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认知的基本模式

 Neil张 2014-06-14

  前面在心理能量分析的角度,我们说心理障碍的由于心理能量的压抑或沉溺,由于有情结。换一个角度,在心理的深层,心理障碍或者说心理能量的固结体现为意象。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心理障碍就是意象的异常。

  意象的异常是认知异常的一种。在叙述意象异常之前,我们先对人类认知过程做一个轮廓性的总结。

  一、符号是认知的工具

  认知的过程是通过符号而完成的,而行为受经过符号加工的刺激的影响,这是目前心理学公认的基本原理之一。

  这里所说的符号是广义的,包括所有的在认知中代表对外界事物的直接经验的代表物。其意义相当于认知心理学里的"表征"一词(做名词时)。

  目前,在心理学各分支,术语并不统一。在认知心理学,"符号"一词特指表征的一种形式,即"符号性表征",指用代表概念的语词和符号表征事物。认知心理学不把其他形式的表征,如意象的表征,称为"符号"。(安德森 1989)

  罗杰斯是用符号一词表示所有的代表事物的代表物的,他指出通过符号,人把外部世界转化为符号化的主观世界。罗杰斯把这一主观世界称为"现象场"。他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对内部的主观世界的反应(陈仲庚 张雨新 1986)。

  人的行为受到认知的影响,因此人使用的符号的形式必然对人的行为有影响。

  二、意象是认知的符号之一

  人认知所用的符号或称表征,不仅是语言,还有意象。

  在儿童,意象的作用尤其大。

  认知心理学中提出,表征可以分为"类似物的表征"和"符号复现"。类似物指"一种过程仿照或模拟另一种过程",意象的表征就是类似物的表征,因为它是模拟知觉的事物。它被称为符号,是因为它不是知觉的照相和拓本,而是认知加工后,用来表示经验的事物(安德森 1989)。

  生命早期占主导的认知方式不是逻辑符号表征,主要是形象的表征,意象是早期认知的主要符号。意象也是成年人认知的符号。

  三、认知过程--同化和顺应

  1. 同化和顺应

  理解事物的过程即是人利用符号组织经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会为了符合现有符号体系而改造经验,经验可以校正不能正确反应世界的符号。

  这是对人类认知过程的一个简要概述。皮亚杰称之为"同化"和"顺应"。皮亚杰的同化概念是指"将所遇到的外界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认知结构中的过程,…在主体对信息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有时会为符合当前的认知结构而歪曲经验"。(陈英和 1996)当我们称一个物体为汽车时,我们是用头脑中原有的汽车的意象和当前的物体做比较。这样。我们看到的汽车就会受到头脑中的汽车的意象影响。卡密克尔在实验中让被试看一个模棱两可的图形,然后对一组称之为眼镜,对另一组称之为哑铃,结果前组回忆出的图形向眼镜的形状上偏移,后组回忆出的图形向哑铃的形状上偏移。(车文博 1997)如果经验和我们的认知差距不大,我们可以容许,但是当经验和认知差距较大时,当我们的认知不能反应真实时,我们就必须改变认知以符合现实。这就是皮亚杰所说的顺应"通过调节自己的认知结构,以便真正和外界信息相适应。"(陈英和 1996)

  2.意象的认知

  凯利用一句著名的话概括他的人格建构理论"人是科学家",他发现科学家在生命中总是不停地发展学说、预测事件、力求弄懂世界。所有的人也一样。他认为认知的工具是构念。

  我们也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我们的论点:"人更是艺术家",象艺术家一样,人在自己头脑中不停地描画世界。我们这样说的根据是人也用意象认知。

  人不是仅象科学家一样想弄懂世界,人不会满足于有一个对世界的客观的冷静的了解,他还想把握世界给我们的感受。画家画画不是为了制造一幅照片,而是为了同时把一些还含糊不清的感受把握住。生活中我们使用象征意象,象艺术家一样,把经验转化为头脑中的意象,同时也固定了一种感受,一种情绪的色调。

  人不是天生就是科学家的,为了冷静、客观地观察,我们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没有人能自发的成为科学家。但是人成为艺术家却自然的多,儿童未经任何训练也可以画出令画家惊叹不已的画。在科学家的训练中,我们要教育人本来不会的东西;而在艺术家的训练中,我们(除了教一些具体技巧外)主要是帮助人清除后天的东西,让他恢复"天真的眼睛",因为人本来就是艺术家。由此可见人更多的使用象征意象。

  我们不能否认,有时人象科学家。 但是,对待情绪的经验,我们象艺术家,带着感受、情绪认识世界,使用可以把握情绪的认知符号--象征意象。用象征意象的认识是一种情绪化的认识。

  3.意象原型

  正如在逻辑思维中使用语言和概念作符号,在原始认知中的符号是意象。

  作为认识符号的意象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具有概括性。概括性的意象可称之为意象原型。

  意象原型可以表征外在事物,也可以表征内心的内容。

  格式塔派心理学家鲁道夫o阿恩海姆指出:意象"决不是对可见物的忠实完整和逼真的复制,"(鲁道夫o阿恩海姆 1986)而是反映事物内在的性质的。对初级意象进行多次加工的结果是形成"意象原型",一个意象原型类似逻辑思维中的概念,人们用它理解事物。

  鲁道夫。阿恩海姆举例说:"当我们要求被试说出头脑中对律师的产生的形象时,他回答说:'我看到的唯一东西就是胳膊上跨着一个公文包的形象。'"(鲁道夫。阿恩海姆 1986)这一意象就是此被试心中律师的原型。意象的概括水平是不同的,初级的意象的是通过知觉形成的意象。例如,回忆中对某一情景的意象。这一意象虽然不同于知觉,但是和知觉的差别不大。对初级意象的加工形成意象的原型。意象原型指概括化的意象。原型的概括水平也是不同的。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也为原型的存在提供了佐证。

  E. Rosch(1973)在实验中让被试评定某一范畴中不同成员的典型程度。结果被试的反应极其一致。在鸟中,知更鸟被评为最典型的,鸡则不那么典型,证明了存在着这种范畴的一个图式或原型。图式或原型是规模较大、较具普遍性的知识。他还指出,没有固定的特征确定某一项目属于哪一范畴,被试的评定是根据相识性。

  这种图式或原型是通过一种抽象得到的。如S.K.Reed(1972)在实验中训练被试对10 个面相图进行分类。其中5个图属于范畴1,另外5个属于范畴2 。这些面相图在嘴的高低、鼻的长短、双眼距离、额的高低等方面有差异。把这些图呈现给被试,要他们分类,在他们分完后,告知他们应分在那一类。在这个学习过程结束后,另呈现一些图,要被试判断属于哪一类?新图中有两张是原型,他们在各特征上分别是范畴1和范畴2的平均。结果被试对原型的分类比其他图准确得多。

  虽然关于图式或原型是什么,目前认知心理学尚有争议(安德森,1989)。尚未确定它是不同于意象、命题的知识形式,还是一套更概括化的意象和命题。但是对原型的存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了充分的证明。

  即使是认为原型是一套更概括化的意象意象的认知心理学家,也只是把它作为外界事物的表征,从没有谁研究它的象征意义。认知心理学中的原型只能是表象的原型。

  荣格认为人类存在"原型",它以意象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些"原型"是先天的形式,是"从原始时代就存在的形式"(荣格,1997)。弗罗姆指出意象是一种象征的语言,意象可以是其"语汇"(弗罗姆,1988)。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原型的概括水平也是不同的。有的是概括水平低的、局限性的、特殊的意象原型,如杯子意象的原型、律师意象的原型;有的是概括水平高的普遍的意象原型,如"纯洁"的意象原型、"美国式的生活"的意象原型。最概括化的意象关于世界的意象原型,关于人生的意象原型。由于绝大多数具体的事件都和人对生活的基本感受、人对人与人的关系的基本看法等有关,在绝大多数时候,这些意象原型都会出现,它们作为背景出现在较具体的意象中,或与具体意象混合。由于和具体意象的混合,我们很少看到它本身,但是我们可以识别出变形后的它。

  如果意象类似图画,意象原型就类似于体现某个画家的画的基调或风格的代表作。例如,拉菲尔画了许多画,内容各自不同,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到一个甜蜜的温柔的美丽的女性形象,她在许多画中以种种人的身份出现。拉菲尔画的圣母像中,这一形象表达的最准确,故这幅画是代表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