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整体观,调理高血压!

 晨曦小荷 2014-06-15

中医整体观,调理高血压!

(2012-04-10 11:13:27)

高血压的护理

 

2010年,据有关资料报道,全球高血压发病率为31.3%在我国高血压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20041012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现患病人数为1.6亿,比1991年增加7000多万,而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30.2%、24.7%6.1%。这些数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百姓对高血压也越来越熟悉,恐惧也随之而来,因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病已经成为诸病之首,而我国的三低除了知晓率升高些,治疗和控制仍然低,原因来自于耐药性。

 

 

 高血压不是病,是一种症状,由于身体问题导致血压代偿性升高,当动脉血管壁压力增大时血压升高,影响动脉血管壁压力增大的因素有:1、动脉里的的血量大,压力大,血压升高;2、血管外面的阻力增大,影响血管的扩张,导致血压升高。

 

 

在治疗上则针对以上两个因素用药,大体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5大类:

 

 1、利尿剂: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各种利尿剂的降压疗效相仿,降压作用主要通过排纳,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简单些可以这样理解:通过利尿,把血管周围的组织变松弛,阻力降低,血压下降。

 

 2、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卡维洛尔、拉贝洛尔。降压作用可能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的RAAS。

 

 3、钙通道阻滞剂:又称钙拮抗剂,主要有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西拉普利、。


   5、血管紧张素二受体抑制剂:常用的有氯沙坦,降压作用起效缓慢,但持久而稳定。

 

 

 简单归纳总结,第1种药物,可以这样理解:通过利尿,把血管周围的组织水分减少变松弛,阻力降低,血压下降。第2与第3种药物作用相同,区别在于使用不同的方式降低心脏跳动的能力,心跳弱了,压出去的血就少,从而降低血流量,血压下降。第4、5种药物,也是基本上相同,理解为通过对血管紧张素抑制后,血管壁相对不紧张了,其压力下降,血压下降。

 

 

 现代医学(西医)对高血压产生的病因并不明确,经研究总结主要归因于:遗传、饮食、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大等因素。这些因素都是无法用药物治疗的,因此降压药只能是控制症状。

 

 

还有另一种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因某种组织器官生病了导致血压升高,这种情况有很明确的病因,只要治疗好疾病,血压能够下降。

 

 

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的范围相对更广泛些(由于高血压的症状是现代仪器检测出来的,因此在古文献里并没有相关记载,因此以下对高血压的分析均为个人观点) 

 

 

 

通过中医知识分析,能够影响血压升高的因素很多,与五脏六腑都有联系。

 

 

肺,《内经》:肺司呼吸,朝百脉。

肺功能吸取氧气,溶解到血液里,输送到心脏,然后到身体百脉,如何肺呼吸功能减弱,血液含氧量就低,而心脏肌肉又需要高品质的血供养保证跳动有力,得不到好的血液因此出现心脏动力降低,在身体各组织器官需要大量的供血时,此时的心脏就必须提高自身压力,形成高血压状态才能供应身体需要。例如,脑力劳动者,大脑思维在快速运转时需要大量的含氧血供应,心脏必须加班加点供应血液给大脑,如果血液的质量差,含氧少,相对需要的血液量则更大,血压必须升高才能加大供应。

 

 

肝,《内经》:藏血,主疏泄。

藏血就是控制血液的意思,主疏泄,保证血液的流畅行。当情绪怒气、急躁时,影响肝的疏泄加快,导致血液流动加快,瞬间血管里的血液增多压力上升,此种情况容易导致舒张压升高,当情绪低落、郁闷时,疏泄减慢,血液流动降低,血管中血液减少压力下降,然而这种状态时间久了,反而形成隐性急躁,导致血压在不知不觉中升高。

 

 

脾,《内经》:升清,主运化。

升清,就是将食物精华部分,运送到身体各部。运化就是运输转化,转化是质的变化,将食物转化成符合身体需要的成分。当脾的功能衰减时,转化失力,而经过胃消化后而进入血液里的血脂,糖原等没有被转化的成分相对增加,这些营养无法被身体组织吸收留在血管里粘附在血管壁,血管壁变厚,久而弹性降低,血管壁的压力升高,血压升高。

 

 

肾,《内经》:藏精,主水。

储藏能量的精华,精华的储藏必须依靠浓缩冷却(如液化气)才能存储的更多,类似自然界中的大海,海底储藏有丰富的能源。肾脏的另一功能是负责水液的管理。能够净化水液,通过对水液的净化清理血液里的垃圾。如果失常了,垃圾累积,血液混浊,血粘度升高,类似血管壁在收缩扩张中被东西粘滞着,影响了正常工作,导致阻力加大,血压升高。

 

 

心,《内经》:藏神,主血脉。

心是身体里的总统,直接管理血脉,食物精华必须通过心才能化赤为血,类似招募士兵,普通百姓通过国家招募才能成为士兵,机关单位需国家颁发文件授权才有权利。心功能失调,直接导致血压不稳定,不仅出现高血压,还会低血压。例如,贫血就是心阳不足,无法化赤为血。

 

 

出现血压升高时间久了,最受累的就是心脏,心脏为君主之官,如同社会问题的长时间不能获得解决,最终都归咎于国家管理不力。因此在高血压引起的诸多疾病中心脏病是最严重。高血压的出现,身体不会有多大明显的不舒服,但是却如同一个隐形杀手,在时间上慢慢消耗,折磨中产生威力,一旦爆发瞬间危及生命。而中风、心衰、肾衰成为了高血压的三大并发症,直接威胁到生命。

 

 

现代治疗手段,单靠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并不能起到实质性成效,对生命的威胁并没有消除,随时爆发的生命危险时刻存在。因此必须针对疾病,找寻病因整体调理才能彻底清除隐患。

 

 

中医的治疗与护理将是高血压治疗的最佳选择。下面介绍一些个人对高血压的治疗与护理的认识与大家分享!

 

 

中医治疗与护理从五脏着手!归纳五个字:行、舒、清、静、宁

 

 

行,行气也!

肺主气,行气法针对肺功能进行调节。气能摄血,气运行通畅,血液运行就通畅,气顺了,血就不会走到血管外,引起脑溢血,胃出血等状况。气能生血,行气可以活血,可以增加血里的含氧量,也有助于新陈代谢的调节。行气最好的方法就是锻炼,有规律的,合理的锻炼。气功是个不错的行气方法,但是需要正确的引导,不是随意练习,否则也会产生高血压,社会中练气功者也有高血压就是最好的例子。行气除了锻炼,还可以通过药物辅助补气、行气、活血。

 

 

舒,舒筋也!

肝主筋,经常舒展筋骨,可以调节肝功能。当心情不佳时,情绪烦闷,到外面走走,舒展筋骨,可以达到调节情志的作用,减轻负担(肝的功能得到恢复,对于气血的流通起到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是非常有效的减压方式,甚至还优于心理辅导。舒肝还可以通过药物疏肝,对于严重情志问题的,药物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中医最明显的特色,当情绪失控急躁时,西药只能服用镇定药直接压制安定。而中药是通过疏解经络达到情志平稳,压制愤怒的情绪在疏导中消失。

 

 

清,清淡饮食也!

清淡饮食,减轻脾胃负担,减少过多能量及垃圾的涌入。当脾胃受损时,即使清淡饮食也不能纠正血液中的能量积累导致血压升高,这时必须辅助药物治疗,中药则是最佳选择,目前西药里还没有健脾药物。

 

 

静,安静心态,少玩刺激。

静心,需要我们用平常心看待事物,万事万物皆有其规律,升降起伏是发展的必然,有高必有低,有好必有坏,有顺必有不顺。静能藏神,能够养护心神,心脏得到护养,对于全身的调节起到关键。

 

 

宁,宁就是藏,藏神,藏精也!

工作在外,回到家中就能得到安宁,安宁就能收藏。宁与静有相似之处,宁偏向与动作上的安宁,静偏向精神上的安静。宁是一种动态中的平静,例如,缓慢的有序的运动,太极拳,瑜伽等。宁,可以调节我们的肾脏,恢复肾脏藏精,净化水液的功能。药物治疗上以补肾为主。


   
    高血压的护理与治疗是一体的,当病情初起,病轻时,通过护理调节能够恢复血压正常。当病重时,必须两者结合才能起到良好的功效,然而往往大部分人都是缺少护理上的调节。行、舒、清、静、宁能够做到的极少,大部分都因各种原因而无法调理,所以疾病才变得更加深,更加猖獗!
 
   通过以上的5个字的护理调节,治疗也是同样的原则,中医原理不仅包含了护理也包含了治疗,服用药物是为了帮助护理,同时护理也是辅助药物起到更好的功效,这就是阴阳之道——相辅相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