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军在伊拉克“剿匪”战:库法之战重创迈赫迪民兵

 小记历史馆 2014-06-17

    战斗中,迈赫迪军从库法清真寺周围的小巷里和棕榈树后用RPG火箭筒和轻型武器向美军射击。美军虽然动用了坦克和装甲车,但考虑到什叶派穆斯林的宗教情绪,也不敢大胆发扬火力。交火共持续了1个多小时,午夜前,美军主动后撤,与迈赫迪军脱离接触。美军声称他们在战斗中共击毙了22名迈赫迪民兵,美军自己有2名M1A1坦克乘员被打死,其中1名是“十字军战士”连的坦克排长,另1名是“钢铁”连的坦克装填手。

    6月1日下午18时左右,“铁公爵”营向库法发起第二次“拍击”行动,攻击兵力包括“铁公爵”营A连(“入侵者”连)和C连、第2装甲骑兵团第3营I连。美军之所以将作战时间选择在黄昏,主要是因为黄昏进攻比白天进攻对美军更加有利,可以充分发挥美军装备技术上的优势,减少其人员伤亡。此次进攻目的是进一步削弱库法城中萨德尔民兵武装的作战能力,其中最关键的是摧毁敌人沿库法清真寺建立的防御阵地以及歼灭库法城西面的萨德尔民兵武装,同时将前进范围推进到距清真寺350米左右。为了使行动更加顺利,美军这次还进行了一次心理安抚行动,以减轻攻击行动中什叶派穆斯林群众的敌对反应。

    “入侵者”连和“钢铁”连并肩从库法南面进攻,其中“入侵者”连在西,“钢铁”连在东。美军的意图是赶走南面的民兵武装,扫清“十字军战士”连前进轴线上的障碍,使该连能毫无阻碍的机动到PL-真哲并发动奇袭。

    库法城南面覆盖着范围较大的农田和棕榈树林,使“入侵者”连和“钢铁”连行进比较缓慢,包括坦克在内的所有美军车辆都被限制只能在公路上机动。其中“入侵者”连在前进过程中与迈赫迪民兵发生了零星交火,而“钢铁”连在前进过程中则没有遇到抵抗。当这两个连即将到达他们的前进范围时,“十字军战士”连就投入了攻击。

    当“十字军战士”连到达PL-真哲后,与迈赫迪军发生了激烈战斗。迈赫迪军以一座废弃的警察局和TRP 003附近的墓地为掩蔽所对美军进行顽强抵抗。同时,“十字军战士”连的坦克还受到民兵武装部署在库法清真寺墙外的机枪和RPG火箭筒射击,但这些武器威力有限,对美军坦克的重装甲造成不了什么伤害,因此未能阻止该连的前进。“十字军战士”连继续向前攻击,直至抵达雅尼。其间,库法清真寺周围的迈赫迪军也发动了几次亡命突击,企图救援在墓地的同伴,但是遭到美军坦克准确而致命的火力打击失败了。此后,美军坦克在迅速清除掉迈赫迪军防御阵地上的交叉火力点后主动撤退。美军声称在这次行动中共击毙40名敌方战斗人员。

    6月3日6时30分,美军发起了对库法的最后一次“拍击”行动,目的是彻底消除库法城中萨德尔民兵的抵抗能力,其中最关键的是摧毁民兵武装设在清真寺西北300米处一所学校操场上的迫击炮阵地。这是因为在此前的连续几天里,高尔夫和贝克前进基地都遭到了民兵武装的重迫击炮(美军估计为120毫米)轰击。而由于民兵武装的迫击炮阵地过于靠近居民区,使美军无法对其进行火力打击。这次,美军指挥官给“钢铁”连的任务就是除掉目标奥克兰(即操场上)敌人的间接威胁。

    为了进行此次作战,美军的具体部署为:“十字军战士”连的任务是作为“铁砧”,用攻击行动将敌人从目标奥克兰逼走,“钢铁”连则作为“铁锤”,从操场北面发起攻击,在敌人重新布置炮位和做出反应之前将他们捕获。

    6月3日6时30分刚过,“十字军战士”连就迅速发起了攻击,在与敌人遭遇前已经前进至库法以西500米。随后“十字军战士”连遇到的抵抗也很轻微,在没有损失速度的情况下很快向前攻击到PL-真哲。

    6时45分,“钢铁”连也开始从CP54据点发起攻击,先前进至CP60据点,再进至CP40据点。该连的攻击方式是以一个装甲排为先导进行轴向攻击,其后紧随连内其余装甲骑兵。当先导坦克接近CP40据点时,迈赫迪军事先埋设在公路上联在一起的6枚地雷突然爆炸,将这辆M1A1坦克炸伤。紧接着,从东南面几座大楼里也向美军射出了密集的轻武器火力。但“钢铁”连并未被迈赫迪军的伏击吓住,所属坦克继续向目标奥克兰攻击前进。

    当“钢铁”连到达目标区后,发现学校周围地形复杂,楼房众多,不便装甲部队行动。于是,该连连长决定只派2个班的兵力参加攻击行动,其他兵力布置在学校外面,除作为预备队外,主要是组成警戒线,确保美军外围安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