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柳死踢毽子风行一时--天体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6-14

     明、清以至民国时期,踢毽子一直是北京民间较为普遍的一种游戏健身活动。毽子制作简便,大多是“垫以皮钱,衬以铜钱,束以雕翎,缚以皮带”,北京地区儿童歌谣中有“杨柳死,踢毽子”,是说到了杨柳落叶的季节,儿童开始以踢毽子为游戏。踢毽子“足以活血御寒”,能健全筋骨。踢毽子也是成人的一种游戏,技艺高的人常在民众中表演,基本动作为盘、磕、拐、蹦,他们能用里脚面和外脚面踢,能在跑动中踢,还能以膝盖、腹部、头部弹顶。一些身怀绝技的艺人,“顶、额、口、鼻、肩、腹、胸皆可代足。一人能应数敌;自弄则毽子终日不坠”。表演的花样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等。《帝京岁时纪胜》中形容踢毽子高手能做到“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手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踢毽子作为一种传统的健身游戏,流传至今,在20世纪80年代,民间尚有不少技艺高超的人,在各公园和街头空地常有爱好者聚集踢毽健身,交流技艺。

    古人有“杨柳死,踢毽子”的说法。其实那时的人于大自然了解甚少,见到杨柳叶落梢黄,便说是树死了,这是种民间习惯语言。他们这么说,主要是为开展踢毽活动开路,理由是天冷了,可以玩踢毽子了。玩一玩自然是在情在理,合乎天时的。

  踢毽,确是一件可以取暖热身的好活动,在中国很早就流行了。唐代出版的《高僧传》和宋代出版的《武林旧事》以及明代的《帝京景物略》等书都记载了国人踢毽的情景。据说清朝光绪的爱妃瑾妃,也是踢毽的高手。

  踢毽有两大类,一类是普通的盘毽,就是我们习惯常用的单脚或双脚向怀里方向的踢法,以次数多不落地为胜。另一类就是踢花毽。

  踢花毽除一般盘毽外,还有很多花样踢法,所以叫花毽。种种踢法如:拐、绷、骗、落、串腕儿、过脖子、滚脸儿、跳透等。其间还有许多好看的姿势与好听的花名儿,比如:燕子戏水、古树盘根、雄鹰展翅、怀中抱月、海底捞针、骗马、拉燕儿、葫芦等等,不乏高难动作。

  踢花毽在全国各地都有,更不乏很多花毽迷,惟北京最甚。过去,北京有位叫谭俊川的老人,花毽踢得很好,经常在庙会上圈场子献艺。他踢毛毽时就像是块大磁石,而毽子像根铁针在他的头顶、肩膀、前胸、后背、肘上、膝下、脚跟儿、脚面等部位上下翻飞,滴溜乱转,就是不叫毛毽落地。

  他的花毽在北京享有大名。

  而今北京花毽的情况,自申办奥运以来非常看好,踢毽的人越来越多。踢毽有许多好处,虽非剧烈运动,但踢起来却要全身活动,外人看来近似一种舞蹈。踢毽需全身配合,转身移步,前仰后合,起跳骗腿,里盘外拐。又非常节约地盘,无论三人一群或个人独练,有拳打卧牛之地就成。风雨天,屋里、楼道、房檐下,均可随心所欲,踢拐一回。再看毽子,完全可以自己制作,无须花费多少。取制钱或铁片(穿孔)二枚、鸡毛或鹅翎几根,用布条系在一起,一个毽子就做成了;不愿动手,现在超市、菜市场、文化小摊上,普通毛毽很便宜,几毛钱一个,红红绿绿,也很像样。就是最考究的雕翎毛毽,也就是十几元一只,物美价廉,令人满意。

  踢毽子在北京很有群众性,清朝宫内踢毽自不必说,就拿我1940年那会儿上小学来说,当时学校的体育教具极少,学生除了打垒球以外,很少玩其他器具,下课踢毽便成为男女生最广泛的操场活动。自制的毽子五花八门,剪张彩纸便是纸毽,剪块花布便是布毽,捋把毛线便扎线毽,捡撮鸡毛便捆毛毽。特别到冬景天儿,下课铃一响,涌到室外,呼喝喊叫,三五成群,踢得尘土飞扬、满头大汗,快活无比。而且有人袖着手踢、背着手踢、三角圈儿传踢,已很有花毽的影子了。

  今时,据我印象,冬天小学里仍有人在踢毽子,虽然体育用具已然比过去丰富多彩得多。从街头巷尾、公园隙地来看,成年人踢毽倒是年年增多起来,这恐怕与各级领导提倡全民健身、老百姓自觉增强身体素质和迎接奥运都有些关系。

  “一个毽儿,踢两瓣儿,打花鼓,绕花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儿时踢毽时唱的歌谣,依然萦绕于耳,难以忘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