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赋 2012.06.03 唐卓 中华书法,辉煌千年。文晓世理,艺陶乾元。古国文明,独步世先。河图洛书,易数之源(1)。众生造字,仓颉较勘,六书之法,代有勋贤(2)。夏商之际,体系成焉(3)。 甲骨文字,石破惊天。安阳殷墟鸣世,光绪二十五年(4)。巨万龟甲兽骨,镌刻华文数千。叙事通达明晰,书法要素臻完(5)。文明建树,丰碑灿灿。继之西周,伟绩再现,钟鼎金文,艺精无前。大盂鼎,毛公鼎,散氏盘(6)。东周石鼓篆籀,十首秦诗四言。洒脱舒展,线条润园,承前启后,秦意蔚然(7)。迨乎始皇一统,号令书同文字,李斯领命担纲,变革力挽狂澜。秦篆釐定天下,功程再履雄关(8)。通古《泰山刻石》(9),至为世人盛赞,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端宁方圆。相传程邈作隶(9),犹据云梦秦简,古隶异军突起,捷篆就简删繁(10)。 汉室中兴,隶变大成。沧桑汉字,由斯定形(11)。隶分章草,真楷行书;至此诸体完备,百家灿若群星。碑石林立,熠熠哉千秋瑰宝;刚柔兼备,洋洋乎流派纷呈。马王堆,西汉帛书奇珍,令天下学界瞩目(12);汉瓦当,玺印嘉量篆刻,绽艺苑奇葩丹青。张迁碑,西狭颂,鲜于璜,埔阁颂,古朴雄强茂密,浑然伟岸长城;礼器碑,曹全碑,史晨碑,张景碑,舒展超逸肃穆,典雅秀丽轻灵。创新守旧,争论高潮迭起;针锋相对,士子殊死抗争。崔瑗蔡邕,阐释宇宙本体,始论审美生成,捍卫草法孚萌(13)。赵壹卫道,恪守儒学樊笼,鞑伐草书新生。张芝杜度,协同志士精英,宁弃官禄,勃发个性先声,挥就万世长虹!书坛风云变幻,先驱力克艰程! 承上启下,魏晋书坛。秦汉嬗变字体,悉数克臻功全。书圣右军(14),名满今古,大笔如椽。黄庭经帖换鹅,世上誉为美谭。兰亭诗友雅集,羲之即兴写序,却成行书之冠(15)。书付其子,乐毅论帖,字字绝伦精妙,人颂小楷步蟾(16)。南朝北朝,群星灿烂。逸少世孙智永,恪守家法祖传(17)。临写千字文帖,卅年不下楼栏;临池退笔成冢,后世广为颂传(18)。魏碑楷法,再现新颜。张猛龙碑,云南二爨,宛若星辰,光耀人寰。 书至盛唐,极尽辉煌。贞观天宝,国祚日昌。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满目琳琅。欧虞褚薛,名震初唐(19)。太宗谪仙(20),书韵流芳。俟后大家辈出,巨匠杰构,侔勋周召,各显其长。颜筋柳骨,狂素颠张(21)。觚棱间架,筋韧力刚。静若处子,动赛龙骧。法度森严,力贯毫芒。诸体升华,同登殿堂。 迨及五代十国,天下兵戈迭起,文采风流扫地,人物凋落彷徨。幸有杨公凝式,堪当书坛栋梁。笔迹雄杰,师法颜柳二王。尚有李煜彦修,行草乱世见长(22)。宋代复归统一,书学发展怅惘。翻刻宗帖失真,趋时贵书颓唐(23)。史上推崇英才,乃有苏黄米蔡(24),佳作彪炳史册,尚意取法钟王。徽宗瘦金奇书,别领一片春光(25)。元书尚古,承袭晋唐。雪松道人,奇崛独强(26)。篆籀分隶,真行草体,冠绝古今,朝野名扬。明帝崛起草莽,帖学大盛明昌。却惜拘于行楷,独推台阁之体,未能上溯秦汉,篆隶几沦消亡。率皆剽窃摩拟,书人无可制创。清代文苑中兴,艺如栏马脱缰。前期兴帖,后期兴碑,际分嘉庆道光(27)。王铎行草,奔放恣肆,驰骛来往(28)。波澜壮阔,淋漓酣畅。傅山奋毫,壮美恢弘,大气磅礡,浑脱逸宕。八大山人,精黠苍凉(29)。扬州八怪,各领风骚,才华情怀,跃然纸廊(30)。吴翁昌硕,石鼓遒劲精良(31)。晚清名宿,南海一康(32),不拘一格,书论兼长。 黄河长江兮,浩浩汤汤。中华文明兮,源远流长。迄今盛世兮,国学隆昌。呼唤大家兮,万马腾骧。自强不息扬国粹兮,匹夫有责共著华章! 注释:(1)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 (2)。《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笔者认为,造书者当为众生,绝非一人为之。仓颉做了一些整理较勘之类的工作是可能的。
(8)秦统一中原后,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 李斯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比划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比划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这叫做“书同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