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琴文化 > 琴学琴论

 轻风无意 2014-06-19
 

古琴文化  琴学琴论 - 忆雨紫烟 - 忆雨紫烟书画艺术空间

 

 

一、鉴藏要领

古琴断纹不经百年而不出是一种误解,断纹成因复杂,多与制作过程中的漆胎处理和后期保存环境有关,断纹的出现是递增的过程,不可能精确到一百年那一天突然出现,随着时间不断递增才是科学客观的说法。从历史传世实物来看民国制作的古琴也有断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古琴更是在制作未完成时就已出现断纹,分析漆胎断纹鉴定文物古琴非常重要的一点。伪制断纹古已有之,方法很多,如用猛火烘烤,再以冰雪激之使其进裂;或以蛋白渗入灰中刷漆,做成后用甑蒸,然后风干;或用石膏做灰底烤制等。其实,断纹真伪经仔细观察区别还是很大的,真断纹纹形流畅,纹尾自然消失,纹峰如剑刃状;而假断纹经过冷热催化或刀刻等过程,难免有失自然,出现破绽。古琴的铭刻,也是鉴定古琴真伪的重要依据。琴背均为刻款,而琴腹则有刻款和写款两种,刀刻者容易保存,墨写的若年代长久,则较难辨识。古琴腹内之刻款,如琴体两侧上下板粘合处无剖过重修的痕迹,大多是原款,若发现重修痕迹则需仔细研究。最难辨认的是将老琴剖开重修刻上伪款而粘合处又做得天衣无缝者和用古木制琴时就刻上伪款者。不管腹款、背款,资深的鉴定家还可以从历代帝王年号的惯称、用字避讳及一个朝代或某书法家的书风加以辨认。以弹奏为主要目的收藏者,一定会以琴的音色为主要标准之一,我们听一张古琴的声音,音色沉厚而不失亮透,上中下三准音色均匀,泛音明亮如珠而反应灵敏,就知是一张上好的古琴了。有的古琴因有断纹,而按音弹奏时会出现“刹音”,影响听觉,此时要慎重权衡得失,切勿轻易弃之。收藏古琴一般选择干燥墙壁垂挂,不宜长时间平放;古代的传世古琴由于年代久远木质疏松,若长时间平放,则容易造成“塌腰”,现代新制古琴则不用一定挂起,质量合格的琴平放几十年也不会塌腰。古琴作为乐器应经常弹奏为好,否则会使音色暗、涩,且会生虫存蛀损坏古琴。

 

主要依据

古琴断纹指琴表面上因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所形成的各种断痕。断纹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龙鳞断等。一般来说,琴随年代久远程度不同,断纹也不尽相同,是鉴藏古琴的主要依据之一。

 

二、鉴定真伪

1、看断纹

古琴断纹指琴表面上因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所形成的各种断痕。古琴的断纹在某种意义上是其年代久远的表征,而不同的断纹更是能传达出其年代的久远程度。这种观念长期以来往往被作为鉴藏古琴的主要依据之一。

2、看漆灰

斫琴选用桐木或杉木,因为这两种木料质地松透,共鸣效果好。但是由于这两种材质比较松软,为了保护琴面且能历经长期磨损,又能够具有传音效果,在古琴表面的漆下面必须要有灰胎。

3、听音色

好的古琴要具备九德:“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但一般具有静、透、圆、润、清、匀就算是好琴了。

4、看形制

古琴的款式同样体现着中国悠久的文化,历代读书人也对古琴寄予了“载道”与“言志”的厚望。随着每个朝代审美、工艺及斫琴技术和斫琴师情趣的变化,古琴的款式也不断丰富。

5、闻气味

老琴琴腹内闻之会嗅到一股淡淡的沉香味。

6、看琴铭

琴铭指镌刻在古琴背面的文字和印章,由历代斫琴者和收藏者所为。内容一般有题名、闲文印、铭文以及藏印和跋语。

 

三、古琴考级

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新版古琴考级曲集所列2009最新考级曲目如下:

(部分曲目级别较原先有调整,有重名的为不同风格演奏版本)

第一级:1.古琴吟   2.凤求凰   3.慨古吟   4.兰花花   5.小白菜   6.秋风词

第二级:1.极乐吟   2.良宵引   3.清夜吟   4.湘妃怨   5.双鹤听泉   6.拉纤歌   7.满江红   8.泣颜回

第三级:1.春晓吟   2.风雷引   3.精忠词   4.秋江夜泊   5.玉楼春晓   6.映山红   7.小草

第四级:1.石上流泉   2.神人畅   3.酒狂   4.韦编三绝   5.孔子读易   6.阳关三叠   7.归去来辞   8.秋夜长   9.渴望   10.信天游

第五级:1.鸥鹭忘机   2.楚歌   3.关山月   4.高山   5.洞庭秋思   6.碧涧流泉   7.岳阳三醉   8.采茶调   9.茉莉花

第六级:1.梧叶舞秋风   2.长清   3.平沙落雁   4.平沙落雁   5.获麟操   6.山居吟   7.醉渔唱晚   8.双乙反调   9.沧海龙吟   10.普庵咒   11.忆故人

第七级:1.长门怨   2.龙朔操   3.佩兰   4.天风环佩   5.风云际会   6.春江花月夜   7.山水情

第八级:1.流水   2.渔樵问答   3.瑶族舞曲   4.梅花三弄   5.欸乃(节本)   6.雉朝飞   7.渔歌  8.孤馆遇神

第九级:1.离骚(节本)   2.捣衣   3.水仙操   4.龙翔操   5.乌夜啼6.秋塞吟   7.墨子悲丝   8.阳春   9.大胡笳   10.大胡笳   11.楼兰散

第十级:1. 潇湘水云   2.樵歌   3.广陵散   4.胡笳十八拍   5.幽兰   6.梅园吟   7.三峡船歌   8.风雪筑路   9.春风

 

四、古琴流派

浙派、虞山派、广陵派、浦城派、泛川派、九嶷派、诸城派、梅庵派、岭南派。

 

 

 

 

 

古琴文化  琴学琴论 - 忆雨紫烟 - 忆雨紫烟书画艺术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