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事定费,购买服务” 医院投入制度该改了

 富一生 2014-06-17

“以事定费,购买服务” 医院投入制度该改了

2014年06月10日 15:57 来源: 深圳商报 作者:
              

□ 赵古谨

当前,财政部门对深圳市公立医院的经常性投入已改变过去按人员编制拨款的办法,变更为以医院工作量、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测算标准的投入制度,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以事定费,购买服务”。根据2013年的统计数据,深圳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占医院收入的比例为18%左右,高居国内大中城市榜首。

“以事定费,购买服务”的制度设计,乍一看觉得这种拨款方式挺合理的,政府是在养事,不是养人,体现了“多劳多得,效率优先”的原则。我们有些管理部门在工作总结、情况介绍时也是这么讲的,但从整个深圳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大环境、整个医改的总要求来讲,这个政策合理吗?

以深圳最大的医院市人民医院为例,由于病人太多,门诊、住院大排长龙问题一直得不到较好地解决。为缓解这一问题,近年来该院不断大兴土木,继外科大楼竣工投入使用后,今年该院又准备新建内科大楼。经权威部门测算,市人民医院接待的患者所患疾病,有50%以上可以在区属医院解决,甚至可以在社康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解决。病患大量涌入大医院,直接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产生。

病患热衷于到大医院就医,除了病人的就医习惯外,大医院乐于接待他们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为什么?因为有“以事定费,购买服务”的财政补偿政策在那里摆着,医院看的病越多,自然从病人和医保基金拿到的钱越多,财政部门给的钱也越多,这个账是每个院长都会算的,这样他们当然会把医院越做越大,但这并不是市民之福。排队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医疗费用也一样居高不下,这样的财政拨款政策确实需要检讨。

客观地讲,“以事定费,购买服务”的财政补偿政策,确实要比以前按人头来拨款先进很多。但如果对医院具体产生的工作量不加以分析,大病小病都补,感冒等普通疾病和心脏手术补偿额度区别不大,将会导致大医院和小医院争夺病源、大医院对一些危重病例推诿的现象发生,这些显然是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按照新医改的要求,深圳市要逐步建立起分级诊疗体系,这就要求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差异化发展。在政策制定层面,除发挥医保和收费价格的经济杠杆作用引导病人分流外,还要调整医院财政补偿政策,促使大医院舍弃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下大决心停办普通门诊,真正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疑难杂症等专科疾病的治疗上来。另一方面,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市场需求交给基层医疗机构来完成,解决它们“吃不饱”的情况,市民也省去了“拿钱买罪受”的奔波排队之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