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论修身:勤劳·俭朴(二)

 幽梦清影 2014-06-19

●要莫大于节欲。 

 三国·魏·桓范《政要论·节欲》 没有比节制私欲更为重要的了。 

●居家之方,唯俭与约;立身之道,唯谦与学。 

 南朝·梁·萧绎《金楼子·立言》 家庭管理的方法,只有勤俭节约;为人处世的法则,只有谦虚待人和努力学习。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澹泊:同“淡泊”,指不慕荣名利禄,生活上也自奉简朴。 

●志在守朴,养素金真。 

 三国·魏·嵇康《幽愤诗》 平时注重坚持朴质的品德,淡泊中永葆身心之真如。 

 ●俭开福源,奢起贫兆。 

 《魏书·李彪传》 福源:幸福的源泉。 贫兆:贫穷的预兆。 节俭为幸福开辟源泉,奢侈是贫困的预兆。 

●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小学·外篇》 为人安静可以保养身体,生活节俭可以培养良好的德行。 

●不节,则虽盈必竭;能节,则虽虚必盈。 

 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二条》 无节制,充足也必耗尽;能调节,空虚也会变得充足。 

●奢侈者可以为戒,节俭者可以为师。 

 唐·吴兢《贞观政要·节俭》 戒:鉴戒。 师:榜样。 以奢侈的人为鉴戒,以节俭的为人老师。 

●克俭节用,实弘道之源;崇侈恣情,乃败德之本。 

 唐·吴兢《贞观政要·规谏太子》 弘道:光大和发扬道义。 崇侈姿情:崇尚奢侈,放纵情欲。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以奢靡为荣:以浪费为荣耀。奢靡:靡费,浪费。 以俭素为美:以勤俭朴素为美德。 

●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出入。 

 宋·欧阳修《原弊》 每天按照收入的数量决定支出的限度。 

●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 

 《庄子·庚桑楚》 从暂短的时日来看觉得不足,但从长远的岁月来计算却有余裕。 

●德以俭而为本。 

 宋·欧阳修《斲雕以为朴赋》 人的品德,勤俭是根本。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只有勤俭可以助人廉洁,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培养好的品德。 

●富国由崇俭。 

 宋·苏轼《效祀庆成》 国家富强,是由于崇尚勤俭之风。 

●嘉谋定国垂青史,盛事传家有素风。 

 宋·苏轼《题永叔会老堂》 美好的谋略使国家安定太平,永远留传史册。传给后代的良好范例是清廉的本色。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 

 明·薛瑄《读书录·警戒》 大恶:极坏的行为。 

●衣冠简朴古风传。 

 宋·陆游《游西山村》 赞美西山村的乡民保持了简朴的良好风尚。 

●粗茶淡饭终残年。 

 宋·杨万里《得小儿寿俊家书》 晚年中坚持清淡的饮食。 

●以俭立名,以侈自败。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勤俭可树立名声,奢侈使道德败坏。 

●俭则常足,常足则乐而得美名,祸咎远矣。 

 宋·田况《儒林公议》 祸咎远矣:祸患、罪过就可以远避了。咎,过失,罪。 

●侈则常不足,常不足则忧而得訾恶,福亦远矣。 

 宋·田况《儒林公议》 忧:忧虑。 訾恶:厌恶、厌恨,疵议。訾:通“疵”。 福亦远矣:幸福也离得远远的了。 为人奢侈,既是恶行,也无幸福。 

●壮九重于内,所居不过容膝。 

 元·曾先之《十八史略》 高墙大院气势虽然壮观,但所住的居室却很小。不过容膝:比喻极小。为人自奉甚薄,品行高尚。 

●金玉非宝,节俭是宝。 

 明·朱元璋语,引自《明史》 金玉:黄金宝玉。 节俭比黄金美玉更宝贵。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 

 明·洪自诚《菜根谭》 奢侈浪费,家虽富有用度仍感不足;节约俭省,家虽贫穷开销尚有余。 

●年年防俭,夜夜防贼。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用节俭的办法来防止浪费,就等于每夜提防窃贼偷取财物。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用俭朴来约束自己,一切好事都会产生;奢侈而放纵自已,一切坏事便会滋长。 

●人君能俭,则百官化之,庶民化之。 

 清·唐甄《潜书·富民》 人君:君主。 化:感化。 庶民:指百姓。 君主以勤俭治国,可以感化百官臣僚、万千百姓。 

●清者莅职之本,俭者持身之基。 

 《北史》 清:清廉。 莅职:到职,任职。莅:到。为官清廉,这是称职的关键;为人节俭,这是处世的根基。 

 ●静以养身,俭以养性。 

 《南史·陆慧晓传》 性:性情,品德。 宁静可以调养身体,俭约可以锻炼品德。 

●金银珠宝不饰,锦绣文绮不衣,奇怪珍异不视,玩好之宝不器。 

 《六韬·盈虚》 饰:装饰。 衣:穿。 视:看。 器:用。 保持清静淡泊、不慕奢华的生活作风。 

●睹农人之耕耘,亮稼穑之艰难。 

 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 睹:看见。 耕耘:指耕田除草一类农事活动。 亮:通“谅”,信实。 稼穑:指种谷子和收谷子一类农活。 亲眼看到农民劳动的艰苦,才会知道种田的艰难。 

●物用俭则易足,易足则力有余,有力则情志臻。 

 《艺文类聚·卷第二十一·性命》 俭:俭朴。 易足:容易满足。 臻:到,达到。 节俭能使人保持旺盛的事业心。 

●德,俭而有度。 

 《艺文类聚·卷第二十一·左传》 度:尺度,限度。 谓节俭而有限度,才是美德。 

●人间万事凭双手。 

 唐·牛殳《琵琶行》 

●智如禹汤,不如常耕。 

 北朝·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自序》 禹:夏朝建立者,曾治洪水,对百姓有功。 汤:商朝建立者。 光有聪明的头脑还不成,还要靠双手去劳动。 

●千日斫柴一日烧。 

 宋·普济《五灯会元》第十二卷 斫:砍。 喻长期准备是为了一时需要。 

●家有千金,不如日进分文。 

 《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 家中有千金那么多的财富,不如每天都有微少的收入。 

●唯恕则情平,唯俭则用足。 

 明·洪自诚《菜根谭》 唯:只。 恕:宽恕。 待人宽容不苛,心绪就安宁; 节俭不奢,费用就充足。 

●俭随美德,然太俭则悭。 

 清·申涵光《荆园小语》 提倡节俭而不是悭吝。 

●只字必惜,贵之根也。粗米必珍,富之源也。 

 清·金缨《格言联璧·惠吉》 惜:敬惜,指注重读书求学。 根:根本。 珍:珍惜,指讲究勤俭持家。 源:源泉。 

●勤俭,治家之本。 

 清·金缨《格言联璧·齐家》 勤劳俭朴是治理家庭的根本。 

●常思度日艰难,自不得不节费用。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常想到过日子的艰难,不能不节约开支。 

●大海不禁漏卮。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4回 卮(zhī):盛酒的器具。 大海的水虽多,也不能承受漏水的酒器的不断渗漏。比喻财产再多也受不了无度的挥霍。 

●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1折 光吃喝而不事生产,即使粮食堆积如山,也总会吃光喝光。 

●守着多大的碗儿,吃多大的饭。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回 比喻有多少钱就办多大的事。 

●居身务期俭朴,训子要有义方。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 期:盼望,希望。 训子要有义方:教育子女要用合理的方法。 

●惟淡可以从俭,惟俭可以养廉。 

 明·周顺昌《第后柬德升诸兄面》 淡:淡泊。只有淡泊于名利才可以过俭朴的生活,而可以培养廉洁的品德。《宋史·范纯仁传》“惟俭可以助廉”。 

●食可饱而不必珍,衣可暖而不必华,居可安而不必丽。 

 《史典·愿体集》 珍:山珍海味,美味珍馐。 华:指锦衣美服,华丽的衣着。 丽:指富丽堂皇的屋宇。 谓生活应以俭朴为宜。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 自奉:自己或家庭生活的安排。 宴客:款待客人。 留连:留恋,不知节制。 

●饱肥甘,衣轻暖,不知节者损福,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 

 宋·林逋《省心录》 饮食靡费,衣着奢华,贪婪聚敛,以富骄人,这样做而不知节制的人必然自损自害。 

●志由淡泊而高,节从甘辛而丧也。 

 明·洪自诚《菜根谭·概论》 志:意志,走向。 淡泊:恬淡寡欲,不热心于名利。 高:高远。 节:气节。 甘辛:厚味,指生活侈奢。 志向由于恬淡寡欲而保持高远,气节因为追求侈华而丧失。 

●怀与安,实败名。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贪图安逸必然败坏自己的名声。 

●富贵因从勤俭起,贫穷只为手头松。 

 清·史襄哉《中化谚海》 谓为应勤劳俭朴,切不可大手大脚。 

●近水不可多用水,近山不可枉烧柴。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喻即使处在有利的时候,也应注意节俭。《中华谚海》“近水莫枉使水,近山莫枉烧柴”意与此近。 

●缩衣节食勤耕桑。 

 宋·陆游《秋获歌》 谓应保持勤劳俭朴的本色。 

●欲求温饱,勤俭为先。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克勤克俭,无怠无荒。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梁大庙乐舞辞》 克勤克俭: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无怠无荒:不懒惰,不荒弃。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韩非子·显学》 懒惰而奢侈的人就贫穷;勤劳而节俭的人就富裕。 

●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天下间的事因为困难而荒废的,只有十分之一,因为懒惰而荒废的,却占十分之九。 

●一人知俭一家富。 

 五代·谭峭《谭子化书》 知俭:懂得节俭。 

●治家量入为出,干好事则仗义轻财。 

 清·金缨《格言联璧·惠吉》 治家:治理家政。 量入为出:按照收入的多少来计划开销。 仗义轻财:讲究义气不惜以财务周济有难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