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无”先生的“隅櫊”

 灵魂出窍KKK 2014-06-15

端午期间,到安徽歙县渔梁古镇一游。渔梁俗称“梁下”,是古徽州著名的商埠重镇,更是徽商举足启步的地方。

“三无”先生的“隅櫊”(组图)

 

这是鱼梁人字型古码头:

“三无”先生的“隅櫊”(组图) 

 

进入渔梁,沿着宽约两米的鹅卵石古道走去,长长的鱼鳞街两旁是高高的木板门,一家挨一家的斑驳店面依稀可溯小镇曾经的繁华。我们一行信步走进了鱼鳞街77号的巴慰祖故居,绕过中门,才发现这座古宅别有洞天。

“三无”先生的“隅櫊”(组图)

 

“三无”先生的“隅櫊”(组图)

 

“三无”先生的“隅櫊”(组图)

可惜,博物馆里严禁拍摄,最后只拍到了一幅“隅櫊”

 

巴氏故居始建于明末清初,坐北朝南,二层三进,有四个天井,前进为银杏木构客厅;中、后进用作住房,皆为带楼阁的三合院。另有东厅、西厅和后花园,总计约有上千平方米。1744年,清代声名显赫的大篆刻家、歙派篆刻宗师巴慰祖就出生在这里。乾隆年间,巴慰祖官至候补中书,职位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副秘书长吧。巴慰祖精篆刻,善书画,工诗词,其金石造诣上承前人,下启来者,成为歙派篆刻的一代宗师,被世人誉为“无所不好,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三无”先生。

 

巴氏家族历经数百年繁衍,后裔子孙众多。至上世纪末,古宅因经年失修,早已木朽墙裂,瓦残屋漏,楼板腐烂,梁柱倾斜,不能住人。如再不修缮,房子很快就颓败倒塌。巴氏族人几经盘算,最后,由巴慰祖第十三代直系嫡孙巴雨夫妇出资140万元人民币,全权拥有了巴慰祖故居产权。

 

如今,巴慰祖故居已修旧如旧,前厅恭恭敬敬悬挂着高祖的画像,一张花好月圆桃木桌合拢摆在大厅正中,喻示主人在家。果然,碰巧巴雨先生从珠海回故居小住,他热情地引领我们逐间参观,但见门厅天井,楼阁花园,布局精巧,雕工精美。后花园绿荷池上,一块浮石百年不沉,一座亭榭凌波横卧,茶几上闲闲地摆放着一副棋盘,使这小小后院,顿生无限禅意。

 

二层阁楼上,却是雅士情怀,珍藏着数百件金石字画精品,其中有巴慰祖篆刻、古玩、古今书画作品和印谱等。巴雨先生告诉我们,当年修缮后花园拓宽鱼池时,无意中在地下挖出一个坛子,打开一看,尽是名家印石篆刻。仅一方鸡血石印章,如今已是千金难求。这整整一坛好印石,怎能不叫俗人眼开,雅士忘形呢?!

 

还有更雅的,花园墙角处立着一个形似花轿的精巧木阁,门楣上有“隅櫊”二字,不经主人指点,你能知道这个“隅櫊”是派什么用场的吗?

“三无”先生的“隅櫊”(组图)

先猜一猜,再看答案:

 

——这个角落里的阁房就是“此处大小随便”的巴家洗手间!

    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洗手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