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存在感与价值感 自我实现,生命的根本动力 情爱关系与内心坑洞

 青衣问道 2014-06-17
存在

在大自然中,万事万物的运转都是遵循规律的,而这些规律又都是出自宇宙的同一原理在运作,这一原理,我们称之为:宇宙原理。

人,无法思考宇宙中不存在的东西。所以,“有之前”对人类来说,是一个未知,于是,我们叫它:“无”。有生于无,叫:无中生有;“有之后”便可以衍生其它的。也就是说,只有“有”才能使万物诞生,只有“存在”才能使万物存在和其运动之现象的存在。因此,宇宙原理可以称之为:存在原理——只有“存在”,才有万物之现象与其能量的存在。


有两义:

①与思维相对,是物质的同义语。在这个意义上,存在包括外部世界的一切具体客观实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②与“无”相对,是有,是对无的否定。在这个意义上,存在是对世界上所有事物的一般概括,包括世界上的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在哲学史上和现代哲学中,“存在”概念为各派哲学家们广泛使用,不同的哲学流派赋予它各种不同的规定。宗教神学认为上帝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主观唯心主义者G.巴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在G.W.F.黑格尔那里,“存在”不过是绝对理念的一个最简单的规定;存在主义所说的“存在”,实质上仅仅是个人的主观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出发,认为哲学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是否承认物质和精神都存在,而在于解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因此,尽管世界的存在是世界统一性的前提,但在说明世界统一性时,必须摒弃世界统一于存在这一含混不清的说法,坚持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理论证明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

 由存在为初始依据而进行物质与精神的生成。这是在地球这一可知的环境内诞生的理论。
就好像一个棋盘,要想使它能成为一方胜利的游戏就需要棋子,否之就是空盘,没有下一步生成的依据,构不成一场游戏,决定因素就是棋子的存在,而它唯有存在才能发生变化,我们从才能规律中研究整盘棋的进行步骤,以及最后的结果判定这盘棋的本质。

而重要的不是棋子,而是它的存在,少一枚,我们完全可以用任何事物去代替它,进行下一步。但必须有存在的代替物,比如说一个苹果或者一颗樱桃。


可能结果会导致某些判断的失误,造成对存在的误解,以为本质使存在影响了结果的产生。就好像当苹果出现在棋盘上横冲直撞时,造成的后果绝对比一枚棋子大得多,我们开始去责怪苹果的出现,它的存在似乎扰乱了整个结果的产生,好像破坏了正常的规律。其实恰恰相反,其实这是本质对我们思想的束缚性,因为我们的脑海中已经产生了一套苹果的本质是是食物,棋子是本质才是娱乐道具,两者没有交叉点,不能通用,因为我们在依照一个特定的规律,一套已经存在的理论进行游戏,所以说本质事实上源于存在,而正是对存在的依循,才导致我们的思考方向出现不同的表现,对物质才能做不同的定义。本质作为存在的开始出现,并在无形中受到存在地驱使进行运作。苹果并没有错,它的存在也并没有影响结果的发展。当这盘棋的棋子变成另一个代替物时,整个规则也应发生相应改变,才能维持原本想要达到的意图,得到理所应当的结果。另一方面,其实已经存在的规则直接可以影响结果。于是,我们只能替换存在,而去适应另一个存在,而本质只是在这一替换中起到一个证明存在的作用,或者说是存在的一种表现力。



但存在是不会欺骗我们的,也不会让我们的判断产生莫名的偏差,而本质却会误导我们,让我们的思考方向产生不同的分歧,所以我们自己本身制造出了各种规律来定义不同的本质,所以我们会用棋子来下棋,而不会用苹果。而存在的价值定位于真实性,它可以表现在物质的所有已知属性上,甚至可以体现在感情这种本质相当模糊的属性上,它在你的生活中出现,并对你的行动规律有所影响,当你爱上一个人,会造成情绪上的改变、行动的控制、思维的发展,相反你恨一个人很到咬牙切齿,这种存在感也也会让你浑身不自在,这是感情由于存在的真实性而表现出本质的不同差异。所以说,存在的依靠价值要大于本质,是本质的先行者,并能在本质发生改变之前先让其发展方向发生逆转,达到覆盖原有本质的结果。





我们逆转思维,如果本质先于存在而确立,那么会变成怎么样呢?
首先我们对事物的客观认识会发生改变,无法对眼前的事物做正确的评价,因为它将成为不确定成立的因素,无法判定其真实性和具体性。也就是说我们对它给予是与不是、对与不对的评价的资格都没有,因为我们连是否能评价这一事物都不能确定,所有事物都可能化为虚无、或者所有事物不可被定义,连评价者本身都会遭受到最残酷的抹杀。于是我们的五觉,即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这些判断性工具都将不再适用于地球这一环境,因为主观思想和判断依据已经发生质的改变,“本质”这一定义本身将成为主导方向却无法证明它是否存在或是否可被使用,却始终以不能明确的的出发点误导我们对客观事物的确切认识,造成无规律、无发展的不稳定结果体系。
所以本质无法先于存在而确立。











存在感
东昱

    其实关于存在感的思考是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的,那时的我处于一种高度迷失的状态,突然悟出了原来是自己的存在感太微弱了,从感情的流失到渐渐模糊的口腹之欲,发现似乎一切人个体行为其实都是在填充自己的存在感,于是我的存在感理论就这样诞生了。



        可以这样理解,存在感就是一种自我定位,帮助我们感觉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位置和价值。那么我们用什么来填充自己的存在感呢?这里姑且将这一类东西称为存在感的砝码,而我们一生所在做的事情就是不断用这些砝码来平衡我们对存在感的需求。




        引用阿尔德夫的需要理论,存在感砝码中最主要的就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的实现:按照层次分别是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生存需要,它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前者包括我们对食物、水源、休息以及性的需要,后者主要体现在我们趋利避害的本能行为上;关系需要,即维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需要,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对归属和爱的需要;成长需要,即指一个人对自我实现及社会地位的需要。




        这三种需要从低到高排列,一般来说只有当低级的需要实现时,人们才会去追求下一级的需要,这个很好理解,低等级需要的满足才会让我们有精力去追求高等级的需要,如果我们都食不果腹了,又有几个人会去想自我实现等等的事情呢。但有时人们的确会在低等级需要未完全满足时就越级追求高等级的需要,这是因为单位高等级需要的满足(如果可以量化的话,比如用需要实现所费精力来算)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存在感,也就是说越高等级的需要,它所代表的存在感的砝码越重,比如很多人为了自己的事业忍受着饥饿与疲劳在拼命奋斗。而高等级需要的缺乏,或者说未实现,就会加强对低级需要的追求,一些人在有些事情失利的后会暴饮暴食即是这样,这是因为人们的行为总是向着加强存在感的方向进行,当较重的砝码没有时,人们会选择通过增加低等级砝码的数量来弥补存在感的不足。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我们的存在感总是得不到满足,也许是人固有的趋利性使我们的存在感不断增加,一个人在婴儿时代只有食物、饮水部分生存需要,随着他进入孩童时代,开始认识家庭、学校,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才渐渐萌生,最终长大走入社会又使三者进一步增加。可以说我们每挖掘出一个新的砝码,我们对存在感的需要也随之增加。一个人对存在感的需求多少,是与其所处环境分不开的。我们最早接触的环境就是我们的家庭,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存在感需求是有某种宗族特征的,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一个家庭的长辈追求安逸恬淡的生活,并且长时间将这种思想灌输于孩子的脑中,孩子多半也会选择这种生活,对社会地位等的需求较少,也就是说存在感的满足点较低,一代一代下去就体现出某种家族的特征,当倘若家族中的某一代与一个很是追求社会地位等事物的人结婚(结婚是一个家族引入外来基因,改变家族特征的最主要的方式),那么他们教育出来的子女就很可能不体现出或者不明显体现出安逸恬淡的生活态度,但一般来说,人们倾向于在某些方面与自己相像的人结婚,因而宗族特征得以加强并体现和遗传。社会环境对存在感需求点的决定道理一样,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东部沿海城市的人民存在感满足点较高,于是上海人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巴蜀人民存在感满足点较低,于是我们经常看到成都人在街边打麻将。

        这里不得不提到边沁的享乐主义,认为人类行为的动机是求得最大限度的快乐和最低限度的痛苦。但其实快乐与痛苦都能给我们带来存在感,我们从苦行僧和一些有自虐倾向的人身上可以看出这一点,后者主要是因为获得存在感地渠道较少才会如此。但相对来说快乐比痛苦带来的存在感更多,这主要是因为人们趋利避害的本能,我们会尽量减少对痛苦的感知和记忆。而往往痛苦也会减少我们的存在感,这是因为痛苦带来了一些其他的负面的感知和记忆,比如说我们一个人在外地,生病时会想起自己的家人,然后不自觉地发现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存在感减少了。







        让我们回到三种基本需要,看它们是如何给我们带来存在感的。生存需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本能,准确地说是生存本能,食物、饮水与性分别是我们维持现有生命和延续生命的方式,也就是存在感最低级的生命形态。一般人都追求吃的更好一点,就是因为越可口的食物越能给我们带来舒适与快乐的感觉,也就是更多的存在感。还记得大二时我的一个同学给我讲过某教授的话,说“男人总是倾向于找更多的女人,而女人则是总想找更好的男人”,当时想不清楚,现在有些明白了,因为生理原因,视觉在男人体验性的过程中起很大作用,而女人在体验性的过程中,视觉起的作用很小,而主要靠触觉。因而男人找更多的女人时能很大程度增加自己在性方面的存在感,而女人则不能籍由大幅度增加自己的存在感,而且其实男人也是想找到更好的女人,这是趋利性下人类说不好是好是丑的本性。当然现在,性更多地包涵社会性的一些因素,引文中的话是不可取而且笔者极力反对的,这里只是为了解释人的行为与存在感之间的联系。关系需要,最早建立于家庭,由于我们在家庭待的时间最长,受家庭影响最大,也是最主要的关系需求,关系需求因为要以自己之外的人作为媒介,因而有很大的距离特性,即原本建立的关系存在感,会因为两者地理距离的拉大而逐渐减弱,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异地恋难以成功的原因,当原本建立的关系存在感不够强时,随着距离的加大会使存在感减弱到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于是有些人会选择在同地建立新的恋情。在家庭教育方面,由于关系需求的这个特性也要特别谨慎,因为孩子多半迟早要远离家庭自己去奋斗,因而家庭教育应该让孩子学会独立,这里说的独立,也就是如何在新的城市建立新的关系存在感,因为万里之外家庭给予的存在感要远比我们在父母身边时的少。成长需要,自我实现来自内在因素,主要是指一个人兴趣所在的地方得到满足,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总强调最好能要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许多人工作只是为了满足其他方面的需要,比如金钱带来的生存需要的实现,这未尝不可,但倘若我们每天八小时干的就是我们力求自我实现的工作,伴随而来的大量存在感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满足。至于社会地位带来的巨额存在感回报,不用言说,多少人为此仍在努力奋斗着。




        为什么我如此强调要尽可能增加自己所能获得的存在感呢,因为存在感满足点与获得的存在感落差太大时后果是很严重的。当一个人不能从基本需要中获得存在感时,他会更多地体现人的死亡本能(之前之所以强调生存本能既是为与此区别),死亡本能又被称为毁坏冲动、攻击本能或侵犯本能;这是一种要摧毁秩序、回到前生命状态的冲动。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




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当指向外界的攻击驱力因受到障碍而无法满足时,便会转向机体内部,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研究发现,大多邪教的教众都是存在感匮乏的人,而邪教本身,恰恰能通过某些方式增加教众的存在感。存在感长期处于严重匮乏的人,会比较偏好于激发矛盾,虽然激发矛盾的后果可能更多地是给自己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但这的确能很大程度增加人的存在感,但长此下去就可能引发某些极端行为。









存在感与价值感    自我实现,生命的根本动力


  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的生命体验的总和。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就是成为自己。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称,人有五个层次的心理需要:饮食与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如果按照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的话来说,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成为自己。

  什么是自己,我们又怎样可以成为自己?

  罗杰斯认为,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的生命体验的总和。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


  是不是在做自己,这一点极为关键。

  如果我们感觉不是在做自己,那么不管别人的意志看似多么伟大或美好,我们都会感觉很不舒服,并会做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事情。看上去,这些事情像是自毁或伤害别人,但其实我们不过是在用这些事情来唤醒自己的意志。

  
  人本主义心理学将自我实现视为最高价值。相应的,存在主义哲学也将“选择”视为最主要的命题。

  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存在与选择的关系就是,你选择,你才存在过。如果你总是被选择,那么你就是不曾活过。

  但问题是,太多的人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甚至,一个哲学家称,一个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与别人的个人意志做较量的过程。别人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己,自己同样也会这样做。

  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会有很多名堂,最简单的说法是,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

  对此,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称,一旦你将对方视为实现你的目标的对象和工具。那么,不管你的目标看似多么伟大,你都对那个人造成了伤害。著名的寓言小说《盔甲骑士》中,骑士对导师梅林说,他爱妻子和儿子,但梅林反问他:“你有没有把需要当作爱。”骑士恍然大悟,他需要去“爱”妻子和儿子,不管妻子和儿子需不需要,他都要去“爱”他们。其实,妻子和儿子只是骑士的爱的对象和工具而已。或者说,骑士只是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妻子和儿子身上罢了。难怪,妻子和儿子都对他的爱没什么反应,因为这种爱其实是伤害。


  不过,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这听上去很动听,有一些伟大的味道。然而,这样做的另一面,意味着你必须为你的决定负责,如果选择错了,你受伤了,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很多人惧怕这一点,于是宁愿放弃自己的意志,宁愿被别人决定。

  由此,他们自己阻断了自我实现之路。





羡慕——对攻击者的认同:处理输入性负疚感

    被羡慕者不一定意识到这种负疚感,因为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有错,他们要么不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而对不起自己,要么因为高出了一般水平而被判有罪,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这种内向投射的负疚感可能体现在补偿策略中,被羡慕者显得特别乐于助人,主动担当一些苦差事,比如接受他们根本不愿意接受的采访,为的是缓和某些人的"恶意"。而这种"恶意",他们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有负疚感的人相信必须以某种方式赎罪以为补偿。

    羡慕者正指望着被羡慕者心甘情愿地供他们役使,他们确信自己有这个权力。我们常常听说学校里的优等生让其他同学抄作业,有时甚至还替成绩不好的学生做作业,他们认为这样应该能缓和劣等生的羡慕,但其实做不到,最多只能暂时做到,因为优等生的这个姿态正说明了他们有东西可以付出。但被羡慕者从他们自己的心理出发并不能理解这一点,他们认同充实的生存意识。

    被羡慕者心中潜藏着负疚感,可能是因为羡慕者明确表示不满,表示在他们看来有人犯了错误;也可能是因为羡慕者向被羡慕者转让了他们自己的负疚感——才能不及别人,这个责任也许不完全在他们自己。

    负疚感的另一个相关因素是,作为人我们生来就需要均衡感:谁也不能比别人多得点儿什么,不论是声望、赞誉、关注或金钱,这是人类团结的基本前提之一,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人又渴望理想典范,不断地树立偶像作为成功生活的认同对象。这些偶像当然就不会再招来羡慕了,真正卓尔不群的人离我们太遥远,我们毋需把自己跟他们相比,他们的存在让我们感觉到生活中可以有一些不同凡响的东西,我们是有成功机会的。

    被羡慕者自己也怀有羡慕,那是他们不愿承认而又极力加以抑制的,这也可能影,kin他们心中潜藏的负疚感,这时他们做出的反应就不仅仅是补偿倾向了:他们可能对这种转让很气愤,因为说到底,羡慕者是自己欠自己的,否则就用不着羡慕了;他们也可能表现出攻击性,决定不因为他人的羡慕而损害自己,严词指责或拒绝他人的非分要求。被羡慕者也可能采取比较平和的方式对待别人的羡慕,这时他们认识到了自己没有理由感到歉疚,也没有理由做出任何反应,既不用平白无故地供人役使,也不用攻击别人,同时也认识到引起别人的羡慕是不可避免的——当然不是通过有意挑衅——这甚至有助于生活的进步。自己可以成为一个被羡慕者,接受这个现实也有助于形成切合实际的自我概念。这并不是说,我们一定就得采用这些方式对付旁人的羡慕,要想太平无事,我们最好结交很少羡慕并能对自己的羡慕直言不讳的人。但是每一个被羡慕者都应该明白,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中,他受到了"命运"的青睐,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们所有的人都有处在被羡慕者的地位的时候,至少在旁人眼里都有地位优越的时候。

    另一种对攻击者的认同形式是,暗中贬低或过分拔高自己和自己的成就。暗中的自我贬损可能体现在过分的谦虚态度中,这时他们会说,他们所做的事情是"极平常"的,根本不值一提,只要愿意,谁都能做到;他们可能还会说,如果的话,一切会更理想。一方面,这样的自我贬损给他们自己造成了亏欠,因为自我价值感遭到了扭曲,也许还得加以补偿;另一方面,他们这种自以为谦虚的态度让人觉得自己也应该达到那样的成就。这种威胁性的贬损,也可能通过对自己成就的过分拔高得到补偿:所有对此不理解的人都是资质太平庸了,跟不上他们的水平。

    由此可见:羡慕越厉害,被羡慕者的自我概念受到的影响就越大,如果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一贯不良的话,这尤其可能导致他们创造力的瘫痪。








守住我们最原始的价值感

 

 

    很多抑郁的咨客抑郁的其中一个原因和表现就是自我价值感低,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自己什么事都没有做好,自己一事无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的价值感建立在了外在成功事件的基础上,而丧失了自我存在本身的价值感。我们需要认识到,从父母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那一刻起,我们就是这个世界上的独一无二,我们的存在本身便是有价值的。

 

有些人一开始便给了自己一个很高的目标和要求,当自己没有达到的时候,便对自己很低的评价,在内心当中攻击自己。将自己的内心攻击和否定的体无完肤,然后开始恶性的循环,越是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自己越是很难做好一件事情让自己产生外在的价值感,于是愤怒了、抑郁了,在一个自己给自己划定的怪圈里出不来。

 

想要从自我否定的怪圈里走出来,需要我们找到一个突破口。那就是我们自我价值感的体现。

 

首先,承认和接受我们当前的情绪状态,是愤怒的、否定的或是抑郁的,这些情绪都是正常合理的,是我们当前应该有的感受,是对我们精神安全的一种保护,正视它,接纳他。

 

其次,认识到我们自我否定和攻击模式的原因,因为我们把自己有无价值仅仅建立在了我有没有做什么让自己值得骄傲的事情这一点上。这种观念和价值评价方式可能是我们从父母或他人那边习得的。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方式就是,如果你考到了多少分,获得了什么成就,那我就是爱你的,而没有告诉你,因为你是我的儿子或者女儿,所以我是爱你的。当父母对子女的爱附加了外在条件的时候,往往会让子女产生一种附加感,需要通过外界的成功来体现自己的价值,一直单纯自然的自信感便受到了阻碍。当子女将父母附加价值感的观念内化,便形成了一种消极的价值感体会模式。我们需要打破这种习得的模式和观念,分清哪些感受是自己的,哪些是来自父母或他人的。

 

重新调整自我价值感的认知之后,便会慢慢的打破自己对自己条条框框的束缚,将“我一定要......”的思维模式转化为“我尽力......”,这样的思维方式便轻松了。

 

文章来源: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   作者:占海燕













情爱关系与内心坑洞
幕棉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坑洞存在,这些坑洞可能来源于童年早期的某些看似不起眼的事件所引起的伤害,也可能来自于某个未被处理的前世创伤,总之,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带着这样一颗千疮百孔的心,到处寻找,寻找爱,寻找安全,寻找认同。



        什么是坑洞呢?坑洞其实就是内在的匮乏感,或许是爱的匮乏,或许是物质的匮乏,或许是价值感的匮乏,总之匮乏感一旦产生,坑洞就在心里形成了。或许父母只是忙于工作的疏忽,但是孩子却可能得到一个结论,我不可爱,父母不喜欢我。于是爱的匮乏产生了。或许父母想教会孩子节俭,但是孩子收到信息却可能是,我的生存可能无法被保障,于是物质的匮乏感产生了。或许父母只是无心的一句玩笑,但是孩子却可能得到一个结论,我不够好,于是自我价值感都匮乏产生了。更不用说,有些父母难免会对孩子有一些评断,批判,甚至打击,孩子在自我的成长中也难免经历挫折和挑战,于是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坑洞就这样一个一个的接连出现在我们心里。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内心也许真的是脆弱的,它是如此的容易受伤,如此的容易把一个小伤疤演化成一系列的创伤事件一次又一次的去不断的加强这种自我认知上的限制成为一个又一个的模式。内心的坑洞愈演愈烈,我们感觉到内在越来越空的感觉,我们那么渴望着满足,于是关系应运而生。无论何种关系,只要我们有对它的需要,就意味着,它满足了我们某一部分的坑洞。而情爱关系更是如此,对于满足自我需要,也许没什么比爱情更合适的了,从始至终爱情都是人类的主题。我们在爱情里面寻找的究竟是什么?是满足感,各种满足感,从来没有人为我如此过,于是我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从来没有人让我为他如此,于是我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无论如何,我们互相拥抱着取暖,感觉到了久违的安全感。于是,乐此不疲。




        然而,没有人能够长久的满足我们内心所有的坑洞,我们更无法做到同时满足对方所有的坑洞。于是,爱情的保质期变得很短,婚姻里面开始出现各种痒和痛。我们开始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开始爱情和婚姻的保卫战或者是相反的逃亡之旅,我们保卫的是什么呢?守护的是什么呢?想逃离的又是什么呢?向往的又是什么?也许从始至终,我们追求的都只是让自己的坑洞被填满的需要罢了。 




        细心的去观察,我们会发现在感情里面,都是愿打愿挨,有人一直付出,有人向来都只索取,有人会找到暴力的对象,有人会忍受对方一次又一次的背叛,看起来有那么多苦情的故事,但是为什么这种关系能够继续?这说明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依然在互相填补对方的坑洞,至少一方还抱着另一方可以填补自己坑洞的幻想不放,希望在这段关系里对方可以给自己某些东西或者找到对方曾经给过的某些东西,所以这种纽带和舒适区很难被破坏掉,关系还要继续。

        以付出和索取为例,当对方为我们神魂颠倒如痴如醉的时候,我们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感,当我们为对方付出一切甚至牺牲自我的时候,我们感觉到的依然是自己的价值感,在这两个看似是对立的过程里,我们收获的是同样的东西——自我的满足。在这段关系里,从始至终只有“我”,而没有对方,这只是自我填补内心的一个游戏,而对方一直在配合我们而已。





        不可否认的确有很多人是在用付出来换取爱认可和接纳,因为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自己不值得所以要去拼命的付出,希望这样对方就能够给出填补我们内心坑洞的事物,这样自己才能感觉到安全。


而关系中的另一方呢,自然也可以在对方为自己的各种付出中获得自我价值感和被爱的满足与需求,因而这段关系可以顺利继续。然而,这种互相满足也是极其容易失衡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专注于付出的一方很可能会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批判之中,对方的一个小小的行为细节都可能引发我们内心的狂风暴雨,就像那个笑话里面讲的一样,男人因为NBA的比赛结果而情绪低落,女人可以在自己的头脑里演绎出千百个版本的自己不在被爱的故事,继而自怜自艾,伤心甚至愤怒都出来了,这些东西从哪里来?是外面吗?不,都在我们内心原本已经有的坑洞里,只是在这样的时机暴漏了而已。

这看似是一个笑话,似乎流传也甚广,但含义却很深刻。当我们陷入要求对方填补自己坑洞的需要的时候,我们看不到真相,而只是活在自己编织的故事当中。

或者对方的一个行为意味着自己值得爱有价值,或者对方的另一个行为又让自己马上感觉到自己被背叛被抛弃,失去自我判断的能力,情绪完全被对方左右,一句话天堂,一句话地狱。

而对方也总有一天会厌烦这样的循环,感觉到的不再是自己被需要的价值感,而是被束缚的控制感,有控制的地方自然就有反抗,自然就有逃离,于是很多的悲欢离合就这样开始上演开来。是对方的错吗?是爱情的魔力显现与消失吗?或许只是坑洞被填满,又暴漏,再次填满,再次暴漏的一个过程罢了。





        再举个极端一些的例子,有些人会需要在情爱关系里打败一个对手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因为内在实在有太多的对自己的不认可和不接纳了,有一个人的爱还不够,还需要战胜一个对手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和值得爱的程度,对手越优秀越有价值感。这也是为什么现代社会有那么多人会习惯性的做第三者而无法去建立属于自己的健康情爱关系的一个心理原因吧。

当然这个过程中出轨的一方同样也有着自己的心理需求,那就是同时被两个优秀的异性爱慕甚至争抢,这种证明自我价值感的诱惑也是超乎寻常。这个现象如果说不够普遍,那么还有一个更加有趣和普遍的现象在很多婚姻里面都潜藏着,那就是妈妈和媳妇同时掉在河里,先救谁的问题?这个问题,把本来不存在的争执推到了台面上,婆婆媳妇似乎成为了一种天敌和对立关系。婆媳关系为什么那么难?因为我们都想战胜对方成为对那个男人最重要的人,都想自己是No.1。同样对男人来说亦是如此,

只是男人之间的较量显得比较含蓄,也因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伦理关系显得不那么明显罢了。类似的故事还有妈妈跟女儿之间的爱与嫉妒,爸爸跟儿子之间的爱与较量这种种微妙的关系。总之,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才足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被爱的能力,才能让自己感觉到安全和满足。





        其他的互相满足的关系,大同小异。总之,这个填满,空虚,再填满,再空虚的过程,都在一次一次的继续。某一段关系崩溃了,我们通常条件反射般的反应就是去寻找另一段填补这个坑洞的关系,或者那是另一段感情填补空白,也可能是回到父母身边汲取力量,也可能是跟朋友一起玩乐得到支持,或者是拼命工作让自己感觉到有价值,总之是要转移自己的视线。


转移视线,其实就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一个快速的填补自己内心坑洞的方式。至少在短期之内,内心的坑洞得到满足了,然后我们可以慢慢的再去寻找更合适的满足自己的事物。

直到有一天某段关系彻底失衡的时候,也许我们没有急着或者没有机会很快找到其他的替代品来满足这些暴漏出来的坑洞,或许这就是我们终于不得不面对自己内心创伤的时候了,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可能看到这一切的真相。





        真相是什么呢?也许真相就是面对,面对自己内心的坑洞,体验自己内心的伤痛,经验那些失落和分离的苦,全然的去品味这一切,也许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许我们的内心经历会很多惊涛骇浪甚至是崩溃和重建的过程,然而体会到这些之后也许我们终究会发现自己不但不是那些填满自己的东西,同样也不是这些坑洞。这些都不是我们的本质。当我们不再害怕那些匮乏感的时候,当我们知道自己有这些匮乏感并允许它们存在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了改变的过程,我们不是我们的匮乏感,我们不再把自己等同于它,于是我们不再需要填满它了,因为它已经不再对我们构成限制了,模式解除,内心得到了疗愈,自我得到了提升。






        在情爱关系中,我们不再关注于对方满足了我什么,对方给了我什么,而是关注于自己的内心,我为什么会吸引到对方来到我的生命里?我在这段关系中看到了自己内在的哪些坑洞?我看到了自己哪些自我疗愈的机会?这时候真正的关注开始发生了,对方开始不再是填满我们的工具,我们不再陷入自己的故事中爱之恨不得为之生,恨之恨不得令其死,而是看到对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的本来面目,在接纳这个本来面目之中学习爱。也是在这时候这段关系才真正的进入到更深的爱的层面。





        放下自我满足的需要,也许爱人就会因为得天独厚的感情关系成为我们最清晰的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内心的坑洞,也带给我们疗愈的机会。我们学习着不再回避或者逃离内心的坑洞,发现穿越内心的坑洞,远比玩填补空白的游戏更加有意义,爱将指引我们回归自己内心自己灵魂爱的本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