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尔滨的圣母守护教堂

 天海书屋 2014-06-19

哈市鞍山街教堂月底开始修缮

http://heilongjiang. | 2013-06-05 09:32:25
 

  生活报6月5日讯 随着哈尔滨地铁将在近期通车,东西大直街改造也提上日程。位于东大直街与鞍山街交口的圣母守护教堂及广场也列入了修缮和改造范围,预计该项工程将于本月月底前开工。

圣母守护教堂

  据悉,在此次修缮改造中,将重点对既有路灯进行整修整饰,对该区域内的历史建筑圣母守护教堂进行清洗修缮,地面铺装进行装饰改造。对人防出口、通风采光井、花池树池等各类街面设施进行整修整饰。以教堂为中心的鞍山街教堂广场区域改造项目,扩建公共活动空间,对区域内13栋多层建筑进行装饰性节能改造,烘托特色建筑艺术魅力。该工程计划“十一”前完成除绿化工程之外的年度建设任务,入冬后结合冬植再完成该区域的绿化工程。

  修缮前探访:感受鞍山街教堂N种美

  说起圣母守护教堂,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座,但如果告诉你,位于东大直街与鞍山街交口处的,那座顶着“大洋葱头”的圆形穹顶的教堂就是,你一定会恍然大悟,“哦,原来就是它啊,很美的!”这座建筑风格独特的教堂已经深深植入老哈尔滨人的记忆,但是虽然有着近百年的相处,但人们对它却知之甚少。4日,记者走进圣母守护教堂,感受到它经受岁月打磨而愈发厚重的美。

  独特之美:圆形穹顶与蓝天白云相映

  远处看,圣母守护教堂红墙绿顶、宛若古堡;走近它,线条流畅、斗拱交错,像一首流动的乐曲,极富节奏美;来到教堂近前,一种神秘感又油然而生。

  圣母守护教堂建筑原为东正教圣母帡幪教堂,现在是中华东正教会哈尔滨教会所在地,教堂周围是开放式广场。

  圣母守护教堂建筑最吸引人的地方,则是它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风格的巨大“洋葱头”穹顶。哈市市志记载,它仿效了著名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教堂的圆形穹顶。绿色穹顶上立着一个十字架,与蓝天遥相呼应。穹顶下是红色圆柱形墙体,有12扇设计精巧的上弧线采光窗;穹顶的下一层,还有4个绿色小穹顶依傍在周围,每个上面都立有一个十字架,与大穹顶错落分布、交相辉映。不论从哪一面看圣母守护教堂,都能感受到它不同的美。

  感染之美:人们用文字与影像留存永恒

  圣母守护教堂建筑的美,典雅而内敛,不少喜欢用文字和影像抒发情感的人都会从它身上找到美感,借用文字影像,留存一份记忆。

  生活在哈尔滨的诗人杨河山在博客中写道:“每天,我都能看见哈尔滨圣母帡幪教堂,它翠绿的穹顶。有时,那银灰色的十字架会矗立在雨丝中,或烟尘里。有时,它还倒映雪中,像伸开双手的人,迎接灰烬般的雪花……”

  网友风少在天涯里用照片记录下了圣母守护教堂的美:初春时节,教堂的穹顶上披着一层白雪,充满暖意的阳光洒向教堂,旁边冬眠的大树映在墙上……构成一幅养眼的画面。

  摄影爱好者光明先生更痴迷圣母守护教堂的建筑样式,“在洋葱头式的尖顶上设十字架,塔楼多圆筒形,窗子细长,上面用半圆弧为顶,形成庞大而又有节奏性的建筑外形。”

  历史之美:见证城市百年沧桑

  1983年,首都博物馆保存的原北京东正教会经典和圣像运到圣母守护教堂,1984年正式开放。1986年,教堂被列为市级一类保护建筑。

  在圣母守护教堂的西侧,有一座石结构的祈祷所。据《哈尔滨市志·宗教》记载,这座祈祷所始建于1902年,是东正教的一个墓地教堂,“由于坟头日多,四时八节谒陵祈祷者日众,1922年中东铁路局又为守护建造中东铁路、镇压义和团和日俄战争死掉的俄国亡灵建了一座较大的木结构教堂。”有了后来的圣母守护教堂。2000年,哈市政府出巨资对教堂周边进行综合整治,辟建了一处欧陆风格的开放式休闲广场。

  延续之美:让冰城欧陆风情更加馥郁

  今年下半年,哈尔滨地铁地铁一期行将通车,东西大直街改造被提上日程,圣母守护教堂及广场也被列入了修缮和改造范围。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在此次修缮改造中,将重点对既有路灯进行整修整饰,对该区域内的历史建筑圣母守护教堂进行清洗修缮,地面铺装进行装饰改造。哈市相关部门还计划对人防出口、通风采光井、花池树池等各类街面设施进行整修整饰,扩建广场公共活动空间,对区域内13栋多层建筑进行装饰性节能改造,烘托特色建筑艺术魅力。

  哈尔滨的教堂建筑是这个城市的经典,也是一座旅游富矿,游览这些承载城市人文历史的教堂,将会非常令人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