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努力救渡自己

 宁馨般若馆 2014-06-21

                ( 本文节录自葛印卡老师在内观三日课程中,第二天对旧生的开示。)

     虽然心的表层一直玩弄着思考、想象、梦想与建议等游戏,但内在深处,心始终是自己业习的俘虏,在我们内心的最深处仍旧不断地对感受做出习性反应。如果感受是愉悦的,心就会起贪爱的习性反应。如果是不愉悦的,就会起嗔恨的习性反应。

     佛陀的觉悟之道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的根源。除非我们能从问题的根源着手,否则我们只是知识上的了解,只能净化心的表层。只要树根健壮,整棵树就能获得充分的养分。同样地,我们也得从问题的根源着手。这就是佛陀的觉悟之道。

    佛陀所教导的正法,八正道--戒(sila)、定(samadhi)、慧(panna)之道--并不是要建立崇拜仪式或教条信仰。正法是一条实修的道路。走上这条正法之道的人,就能到达心的最深层,将所有的痛苦根除。

那些已经真正解脱的人都知道深入心的最底层--进行心的开刀手术--必须靠自己独自完成。其它人只能以慈悲的心念来引导你,或在这条道路的旅途中帮助你;但没有人可以将你扛在肩上说:「只要你顺服我,我就会把你带到最终点,我会帮你做任何事。」

自己的束缚枷锁及自己所造成的不净染污都得由自己承担,而不是别人。因此,唯有你自己才能净化自己的心,以及破除所有的束缚,其它任何人都无法替你完成。

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不断地实修。而所谓应持续地保持觉知,意味着你必须以伴随智慧的觉知,实际体验到身体感受的生起与灭去。正是这种对无常的觉知-觉知各种感受的生灭-才能净化你的心。

只在知识层面上了解这事实并无法带来帮助。你可能理解:「一切生起的事物,迟早都会灭去。而所有的生命也终将回归死亡,这就是无常。」你可能正确无误地了解这个道理,但却不曾亲身体验过这个道理。唯有你亲身去体验才能帮助你净化你的心,从自身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在佛陀时代,印度所用的「体验」这个字就是「受」(vedana),也就是透过经验去感觉,而不只是知识上的了解。而且,唯有觉知身体的感受才可能真正地了解这个道理。

你必须亲身体验无常(Anicca)。如果你从未体验过无常,那么它就只是一种理论罢了。佛陀对理论是毫不感兴趣的。即使在佛陀之前,以及佛陀在世时,已经有许多老师教导有关宇宙无常的道理,所以这一点都不新奇。佛陀新教的是对无常的体证;因为唯有在自己身体的架构内体验到无常,才真正开始清除你内心最深层的不净烦恼。

对于那些已经走在这条道路上的人,有两件非常重要的事。第一件是破除心中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藩篱。即使现在意识表层的心已经可以感受到那些原本只有深层无意识的心所能觉知的感受,仍旧无法帮助你。佛陀要你采取的第二个步骤就是:改变最深层的心的习性反应。

达到能觉察感受的这个阶段已是非常好的第一步,但是心的习性反应模式依旧存在。当你觉察到不愉悦的感受时,如果还继续不断生起「喔,我得去除掉它」的习性反应,这是不会有帮助的;如果你开始觉察到全身有一种微细振动的愉悦之流,而你又有了「啊,太美妙了,这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我现在终于找到了!」的反应,那么你就是完全不了解内观。

内观并不是一种愉悦或痛苦感受的游戏。你这一生一直都是如此地造作习性反应,而且累劫累世以来都是如此。现在藉由内观修习,你开始增强这种习性模式。每当你感觉到不愉悦的感受,你就起嗔恨的习性反应;或每当你感觉到愉悦的感受,你就起贪爱的习性反应,跟以前一样的反应。内观并没有帮助你,因为你没有用正确的方法练习内观。

只要你再度以过去的业习造作错误的习性反应,那么就观察自己究竟要多久才会觉知到:「看吧,我正对着不愉悦的感受生起嗔恨;看吧,我正对愉悦的感受生起贪爱。这不是内观,习性反应并不能帮助我。」

你应当了解这是你必须做的事。如果你还不能百分之百做到,那并不要紧。只要你持续了知,并且不断尝试去改变旧有的习性,你就不会受到伤害。那么即使你仅有极短暂的时间从自己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你就已经在进步了。

这就是佛陀要你做的事:修持八正道。持戒能让你走向正定。无法守戒的人,是不可能到达最深层的实相。当你已能逐渐主宰自己的心,当你开始有智慧了解到不守戒会带来严重伤害时,就会培养出戒。你从经验层面上发展出的智能有助于正定,从经验层面上发展出来的正定又会帮助你持戒。如此一来,坚决的持戒有助于坚固正定。坚固的正定则会使你更有智慧。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你也会在这条正道上不断地进步。

从佛陀当时到现在,印度有许多的修行技巧。修行者因修持而感受到全身细微的振动,此时坚实的身体完全消融。但事实是,可体验到的最细微振动,仍是身心范围内的现象。生起、灭去、生起、灭去的现象;这仍旧在无常、不断变化的范围内。

过去有些禅修者曾试着赋予这种微细振动的经验某种哲理,当他们体验到除了波动没有别物的阶段时,他们就主张:「在整个宇宙中,存在着此种不可思议的能量,这就是神的力量,我已经经验到这股力量了,所以我与神力同在。既然整个宇宙都是一体的,众生也都是神,那么我怎能有任何偏爱或歧见呢?」这虽然也是正面的态度,但这只能在表层上有所助益而已。

事实上,即使再细微的振动也仍旧不离身心的范畴;并非超越身心的最终实相。因此,所有的哲理论述,或许有其正面的意涵,却无法使人解脱。你必须与实相同在:一切都只是无常变化的振动之流罢了。这样的体会,才能除去我们对感受早已根深蒂固的习性反应。

不管你经验到任何感受--愉悦的、不愉悦的或不苦不乐的感受--你都应该将它们当作是工具。这些感受可以成为你解脱痛苦的工具,帮助你了解如其本然的实相,但它们也可能变成增加痛苦的器具,你不应让好恶掩盖了这个问题。实相就是:感受生起,然后灭去;它们都是无常的现象。乐受、苦受或不苦不乐受--都是一样的。当你开始了解到,即使你经验最愉悦的感受,也仍旧是苦(dukkha) 时,那么你已离解脱越来越近了。

现在就来了解为什么乐受也是苦的道理吧。每当你生起愉悦感受时,你就开始贪爱这种感受。这种贪着于愉悦感受的习性已持续了无数次的生死轮回,也因为这样,你才会有嗔恨。贪爱与嗔恨就像是铜板的两面,当贪爱越强烈时,嗔恨必定也会越强烈。而所有愉悦的感受迟早都会变成不愉悦的感受,所有不愉悦的感受会变成愉悦感受;这就是自然的法则。当你开始对愉悦感受产生贪爱时,其实你就在招揽痛苦了。

佛陀的教导帮助我们解开这个让我们无法看清实相的坚固障碍。在真实的层面上,除了波动之外,什么也没有。我们却依旧感受到坚实。例如,墙壁是固体,这虽然是事实,但却只是外表的实相。最终的实相是,所谓墙壁只不过是一堆次原子粒的波动罢了。我们必须透过正确的了知,将表面及究竟的两个实相结合起来。

正法帮助我们了知实相,使我们得以从习性反应中解脱出来,并且了解到贪爱及嗔恨只会对我们造成伤害,也让我们变得更实际:「看吧,除了有究竟实相,也有表面的实相,那是一种事实。」

深入心中最深层,来使自己解脱的过程,虽然都得靠你自己去完成,但你仍必需做好与家庭及社会融为一体的准备。要衡量你内心中的慈悲与善意是否有所增长,就看你是否将这些特质散播在你周遭的人身上了。

佛陀要我们从内心的最深层解脱。然而,除非我们了解无常、苦及无我这三个特性,否则是不可能的。当我们的心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受制于习性反应时,我们就已经开始一层一层地向内净化,直到整个心都不再生起任何习性反应为止,然后这种纯净就会变成一种生活的方式。你也不需要像你在这里禅坐一小时结束时,那样特别地修习慈悲观(metta)。以后,慈悲与善意会变成你生活的一部份,随时随地都充满慈悲与善意,这就是你所要达到的目的与目标。

解脱之道就是努力在内心深层用功。虽然提供自己好的心灵启发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除非你能改变内在最深层的盲目习性反应,否则你仍然无法解脱。除非彻底改变内心最深层的习性反应,否则任何人都不可能解脱。而内心的深层会不断地与身体的感受接触。

我们必须分解、剖析及破除整个结构才能了解身与心的关连。如果你只在心这方面努力,却忘了身,那么你就不是在修持佛陀的教导。如果你只在身体这方面努力,却忘了心,那么你仍旧没有正确了解佛陀的教导。

一切在心中生起的念头都会转变成某种物质,也就是某种生理上的感觉。这是佛陀所发现的实相。人们早已忘了这个只能经由正确修持所了知的实相。佛陀曾说过:「心中生起的一切事物都会在身上产生感受(Sabbe dhamma vedana samosarana)」。

佛陀用 asava 这个字来说明这种现象,它的意思是流出之物或者麻醉。假使你产生愤怒,便启动了某种生化之流,那会带来非常不愉悦的感受。而由于这些不愉悦的感受,你又产生了愤怒的习性反应。也就是说,当你变得愤怒时,染污(有漏)之流也变得强烈,伴随着某种生化分泌而产生了不愉悦的感受。因此你越愤怒,有漏之流就越强烈。

同样地,当激情或恐惧生起时,也会在血液中产生某种特殊的生化物质,接着恶性循环便开始了,并且不断地重复。在我们内心的深层一直存在着一种染污之流,一种麻醉,但由于无明,我们早已被此种特殊的生化之流所陶醉。虽然这让我们深陷痛苦,我们却耽溺于此:一而再地贪求。因此我们又不断地生起更多的愤怒、更多的激情、更多的恐惧。我们早已被心中生起的一切不净杂染所迷惑。当我们说到有人对酒或毒品上瘾时,实相并非如此。没有人会对酒或毒品上瘾。真正的实相是,人们只会对酒或毒品在身体上所产生的感受上瘾。

佛陀教导我们如何观察实相。只要我们以此种了知来观察身体感受的实相:「无常、无常,这就是变化无常。」那么一切贪爱执着都会消失。慢慢地,我们就学会不再起习性反应了。

正法是如此的简单、如此的科学,而且如此的真实--是适用于所有人的自然法则。不论是佛教徒、印度教徒、回教徒、基督教徒;也不论是美国人、印度人、缅甸人、俄国人或意大利人--都不会有任何的不同;人就是人。正法是身与心互动的纯科学。不要让它变成某种宗派或哲学信仰,因为这样做是毫无助益的。

佛陀这位全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经由自身的努力,发现到身与心的关连。为了解开这个实相,他找到了超越身与心的方法。他体证实相,不仅是为了满足他个人的求知欲,而是要找寻解脱痛苦的方法。在每个家庭、每个社会、每个国家,以及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存在着这么多的痛苦,而觉悟者已找到了解脱痛苦的方法。

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每个人都得靠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当家庭中每一位成员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这个家庭就会变得快乐、安祥与和谐。当整个社会、国家,以及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到那个时候,整个世界就会一片祥和。

然而,这个世界并不会只因我们如此期望就能和平:「我如此热烈地鼓吹,将为这世界带来和平。」我们绝无法透过鼓动获得和平,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当我们变得激动不安时,我们已失去了自身的安祥。不要激动不安,要净化你的心。如此你的所作所为才能为宇宙增添安祥与和平。

净化你的心:如此才能停止伤害他人,并且开始帮助别人。因为当你努力让自己解脱时,你将会发现你已开始帮助别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从一个人的解脱变成很多人的解脱--逐渐扩展到周遭每个人。不过没有魔术也没有奇迹,你必须为自己的安祥而努力,而你也会发现你已开始使得周遭的气氛越来越安祥了,不过你得正确地努力才行。

最伟大的奇迹在于你能改变内心根深蒂固的习性反应,从痛苦的深渊中解脱出来。世上的一切再也没有比这个奇迹更伟大的了。迈向这个奇迹的每一步都是健康的一步、有助益的一步。所有其它外在的奇迹都只是束缚罢了。

愿你们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从束缚中解脱出来。愿你们享有真正的安祥、真正的和谐、真正的快乐。

续读问与答  (葛印卡老师2001年7月.3日在泰国Dhamma Abha中心回答学员的问题) 

问:为什么您要我们观察感受?

答:因为这正是佛陀要我们做的:对感受保持觉知。这是佛陀了不起的发现,在他之前没有人知道。与佛陀同时代、之前和之后的导师也都不明白,其实我们是对感受起反应。

与佛陀同时代和之前的老师,他们教导的是-不要对与感官根门接触的所缘起反应,即眼所能见之物、鼻所能嗅之气味、耳所能听之声等等。即:「当你的感官接触到各种所缘时,不要起反应,不要去评量好坏,不要对它起贪爱或厌恶的反应」。这是他们的教导。

佛陀说我们实际上不是对这些外在事物起反应。如果是的话,佛陀一定会说:
缘「六入」而有「爱」salayatana paccaya tanha.

佛陀并没那么说。他说的是:

缘「六入」而有「六触」(入缘触)salayatana paccaya phassa; 
缘「六触」而有「感受」(触缘受)phassa paccaya vedana;
缘「感受」而有「贪爱」(受缘爱)vedana paccaya tanha.

而不是说:缘「六入」而有「贪爱」

这是觉悟者的伟大发现。佛陀成为觉悟者是由于这伟大的发现。

从前很多人都说不要对「六入」(salayatana)产生反应,但他们并没有成佛。历史记载很多老师曾说要从渴望和厌恶、贪爱和瞋恨脱离出来,不要再产生贪(lobha)和瞋(dosa)。

佛陀则说,只要「痴」(moha)还在,贪与瞋是不可能消除的。因此,必需先消除「痴」。那什么是「痴」?痴就是无明(avijja):不知道内在发生了什么事,不知道贪和瞋真正的原因,这就是无明。

如何从无明中超脱出来?必需从问题的根源「感受」下手才能离苦。一但忽略了感受,就只是和外在的事物交战,「这是美的」、「这是不美的」。就只是在表层用功,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

佛陀是因为发现缘起法(paticcasamuppada因缘生灭的链接)而开悟的,这是空前的发现。缘起法中有三个重要的环节。

第一个是「行缘识」(sankhara paccaya vinnana以「习性反应」为基,「意识」得以生起)。因为过去累积的业行(sankhara),而有新的受生(意识patisandhi vinnana)。

另一个是「有缘生」(bhava paccaya jati以「有(成为某某)之惯性」为基,「生命」得以生起),从这一世到下一世。

第三个是「受缘爱」(vedana paccaya tanha以「感受」为基,「贪爱」生起)。

我们无法改变「行缘识」,那已是既成事实。这就是「我」:身和心加上六个感官,这是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必需慎重地面对未来,「有缘生」,不断的「有」,不断的受生。因为我们不知道死亡何时会降临。

所以,佛陀指出了这一条殊胜的道路:「活在当下」。你是此时此刻的主人,你也是未来的主人。

Atta hi attano natho, atta hi attano gati. 
你是你自己的主人,你创造自己的未来。

如果你能掌握当下,未来将一片光明。你无须担心。活在当下,不要对感受产生贪爱和厌恶。无明仍在,你就无法觉知感受,而不断地产生贪瞋的习性反应。

佛陀要我们对此时此刻的感受保持觉知,保持平等心、不做习性反应。旧的习性会一直对感受产生贪爱和瞋恨的反应。也就是说,不断复制痛苦。旧的习性一向如此。

佛陀教我们这美妙的方法。对当下呈现的任何感受保持觉知。所谓的般若智能就是当下的实相-生灭、生灭、无常、无常。于是你有了了知,不再无明。因此,改变了轮回流转的路径。

在此之前,我们都走在轮回痛苦的道路上,因为不断地对感受产生习性反应、不断地产生贪瞋,生生世世不断地在受苦。现在改变了,我们知道如何保持平等心,无贪无瞋,我们开始改变方向。

感受就好比道路或铁轨的分叉口,从这里分出两条路来,一条路是导向痛苦的生起(dukkhasamudayagamini-patipada),另一条路是导向痛苦的止息(dukkhanirodhagamini-patipada),你自己可以做决定。佛陀不要我们盲目地接受他所说的话。他从来没要求任何人盲目地追随他。不要有盲目的信仰。你必需亲自体验这个实相,如果发现它是有益处的,才去接受它。然后,不只是接受,还要身体力行,走在正法的道路上。

这就是为什么无论任何宗派信仰的人来参加十日课程,都会有相同的体验。他们亲身体验这个真理-感受始终存在,对感受起习性反应,就会受苦;不起反应,保持平等心,就会快乐。

再者,我们也要注意,避免去批评不如此修行的人。纵使他们没有去觉察感受,如果他们至少在理智上,不去产生贪瞋,他们的理智会比较纯净。我们有幸遵照佛陀的教导,要知道仅仅在理智上用功,而忽略了感受,那只是心的表面得到净化。

悉达多.果德玛(Siddhattha Gotama)不满足于这种表层的净化,而是要心的彻底净化。因此必需从心的根层,最深处下手,而心的最深处永远和身体的感受联结。每当有感受,反应立即生起。因此,忽略感受,贪瞋就在不知不觉间不间断地繁衍。他非常清楚,心必须彻底完全的净化。佛陀的开示是如此明确:

Sabba papassa akaranam 诸恶莫作。
kusalassa upasampada-samadhi 善心的定
Kusalacittassa ekaggatta. 善心的专注。

人对不善的(akusala)事物也可以一心专注(ekaggatta)。比方说,扒手偷钱时,需要高度专注。在进行不善的行为时,也需要某种程度的专注。但这不是正定(samma-samadhi)。只有当你确定不伤害任何人时,此时心的专注才是正定。

佛陀说这还不够,还要:

sacittapariyodapanam 心必需完全得到净化。

"Pari"的意思是「完全的」。只有从感受下手,整颗心才能得到完全的净化。否则,按照佛的说法,Anusaya Kilesa「随眠恼烦」依然存在,往昔所累积的无明烦恼会像沉睡的火山,随时爆发。

佛陀发现,藉由观察感受,这方法可以去除所有的随眠烦恼。他明示:「于乐受时去除贪爱」,意思就是指,每当有愉悦的感受,就是去除贪爱习性的最佳时机。旧的习性是每当有愉悦的感受,就一直产生贪爱、贪爱,只要贪毒(raganusaya)还在,你就不断地繁衍贪爱。

同样地,佛陀说「于苦受时去除厌恶(dosanusaya)」。旧有的习性是对不愉悦的感受以厌恶(patigha)反应之。当你学会保持平等心,不产生厌恶,瞋毒(patighanusaya)即得以消除。

与佛陀同时代和之前的老师,都说要远离贪瞋,但并不知道如何摆脱随眠烦恼。而佛陀说,藉由愉悦的感受,可以断贪。藉由不愉悦的感受,可以断瞋。否则你就不是遵照佛陀的劝导。

我们不应该批评没有以感受来用功的修行者。重要的是,我们正确了解佛陀的教导,并按他的指示用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