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工业园区――园区动态·媒体聚焦

 昵称12569313 2014-06-18
    招商引资是开发区发展的龙头和生命线。园区一开始就围绕建设国际一流高科技工业园区的目标定位,精研细分外源型经济的各种类别,聚焦拥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与品牌优势的市场指向型外资企业,先后引进英国“葛兰素”、荷兰“飞利浦”等一批欧美知名企业,欧美企业占到园区项目总数的48%,这一引资结构在国内开发区可谓罕见。全区注册外资累计379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已有82家在园区建办131个项目,中新合作区项目平均投资额达3000万美元,每平方公里投资强度超过17亿美元,在国内长期高居首位。
    为了推动外资企业“落地生根”,园区人以各类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基地型、旗舰型项目为龙头,带动吸收大批关联度高、上下游延伸配套紧密的中小企业和项目进驻园区和周边地区,特别注重吸引外资将研发、销售等生产链高端环节转移园区,推动“世界工厂”变身“世界办公室”。园区现有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上百家,美国“艾默生电器”、德国“博世汽车”、日本“松下电器”、韩国“三星集团”在园区专门设立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全区软件和IC设计企业达150多家,其中5家入选“江苏省软件服务外包十强”。
    伴随着外源型经济的空降崛起,短短10多年,园区内源型经济的主体——民营企业也呈几何级增长。目前园区累计注册民营企业1.3万多家,注册资本总额496亿元,40%在制造业,30%从事贸易,其余是服务业,提供就业岗位40多万个,上缴税收占全区17%左右、占各镇60%左右。
    民营企业发展如此之快,主要依靠外资“老大哥”的带动和辐射。大批外商的到来,不仅为园区带来税收和就业,更重要的是带来产业链。嗅觉敏锐的园区人创新性地组织各类中外配套协作会,推动中外“联姻”,让民营企业啃到摆在家门口的“蛋糕”,练就搏击市场风云的强壮筋骨。迅速崛起的民营企业既有“铺天盖地”的群体规模,更有“顶天立地”的超能巨人,涌现出“金螳螂”、“新海宜”等8家民营上市企业,“金龙客车”、“宝时得”等10家自主创新拳头型民营企业,“江南嘉捷电梯”甚至成为“中国第一家以中华民族品牌和技术跨出国门办企业的电梯制造厂商”。
    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大发展,离不开基础环境的建设营造。在园区16年“垦荒”、“开园”、“辟城”的创业历程中,作为内源型经济又一支生力军的园区国资国企,始终扮演开路先锋和主力军角色,在外资和社会资本初始不愿进入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发挥着引领示范的中流砥柱作用。
    1994年,国资率先投入成立中方财团,作为园区开发建设的投资主体,与新方财团共同成立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CSSD),主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和房产开发、提供市政公用服务等。同时,以建屋公司、国控公司为代表的园区国资企业从无到有,共同参与完成首期8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 2001年,园区拉开大开发、大建设、进军湖东的序幕,对国资布局作出调整,建立或重组地产、置地、物流、商旅、圆融、教投、创投等一批国资企业,为大规模开发提供主体支撑和资源保证。 2005年至今,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国资企业更多地担当起满足园区城市化形态发展需要的功能性开发和科技载体建设任务,几年间就托举起“三大板块”和“两大门户”,奇迹般地营造出繁荣繁华的人气商气。尤其在当前“二次创业”的新阶段,万国数据、方正科技等一批具有国资背景的产业高端型企业抢滩园区,更加促进内源经济与外源经济的双轮驱动,进一步形成外资、民资、国资“三足鼎立”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