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兴小组的生意经

 老沈阅览 2014-06-16

嘉兴小组的生意经

在自贸区找思路

2014年6月16日 王志彦
    自从去年9月底,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的参观访问团,便成为试验区的一大风景。几乎每天,都有人不远万里,特地赶来看看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到底在干些什么,改革又有何成效。这样的参观往往是走马观花。不过,也有人愿意留下来“取经”:上海的近邻——浙江嘉兴就成为第一个向上海自贸试验区派出常驻小组的城市。
    上周,记者偶然结识了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驻上海自贸区小组组长闫伟,才知道在自贸区各类机构中,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浦东张杨北路的一处公寓里租了两间房,只要打开窗户就能看见自贸试验区的大门。每天早上,试验区开始一天的忙碌,他们也随之走出公寓,走进园区,穿梭于各家企业之间,拜访各类政府监管机构,采集着各种自贸信息、企业需求和市场反应。

    闫伟是一名80后年轻干部。他说,自己的小组在上海首要目的就是主动学习和对接自贸改革,争取使嘉兴开发区成为第一批自贸改革经验推广、复制的辐射地。“上海自贸改革很多做法都可以为嘉兴所用,比如工商登记改革,现在嘉兴开发区也在尝试先证后照、企业注册资本实缴制改认缴制的试点。再比如,外高桥森兰商都搭建的进口商品直销中心,这种贸易平台,嘉兴也有意借鉴。所以,我们的重点是拜访企业,向企业打听改革的效果,把最受企业欢迎的制度创新首先引进到嘉兴。”

    他说,嘉兴开发区有自己的“生意经”,那就是不争自贸之名,只求自贸之实。“只要把自贸改革的成功经验学到手、用得好,企业得到实惠,没有必要非挂一个自贸区的牌子啊。”在闫伟心里,还有一个“小九九”,就是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在这个过程中,与上海良性互动的嘉兴,能够主动承接部分产业功能,为嘉兴开发区输入一些企业,那又是一笔不错的“生意”。

    从嘉兴自贸小组的身上,不难发现,自贸改革绝不是上海一城一地之事,它关乎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关乎中国经济“升级版”大局。现在,嘉兴的对接小组已经把办事处设在了自贸试验区的家门口。下一步,上海如何更好地做好服务,如何把自贸改革总结好、推广好,又是一篇大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