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洞宗祖庭

 云深不知处藏书 2014-06-13
    3月22日,日本曹洞宗代表团一行5人,来到大洪山寻根谒祖,考证大洪山为日本曹洞宗“祖庭”的因缘法脉,并与大洪山慈恩寺互赠信物、签订友好往来协议。
    大洪山慈恩寺是佛教曹洞宗的发祥地。2009年,大洪山高举“佛教名山”大旗,投资2.4亿元,启动慈恩寺恢复重建。该工程10月将全面建成开光,重建的寺院超过历史规模,佛教文化得以弘扬光大。
    初夏时节,置身大洪山景区,漫步于密林深处,1000个姿态各异的“佛”字,成就了一条横跨千年、深埋礼佛朝圣者虔诚足迹的“千佛岩”古道。
    这里曾是我国佛教禅宗派的重点丛林。《大洪山志》记载:“洪山之为道场,自唐慈忍始。”
    唐朝宝历二年 (公元826年),禅宗祖师慧能的第三代弟子善信和尚,自五台山云游至大洪山,时值大旱,他表示愿意舍身代牲祈雨,解除了旱灾。山主张武陵慨然捐出自己的山林,为善信和尚修建了庙宇。善信坐化之前,记着兑现诺言,毅然割下自己的双足,留镇山门,是为“佛足”。唐文宗很感动,赐“慈忍大师”的法号,御书院额“幽济”。自此,大洪山便名扬四方,香火逐年旺盛。
    北宋时期,善洪和尚历时13年,克服千难万险,赴天竺国取经,成为史上西天取经第二人。回到京都后,他受到宋真宗皇帝赵恒亲自召见,并赐紫衣银绢。北宋中后期,是大洪山佛教最鼎盛的时期。特别是报恩禅师曾到东京法云寺做住持,将佛法远播日本,是日本曹洞宗的鼻祖。报恩禅师在大洪山不仅建造广大殿堂,全面更新法则,并且圆寂于大洪山。
    明朝时,大洪山上下寺院的香火再次鼎盛,修行的僧众逾千人。当时,民间盛传“佛教朝洪山、道教拜武当”的顺口溜。大洪山佛教最鼎盛时建有寺庙26处,僧众多达数千人,形成“三步一庙,四步一庵”的佛教丛林盛况。
    大洪山作为佛教名山,不仅仅只是留在志文里,众多文物见证了其兴废史。
    2009年9月,大洪山慈恩寺重建工程启动。在清基过程中,在遗址上发掘文物300余件,主要是古寺院的建筑构件和碑刻,包括柱础、瓦当、古陶砖和圣旨碑刻,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部分国内罕见,是大洪山佛教文化的有力佐证。
    记者在大洪山文化馆文物陈列室看到了一块唐朝三级莲花柱础。据清华大学古建研究所所长王贵祥教授介绍,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个三级莲花柱础,属国宝级文物。我国在封建等级制度非常严格的时代,只有皇室寺院或具备皇室寺院级别的寺院才会用此图案雕饰柱础。由此可见,大洪山早在唐朝就已经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了。
    另一块为宋“海石榴花”柱础,直径达六七十厘米,当时大殿柱子有这么粗,可以想见大殿有多大,多雄伟。这个柱础虽整体残缺,但代表着宋室建筑的最高级别,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宋代洪山禅寺是名僧住持的十方禅院、香火非常旺盛等记载。
    大量的碑记文物彰显着一幅幅跌宕起伏的画面,历史的沿袭,隐藏着鲜为人知的佛教兴废史。明万历年间,思宗皇帝赐“楚山望刹”匾额,字迹十分清晰,是大洪山佛教几度兴衰的缩影。在洪山寺旁,竖立着斑驳陆离的“洪山寺塔及碑刻”,诉说着大洪山作为著名佛教丛林的苍桑。清代道光年,为维护进香秩序,竟然刻圣旨碑,颁布诸如不得半夜叩门进香、不得随身携带刀具进香等“五条禁令”,可见当时寺庙的繁盛。
    文物是浓缩的历史,从大洪山宝珠峰顶发掘的众多文物,充分诠释了大洪山佛教文化的地位和名望,不愧是影响了中国佛教达1000多年的曹洞宗发源地。
    “我发心修建慈恩寺,重建随州大洪山道场,一定要把它修好,让大家善根增长、福德增长,早成佛道。”2009年,受湖北省方面的礼请,当代佛门泰斗本焕长老发大愿重建随州大洪山佛寺,取名为“慈恩寺”。
    重建慈恩寺,源于时任省长的李鸿忠的一次大洪山之行。他给大洪山的定位是,建设 “佛教名山、养生天堂”,为大洪山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此,大洪山拉开了 “佛教名山”建设的大幕。
    名山有名寺,名寺配名和尚。大洪山风景区遍寻高僧,最终将目光锁定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他年轻有为,是佛门泰斗本焕长老的衣钵传人。几年来,在印顺大和尚的影响下,数十位中国佛教界的大德高僧踏步大洪山,逐步确立了大洪山属中国佛教曹洞宗派祖庭的地位。
    “今天的建筑,明天的文物。”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刘泽富的理念十分超前。按照他的说法,要么不建,要建就必须是“传世杰作,不可复制”。
    整个建筑由王贵祥担纲设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则挑起了金顶的设计重任。慈恩寺整体风格体现大唐风韵,总占地4.7公顷,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
    2011年5月31日,慈恩寺的标志性工程金顶落成,创下了多个全国之最,其单体高度达15.9米,超过了武当山和峨眉山金顶,已经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慈云烘托宝珠岱,恩泽广披十法界。寺院重光金顶显,大洪山脉诸佛拜。”目前,慈恩寺二期工程正在进行紧张的内外装饰,其整体轮廓已初步显现。待到今年10月时,一座取“慈忍大师”之“慈”和“报恩禅师”之 “恩”的 “大慈恩寺”将屹立于宝珠峰上,再现当年 “楚山望刹”的盛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