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鉴赏之沈用济《湘江道中》

 江山携手 2014-06-14

       湘江道中  清·沈用济

越客归舟向洞庭,心随一雁入空冥。

烟开沅水双流合,帆转衡山九面青。

魂返江枫哀楚些,曲终瑶瑟怨湘灵。

振衣已出尘埃外,渔父何因笑独醒。

 

【鉴赏】沈用济,浙江钱塘人,国子生,著有《方舟集》。沈德潜《清诗别裁集》谓其“足迹半天下。至广南,与屈翁山、梁药亭定交,诗乃大进。游边塞,留右北平久,诗皆燕、赵声,一时名流几莫与抗行”。《清诗别裁集》录其诗23首,《湘江道中》为所录第17首。

全诗写诗人“归舟向洞庭”途中所见所想,弥漫着浓郁的哀痛和感慨。“越客归舟向洞庭,心随一雁入空冥”,起句诗人首先以一个越客的身份,叙述自己由发源于湖南的湘江乘舟驶向洞庭,一排飞雁经过,诗人的心也冉冉飞向远方。首联以情语开启全篇,直写诗人以旅客身份飘摇江水之上,心中一派幽寂苍茫之感,为全诗奠定了沉重的基调。

“烟开沅水双流合”,沅水,即沅江,发源于贵州省云雾山鸡冠岭,流经黔东、湘西,至黔城以下始称沅江,入洞庭湖,这句是说江上水烟飘渺,湘江与沅江最终汇合。“帆转衡山九面青”,写船帆围着衡山行驶,周围都是苍翠的青绿色草木,“九面”,极言方位之多,一般来说言方位为“八面”,“九”乃虚指,“九面青”,是说四周都是青山。

“魂返江枫哀楚些,曲终瑶瑟怨湘灵”,这一联由之前所见引发此时所想,“楚些”,指招魂曲,亦可泛指楚辞,因《楚辞·招魂》篇中句尾多有楚地方言语气词“些(音suò)”而来,“湘灵”即湘水之神,《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哀楚些”、“怨湘灵”分别为“楚些哀”、“湘灵怨”的倒装句,此联是说,诗人在湘江道中,江枫萧瑟,好像感受到楚辞招魂曲的哀怨;风声如同鼓瑟一般,一曲终了,情绪未尽,好像其中带着湘灵深深的幽怨。

“振衣已出尘埃外”,“振衣”,指扑打衣物,有除去尘秽之意,《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左思《咏史·其五》:“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渔父何因笑独醒”,化用的是《楚辞·渔父》的典故:“屈原既放,……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尾联是说,当年屈子行吟江畔,渔父笑他不能与世推移,应该“淈其泥而扬其波”、“哺其糟而歠其醨”,这是不应该的。诗人在这里反问渔父:屈子独立于世俗之外,你有什么理由笑他独醒呢?言下之意是说渔父自己随世推移,不能做到独醒,却要嘲笑别人,这是没道理的。委婉地批判了那些不能做到“独醒”却嘲讽“独醒”之士的人。

全诗生气灌注,起笔就有一股不能抑止的漂泊之感,由沿途所见到对历史典实的联想,最后将自己的人生志趣于对“渔父”的委婉批评中道出,一气呵成,不失赤子之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