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办税员群体存在的四个问题

 plmok999 2014-06-18

  

  他们是办税服务厅里最常见的人群,是纳税人学校里最常见的面孔。他们关乎企业的利益得失与税法遵从,关乎办税效率与征纳和谐。然而,在构建征纳和谐事业中,易被忽视的办税员群体往往只成了背景。入行无门槛,水平参差不齐,办税出现差错,行业乱象不断出现。面对这些,厦门市思明区地税局自2013年起,对辖区43775名企业办税员实行不定期综合评定,并表彰优秀办税员。这正是在深感办税员的重要性与目前办税员素质参差不齐之间的矛盾之后,所作出的一种激励与尝试。

  思明区地税局纪检组长余万盛概括称,目前厦门市企业办税员的素质呈橄榄式:拔尖的和较差的少,中间水平偏多。这个推断在2013年思明区开展的办税员评价系统中得到了证实。数据显示,得到A(优秀)的办税员占13.56%,D(差)占1.24%,其他的则占据了85.20%。整体而言,近两年优秀的办税员在逐渐增多,但问题也不容忽视,据了解,目前办税员群体的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4个方面。

  零门槛 谁有空谁来办税

  “有让司机来办税的,还有的呢干脆一问三不知。”讲起办税员,思明区地税局办税服务厅的张巧旋有不少故事。

  一天,陈女士拿着一张空白涉税申报表来到思明区地税局办税服务厅,表示要补税。然而,顺路替同事跑一趟的张女士不知道任何涉税信息,不知道为何上两个月没有纳税申报,不知道为何需办理社保减员。“一问三不知”之后,小张只好一次性告知陈女士所需资料,让陈女士明确需要办理的涉税事项。

  一来二去,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多小时,陈女士在办税服务厅什么业务也没有办成。而一直忙着为陈女士查询数据、解答问题的小张,也无法为其他纳税人服务。

  陈女士只是白跑一趟,有些办税员的不专业,却给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损失。思明区地税局筼筜分局税管员李云亭近期就办理了一笔退税申请,原来,不久前这家公司让一名非专业人员向国税局申报缴纳所属期2013年12月增值税2570.14元,其应向地税局按照增值税申报相应附加税费。在操作时,却错输入成增值税的计税依据,直接使缴纳的地方税费附加增加了数倍。到公司老板发现这一失误,已经过去了3个月,懊恼不已的老板这才找到了李云亭。

  找代理 身兼数职不称职

  办税服务厅的窘事一多,思明区地税局纪检监察室主任张明这里也不清闲。他透露,目前该局受理的投诉中,有八成是由于办税员的沟通不畅所造成。而在出现的问题中,有九成是企业委托中介机构办理。

  根据之前的数据,厦门市中小微型企业总数约10.8万户,占全市企业数的99.5%。“我们业内了解,这里约有六成企业聘请中介代理涉税业务。”厦门市欣地税务师事务所总经理陈心潮说,由于资金等原因,一些中小企业倾向于以每月1500元~2000元的价格,将涉税业务委托给中介,另一些个体户,则以500元/月的价格,聘请代理帮助建账报税。“这些中介良莠不齐,有些并未接受过正式的财会知识培训,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陈心潮透露。

  厦门市同安区地税局税管员章诺就曾经在这方面遇到过麻烦事。在受理新登记企业网上提交的领取通用机打发票申请时,章诺对企业从事的业务范围产生疑问,便拨通了经办企业办税员的电话,以确定是否属于“营改增”范围。谁知,这位办税员竟然对企业名称都很陌生。原来,这名办税员是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这家企业是他新接的单子,他还从未当面与企业相关人员接触过。更让章诺无奈的是,对于“营改增”,这名税务代理竟也完全不懂。

  事实上,“所托非人”的各企业也有苦衷。业内人士称,这些与没有一个成熟的中介机构及代理人员服务质量评价机制有关。

  流动大 业务断层成风险

  “30万元有奖发票奖金及手续费没人领!”说到这个数字时,余万盛称自己和同事当时也有些惊讶。6年间,思明区地税局已办理有奖发票兑奖手续、但未领取代垫奖金及手续费的,总额已达30.35万元,共计601家单位。后来,思明区地税局多次分别通知有关企业前来领取,共领取了99207元,仍有超过20万元无人领取。

  究其原因,思明区地税局有关人员表示,这与经手办税员有关。原来,小额中奖发票一般由商家垫付,积累到一定数额再到地税局兑换,有些商户时间一长便忘记了,另外有些办税员由于人员流动,以前的发票找不着,也就放弃了。

  “办税员群体人员流动性的确很大。”对这点,陈心潮感受更为直观。她所在的欣地税务师事务所一直有承办厦门市地税局纳税人培训工作,2013年至今已经举办超过57场,2013年全年培训超过7000人次。陈心潮描述,在来参加培训的人中,大专以上学历居多,年轻人居多,女性居多,最明显的特征是流动性很大。“在签到本上我们发现,有不少人上次是作为A公司来参加培训,这次来参加,代表的公司却换成了B。”陈心潮笑道。另外她提到,“由于开课前要开展需求调查,整体需求相对而言还较低,类似于‘登录系统怎么操作’这类基础问题,每次都有人提问。”

  陈心潮分析,人员流动频繁带来的不固定性,会造成部分业务不连续,给企业带来潜在税务风险。

  最无奈 职业道德不过关

  “重中之重,还是职业道德问题。”在李玮炜看来,办税员的业务水平有高有低,但其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性更在技能之上,“有些办税员的职业道德还没过关,也没有制度去约束。”

  前年5月,到了企业所得税优惠备案的最后期限,李玮炜发现自己联系的一家管户仍有一项内容不够规范,便赶紧通知这名办税员补办。谁知,该名办税员家中临时有事,回老家两个月,优惠备案的事也随之搁置两个月。待他再回来,结果已经不能更改。让李玮炜气愤的是,这名办税员为了减轻自身责任,在向老板解释时,竟声称是税管员要求送礼而故意为难。“这就造成了企业对我们的误会。”李玮炜直指这是不可忽视的职业道德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之前说的那些业务水平更谈不上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