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高文明素养从尊重弱者开始

 厚道人 2014-06-16
 
  公安部日前发出呼吁公众关爱清洁工的微博,号召“遇见他们请减速”。连日来,相关微博被大量转发。众多网友跟帖评论,给予支持和回应,令人倍感欣慰。这一良性互动所蕴含着的关于文明素养提升的命题,值得引起更多的重视。

  在此事件中,官方微博放下身段、以自身的号召力来呼吁社会对清洁工的生命安全予以关注,体现出政务微博温情的一面,尤其值得点赞。应该看到,清洁工的工作较为辛苦,常常要在路边作业,往往置身险境当中。社会上盛传的自嘲段子——“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正是弱势群体的典型生存状态。

  与矫情地自称“弱势群体”的官员相比,清洁工显然与这个段子更贴近。为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清洁工是我们这个社会弱势群体的代表。如何对待弱者,特别是能否尊重弱者、善待弱者,不仅检验着人们的道德水平,更检验着社会的文明水准。

  这些年来,尽管总体上社会和谐、人际友善,但对弱者缺乏起码尊重的事件仍不时发生。比如,一些人把清洁工等低收入人群当作教育子女的负面典型,或是有人遛狗不清理粪便反辱骂清洁工“命不如狗”,这些行为中的歧视色彩令人震惊。更有恶者口出狂言甚至对清洁工拳脚相向,不仅令当事人身心俱受伤害,更显现出阵阵暴戾之气,伤害着社会文明的基石。

  在文明人眼里,人人生而平等,人人都该得到应有的尊重。人与人之间,只有职业的分别,并无贵贱的差别。社会分工造成的人与人之间一些无法否认的差别,已经通过职业的报酬等形式得到了体现,而职业本身的尊严和相关从业者的人格尊严,并没有因此而有何不同。贫穷,并不意味着低贱;富有,也并不意味着高贵。这正是文明人能够平等看待身边的弱者,进而尊重不同职业人群的价值起点。

  但社会上仍有一些人,对弱势群体缺乏应有的尊重。这些人简单地以对方的官位大小或者财富的多少来决定自己的态度,由此派生出根据别人穿什么衣服、挎什么包、戴什么表来选择自己的态度,并将其作为处世准则。对于官大、钱多的人,就趋炎附势、吹捧逢迎,对职位比自己低、钱比自己少的人,就横眉冷对、傲慢冷淡。长期下来,就形成官尊民卑、上尊下卑、富尊贫卑等不正常的观念,甚至异化出“笑廉不笑贪”“笑贫不笑娼”等极端现象。这些扭曲的价值判断,与文明社会建设的要求相比,显得何等的不合时宜。

  在一些讲究因缘的人看来,人与人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碰上是难得的缘分。人们的身份与职业,很难说是一成不变的。作为官员,不太可能终身都是官员,即便不中途翻船甚至沦为“阶下囚”,也有退休失势的那一天;作为上级,和下属也没有终身的隶属关系。以一时的富有与职级而睥睨天下或卑躬屈膝,都是不必要的。

  当前,全国都在倡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实现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以及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善待身边的弱者应是题中应有之义。

  不尊重弱者,何来人际的友善?不帮助弱者,社会如何算得上公正?没有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协作共生,又谈何文明、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升文明素养、善待身边弱者,也是我们发展自己的需要。

  (据光明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