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海归青睐中企,薪资更具本土优势

 昵称535749 2014-06-14
2014年06月13日
Andre Baumgartner;Alan Yuan

具有高水平专业知识和丰富工作经验的国际高级人才正在纷纷涌入中国,他们多数曾在西方国家或海外西方跨国公司工作过,这些经历将他们塑造成为成熟型人才。

凭借在全球领先企业工作数十年的经验,这其中的中国海归正在各行各业内走向具有影响力的企业领导岗位,并担任各类高层职位。高科技新媒体,金融服务、消费电子、采购和供应链、房地产和建筑和其他专业服务等领域对拥有国际经验的海归需求非常旺盛,并且呈上升趋势。

2007年加入TCL的梁启春(QC Liang)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拥有西雅图城市大学在华合作的MBA硕士学位,之前分别就职于跨国公共事务与战略传播顾问企业-安可顾问(APCO Worldwide)和福莱国际传播咨询公司(Fleishman Hillard)。

梁先生在福莱国际美国华盛顿和圣路易斯办事处工作过,之后归国创建中国合资企业并负责之后的日常营运管理。作为TCL集团助理总裁、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及TCL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他负责公司在全球的企业传播、广告市场营销、企业社会责任和商标保护等工作。今年早些时候在好莱坞的一次访谈中,梁先生表示,TCL正在进行重大转型,力图从电子产品制造商向娱乐技术公司转变;此外,TCL冠名好莱坞中国大剧院的10年项目,以及与国际主要影视制作公司之间展开的一系列合作,将对TCL的全球战略起到重大作用。

自2011以来,他一直在参与整合海内外影视和媒体资源,助力TCL转型,实现内容和服务领域的突破。这其中包括组建TCL-IMAX娱乐合资公司,为中国用户提供高端智能家庭影院娱乐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参与的项目还包括:《变形金刚3》、《复仇者联盟》、《钢铁侠3》,以及2014年上映的《X战警》和《变形金刚4》。作为TCL文化传媒及品牌管理的负责人,他希望能在中美两国间架起一座科技文化的桥梁。

随着中国在全国范围内施行新的经济改革计划,人才本地化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虽然企业领导人才本地化的浪潮十多年前已在中国大陆初见端倪,但是当前人才市场,尤其是高端人才的旺盛需求表明,向这一目标迈进的步伐正在进一步加快。

一般来说,对于新近归国的中国公民和在国外出生的华人,他们虽然在国外公司的晋升之路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在中国国内却能相对容易找到符合外派人员薪酬福利计划的岗位。对于担任总经理以及财务、营销品牌、技术或运营岗位的中国海归来说尤其如此,因为这些岗位都十分看重海外管理经验或国际化管理标准流程方面的经验。

对于在中国运营的公司来说,这可能会加大招聘过程中的优秀人才引进的难度。此外,通货膨胀、人才需求旺盛等因素,促使中国顶级人才薪资不断水涨船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针对外派福利计划制订新的管控方案,力求使整体薪酬成本能在合理控制范围之内。

举例来说,最近几年从美国或欧洲学习及工作归来的海归,如果享受外派人员福利计划,在最初一两年发放生活津贴、教育津贴、纳税均等和调遣费用,或直接将薪资按当地标准调整,这并不鲜见。一些企业会为海归高管提供所谓的“本土薪酬+额外薪酬福利(local plus)”,而不是之前惯例的丰厚外派人员福利计划。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地区总部从香港和新加坡迁到中国大陆,众多来自于这两个城市来的亚太高管(包括亚洲裔华人和海归等)也开始逐步接受有弹性的本地薪资福利计划。

与此同时,诸多亚洲裔和中国海归高管都纷纷转投那些能够提供更丰厚薪资福利计划的大型知名中资企业,以及能够提供具有股票期权或公司股权的中资创新企业,特别是在电信、技术和互联网新媒体(TMT)领域,这些企业已经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人才竞争力,堪与硅谷的互联网公司一比高下。例如,前摩托罗拉移动技术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孟樸入职世纪互联(21ViaNet Group ,中国最大的电信中立数据中心IDC专业服务提供商)担任首席执行官,新浪微博IPO近一年之前聘请了曾就职于思科系统公司的许良杰任联席总裁,百度最新招募了吴恩达与谷歌竞争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研发,小米从谷歌挖来Hugo Barra布局海外市场。

 

Andre Baumgartner与Alan Yuan是CTPartners的负责人;CTPartners是一家跨国高级人才搜寻公司,在新加坡、上海、香港和悉尼等25个城市设有办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