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襄樊的古玩地摊

 jy99 2014-06-20

地摊上的卖品鱼龙混杂,考验你的眼力。   汉江传媒网消息(襄樊日报) 阿炳文/图   襄樊的古玩地摊原来有两处:一是襄城闸口,二是樊城松鹤路,去年,政府统一要求把襄城闸口市场迁移到檀溪路的国际商都。国际商...


地摊上的卖品鱼龙混杂,考验你的眼力。

  汉江传媒网消息(襄樊日报) 阿炳文/图

  襄樊的古玩地摊原来有两处:一是襄城闸口,二是樊城松鹤路,去年,政府统一要求把襄城闸口市场迁移到檀溪路的国际商都。国际商都的古玩地摊每周二、四、六集会。松鹤路的古玩地摊是每周日交流。

  我不懂古玩,也知道那里的东西真假莫辨、良莠不齐,但我喜欢在古玩地摊上溜达。这里东西比较杂,生手可以练眼,高手可以捡漏。

  我最喜欢的是那里的气氛,那种场面:在一片空地上,几十个、甚至近百个经营古玩生意的商户依次排开,分成三行,中间自然成两条通道,每个商户所辖范围大约2平方米左右的地方,地上铺一块褪了色的旧布,或红色或褐色。布上摆放的“内容”看上去倒也丰富:古钱、古币、纪念章、纪念币、银元、邮票、烟标、旧书、旧字画、瓷器、玉器、青铜器、首饰、民俗文物……真是五花八门。

  其实用“地摊儿”来形容这些古玩摊点是最贴切不过的了,摊主自备一把小椅子稳坐一旁,不用喊,不用吆喝就有好多人前来观看、把玩。地摊不是博物馆,不是高档次的拍卖会,地摊的特点就是假的多、真的少、陷阱多、保险系数小。但是,地摊货里还是有宝贝,不然不称其为“淘宝”,不然何为“捡漏”?再说,不知什么是仿品、赝品,又怎么认识真品?

  在逛古玩地摊时,走路时要小心谨慎。有时热闹的地摊一个挨着一个,再加上人流挤撞,你可能一不留神就把哪个摊主的货碰出毛病,那事就来了。

  拿货时要轻拿稳放,不要出意外。因为在拿地摊货中,也曾有极少例子出现“碰瓷”现象。另外,拿货次数多了,也暴露了你的水平。如果你在一家摊位前,一会摸摸瓷器,一会摸摸玉器,又随手翻翻字画,立刻又拾起一方砚台。要是这样,摊主基本上不正眼看你。他知道你是个外行!

  不要轻易问价。我经常见过这样的场景,看者问价,摊主不言语,只是慢慢地伸出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到底是指多少呢?二十?二百?还是二千、二万?这一条,尤其刚入道的玩友要注意。这地摊上问价还价的技巧不一般。在市场上看东西,以看为主,不要见一物入眼,张口就问价。地摊货主有时开价高,你不懂,把价钱拦腰砍,卖方总不会卖。其实地摊上,愣要价水分可大了。你这一还价,他马上说卖给你,立马把货甩给你,你上当了。如你懂,知道这价是货真价实,那是好事;如你不懂,打肿脸充胖子,只有自食其果。地摊上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你还了价而又不买,是会受摊主和围观者指责的。古玩行,任眼买、任眼卖的行规是不容反悔和退货的。在地摊上买货,不懂你不要问价,更不要听对方“讲故事”。

  地摊市场上并非都是“新、假、破”一类的东西。地摊上也不是一点好东西没有,一旦碰上了,切不可喜形于色,不要急着买,要沉着,多问几句,多看几眼,在自己心里确认判断无误的前提下,还要在讨价还价的策略上多动脑子。最后交易的价格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你的表情。如果你已经确认你看上的东西是“宝贝”,你先是拿着你即将淘得的宝贝左看右看,这时老板在心里也许已经出价五百,你要是再拿出放大镜甚至聚光镜,再仔细地看来看去,对不起,老板在心里已经出价一千了,你要是在用放大镜看的同时,不断地点头,不经意露出微笑。那恭喜你!老板要出价一千五了!要知道,你在看宝贝的时候,他在看你的脸。你每点头一次,每笑一次,你的宝贝的价格就随着你的点头微笑而不断地攀升!

  你还要注意,不能强买强卖。当一件货在别的买家手中拿着看,或正和卖主讲价钱时,你此时不能插嘴争着买,要等前一个买家没买成,已把此货放下后,你才能再把货拿上手,或看货、或进行交易。双方谈的过程中,此货最好拿着不撒手,以免别人强买。但在此时,头脑要清醒,要注意两点:一是货要仔细看、沉着气,别走了眼,开高了价。二是要思考,交易中是否有人有意造势、架托、结伙让你上当。

  在溜地摊、逛古玩店的过程中,尽量多向玩家、行家、专家请教,但这几方面的“家”,你一定要选准,并且对他们的话要相对的参考,不要绝对的相信。假若找对了掌眼人,可少走弯路,受益匪浅;看错了人,被“赝品大家”忽悠,可就倒了大霉。总之,在淘宝、捡漏的过程中,光听别人的“高见”不行,不尊重自己意见也不行。关键一点,自己要多学习、细观察、虚心向能者请教,把握住自己的心,一定会有成就。

  有人说,如果把收藏品比作情人,我觉得逛地摊就是和情人约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