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察舌诊病百问

 昵称12677366 2014-06-21

问曰:请讲讲舌苔主病的要点。
医曰:一般医者诊舌主要看舌苔,因为舌苔浮现在表,容易被人注意,古医书中论舌则苔质不分混为一谈。看舌苔要看颜色和形态两个方面,下面分而论之。
有病的苔色主要有白苔、黄苔和灰黑苔三大类。
黄苔主热主里。黄苔乃胃气郁热蒸熏而成。《伤寒指掌》称“黄苔胃经”,〈临症验舌法〉说:“舌见黄苔,脾胃病也,不拘所见何症,但看老而坚敛苍老者,脾胃两经邪气盛也。”
〈舌鉴辨证〉说:“黄苔者,表里实热证有之,表里虚寒证则无。”这说明黄苔主热,主要是阳明实热。黄苔可见于风热、瘟热、热毒等热症,也可以是风寒入里,寒邪化热,此时黄苔又白苔渐变而来,由淡黄变正黄,再焦黄,最后会变灰黑苔。所以说:“白苔主表,黄苔主里,太阳主表,阳明主里,故黄苔专主阳明里症而言。辨证之法,淡见舌苔带一分白,表也带一分表,必纯黄无白,邪方离表而入里。”(《伤寒指掌》)由此可知,白苔主表主寒,寒邪渐渐人里,苔色慢慢变黄。“阳明里证”就是足阳明胃经实热证。此外,淡黄色是表邪胃尽,里热初生的标准。如果黄苔不是由白苔化来,则是风热在表,热尚不烈。
上面已经论及,白苔主表主寒。如果是薄白苔,或滑或干都是寒气。《通俗伤寒论》说:“苔色白而薄者,寒邪在表,故已;然必白浮滑薄,气苔刮去即还者,太阳经表受寒邪也。”那是寒湿。如果苔由薄变厚,那是风寒渐入半表半里,尚未化热故为变黄。
而“干燥者,阳气虚不能化津上润也。……白而干者,津液已枯,虽有表证,不能作汗。”所以必须用清润化燥之法生其津液。
至于白苔厚腻,或干或湿,或粘腻,或干裂,那都是热了。或是湿热郁滞,或是热伤津液。但白苔厚腻滑的则是寒湿。〈舌鉴辨证〉说:“苔白厚粉色白腻,刮稍尽,而又积如面粉法水形者,里寒湿滞也。”所以诊察白苔,要结合舌色以辨别寒热。如是寒湿,舌色必不红也。
至于灰黑苔,可以是由白转化,也可以是由黄变来。此最难鉴别,务必与舌色向佐证。〈温热论〉说:“若舌无苔,而有如烟煤隐隐者,不渴肢寒,知挟阴病。”意思是说如果舌苔隐隐然若有若无,但淡灰色,那是寒湿困脾,中焦虚寒。又说:“舌黑而滑者,水来克火,为阴证”,滑主湿,“水”乃寒湿之气,“火”是阳气,“水来克火”就是阳气,寒气胜盛。
但如果灰黑苔厚腻而粘,那就是湿热了,是痰湿挟热阻塞中焦。〈舌鉴辨证〉说:“若黑苔微厚粗腻,虽滑而刮之不净,外无寒证,脉非迟弱者,则是实热。”看见灰黑苔有寒有热,要注意看舌色,并佐之以证和脉。另外,黑与白相间,往往是寒,黑与黄共处,往往是热。那些舌苔的色与形相结合的诊断意义,以后再分而论之。
总而言之,舌苔黄是实热证,白苔为寒或湿热,灰黑舌苔寒或热,须看兼色和苔质。

 

问曰:那么,舌苔的形质又有哪些?它主病如何呢?
医曰:舌苔的形质主要看舌苔的厚薄和干湿。湿分润、滑、粘和腻。干分干、燥、糙、裂。
舌苔湿润是正常状态,正常舌薄白苔,湿润合度。滑主湿,即脾为湿困,湿邪阻塞中焦。粘主痰,是聚饮为痰;是湿邪严重的表现。腻和粘差不多,也是颗粒相连,有的口有甜味,是因为脾胃湿热交蒸,浊气上溢的结果。所以常说粘腻,例如白色粘腻苔。
干苔按干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干、燥、糙、裂。干为舌上津少,燥是干得更严重,所以常说口干舌燥。它可能是热甚伤津,也可能是阴虚津少,这须结合舌苔舌质的颜色辨清寒热虚实。糙则是干而且硬,望之若砂石,扪之则糙手。而裂则是舌有裂纹,能够明显的看出来。裂比糙更严重,一般是舌质都裂了,古医书有专门的论述,我们以后再研究。舌苔糙裂是里热炽盛,津液枯槁之征,故须清热生津,急护其阴。
因此,舌苔的干湿可以归纳为:滑主湿,粘主痰,粘腻是热痰;干少津,燥伤津,糙裂因热盛,津枯已告急。
舌苔的厚薄则是有病之深浅和病程的长短引起的。病势峻或病程长,则舌苔较厚,因为舌苔上胃气熏蒸而致么,熏蒸日久就苔上覆苔,积之则厚也。

察舌诊病百问-舌苔的颜色和形质察舌诊病百问-舌苔的颜色和形质察舌诊病百问-舌苔的颜色和形质

根据以上原则观察舌苔,基本上就可以分清病之寒热,有湿无湿,伤津与否,热之深浅了。如寒热疑似,就验之于舌,白寒红热,病便可确断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