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过折磨别人来尝试自己的掌控感 使攻击力尤为可怕 心理咨询与治疗流派/取向的主流

 青衣问道 2014-06-15


  通过折磨别人来尝试自己的掌控感  
使攻击力尤为可怕   


  年龄越大,人越容易怀旧;年龄越大,人越有话语权。当成年人对青春怀旧时,青春期似乎真成了美好的黄金时代。然而,青春期常常是残酷的,甚至比满肚子“阴谋诡计”的成年更残酷。

  孩子最可爱的时候是3岁前,但那时,孩子的人性中残酷的一面就已开始展示。相信不知多少人儿时有过这样的事情:将一个苍蝇开肠刨肚,最后撕成碎片;用开水浇一个蚂蚁窝;虐待小猫小狗……



  一个孩子为什么这么做?

  心理学的解释是,他在尝试对一个生灵进行控制。农村的孩子容易找到活着的动物,通过折磨这些动物来尝试自己的控制感;城里的孩子则可以折磨他的玩具熊。

  这种折磨行为的含义是:我这样对待你,你都不离开我。一旦获得了这种对外在事物的控制感后,这种控制感就会内化到内心中,那种无端端的伤害行为就会锐减。

  在一个正常的家庭,他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稳定的,父母不会轻易离开他或抛弃他或攻击他,于是一个孩子会比较快地获得这种控制感。但是,一个混乱的家庭,他的人际关系也是混乱的,一个孩子难以获得这种控制感,于是他会继续延续孩子时的那种行为——通过攻击一个东西来尝试自己的掌控感。

  正是因为这一点,成年人的攻击行为和孩子的攻击行为有着很大的区别。成年人的攻击行为多是有目的的,一旦达到他的目的,他的攻击行为就会停止,并且为了更好地达到他的目的,他的攻击行为往往比较“收敛”。孩子的攻击行为则缺乏实际的目的,他只是为了攻击而攻击,所以孩子的攻击行为容易失控。

  所以前不久有过这样一个发指的新闻:几个青春期的孩子绑架了一个年轻女子,他们将她残忍地虐待至死,而且事后没有表现出一点反悔。

  更小的孩子或许攻击性会更强,但他们明显没有发育,攻击能力一般,但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发育,他们的攻击能力已经提升,所以青少年会显得尤其可怕。

  在美国这样的国家,人人可以拥有枪支,那显然,拥有枪支的青少年,他的攻击能力会严重扩大,如果他想通过折磨别人来尝试自己的掌控感,那后果就严重得多。









惯子如杀子 溺爱孩子有哪些危害?


       NLP导读:你爱孩子,没错;你很爱孩子,什么都给孩子,但你有没有想过溺爱的危害呢?俗话说,“惯子如杀子”,下面我们来看看溺爱的危害。


  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语:“惯子如杀子”!

  这句话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尽管我们有这样的古训,但是现在我们根本就听不到“惯子如杀子”的声音,看不到“惯子如杀子”的现象,更感受不到这个“惯子如杀子”的体验,因此就不知道溺爱对孩子的危害有多深。

  我们今天就来讲一讲溺爱对孩子造成的危害。事实上溺爱孩子会对他们的自身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包括他的成长、学习、价值观的确立、社会发展、孝敬父母方面等等,都构成了诸多的害处。

  误区1、对孩子经常有特殊待遇——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懂得主动关心他人。

  误区2、过分关注孩子——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一点点小事就要搞的惊天动地,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在学校也容易在同学面前表现出骄纵、蛮横的性格。

  误区3、总是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这种孩子必然容易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误区4、孩子生活懒散——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三心二意,有始无终。

  误区5、总是对孩子祈求央告——这类孩子不能明辩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父母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误区6、对孩子的一切包办代替——这种孩子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会变得懒惰、自私,并且自理能力极差。

  误区7、剥夺独立——这种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却胆小如鼠,造成严重的性格缺陷。

  误区8、害怕哭闹——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误区9、当面袒护——这样的孩子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使孩子性格扭曲,还容易造成家庭不和睦。




 关于教育孩子,你应该知道的

(曾奇峰)



导读:每个人特别是为人父母者,都应该了解一些深度心理学的知识,才能知道怎样的亲子关系才是健康的,知道怎样培养出人格健康的人。这是我们在成长过程缺失的部分,每一个成年人都要补课。
 
                    
                   
 

    精神分析(即深度心理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心理治疗体系。精神分析学的核心理论就是: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心世界向外投射的结果。而他或者她的内心世界,又是在早年的时候跟其父母的关系中形成的。也就是说,现在你是如何对待你的伴侣、朋友,乃至周围的人,就是童年时与你父母或养育者关系的重现。

 

    每个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都发展出了一整套保护自己的措施。这就是人的心理防御机制。这些机制可以是成熟的、强大的,也可以是不成熟的、脆弱的。了解精神分析或者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使这些措施变得成熟与坚固。

 

【关于教育孩子,你应该知道的】

【60分的妈妈才是好妈妈】一个孩子自己爬到桌上下不来,开始哭泣。如果他哭到声嘶力竭妈妈还不来,这是“坏妈妈”。如果哭到焦虑,但未到顶点,妈妈来了抱他下来,这是“60分妈妈”。如果孩子一哭,妈妈就把他抱下来,那就是“完美妈妈”。生活中有很多完美妈妈,她们会时刻监视着孩子,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高度控制。完美妈妈无法忍受孩子把衣服弄脏或不小心摔跤,不允许孩子出错,不能忍受孩子的不完美。

从深度心理学看,在完美妈妈的潜意识里,孩子的不完美会导致母亲的全能感受挫而感到焦虑。这样的妈妈的控制行为会导致孩子的无能甚至心理、人格障碍。
 

【父母应将孩子“温柔推开”】在心理学意义上,心灵的成长意味着孩子跟父母的空间距离在扯远,孩子的人格成长得越好,他们越是有能力远走高飞成就事业。但是,很多父母会混淆这两种分离,做出妨碍孩子心理成长的事。

深层心理学有一个说法,叫做“温柔一推”,意思是,在成长过程中,父母要有意识“温和地把孩子从身边赶走”,以便孩子更好成长。每个孩子心理都有独立和依赖两种愿望的冲突,父母应该更多支持孩子成长的那一方,因为独立的方向就是成长的方向。

分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和幸福。健康成长的孩子,是成功与家庭分离的孩子,这样孩子的特点和外在表现是:内心和谐,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发展自己潜能的倾向,富有创造性,独立自主,能够享受生活,有更高的现实成就。
 

【过度上网的孩子】即所谓的“网瘾”,是孩子在现实层面攻击性被压抑的结果,因此转向虚拟世界。孩子在家庭中缺乏自由和自主权,内心的攻击力一直向内压抑,最终崩溃而导致行为失控,自制力失控,情感失控。所以心理医生对于过度上网孩子干预的重点不在孩子身上,而应该在家庭关系上。
 

【溺爱不是爱,是控制】父母用爱的名义来控制孩子,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比如一个孩子往前爬着,要去拿一个玩具,母亲立刻就帮他拿过来递给他。其实就是在潜意识里告诉孩子,你是没有能力的,你只能依靠我,你永远离不开我。从小就一直这样的教育,长大后,孩子的潜意识就会是自己是没有能力的,永远需要依靠他人。
 

【妈妈的潜意识】一个女孩从小缺少关爱,因为她的妈妈工作很忙常常没空来学校看她。在这个女孩长大也当了妈妈后,也把孩子放在外婆家,往往一周才会去看一次。以深度心理学视角可以看到这个女孩这么做的深层原因,是因为所有母亲在潜意识里都想把孩子制造成最理解自己的人。
 

【哮喘是妈妈导致的】幼儿与母亲的关系过于紧密,容易患哮喘。这是因为母亲对于幼儿的照顾让幼儿在潜意识中感到“窒息”,无法呼吸,这样的幼儿容易形成依赖性人格,因此很多哮喘的孩子应该做心理治疗。
 

【叛逆期】根据深度心理学,孩子的叛逆期的说法是不对的。其实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还想以以前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潜意识中并不期待孩子长大,怕孩子长大后就离开自己。如果孩子不反抗,不表现出叛逆,那才是糟糕的事。
 

【父母的焦虑】父母严格管教孩子学习,这其实是父母把对未来的焦虑和不确定,传递给孩子。只有看到孩子在学习,才能减轻他们自己的焦虑。而一个除了学习外,什么都不让干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惧怕异性,不敢追求女孩子。爱被压抑在潜意识,意识层面则表现为恨和疏离。
 

【用深度心理学来认识自己和他人】
 

●爱和恨就是硬币的两面,你恨一个人是因为你爱他;你喜欢一个人,是因为他身上有你没有的;你讨厌一个人是因为他身上有你有的东西;你经常在别人面前批评某人,其实潜意识中是想接近他。
 

●如果你觉得世界充满爱,生活很美好,那是因为你自己内心充满爱和美好。如果有人对你说周围的人都对他不好,是因为他内心有对别人的敌意。经过心理防御机制的“化妆”,投射成是别人在恨他并且攻击他。这种人内心的“自我评价”较低,因此自我防御机制过强,影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
 

●当你想到一个人,只有喜悦的感觉,那并不是爱。因为当你爱上一个人,想念他而他不在身边的时候,会产生抑郁的内心体验。
 

●很多时候,我们的当下都被记忆或者幻想污染了。如果一个人习惯于高度控制自己的伴侣以及身边人,这种人往往是从小在父母高度控制的紧张环境中长大的。潜意识中,他要保持对过去的忠诚,不能“背叛”过去。当他将这种状态传递给别人,就会让他和身边人都缺乏幸福感,这就是过去对现在的“污染”。
 

●有的人在人群中能谈笑风生,用快乐和愉悦感染大家,让人感到很有趣,这表示他的潜意识里没有压抑自己。若他是一个很无趣、拘谨的人,很有可能他从小的生长环境是压抑的。
 

●在没有宗教传统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突然信仰宗教,是早年创伤的延迟性反应。但是相反,如果在有宗教传统的家族中长大的孩子,身心会很健康,而且还比别的孩子更纯净,更舒服。
 

●一切记忆都会寻求表达,哪怕是被深埋被压抑的。爱过的会寻求再爱,恨过的会寻求再恨,被虐待过的会寻求再被虐待。如果实在被压抑得太深,人体就会以疾病的方式来表达。心因性疾病,如胃溃疡、神经性皮炎、口腔溃疡,还有一切没有原因的疼痛,都有可能是心理因素导致的。
 

●完美主义者是因为无法容忍自己的瑕疵,把坏的部分投射给别人,于是就可以指责别人了。

●每个人都只对心中有的东西敏感。如对金钱吝啬的人,会对别人“小气”很敏感。
 

●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看法、情感和行为,部分地是被这个人“教会”的。如果一个人总认为自己是很倒霉的,表现在行为和态度上,那别人也会认为他是倒霉的。所以一个老师面对一个认为自己很差劲的学生,怎么能被他教会呢?老师要坚定地认为他是好孩子有优秀的一面,那才能帮助他提高。否则老师就变成被“教会”的学生了。
 

●安慰一个哭泣的人,最好的方式不是说“不要哭”,而是说“你一定很痛苦吧,想哭就哭吧”,或者“我陪你一起哭”,这是“共情”。人类最高级别的安慰,就是理解别人的痛苦,并陪伴他












神经质与神经症:焦虑从何而来?

心理导读: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他们把别人驱开,表现为冷漠、独处或性格怪癖,但在内心里,却是胆怯与可怜。这种破坏性人际交往风格其实正是他们避免焦虑感的一种防御机制。



我们都认识一些像下面三个例子特征的人:一个例子是一位女性。起初,她看起来友善、热情,爱帮别人做事,喜欢恭维别人。但很快人们发现她总想要求别人,不善独处,不接受朋友的建议,不喜欢男友在她不在的情况下独自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她与人的关系从不能保持长久,但她一遇到下一个男人,就会坠入爱河。第二个例子是一个男性,他的大学同学几乎都不喜欢他,他一说话就挖苦人,有时话语尖刻,他看不起所有人,我从没听到他说过别人的好话。现在他是个残酷无情——尽管成功——的生意人。第三个例子是一位女性,她的工作是在一个小公司绘制图表。她很少与同事往来,因此,现在有这种活动时,人们都不再叫她。她没有朋友,每天晚上都是独自度过。

这三个人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在与不适当感和不安全感进行殊死搏斗。尽管他们表现出来的行为是把别人驱开,但在内心里,他们是胆怯、可怜的人。

新弗学派的卡伦·霍妮(Karen Horney)会认为这三个人都具有神经症。这些人与他人互动的方式阻碍他们发展出无意中渴望进行良好的社会交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破坏性人际交往风格其实正是他们避免焦虑感的一种防御机制。

霍妮确定了三种交往风格,她把这些风格称为接近人群、反对人群和脱离人群。

(1)接近人群一些儿童学会了靠强调自己的无助感来应对他们的焦虑,他们依赖他人,强制性地寻求父母或养育者的喜爱和接受。他们获得的同情使他们暂时免除了焦虑,但儿童却承担了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使用这些对策的风险。其结果是,这些人对被爱和被接受产生了强烈的需要。

他们认为,只要他们能找到爱,一切都会好的,他们不加选择地依附于身边的某个人,因为他们觉得任何一种关系都比孤独、无助和被冷落好。如果你曾经接触过这样的人,你肯定会赞同说和这样的人长期交往是无意义的,他们不会爱,只会索取;不会分享感情,只会要求感情。正是由于这样的神经症风格,每一段新的关系必然长久不了。

(2)反对人群应对焦虑的另一种方式是战斗。有些儿童发现,攻击性和敌意行为是对付不良家庭环境的最好手段。他们攻击或伤害其他儿童,以此来对自己的不安全感和不适应感进行补偿,他们由此获得了短暂的权利和班上其他儿童的服从,但他们没有真正的友谊。这些儿童长大后,他们会更熟练地使用这种神经症的风格,他们可以比其商务对手更强,用伤害性的语言痛斥其他人。在儿童和成年人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总是要欺压他人的需要,霍妮认为,这种神经症风格以‘外化’为特征,这一看法与弗洛伊德提出的“投射”的概念相似。这就是说,这些人从他们童年期遇到的人那里了解到,所有的人从根本上讲都是带有敌意的,都是想要得到他们能得到的所有东西。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的反应就是在别人对他们做什么之前先对别人采取行动。他们认为爱和其他积极情感都是愚蠢和软弱的,他们只在用得着别人时才与他们建立关系。与这种风格的神经症患者交往一定是肤浅、令人难堪和痛苦的。

(3)脱离人群有些儿童采用第三种策略来应对他们的焦虑,他们不是以依赖或敌意的方式与人交往,而是简单地不理会外部世界。谁会需要他们?这些儿童的对隐私和自我满足有强烈渴望。长大成人后,他们寻找那些不与人打交道的职业。他们回避情感、爱和友谊。因为情感上的依恋可能会使他们回忆起童年经历的痛苦,所以他们对情感体验变得麻木。他们避免焦虑的方式是简单地避免参与。爱上这类人肯定是一个错误——你的情感将得不到回应,因为他(她)根本感受不到你的情感。因此,对双方来说,这种关系将是肤浅的、单向的。

背后是什么愿因把这些人带到今天这样悲哀的境地的?霍妮认为神经症是儿童期不正常的人际关系,特别是那种制造焦虑感的家庭环境造成的。父母制造这种焦虑感的方式简直是五花八门:

“直接或非直接的控制,漠不关心,行为古怪,不尊重子女的个人需要,缺乏真正的指导,蔑视的态度,赞扬太多或没有赞扬,缺乏可信赖的温暖,不得不在父母意见不一致是作出决定,责任太多或责任太少,过度保护,与其他儿童歌诀,不公正,歧视,不兑现承诺,敌意气氛,以及周围环境中暗藏的虚伪。”(1945/1966)

做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一工作既缺乏相应的培训,又没有明确规定什么人能养育儿童或是怎样养育儿童。其结果是,很多儿童缺少个人价值观,他们对父母感到害怕,不知道怎么与他们相处,担心因他们不理解的原因而受到父母不公正的惩罚,他们感到不安全和不适应,渴望温暖,需要支持,但却得不到。这些儿童感到迷茫、害怕、焦虑。

成长于这种焦虑环境的儿童,会很快发展出一种应对具有威胁性的成人的对策。从积极角度来讲这些对策在减缓焦虑上是有效的。但从消极角度来讲,他们逐渐习惯于依赖这些对策,甚至把它们应用于家庭外的其他人身上。他们成年后,儿时对人际交往的恐惧仍继续存在。从根本上来讲,这些人认为社会交往是焦虑的来源。结果,他们为消除焦虑而形成了神经症的人际交往风格。

 









心理咨询与治疗流派/取向的主流

    心理动力性取向(由传统精神分析延续发展而来,抛弃了经典精神分析的一些观点比如对性驱力的过分强调,增加了新的关注内容比如客体关系);
    认知行为取向(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的结合,有时单叫认知治疗其实也包含了行为治疗的内容);
    人本主义取向(原来可以算是一种单纯的取向,但现在成为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态度融入了各个流派之中);
    以上算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三大势力”,家庭治疗则被称为心理治疗的“第四势力”,用家庭环境与关系的视角来看待个体的心理困扰,很多时候也是和多个家庭成员一起工作。


可以参考国内最著名的心理治疗培训项目“中德班”,其内部就包含“心理动力(精神分析)”、“认知行为”、“家庭”三个小组(现已基本分为三个独立的培训项目)。



关于精神分析在心理治疗中地位的问题,因为我人在美国,所以说一下我在美国这边看到的情况吧。感觉国内早期引进心理咨询的一批人可能对当前国外业内形势缺 乏了解,想当然地将精神分析作为心理治疗的主要理论和技术引进,导致国内精神分析泛滥成主流(另一个貌似正在泛滥成主流的是存在主义流派,主要原因是译著 多),也造成了国内一些人对心理治疗国外形势的误解。其实美国的心理治疗是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占70-80%),即使是临床派也讲究evidence- based practice,而精神分析疗法的实证极其薄弱(也就是说其缺乏临床上有力的统计学论证,不要说学院派的实验要求,连临床派clinical trial的要求都达不到),所以经过2、30年式微过程,现在市场份额已经被挤到百分之十几了。而且美国的心理治疗并不是倾向于自我修复,而是以控制症 状和保障社会功能为首要目标,疗法以短程、结构化、操作性强的为主,一般临床心理/心理咨询教育和实践多以认知行为疗法为基础,其他疗法可以作为辅助。精 神分析的一些经典概念,比如移情、投射、阻抗等等虽然在心理治疗中仍然被广泛应用,但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名词对心理治疗中出现的一些普遍现象描述比较到位, 就沿用下来;至于精神分析本身的理论假设、价值取向、乃至其中一部分技术则不在沿用之列了。


当然,这种认知行为为主的机械化取向究竟好不好就是另 一回事了,业内也有不同观点,临床心理学和精神医学出身的一般推崇认知行为取向,心理咨询出身的支持机械论的相对少,但美国当代的心理咨询作为对立于认知 行为基石的主要还是人本主义,而不是精神分析。另外,稍微广泛点说,虽然精神分析在美国实在是被挤兑得不行,不过在欧洲,尤其是德国(弗洛伊德)和法国 (主要是拉康派)还挺有市场,毕竟文化背景吻合……但在中国大行其道,除了恰巧成了第一个进入市场的流派自动占有50%市场份额以外,实在想不出其他原因了。



不论国内还是国外,精神分析理论都不是心理咨询界的主流疗法。
一方面精神分析理论过分强调性本能,把个体几乎所有的欲望都归结为对性的渴求,在心理咨询领域是难以转化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另一方面,行为主义理论因为操作的简便和疗效的显著,在全球都是主流的心理治疗策略。不论基于何种理论的心理咨询方法,都不能回避行为主义的手段。
在现有的心理咨询界,鲜有咨询师会强调精神分析理论的治疗方法。

    国内的心理咨询界现在主要的方面的不是某一派别而是多个派别综合运用,行为 认知 精分 感统 焦点 意象对话 团体等等统一使用。但是在这个里面使用的频率最高的还是行为认知的方法。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现在国内的咨询更多的是偏向在学业问题的解决,婚姻问题的咨 询和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这是现在咨询主体最大的来源也是主力军。


国内的心理咨询,精神分析不算主流。精神分析的庞大体系不是专业的研究者,很难吃透,多数人只是断章取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这里我不想对精神分析给予什么评价,任何一种理论体系都有时代的背景,以今日的眼光看待过去的东西,单纯的批判也没有什么意义,认识到局限性即可。但精神分析作为心理学的第一势力,以及对于整个20世纪各个学科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精神分析是人格心理学中人格理论的六大理论之一,并不是表面的分析人的精神世界。创始人弗洛伊德是在治疗很多神经症患者时发现:神经症患者的病症只是表象,其背后潜藏的动力才是病因。并由此推论:人的任何行为都有潜在的动因,人性的深层是潜意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性本能,人的几乎所有本我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性满足。同时,弗洛伊德将人格分成三个部分:本我(无约束),自我(现实约束),超我(理想自我、道德力量约束),这三个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精分早在荣格时代开始,就已经和性压抑分道扬镳了。
抛砖引玉当代精分领域的几个一级词汇(弗洛伊德时代是力比多,或者性,或者大家现在认为的精分只把问题归结到性):



1)力比多(古典精分);2)攻击力(古典精分);3)自恋(自体心理学);4)关系(客体关系心理学)
精分主要是研究个人潜意识的学说,潜意识的内容因为防御机制的存在很难被人察觉,由此,可想而知,那些没有广为认知的事情被人听闻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谁会坦然接受呢?就像是当年哥白尼发现日心说,好多人都恨不得把他烧死。
同时,精分的治疗方式也并非是挖掘童年创伤,一切治疗都是为了活在当下,即使是讨论童年,也是涉及当下的体验的。
最后总结一句话来说:精分在中国的不适用,正如国人自己都不待见本土文化,急躁、功利,老想着短平快,那是当然会是快狠准的疗法大行其道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