手机,就刷微博”,而且微信日后还会占据更多的用户时长。但是,用户使用微信和微博的目的毕竟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并不是水火不容的两个产品。 我是不是就看空新浪微博?并没有,只是新浪微博的确会受到微信的影响。微博有着微信所不能比拟的营销价值,病毒式传播,多向互动,更有利于品牌的传播,但遗憾的是,新浪在企业微博上做得真的烂了点,知道去年才有基本的数据分析。如果有不错的消费者数据分析、洞察,和更切合企业需求的功能。这26万企业主业,按20%比例付费,每年一万,也有5亿,而且品牌主的数目在不断增加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