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识局、破局----古典智慧中国策

 一寸大海 2014-06-21
  一部中国史,上下五千年,其中有数不清的局。过往之中每个人的命运都会与形形色色的局联系在一起。“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任何时候都要警惕,千万不要掉进别人所设的陷阱当中。

第一部分:识局之法


    
破局首先需要的是一双慧眼,能够识别他人的计谋。如不然,晕乎乎地走进去,成为他人盘中之餐,怎能破局?陷入僵局之中,如果不能引起警觉,就这样一直陷在里面,等到醒悟过来时已经是无力回天,这样的局面何以破局?所以,能否识局,对于破局者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识局的方法可以是不拘一格的。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人生当中,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块肥肉砸到你。

一、试探识真情

    这是一个伪装的时代。每个人都会给自己戴上形形色色的面具。在生活交际当中,你很难判断出对方向你所说的哪一句话是真,哪一句话是假。都说人心隔肚皮,想要不陷入别人所设的局里面,识得对方的真情,试探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可以说,"西安事变"是张学良一生之中最为耀眼的一场戏。而这场戏之所以能够得以上演,很大方面应该归功于杨虎城的试探法。

  东北易帜后,张学良曾积极支持蒋介石用武力统一中国,并在中原大战中给蒋以关键性的支援。然而正是这个蒋介石,在日寇大兵压境下,严令他對日不准抵抗,先失去东北三省,后又丢掉热河,还代蒋受过,被迫"下野"出国"考察"。1934年回国后,蒋又命他率东北军先到鄂豫皖"剿共",后又到陕甘"围剿"红军。两次"剿共"使张学良损失了几个师,蒋不仅不体恤,反而顺势取消了东北军两个师的编制。蒋用打内战来消灭异己使他愤恨不已。

  10月22日,蒋介石在西安分别召见张学良和杨虎城,胁迫他们攻打红军。张、杨表示应联共K日,即遭蒋喝斥。蒋还将嫡系部队约30个师调到以郑州为中心的平汉、陇海铁路沿线,随时准备进攻陕甘的红军。10月27日,蒋在西安向军官训练团和东北军、十七路军部分军官训话,说:"我们最近的敌人是GC党,为害也最急;日本离我们很远,为害尚缓……不积极剿共而轻言K日,便是是非不明,前后倒置,便不是革M。"在这之后又发生了蒋介石逮捕沈君儒、章乃器等爱国人士的"七君子事件"。

  蒋介石不顾民族危亡,顽固坚持"剿共"和打击K日民Z力量的恶劣行径,使张、杨两位将军痛心疾首。

  12月4日,蒋介石又飞到西安,再次严令张、杨开赴陕北"剿共",并由中央军在后督战。如他们不愿去,便将东北军调到福建,将十七路军调往安徽,由中央军接替赴陕甘"剿共"。12月7日,张学良再次去说服蒋介石放弃"剿共",团结K戰。回顾东北三省丢失,华北又在日寇虎视之下,张学良声泪俱下。然而蒋介石竟拍了桌子,说:"现在你就是拿枪把我打死,我的剿共计划也不能改变!"

  在这样的形势下,张学良和杨虎城频繁晤面,都有心对蒋发难。可对于这样一个关系到身家性命和国家前途的大事,在对方亮明态度之前,谁也不敢轻易开门。眼看形势越来越紧迫,双方却是欲说还休。

  杨虎城手下有个著名的GC党员叫王炳南,张学良也认识。在又一次的晤面中,杨虎城便托他之口说道:"王炳南是个激进分子,他主张扣留蒋介石!"张学良马上接口道:"我看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于是两个聪明的将军开始商谈行动计划。

  当时,张学良的实力比杨虎城大得多,且又是蒋的拜把子兄弟。杨虎城如果直接把自己的观点摆在张的面前,而张又不赞同,后果实在堪忧。于是便借了并不在场的第三者之口传出心声,即使不成也可全身而退,另谋他策。这么做,兼有拉"挡箭牌"的自保功用,妙不可言。

  在这样的试探的帮助下,西安事变得以上演。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华清池武装扣留了蒋介石,囚禁陈诚等十余人;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K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学良、杨虎城任正副委员长;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F,停止内战,共同K日,实行民Z政治。后经各方谈判,终于使得蒋介石改变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从此中华民族得以团结在一起,一致K日。

  可以说,正是杨虎城的试探成全了张学良的千古功名。如果杨虎城不试探的话,贸然行事,就很容易掉进别人设的局里面。所以,通过试探得到真情,就能够避免自己掉进别人的局里。

  在生活当中,先试探,后深入应当成为我们谨慎行动的准则。为什么?古人曰:"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难测,真话难得,尤其是那些所谓见过世面的人,见面就寒暄客套,东拉西扯,不明所以,莫测究竟,甚至像俗话说的:"当面喊大哥,背后操家伙"。这样,往往一些直肠子的人,也就是不懂试探之道的人免不了吃苦头了。

     要把握人的内心,试探的办法很多,有像杨虎城那样旁敲侧击套真话,用弦外之音暗示他人的,甚至还有反激的方法加以试探的。试探的手段不拘一格,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得到实情。我们来看看潘崇是怎么让太子商臣通过激怒他人来获得真相的。

  楚成王打算立商臣为太子时,就此事征求令尹子上的意见,子上说:"君王您现在年轻,又有这么多宠妾。如果现在立商臣为太子,以后又想另立您宠爱的姬妾生的儿子,再废黜商臣时,可能就会引起内乱。以前楚国立太子,常常立年轻人,何况商臣这人,有着黄蜂一样的眼睛,豺狼一般的声音,是个残忍的人,不能立他为太子。"但楚成王并没有采纳这个意见。

  到了鲁文公元年,楚成王又想废掉商臣,改立王子职为太子。商臣听说这件事,拿不定主意,就去问他的老师潘崇:"如何才能了解这件事的真伪呢?"

  潘崇说:"您宴请成王的妹妹江,席间故意对她不尊重,激她说出真相。"

  商臣采纳了潘崇的建议。果然,江在席上怒声大骂:"好啊,你这个卑贱的东西,难怪君王想废掉你,改立王子职为太子。"

  商臣赶紧告诉潘崇:"确实有这样的事。"

  潘崇问商臣:"您甘心做王子职的臣子吗?"

  商臣说:"不甘心!"

  潘崇又问:"你会不会离开楚国?"

  商臣说:"不会。"

  潘崇再问:"你敢不敢发动兵变弒杀君王?"

  商臣答道:"敢。"

  十月,商臣率领东宫守卫包围了成王的宫殿。成王想拖延时间,因为熊掌很难做熟,就以此为借口,请求让他吃完熊掌再死,商臣没有答应。十八日,成王上吊自殺。楚国人给成王加谥号为"灵",成王虽死也不瞑目。至到把谥号改为"成",他才合上了眼睛。

  商臣即位,是为穆王。因潘崇帮助夺位有功,商臣把自己做太子时居住的宫室以及宫室内的财物、奴仆全都赠送给潘崇,并封他做了太师,兼管宫中的侍卫军。

  潘崇这一招非常的高明。在那样的条件下,如果用"软"的方法来获得事情的真相,由于事关重大,他人必然守口如瓶,而难以奏效。然而潘崇选择了通过激怒他人,使他人的情绪不受控制的时候,吐露事情的真相。

  精明的政客,在采取重大行动之前,一定会先试探各方面的反应。清朝康熙皇帝亲政时,对许多大臣实行了一连串的"削藩"行动。盘踞在云贵的吴三桂十分担心康熙对他也下手,便主动请求撤藩,其实是想试探朝廷的态度。康熙判断,吴三桂迟早会反,不如先发制人,顺势利用他自愿请求的机会,于是诏告吴三桂,同意他撤去藩镇。

  吴三桂没想到皇上真会同意他的请求,又急又恨,决定起兵反清。但此事非同小可,人心向背非常重要,他想先试探一下军心,于是,他带着军队去祭拜明朝皇帝的陵墓。他当众跪在墓前磕头作揖,嚎啕大哭,趴在地上半天不起来。他这一哭,把军士的眼泪都引出来了,全军上下,群情激愤,一片哀声。吴三桂见此情景,暗自高兴,趁热打铁,乘机打出了"复明讨清"的旗号,公开与清朝翻脸。

  从吴三桂一察龙颜,二探军心的两次行动来看,他是精于投石问路的试探之道的。

  试探识真情,能使自己避免陷入局中。当然,试探本身也包含暗示,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图,看看对方的反应态度。人的内心世界常常是一个打不开的"黑箱",通过有目的的试探,就可以收到一些信息反馈,研究这些反馈信息和它们的变化规律,就能由此推断"黑箱"中到底是些什么东西。

  所以,想要破局,首先要识别他人的真实意图和想法;而想要明白他人的真实意图和想法,试探法是一条可以走的途径。需要注意的是,试探最好做到浑然天成,不能让对方看出你是在试探。不然不但得不到真实的情况,反而会被对方所利用,成为引诱你走进圈套里面的工具。

     慧眼鉴实情

  芸芸众生,纷纷挠挠。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和它表面所呈现出来的样子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如果不弄清事情的真实情况,贸然行事,很容易就被套进局里,难以脱身。所以,一双能识别实情的慧眼是相当重要的。有了鉴别慧眼之后,才能想办法不陷入其中。

  阮籍是魏晋之际的名士,为人容貌英俊,志气宏放,卓然独放,任性不羁。由于当时司马氏篡权,常以"礼教"大棒残酷迫害一些富有正义感的士人。为了躲避迫害,阮稽、嵇康等七人经常结伴,在清风翠竹下清谈,时人号称他们为"竹林七贤"。

  为了远祸全身,阮籍有时把自己关在房里看书,几个月不出门。有时登临山水,能忘情于山水,几天不回家门。他会弹琴,会演口技,有时一个啸音能声闻几百米,常常自我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每当得意之时,往往会"忽忘形骸",狂欢乱呼,乃至于不少人都认为他犯有痴病。

  阮籍的父亲在曹魏政权时,曾任丞相掾要职,在当时很有名望。等到阮籍年长,正当可以大干一番事业时,恰逢司马氏政权当道。为了不与司马氏合流,逃避司马氏政权的所谓"礼教"统治,他常常故作放诞,酗酒托志,拒不参与世事。

  有一次,司马昭想拉拢阮籍,就想让阮籍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司马炎,同阮籍结成儿女亲家。

  阮籍事先知道了这个消息,马上看出了司马昭暗地里的阴谋--他是想借此拉拢阮籍上自己的贼船,是司马昭为自己所设的一个局。这就是阮籍的慧眼所在。有了这双慧眼看穿了司马昭的用心,阮籍当然不会上当,钻进司马昭的局里了。

  阮籍想,如果同意了这门亲事,那以后非得上司马氏的贼船不可。这样做,于他的人格不合。如果开口拒绝,那就意味着公开得罪司马昭。这一来,自己的脑袋用不了多久就得搬家了。怎么办?阮籍在家里来回踱步,思考良策。无意中,手触摸到了自己心爱的酒壶,他顿时眼睛一亮,兴奋得叫出声来:"有了,有了!"

  第二天,司马昭派来的使者敲响了阮籍的家门。家僮将使者引进阮籍的书房,还没进门,只闻到一股股酒味扑鼻而来。使者进去一看,只见阮籍已醉如烂泥,口流涎水,手中还抓着一个酒壶,酒壶里的剩酒还时不时地被他抖落几滴,他的胸前已给酒浸透了一大片。

  阮籍虽有些醉了,但他意识到司马昭的使者已经进了自己的书房,于是,又鼾声如雷地打起呼噜来。

  "你的主人怎么这时候还没睡醒?"使者不解地问。

  "我们家老爷向来喜欢饮酒,在士人中已是出了名的,你难道连这一点都不知道?"家僮没好气地将使者抢白了一顿。

  "这……"使者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这叫我回去如何交差呀!"

  "对不起,老爷要休息,请回吧!"

  司马昭的使者只好悻悻地离开了阮籍家。司马昭听了使者的汇报后,对使者说:"他今天醉了,明天还不醒吗?明天你再去与他商谈也不迟呀!"

  使者唯唯诺诺地答应着,心想:我这媒差可真不好办哪!

  第二天,司马昭的使者又带着聘礼来到了阮籍家。家僮将使者带到了阮籍的卧室,对使者说:"我们家老爷自昨天喝醉了酒,至今未醒,还是我把他背到床上,让他躺下的呢!"使者除了闻到足以使自己也醉了的酒味外,就是听到阮籍如雷一样的鼻鼾声。眼看今天正事又谈不成了,只好摇摇头,打道回府,向司马昭作了内容相同的汇报。

  就这样,阮籍是醉了喝,喝了醉,多喝亦醉,少喝亦醉,率性来他个一醉方休,结果,整整醉了六十天。司马昭面对终日沉醉不醒的阮籍,犹如老虎吃刺猬--难以下口。一次次踏进阮家门,一次次吃了闭门羹。有几次,司马昭还亲自登门,想探个究竟,但见到的仍是醉翁一个,听到的仍是呼噜呼噜的鼾声,最后只好作罢,再也不提这门亲事了。

  当听说司马昭的儿子已另行定婚后,阮籍的酒也自然地醒了。阮籍正是通过这种长醉不醒的方法,拒绝与司马氏联姻,拒绝与司马氏集团同流合污。

  司马昭对阮籍拒绝与自己联姻,感到十分恼火,于是,就想方设法来找阮籍的岔子,以置阮籍于死地。

  司马昭派心腹钟会,经常去阮籍家,以访问求教为由,想请阮籍谈谈对时政的看法,并虚心地请阮籍提些治国良策。想以此来看看阮籍的态度,以便加害阮籍。

     阮籍生逢乱世,早已将功名利禄置之度外,抱定口不臧否人物的宗旨。所以,为了不使司马昭计谋得逞,每当钟会来时,阮籍总是喝得酩酊大醉。钟会同他偶尔讲两句话,阮籍也是舌头僵硬地胡说两句谁也听不懂的语言。钟会无法同阮籍对话,也就无法知道他的政治立场。就这样,阮籍避免了一场又一场的政治灾难。

  后来,阮籍听说步兵营的人善于酿酒,有多年陈酒三百斛,就要求去当个步兵校尉,以终日饮酒而"遗落世事",故人们又称其为"阮步兵"。 

  阮籍为什么要这样买醉?就是因为阮籍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他看清了司马昭的儿女亲只是为自己设的一个局。只要自己答应了这门亲事,那就等于是钻进了司马昭的局里面。通过醉酒来一再拖延时间,最终拒绝了司马昭的亲事,使得司马昭的纳亲之局没有能够得逞。再后来,当钟会前来试探的时候,阮籍又一次认清了钟会的用意,于是又用醉酒的方法,使得钟会不能知道自己的政治立场,再一次破了司马昭的局。

  春秋时,鲁国的执政者季孙有一个家臣,名叫阳货,操纵了季氏的权柄。阳货听说孔子仁贤,想拉拢孔子出来,给自己出谋划策,便几次三番送信给孔子,要孔子来拜见他。

  孔子是一个贤明的人,当然具备一双慧眼。他心里立刻知道阳货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盘,明白了这其实是阳货所设的一个局。于是,孔子慧眼看穿了阳货的计谋后,就想办法不陷入阳货的局里。所以孔子不管怎样,就是不去。而阳货又不肯放下臭架子,先去拜访孔子。这样,双方僵持了好长一段时间。

  终于,阳货想到了一个花招,他派人打听孔子的行踪,当听说孔子已外出时,阳货便亲自到孔子家,给孔子送去一只蒸熟了的小猪。

  依照当时的礼节,大夫或相当于大夫的贵族如果对士有所馈赠,士如果不在家,没有亲自拜受,事后就必须亲自去向馈赠者答谢。阳货想通过这种方法,引孔子上钩。

  孔子回来后,发现几案上陈列着一只香喷喷的烤猪,问家人这是怎么回事,家人告诉了孔子事情发生的经过。孔子知道这是阳货引他上钩,有意赚他前去拜阳货,不免轻轻地笑了笑。他想了想,忽然心生一计,便大口大口地享受着阳货送来的美味。

  第二天,孔子开始在暗中观察阳货的动静。一天,只见四匹马拉着一辆车,上面坐着阳货,后面还跟了一些家丁,从阳货的住处出来了。当"得得"的马蹄声已经走远,孔子就整了整衣冠,叩响了阳货家的大门,向阳货的家人表示了谢意,孔子巧妙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终于了却了一个心愿。

  孔子的这一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招数,实在是漂亮。阳货本来已经为孔子设了一局,就等孔子往里面钻。但是孔子却看出了阳货的这一计谋,明白阳货送给自己小猪的背后,其实还有其他的目的,于是就用了阳货自己的招数上前答谢,就这样漂亮地化解了阳货的这个局。

  能不能化解对方的局,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识破对方的计谋。能识破,就能想办法化解;不能识破,就只能等着被打败。所以,具备一双慧眼,多长一个心眼,凡事多思考而后行,方能免于入局。

二、察言善观色

  察言观色是一切人情往来中最基本的技术。不会察言观色,等于不知风向便去转动舵柄,破局就无从谈起,弄不好还会在小风浪中翻了船。

  直觉虽然敏感却容易受人蒙蔽,懂得如何推理和判断才是察言观色所追求的顶级技艺。言辞能透露一个人的品格,表情眼神能让我们窥测他人内心,衣着、坐姿、手势也会在毫无知觉之中出卖它们的主人。言谈能告诉你一个人的地位、性格、品质及至流露内心的情绪,因此善听弦外之音是"察言"的关键所在。如果说观色犹如察看天气,那么看一个的脸色应如"看云识天气"般,有很深的学问,因为不是所有人在所有时间和场合都能喜怒形于色,相反是"笑在脸上,哭在心里"。

    察言观色当中,"眼色"是"脸色"中最应关注的重点。它最能不由自主地告诉我们真相,人的坐姿和服装同样有助于我们现人于微,进而识别他人整体,对其内心意图洞若观火。


  万历四十一年,春闱大试刚刚落下帷幕,参加会试的四方学子焦急地等待着考试结果。发榜后,名列榜首的是宜兴才子周延儒。按照科举规定,接下来便是殿试,这位周延儒又独占鳌头,由皇上钦定为头名状元。当周延儒披红挂彩、身骑高头大马游历京城、招摇过市之时,人们方亲眼看见这位状元郎的风采,竟是位二十来岁的少年书生。

  周延儒少年得志,机敏过人,他本人也自视甚高,一心想在官场中混出个名堂来。他的仕途也还一帆风顺,天启年间,周延儒被派往南京掌管翰林院。他为人机巧,善辨风色,在处理与东林党和阉党的关系时,他左右逢源,两面不得罪,虽与东林党人时有往来,却从未受到阉党的排挤,因而乌纱帽一直稳戴头顶;就是后来的东林党祸和阉党逆案,他也都圆滑地逃过了。

  熹宗在位只有七年,便短命而死。崇祯皇帝登基后,坚决查处党私之徒,整顿朝纲,在惩治魏忠贤逆党之时,唯恐网疏有漏,凡是与魏忠贤集团有过一两次交往的人,一概连坐罢黜,一下子牵连进去百十余人。由于阉党一案惩罚的官员过多,造成朝官严重缺员,于是,崇祯将南京的一大批官员调回京都,各派其职。就在此时,周延儒也被召进京,升任礼部右侍郎。地位改变了,官职提高了,使他有机会能够接触皇上,他便利用这绝好的机会,察言观色、伺机而动,积极创造条件,为实现其夺取朝中大权的野心做准备。

  崇祯元年的冬季,锦州边防军发生哗变。抚臣袁崇焕闻讯调查后得知,因军官们层层克扣粮饷,士兵们忍无可忍才采取这种过激行动,以引起朝廷的重视。袁崇焕在奏章中详细汇报了事件的起因、性质和危害性,建议朝廷从速补发粮饷,以解燃眉之需。

  边地军心不稳,自然事关重大,崇祯皇帝紧急召集朝中大臣,在文华殿论证此事,商议办法。大臣们一致赞同袁崇焕的建议,请求皇上速发粮饷,以解救边地之急。听了大臣们的意见,崇祯脸色阴沉,只是一言不发。崇祯虽然雄心勃勃、励精图治,致力于振兴朱明王朝,一心做个贤明君主,但是,他生于王朝的末世,从小在钩心斗角的皇宫内长大,目睹了一出出夺权争宠的丑剧,心里留下了浓重的阴影,从而养成他敏感多疑、刚愎自用的性格,加之他初登帝位,年纪轻、阅历浅,不善识人,所以处理朝政时往往失于明察,但他却偏要自作圣明。此时此刻,崇祯对锦州边防兵闹事的成因仍然疑窦丛生。

  周延儒最是老谋深算,他非常了解崇祯的脾气,见崇祯对大臣们的意见不表态,早已揣摸透了皇上的心思。于是,他不慌不忙地站出朝班,发表了与众不同的意见,阴阳怪气地说:"朝庭设立边防,旨在防御敌兵。不想,如今敌兵未犯,边防先乱。宁远哗变,连忙发饷,锦州哗变,又急忙给饷,倘若各处边关都来效仿,该当如何是好呢?"崇祯一听周延儒说出了自己所想,大为高兴,便问他有何上策,周延儒只回答道:"此事有关边防安危,粮饷不得不发。只是,须得谋求一经久之策。"细想周延儒的话中意思,也不过是赞同发饷以息兵怒,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高见。不同的是,他提出了一个"经久之策"的说法,就显得与众不同。其实,那个没有一点实际内容的说法,不过是他哗众取宠的借口。就这样,周延儒骗取了崇祯的好感,在皇上心里留下了一个急公负责、站得高看得远,能处置事情的好印象。崇祯当场褒奖了周延儒,而责怪了众朝臣。

  过了几天,崇祯又把周延儒召到宫中单独密谈,商量给饷一事。周延儒再一次替皇上分析说:"军饷首先是粮食,而山海关并不缺粮,那么军兵哗变,是为缺银,其中必有原因。恐怕是下属军官从中作梗、煽动闹事,以此要挟袁崇焕,迫袁崇焕向朝廷要银。"崇祯听后,大为赏识,感到周延儒分析的情况真是入木三分。周延儒又一次受到皇上的青睐。

    其实,此事与袁崇焕毫无关系,戍兵哗变,是由辽东巡抚毕自措置失当造成的,三个月后,袁崇焕才到达山海关,着手处理了善后事务。他以抚为先,罢斥了几个有责任的将领,斩处了十几个破坏性最大的肇事者,毕自引罪自殺。由此看来,周延儒的分析完全是自作聪明,毫无根据。

  时隔不久会推阁臣,周延儒与温体仁早已觊觎入阁,但由于资历较浅,未被推荐,二人心中十分不满,便相互G结,结成政治联盟。先由温体仁发难在先,继之以周延儒从中协助,旧案重翻,借题发挥,矛头所指,集中攻击钱谦益,使崇祯疑心此次会推掺有结党营私之嫌,从而否定了全部会推名单,并罢黜了钱谦益。通过此次事件,周延儒又进一步取得了崇祯帝的好感,不到一年,周延儒被"破格"任命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准许参与机务,从此挤入了最高决策层。

  但是,野心勃勃的周延儒并不以此为满足,为了达到独揽大权,夺取首辅地位的目的,他又施展了一系列的阴谋诡计,竟然可以不顾国家的利益,G结温体仁,利用皇太极的反间计杀害了大将袁崇焕,其真正的目的在于除掉权势居于自己之上的钱龙锡、成基命等人,以便夺取内阁首辅的荣耀权位。

  果然,袁崇焕一案了结后,周延儒的异己力量也被消灭。不久,他被加官晋爵,当上了太子太保,阁阶由东阁改为文渊,最后到武英殿大学士,真可谓一路顺风、青云直上,崇祯朝廷的大权,尽在周延儒手中。

  周延儒一朝大权在握,便迫不及待地引用私人,安插亲信,他所荐用的大同巡抚张廷拱、登莱巡抚孙元化等人都属私亲之流。他还让自己的哥哥周素儒冒籍锦衣卫,并授以千户之职。周延儒还荒唐地把家人周文郁委任为副总兵,这简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周延儒在政治上玩弄权术,在生活上腐化堕落,他又奸又贪,是个酒色之徒;秽行丑闻,几乎人所共知。连同他的子弟们也近墨者黑,在家乡横行霸道,胡作非为,欺压百姓,万人指背。

  周延儒当上内阁首辅后,只顾沉湎于权力所带来的快乐,而忘乎所以,自以为老谋深算、位高宠固,不成想被他亲手提拔的温体仁一脚踢翻,贯于玩弄权术,耍弄阴谋的周延儒栽倒在另一个更为奸诈阴险的温体仁手中。在这出黑吃黑的丑剧中,周延儒灰溜溜地卷铺盖回了老家。几年后,随着温体仁的垮台,周延儒又靠着阴谋手段东山再起,官复原职,再度把持朝纲。遂使朝政一误再误,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就在周延儒机关算尽之时,崇祯帝终于发现了这个误国奸臣的真实面目,于是将他逮捕入狱,最后降旨赐死。

  我们纵观周延儒的发家史,可以看出,在处理"粮饷事件"上,周延儒的察言观色起了很大的作用。群臣都同意赶紧发粮饷,而崇祯皇帝却对此心有疑虑,两者构成了一个充满张力的"局"。然而在这个局当中,周延儒通过自己的察言观色,打破了群臣和崇祯之间这个"局"的张力平衡,使这个僵局一下子得到解救。正因为周延儒破了这个僵局,因而受到皇帝的赏识,得以飞黄腾达’

三、用间辨真伪

    用间,顾名思义,就是安排间谍、奸细在对方身边,以便随时可以掌握对方的动向。如果想要弄清楚对方的真实意图,或许"用间"是一个常用的招数。

  "用间"这个权谋有很长的历史。《孙子兵法》里面就有一个专门讲述关于如何用间的《用间篇》。孙子在《用间篇》里开篇说:"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把孙子的这段话翻译成为现在的白话,意思就是:凡是兴兵十万,出征千里,百姓的耗费,军费的开支,每天都要花费千金,前方后方动荡不安,戍卒路途奔波,疲惫不堪,不能从事正常耕作生产的,就有七十万家。双方相持数年,就是为了决胜于一旦。如果吝惜爵禄和金钱,不肯重用间谍,以致因为不能掌握敌情而导致失败,那就是不仁慈到了极点。这种人不配作军队的统帅,称不得是国家的辅佐,也不是胜利的主宰。所以,英明的君主和贤良的统帅,他们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功业超越普通人,就在于能够预先掌握敌情。要事先了解敌情,不可用求神问鬼的方式来获取;不可拿相似的事情作类比推测来得到;不可用日月星辰运作的度数作验证。而一定要取之于人,取之于那些熟悉敌情的人。

     用间在两军对战之中显得相当重要。而在破局当中也是如此。如果能够巧妙地用间,就能找准对方的动向,就不会轻易陷入对方所设的局里面,在对局之中掌握主动。

  在中国传统艺术瑰宝中,有一幅闻名世界的《韩熙载夜宴图》,长335.5厘米,宽28.7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而在这幅壮丽的艺术珍品后面,却有一个关于"用间"的故事。《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由听琴、观舞、休闲、赏乐和调笑等五个既可独立成章,却又相互关联的片断所组成的画卷,无论是造型、用笔、设色方面,都显示了画家的深厚功力和高超的绘画技艺。《韩熙载夜宴图》全卷共分五段:第一段写韩熙载与宾客们谛听状元李家明的妹妹弹奏琵琶的情景;第二段写韩熙载亲自为舞伎王屋山击鼓;第三段写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第四段写女伎们吹奏管乐的情景;第五段写宴会结束,宾客渐渐离去。全图五幅,整幅画卷交织着缠绵又沉郁的氛围,看得出主人公在及时行乐中,遮隐着对生活的巨大失望和内心痛苦。

  顾闳中为什么要"心识默记"地画下这个长卷?韩熙载为什么要夜夜笙歌大摆"夜宴"?一切尽在那个乱世的政治大背景之中。

  韩熙载原是山东的一个贵族,因后唐诛杀其父而逃到江南做官。韩熙载博学多才,写得一手好文章,年轻时在京洛一带即负盛名,所以,深得南唐三主喜爱。李昪死后,其庙号"烈祖"即由韩熙载参与制定的。李璟即位后,曾令韩熙载以本官权知制诰。中主死后,后主李煜更是有意授其为相。

  韩熙载历三朝、事三主,自然会卷入宫中党争权斗,尤其引起宋齐丘、冯延巳等朝中权要的嫉恨与不满,所以,官运也是起起伏伏。至李煜继位,南唐摇摇欲坠,宫中党争日甚。所以,为了避祸,韩熙载跑到中华门外的戚家山装病不出,或以声色自娱来"避国家入相之命"。

  韩熙载的夜宴排场很大,就其传世的夜宴图看,画中有名有姓的就有四十余人,多数都是社会名流。韩熙载可谓家财颇丰,除了每月丰厚的俸禄收入外,由于他文章写得极好,文名远播,江南贵族、士人、僧道载金帛求其撰写碑碣的人不绝于道,甚至有以千金求其一文者,加上皇帝的赏赐,遂使韩熙载成为南唐朝臣中为数不多的富有之家。

  正因为韩熙载家富于财,所以他才有条件蓄养伎乐,广招宾客,宴饮歌舞。家财耗尽后,仍未有所改变,每得月俸,就散于诸伎,以至于搞得自己一无所有。每到这个时候,他就会换上破衣烂衫,装成盲叟模样,手持独弦琴,敲敲打打,逐房向诸伎乞食,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后主几次想把他召来申斥一顿,碍于他是朝中大臣,不想直斥其过,便命画师顾闳中潜入韩熙载家,将其取乐之状描绘下来。顾闳中乔装打扮,一连数夜混入韩府细心观察,将韩熙载与诸伎女纵情灯烛间,觥筹交错之情景默记于心,归来后再仔细揣摩,然后绘成长卷献上,果然惟妙惟肖,形神酷似,这就是擅誉千古的《韩熙载夜宴图》。

  据说李煜曾把这幅画拿给韩熙载观看,希望其能节制放荡的生活,以国事为重,韩熙载表面上"视之安然",内心却是大吃一惊。

  在《韩熙载夜宴图》背后这场斗争中,后主李煜采用了"用间"这样的计谋,掌握了韩熙载的动向,使其占到了上风。画师顾闳中则成为了后主李煜"用间"的这个间。正是这一场用间的大戏,使得后世多了一份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后主李煜也因为"用间",破了韩熙载不问国事之局。

  其实,这用间的计谋,历史上很多的皇帝都用过,而不仅仅是后主李煜。到了明朝的朱元璋那里,更是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

  对于手无寸铁的儒士,朱元璋也刻意防范。为了侦察别人隐私,他设立了特务机构锦衣卫。莘莘士子的举手投足,都在特务的严密监视之下。

  博士钱宰奉调赴南京编纂《孟子节文》,公余之暇,信口吟了一首诗。不料隔墙有耳,早已被特务录在纸上,报告给了朱元璋。次日上朝时,朱元璋指着诗中的"嫌"字说,你的诗写得不错,只是朕并没有"嫌"你,改作"忧"字如何?钱宰吓得手足无措,连忙叩头谢罪。

    国子祭酒宋讷一天因小事闷闷不乐,特务在门缝里觑得明白,照实画了下来。次日朱元璋问他因何生气,宋讷如实回答,并问皇帝何以知晓。朱元璋莞尔一笑,拿出了画像,宋讷不由得大惊失色。这真是让人毛骨悚然,要知道宋讷并不是睡在街上的,他在自己家里生气,这些特务不但一直在监视他,还居然饶有兴致地把他生气的样子画了下来。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在没有照相机的当年,深更半夜,你坐在自家房里,居然就在离你不远处(很有可能就在家里),有人正在一边看着你,一边帮你画像。

  从这两件事可见朱元璋对于"用间"可以说是痴迷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为什么会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通过用间,能很好地掌握对手的一举一动,不但可以防止自己陷入他人的局当中,还能使他人为我所用,防患于未然。

  当然,使用用计一定要用好,确保用间万无一失,不然的话,就可能会被对方所利用,反而中了他者的反间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八十三万水陆并进,浩浩荡荡向东吴进发,在三江口与东吴水军初战失利。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为曹操献计,建议先立水寨,让不熟悉水战的北方军在中间,熟悉水战的荆州军在外,每日水上练兵,然后再与东吴军大战。东吴大都督周瑜知道后大惊,决心除掉蔡瑁、张允这两个投靠曹操的荆州降将。

  这时,正好有曹操的幕僚--九江人蒋干,来访周瑜。

  原来,曹操初战失利,心中非常烦恼。蒋干曾经是周瑜的同窗好友,主动提出到东吴游说周瑜投降曹操,顺便也可以到东吴军中打探虚实,侦察情况。

  周瑜明知蒋干此行目的,但佯装不知道。要求蒋干只叙友情,不谈政治。并极其热情地接待昔日的同窗好友在军中大摆"群英会"。大张筵席,觥筹交错,直喝到夜深时分,酩酊大醉,呕吐不止。还硬拉蒋干同榻而卧,抵足而眠。

  周瑜和衣卧倒便鼾声如雷,睡得死沉沉的,蒋干却根本睡不着。二更时分,营帐内灯还没熄灭,蒋干见周瑜桌上堆着一卷文书,心想正好偷偷侦察一下情况。于是起床偷看,却见一封信上写着"蔡瑁、张允谨封"。蒋干大吃一惊,打开一看,原来是蔡、张二人与周瑜联系,愿将功赎罪,故意把曹操军队困在水寨中,然后伺机斩杀曹操。正看着,听得周瑜翻身,蒋干连忙把信藏在衣兜里,一口把灯吹灭上床假睡。将近四更,忽听得有人入帐叫:"都督醒没有?"周瑜惊醒问那人什么事,那人说:"江北有人过来。"周瑜忙叫那人低声,然后又连叫了两声蒋干,蒋干装睡不理。于是周瑜与那人走出窗外低语,蒋干仔细偷听,只听那人在窗外说:"蔡、张两位都督说,一下还下不了手……。"后面的话声音更低,便听不清了。一会儿周瑜进帐又叫了两声,蒋干仍然装睡不应,周瑜便脱衣再睡了。

  蒋干心想,周瑜是个精细人,天亮发现信不在了,必然要把我抓起来。于是便轻轻起床,悄悄出了营帐。门口军士只问了问,因是都督的客人,也不阻挡。

  蒋干一过江便向曹操汇报,虽没能说服周瑜投降,但却探听到重要情报。边说边拿出蒋、张二人的信给曹操看。曹操一看大怒,马上叫来蔡瑁、张允,要他们立刻出兵攻打东吴。二人果然都说时机未到,不可进兵。曹操喝令军士推出斩首。可怜二位水军都督,莫名其妙中就已做了冤死鬼。

  曹操的这个用间计可谓失败透顶。本想利用蒋干窃取周瑜的情报,没有想到却被周瑜所识破,带给曹操的假情报,使得蔡瑁张允成为冤魂。可以说,曹操破局不成,反为周瑜所破。

  所以,用间固然是获取对方资料的一个妙方,但是也该谨慎才是啊。

四、小处知虚实

    在一个局里面,往往是不同的人表面现象相似但实质不同,是很容易迷惑人的。

  有的外貌温厚和善,行为却骄横傲慢,非利不行;有的貌似长者,其实是奸人;有的外貌圆滑而内心刚直;有的看似坚贞,实际上疲沓散漫;有的看上去泰然自若,迟迟慢慢,可他的内心却总是焦躁不安。目空一切的人看样子很聪明;愚蠢得可爱的人看上去像个正人君子;鲁莽的人看上去往往好像很勇敢。随随便便许诺的人给人的印象很爽快,实际上这种人却很少有什么信用;什么事都要插手的人好像多才多艺,一旦要他拿出真本事就会露馅;锐意进取的人似乎精诚专一,可是这种人的热情不会持久;吹毛求疵的人好像是很精明,实际上只能添麻烦;动不动答应给人这样那样好处的人好像乐于施惠,但是这种人常常说了不算;当面百依百顺的人貌似忠诚,然而这种人大多是阳奉阴违之辈。这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典型现象。也有似非而是的情况。大政治家看似奸诈,却是能成就大事业的人;有大智慧的人看似痴愚,然而其内心却一片空明,聪明盖世;博爱的人看似虚幻,其心胸实际上非常宽厚充实;正直无私的忠言虽然听了让人不高兴,但其情感却是出自一片至诚。

  识别他人很困难吗?其实不是。一个再狡猾的人,也会在细节处露出马脚。所以,识人于微,在细节处识人确实是一项了不起的本事。一个主要的智慧在于要从小的方面推断大的方面,从今天的行为推断以后的行为,得出用人策略。


  周亚夫是汉景帝的重臣,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了赫赫战功,官至丞相,为汉景帝献言献策,忠心耿耿。一天汉景帝宴请周亚夫,给他准备了一块大肉。但是没有切开,也没有准备筷子。周亚夫很不高兴,就向内侍官员要了双筷子。汉景帝笑着说:"丞相,我赏你这么大块肉吃,你还不满足吗?还向内侍要筷子,很讲究啊!"周亚夫闻言,急忙跪下谢罪。汉景帝说:"既然丞相不习惯不用筷子吃肉,也就算了,宴席到此结束。"于是,周亚夫只能告退,但心里很郁闷。

  这一切汉景帝都看在眼里,叹息到:"周亚夫连我对他的不礼貌都不能忍受,如何能忍受少主年轻气盛呢?"汉景帝通过吃肉这件小事,试探出周亚夫不适合做太子的辅政大臣。汉景帝认为,周亚夫应把赏他的肉,用手拿着吃下去,才是一个臣子安守本分的品德,周亚夫要筷子是非分的做法。汉景帝依此推断,周亚夫如果辅佐太子,肯定会生出些非分的要求,趁早放弃了他做太子辅政大臣的打算。

  这就使汉景帝所谓的"一双筷子"识人的故事。通过一件小事,就能知人品性。知人品性,就能对人有所防备,使自己不掉进他人所设的局里。

  这种识人于微的故事,在历史上还有很多。比如吕元膺。唐朝时,德高望重的吕元膺任东都洛阳留守时,经常和他的门客一起下棋。

  有一次,吕元膺一边下棋,一边批阅公文,看着批着,竟忘了下棋。和他一起下棋的那个门客一看,机会来了,就趁机偷偷地换了一枚棋子。这样一来,局势顿时大变,那个门客就可以稳操胜券了。

  说来也巧,偏偏他这个小动作让吕元膺看到了。吕元膺也不当即拆穿,就打着哈哈结束了这盘棋。第二天他客客气气地对那门客说:"我这儿人浮于事,难免会耽误先生的前程,还是另请高就吧。"说罢,给他准备了一份礼物,为他送行。门客是哑巴吃馄饨,心中有数,只好红着脸,讪讪地走了。

  十多年过去了,吕元膺一直闭口不谈这件事。直到他病危前夕,才语重心长地对围在病床边上的儿孙们说:"为人处世,交朋友一定要认真对待,仔细选择。十多年我在东都时,和一个门客相处极好,就是为了这么一枚棋子,我下决心把他辞却,不再与他交往。说起来,他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更换一枚棋子,原是小事一桩,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但我却从中看到他的心迹可畏。当初如果直接说出来,又怕他担惊受怕,从此一辈子抬不起头来。但是事至今日如果再不说,又怕你们不了解真情,会引起误会。这么一说,我也就没有好牵挂的了。

  说罢,他坦然地闭上双眼,溘然长逝。

  细节处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这就是识人于微。如果不吸取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就容易被他人的表象所迷惑,对本该警惕的人没有警惕,掉进他人所设之局中,最终铸成千古大错。

  知人之难,虽不说难于上青天,很多人却没有解决好这个难题。究其原因,一个难点在于人心隔肚皮,难以彻底洞明。表面上像一盆火,背地里却握着刀;脸上露着笑容,脚底下却使绊子。这种情况可以说太常见太常见了。势利之徒多如汪洋大海,而且越发有汹涌澎湃之势。以前尚且说人一走,茶就凉,现在则堂而皇之地宣称人未走,茶已凉,人心之难测,由此可见,正所谓知人知面难知心。

  另一方面,知人难,也不全是因为人心险恶。用人者本身的昏愦,也是个重要原因,遇上这种情况,只让人感到无话可说。就好比齐桓公,本来管仲已经通过细节,得出了那几个宦官人品不好的结论。但是齐桓公不听劝告,终于使自食其果。

  "小处窥全豹"、"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讲的都是小处见大的基本道理。都说"姜还是老的辣","阅人无数"的老人有丰富的处事处人经验,往往深谙识人于微的道理,轻描淡写的随意间就能抓住事或人的本质。所以说,从细节识人,是一种大智慧。有这样智慧的人才能够不被他人表象所迷惑,对人提高警惕,而不陷入他人所设置之局中。

五、醉酒观其性
    
    自酒出现以来,人类就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将士出征,文人写诗作画,家庭喜庆致贺,师朋之会都离不开酒。直至今天,饮酒仍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各种活动中占有重要地全。我国古代文献及诗歌、小说、戏剧中,留下了相当丰富的关于酒的记载,有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生动有趣的传说故事,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同时,酒又是一种麻Z品,它可抑制人的某些大脑神经,喝得稍多一点,便容易使人的言谈失去克制,话越说越多,越说越随便,一些久埋在心底的话,此刻也可脱口而出。说酒话时,可能语无伦次,但多为真言。即使"多诈"的曹孟德,在与刘备两人青梅煮酒论英雄时,喝着喝着,也终于喝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的真言来了。酒,确能使人言平素之所未言,在醉得可以的时候,慢慢敞开心扉,吐露最隐蔽的心曲,真情毕现。

  在对局之中,如果能很好地利用"酒"这一道具,或许能保证你更好地掌握对局者的真实信息,使你更好地识明局势。唐朝的刘文静就是因为在酒后口不择言,导致了杀身之祸。
  

  唐朝初年的刘文静,很久以来都对裴寂心怀不满。他认为自己才干比裴寂高,又建有军功,职位却处在裴寂之下,心里很不平衡。他生性高傲豪放,喜谈天下大计,与李渊亲切实在的统御风格有些不大合拍。

  李渊刚刚登极称帝之后,常常和大臣们一道吃饭,坐在一条长椅上,几无君臣之分。刘文静劝谏李渊道:"从前王导有一句话,'如果太阳跟万物总在一条线上,那么生物又怎能蒙受到万丈光芒从高空照射呢!'如今皇上和臣属的位置没有差别,不是长久之道啊。"李渊不以为然:"过去汉光武与严子陵同睡一张床,严子陵将脚压在汉光武的肚子上。现在各位大臣都是德高望重的人物,有的是平生亲朋好友,当年的友情怎能忘记,请你不要在意这些!"刘文静怏怏而退。他的个性使他无法融进李渊的私人小圈子,于是和皇帝的感情越来越疏远。

  某年春天,刘文静被派到李世民身边一同镇守长春宫。他身任民部尚书,却被支到外地,显而易见是李渊厌烦他,他更怀疑是裴寂从中捣的鬼。当裴寂率军出征晋州之后,朝廷大事缺乏精通实务的相才打理,李渊才将刘文静调回长安。这本来是刘文静上升的一个契机,他也干得颇为卖力。

  当裴寂因战败而灰溜溜地返回京城以后,刘文静多少有点幸灾乐祸,但他没想到,李渊那么快便恢复了裴寂的职务,依旧把无比的宠信加在裴寂身上。刘文静真的嫉妒了,想当初,他战败归来后,被削官了好几个月,通过第二次征战胜利,才恢复了原来的职务。相比之下,李渊对裴寂有多偏袒啊!于是,刘文静本能地对裴寂产生了较大的抵触,每次在朝堂上商议军政要务,两人的意见几乎都对着来:凡是裴寂所肯定的,刘文静一定要否定;凡是刘文静所肯定的,裴寂也一定要否定。在很短的时间内,两人的关系急剧恶化。

  事情出在一次酒后失言上。那天刘文静和弟弟通直散骑常侍刘文起在家中喝酒,刘文静向弟弟发了一大通牢骚,越说越激愤,后来简直无法控制情绪,便乘着酒兴,拔出佩刀砍在屋柱上,谩骂道:"我迟早要杀了裴寂这王八蛋!"那段时间,他们的家中很不宁静,多次闹起了妖怪。刘文起这人很迷信,便召来巫师在星光下披散头发,口中衔刀,作法镇邪。

  这两件事,都被刘文静的爱妾桃儿看到了。桃儿最近在与其他美女争风吃醋中失了宠,对刘文静满怀怨恨,回家省亲时,便把所看到的情况和哥哥讲了,经过这一番发泄,她心里才略略感到一丝快意。但她的哥哥却以为刘文静真的要谋反,怕连累了自己,急忙向朝廷揭发了刘文静的异常举动。

  皇帝李渊把刘文静兄弟俩抓进监狱,派裴寂和萧蠫出面审问。

  "太原起义之初,我作为司马,大致和裴长史的名位差不多。"刘文静全无了往日的豪气,头发乱蓬蓬的,神情颓伤之极,他向两位主审官原原本本地坦白道,"而今你老裴做了仆射,身为第一宰相,住着上等的住宅。而我刘文静官职跟众人差不多,年年东征西讨,老母留在京师,住个房子都还漏雨,心里实在是有些不满,醉酒后控制不住,才口出怨言。"

    当李渊看到这些供词后,便对群臣说道:"凭着刘文静这些话,就足以证明他想谋反。"

  礼部尚书李纲和内史令萧蠫竭力辩说刘文静并无谋反之意。

  远在长春宫的李世民得知这一重大变故后,接连上了好几道奏章,为刘文静说情。他说,当初在晋阳筹划起义时,是刘文静最先定下了西取长安的非常之策,然后才让裴寂知道;等到平定了京城,两人的待遇差距太大,所以刘文静才口出怨言,这绝不是谋反。请父皇明察。

  李世民历来对李渊有很大的影响力,他的辩护使李渊产生了犹豫,但裴寂却有意把话朝李渊最忌讳的地方挑:"刘文静的才干谋略的确超过常人,但他的个性粗疏、凶险,对皇上您和裴寂二人的怨恨藏了很久。现在天下还没平定,外有强敌逼近,如果将他赦免,必定留下大患。"

  李渊正为了山西的危情而处在极大的焦虑之中。听了裴寂的挑唆,他杀机陡起,终于下令处死刘文静和刘文起两人,并将他们的家产抄没。

  刘文静临刑前,抚摸着胸口,惨痛地说:"自古人们都说,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看来真是这样啊。"他死时五十二岁。时为武德二年冬十月四日。

  刘文静的死,正是死在了"酒"上。正是在酒劲的催发下,他才会说出杀裴寂的话。把他心中的不满都泄露了出来,使得裴寂知道了实情。结果导致裴寂反而先下手为强,破了刘文静还正在酝酿中的局。

  俗话说:"言多必失。"酒喝多了,话说多了,难免酒后失言,冲撞他人,或被视为"犯上作乱"。在封建专制时代,因酒后讲了真话,最后惹来祸水的,可谓屡见不鲜。完颜希尹饮酒发怒惹祸也是如此。

  完颜希尹是金朝大将,历仕太祖、太宗、熙宗三朝,在军事、政治、文化各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名谷神,又名古新、兀室、悟舍。完颜部人,与皇族同姓,金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远亲。祖上曾与阿骨打列祖列宗交往甚密。关系非同一般,两人誓约:"生则同川居,死则同谷葬。"在平定部族叛乱中屡立奇功,深得阿骨打的信任和倚重,地位处于众亲之首。

  希尹由于风华早茂,赢得天子的钟爱,又加上父亲是开国名将,因而他能婚娶挞懒之女易罗哂。挞懒是金初的一等功臣和实权人物,又是贞惠皇后之弟,与之联姻无疑也为希尹日后的仕途通达平添一块政治砝码。

  从阿骨打举兵反辽起,希尹便跟随天子南征北战,成了阿骨打的得力谋臣。早在天会四年(1126),阿骨打在宁江州大败辽军后,他就力劝其南面称君,阿骨打却推辞说,"一战而胜,逐称大号,岂不显得太浅薄了。"不过阿骨打还是于次年称帝,定都上京,国号大金。希尹始建称帝之议,则是功不可没的。

  但是后来,金皇室内部发生了激烈的立储之争。希尹在这场宦海政争中,先被削职,后复出并协助新帝熙宗平定宗磐、宗隽等的谋反,获得了银鼎的赏赐。其后熙宗又以右副元帅宗弼为都有元帅,封越国王,以太傅、领三省事;宗干为太师,领三省事如故,进封梁国王。而希尹虽功勋卓著,获金银鼎之赐,但官位仍旧,只封了个空衔陈王,心中自然不快,却也只得忍气吞声地依然做无事可管的左丞相。

  天眷三年(1140年)九月,客星守陈,精明的太史洞察朝中秋毫,认为陈王希尹将有大祸临头,便托人转告。可希尹自恃才高聪颖,善于周旋,对此不以为然,放松了警惕,一如既往,穿梭应酬于官场。一天,都有元帅宗弼将往祁州例行公务,百官前去拜会辞别,饯宴燕都檀州门。希尹与他关系一般又位居其下,心中自有说不出的滋味,但还是面带笑容,照常前去辞别。深夜,百官散去,可希尹似乎酒意正浓,迟迟不肯归去。宗弼也迎其所好,酒宴重开。

  希尹很快醉意朦胧,话如泉涌,宗弼也装得谦逊至诚,洗耳恭听。希尹醉了,言语无所顾忌,说到激动之处,手舞足蹈,似要把宗弼吃掉,竟然放肆地说:"你只不过是鼠窃之辈,岂是我的对手!你有多少兵马?天下的兵马都是我的耶!"他愈说愈激动,愈说愈不着边际。宗弼顿感问题严重,以手示意,假装解手去了。

     宗弼出来后骑上快马,直奔宗干王府,添油加醋地对宗干转述希尹的话:"你以为有了熙宗靠山,当上了元帅,就相安无事了吗。熙宗是我一手扶植起来的,没有我,他哪能登上御殿龙座。现在可好了,你们封官加爵,倒把我忘却了,岂有此理!"宗干也感到有些紧张,可仔细一想,希尹扶助熙宗确是尽心尽力,联手除去宗磐逆党,他也竭尽其忠,何况他也算是帝室之后,不会走得太远。于是为他辩护说:"酒后戏言,不必当真!"

  次日晨,宗弼又借向皇后辞别之机,状告希尹。皇后安慰说:"皇叔且行,不用担忧,容我款奏天子。"宗弼离京之后,熙宗很快从皇后那里获得密报,心中暗暗吃惊,即令皇后召问宗弼,欲问个究竟。

  皇后遵命,即派燕京留守完颜阿普星夜兼程追赶宗弼。终在良乡追及,促其火速返京。宗弼回到京师,立即觐见天子,面奏希尹反状。熙宗怒目吼道:"朕欲杀老贼久矣。为何宗干为他辩护!"于是,下了一道赐死密诏,诏云"帅臣密奏,奸状已萌,心中无君,言宣不道",并把裁处大权交给了宗弼。宗弼率军包围希尹府第,宣读皇帝赐死密诏,处死了希尹,同难的还有其子及僚属萧庆等。

  完颜希尹酒后的话虽然是酒话,但也是内心想法的流露。正是因为在酒劲的作用下,他才说出了这样口不择言的话,给自己也带来的杀身之祸。

  正因为这样,有人对饮酒显得特别的谨慎,甚至下决心戒酒。春秋时期的政治家--齐桓公的上卿管仲,说过一句有名的话:"湛于乐者洽于忧,厚于味者薄于行。"有一次齐桓问他为什么不饮酒,他说:"我听说酒喝到肚子里,舌头就会失去控制,话就会多起来,话多了就会说错,说错了就会招来杀身之祸。"最后管仲说:"臣计,弃身不如弃酒。"

  由此观之,酒是破局的一种道具,运用得心应手的话,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六、观友知其人

  看一个人的底牌,要看他身边的好友。看看他身边围绕的都是些什么样子的人,通常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多数是因为志趣相投,并且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有的人是为了一个相同的事业走在一起的,他们有着一个共同创业进步的伟大目标;而有的人纯粹是为了吃喝玩乐而走在一起的,他们有的只是在一起赌博、胡闹的随意性;而最可憎的应该是那些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走在一起的,他们内外G结、狼狈为奸。所以,根据不同人所交结的朋友不同,我们就可以来认识所考察的人是贤才,还是不肖的坏人。这样,我们就能对他人保持警惕,避免被他人所利用而掉进他人所设的局里面。

  贤士是永远和贤士趣味相投而在一起的。俗话说,鱼爱鱼,虾爱虾,乌龟爱的是王八。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我们来看看M國时期的北洋军阀集团,是怎样在"物以类聚"这一规律下聚在一起的。"观其友而知其人"的智慧,用来看北洋军阀,是最合适不过的。


  北洋军阀这些人,几乎没有一个好人。我们先来看看袁世凯,他是一个唯利是从、唯利是图的人,说他是两面派,未免冤枉了他,因为他实在是一个多面派。在晚清复杂的政治格局中,他八面玲珑,不管风向哪面吹,他都会顺风而动。

  1885年,袁世凯经李鸿章保荐,任"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权代表。中日甲午战争前夕请调回国。在北京,袁世凯利用他叔祖袁甲三和其他的社会关系,广交权贵,很快就博得官宦们的宠心。他们认为袁是少有的"知兵文臣",进而要求皇上越级提拔他。

  同时,袁还极力谄媚巴结慈禧太后的亲信、握有兵权的荣禄,他把翻译的兵书呈递荣禄请求指教,并百般地向荣表白其倾慕之心。

  于是,袁世凯很快就在荣的心目中有了位置,荣称其为"特殊人才",欲大力提携。从此,袁世凯打通了步入最高统治阶层的道路。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不仅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陆军的实力也大大减弱。清王朝感到现有的军队很难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便想再建立一支新型的军队。

     1895年12月21日,袁世凯肩负着皇帝给他的练兵重任,到达距天津东南70里的小站,用日本陆军的制度和训练方法督办新建陆军。袁世凯也正是靠着这支力量最后得以"窃国"。

  康有为"公车上书"在朝野内外引发了一场DZ,不仅是清朝的守旧势力感到震惊,更让那些有识之士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由于光绪帝锐意兴治、奋发图强,袁世凯觉得康有为提出的变法主张很可能会符合光绪帝的心意,前途不可限量。

  于是,袁世凯便有意接近康有为,还把康有为称为"大哥",显得异常亲切。他还常向康有为吹嘘自己在朝鲜时,与日本人如何如何打过仗,以及主张對日強硬等"英雄壮举",袁世凯很快便取得了康有为的信任。

  同时,袁世凯又时常登门拜访了几乎所有的老臣,向顽固派表白自己反对"维新"的心迹。而此时,清朝的顽固派每天都到颐和园,哭诉光绪和维新派的"罪状",纷纷要求慈禧重新执政。

  终于到了戊戌变法面临失败的时候,光绪帝深感处境孤危,朝不保夕。于是下了道密诏给康有为、谭嗣同等,要求他们"妥速密筹,设法相救"。9月18日晚,康有为集合了维新派"经画救上之策",决定由谭嗣同携带密诏"说袁勤王","杀荣禄、除旧党"。深夜,谭嗣同来到法华寺袁的寓所。

  当谭说明来意后,袁一再表白"青天在上,不敢辜负天恩","圣主乃吾辈所共事之主","但能有益于君国,必当死生以之"。谭见如此,便把"诛旧党"、"杀荣禄"的方案和盘托出。

  谭嗣同走后,袁世凯权衡两派实力,马上作出决定,于20日上午乘火车去天津荣禄处,彻底出卖了维新派,同时建议"欲破奸谋,卫慈圣耳"。

  由于袁世凯的出卖,使慈禧太后提前发动了政变,绞杀了变法运动。随着谭嗣同等"六君子"的人头落地,袁世凯也飞黄腾达了。他获得赏银四千两,荣升为工部左侍郎,仍统率武卫右军一万人。他的顶戴花翎上沾满了维新派英豪们的鲜血。

  袁世凯在关键时刻为慈禧立了大功,深得慈禧赏识。慈禧太后和荣禄一致认为:袁世凯既熟悉洋务、为洋人所信赖,又有魄力,尤其是对慈禧太后忠心不贰。于是这个八面玲珑、诡计多端、极其阴险狡诈的袁世凯,又一次受到提拔,在李鸿章死后,便任命他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日俄战争后,袁世凯清醒地看到"不立宪即革M",别无它路可以选择的政治局面;同时,他也看到"立宪"完全可以保住他的靠山慈禧太后,进而保全自己。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这种政治潮流,必将前功尽弃。

  于是,袁世凯于1905年又开始了投机立宪活动。处处以"开通风气"自鬻,连上奏折,侈谈立宪。1907年夏秋之交,立宪运动达到了高潮,袁世凯一跃成为"急进派"。7月28日,袁奏请"赶紧实行立宪",并列陈十件大事。9月,他担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后,更热心于立宪。1908年初,他还奏请"限年立宪,从速"。于是,袁世凯在国人心目中,俨然成了一个立宪派的中坚分子。1908年,慈褚太后和光绪帝同在11月中旬死亡。慈禧太后垂危之际安排由3岁的溥仪继承皇位,年号为宣统。其父载沣为摄政王,掌握军政大权。在北洋集团和满族亲贵之间,由于矛盾日益尖锐,袁世凯被罢了官。

  1909年1月6日,袁世凯仓促出京逃往河南。其后,袁世凯施行韬晦之计,暗中却一直和心腹、爪牙保持联系,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政治活动,时刻准备东山再起。

  后不到3年,辛亥革M就爆发了。在清王朝即将彻底灭亡之际,清廷迫不及待地需要物色一个能有效地绞杀革M的人物。一部分皇亲贵族和帝国Z義各国驻京公使,一致认为"非袁不可收拾局面"。

  于是,袁世凯乘机再起。袁先是担任湖广总督,接着又把湖北前线的军权完全揽到手里。夺取军权后,袁世凯更加野心勃勃,开始了攫取M國总统职位的阴谋活动。

  袁世凯在北京稳住阵脚之后,便回过头来对付革M党人。多少年来的反革M实践已经让他感到,此次革M绝非偶然,更不能只靠Z压而制止。

    于是,袁世凯又操起了惯用的两面派伎俩。为了迎合革M党人"反满"的愿望,他把自己装扮成汉族利益的维护者。

  当他觉得"诱和"有了希望后,又派人到处活动,企图获得"國M共举",当上"第一任之中华共和总统"。

  为了祖国的南北统一,孙中山不得不让步。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宣布解除自己临时大总统的职务。结果,无数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革M果实,被诡计多端的袁世凯篡夺了。袁世凯粉墨登场,窃取了临时大总统的宝座。

  1912年8月,同盟会与共和党、國M共进会、國M公党和共和实进会合并,改组为國M党,一切党务都由代理理事长宋教仁主持。在当时,國M党就是反对袁世凯独裁的唯一大党。1912年底至1913年初的国会大选中,國M党取得了胜利,并预定宋教仁担任内阁总理。袁世凯眼看内阁回到國M党的手中,进而又要变成束缚他的工具,袁世凯岂能容忍?

  在这权力发生危机的时刻,袁世凯丧心病狂,不择手段,通过特务头子洪述祖,传令曾经在上海当过流氓和帮会头子的应夔丞,制.造了一桩震动全国的大血案。1913年春,宋教仁在湖南、湖北等地旅行后抵达上海。3月20日夜,由上海启程返北京,当他刚刚步入火车站,就被应夔丞所收买的兵痞武士英用枪击伤,因伤势严重,抢救无效于3月22日逝世,终年31岁。就这样,原来那个口口声声大讲"大总统是國M公仆",时时处处鼓吹"共和"的袁世凯,终于撕下了冠冕堂皇的假面具,一个彻头彻尾的封建独裁专制Z義者的面目出现在人民的面前了。袁世凯苦心经营独裁专制,却始终对总统的地位感到不满足。于是,他一边制.造舆论扬言"非帝制不可",一边又开始了他称帝的罪恶活动。袁世凯深知要复辟帝制,必须首先取得日本的支持。

  因此,對日本侵占山东,他采取了退让政策。更有甚者,为了讨好日本侵略者,实现其所谓"日华亲善",竟屈膝投降,丧权辱国,承认日本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的亲信还将流氓、妓女等乌七八糟的丑类组织起来,美化为"人力车夫请愿团"、"乞丐请愿团"、"妓女请愿团"。刹时间,北京出现了各种五花八门的对恢复帝制有"狂热"之情的"请愿团"。

  袁世凯为了笼络称帝的支持者,大肆滥授爵位,广施恩德。甚至挖空心思,为了取得满族王公亲贵们的支持,还试图将自己的小女儿嫁给废帝溥仪,以此和清皇室联姻。因而,尽管清朝皇室满心嫉妒、怨恨,却也只好发表声明拥护袁世凯当皇帝,还准备让出皇宫,迁往颐和园。袁世凯在耍尽花招之后,才肯称帝,无非是要说明,他当皇帝既是天命所赋,又是人心所向。

  1912年3月10日,在北京石大人胡同的前清外务部公署内,袁世凯狂笑不已:"吾生五十三年,今日为妄举。"这是两面三刀的袁世凯阴谋得逞后的狂喜,也是对受到欺诈者的嘲弄!要看欺骗者的伎俩,在这方面袁世凯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们再来看看同属于北洋军阀里面的段祺瑞。段祺瑞属于袁世凯手下的北洋三杰之一。所谓的的北洋三杰是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号称龙、虎、狗,里面没有一个是善良的角色。

  段祺瑞此生最大的作为,是曾"完美"地逼走了几任总统。袁世凯死后,段祺瑞非常不情愿地以"顾命大臣"的身份,去黎府通知黎元洪继承总统职位。那一天,段祺瑞与黎元洪端坐在楠木桌旁,谁也不开口说话,如两尊木雕的泥塑。呆坐了半天,段祺瑞突然起立向黎元洪三鞠躬,黎也赶快欠身还礼。礼毕,二人仍还原位,段仍不开口,黎也不做声……旁边的人自然不敢发一言。这幕哑剧足足演了40多分钟,段祺瑞终于起身告退,黎元洪也只好茫茫然起身送客。这时段祺瑞对总统府秘书长说:"黎总统这里没有人,你就留下帮忙吧。"

  段祺瑞用这种方式宣布黎为总统,分明只是把黎当成一个玩物而已。其后不久,因段祺瑞事事作梗,黎元洪被逼得神经迷乱,竟把"辫帅"张勋请进北京,结果演出了一场复辟闹剧。等到段祺瑞得意洋洋地打跑张勋,完成"三造共和"的美名后,黎元洪就只能老泪横流,挂印而去了。

    
    黎后的总统是冯国璋,段平时称其为"四哥"。他们同为袁家得力干将,号称北洋一狗一虎。冯上任之初,曾握着段的手说:"再也没有府院之争了。"可是面对权力,这两兄弟争得更厉害,段与黎是水火相煎,他们却是真刀真枪!段的霸道与跋扈逼得冯国璋走投无路,自带了一旅精兵,200箱子弹,以巡视南方战场为名,沿津浦线南下,直奔南京老巢去了。可是段却派心腹段芝贵在蚌埠截住了冯大总统,冯大总统不可能看不到围在火车周围的荷枪士兵,只好眼望近在咫尺的南京,恨在心头不敢言声,乖乖地回到北京,从此彻底放权给段祺瑞。

  如果说段祺瑞逼走总统毕竟还算是政治斗争的话,那么他指使手下得力干将徐树铮,折磨蒋百里就显得太过阴毒了。蒋百里是保定军校校长,留日的高才生,因为在日本军校成绩极端优秀,曾得到过日本天皇亲赐的宝剑。他的梦想就是要把自己的所学奉献给国家,为国家培养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但段担心蒋"坐大",因为他知道,袁世凯当年就是办军校网罗了一大批人,最后夺得了天下的,他岂能容一介书生蒋百里成为心腹大患?于是他对保定军校百般刁难,要物不给,要钱没有。蒋百里拿总统批示的条子来提钱,徐树铮在段祺瑞的纵容下就敢说:既然是总统批的条子,你就去找总统要钱吧!

  蒋百里悲愤交加,星夜赶回保定军校召集全体学员开大会。在会场上,他哽咽道:"我从来没想到中国的事情太难办了,这里难办,别处也一样难办。我对不起大家……"然后他突然拔枪顶住自己的胸膛,旁边的卫兵急忙冲上去抢他的枪,但是已经晚了,枪声响处,蒋百里瘫在讲台上。虽然后来蒋百里没有死,但他的自殺却震动了全国。

  孙中山在黄埔建军以前并没有自己亲手建立的军队,所以在和袁世凯,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军阀打交道的过程中,总是屡屡受挫,发出了"南与北如一丘之貉"的感叹。

  君子所交必君子,小人所交必小人。高山流水,管宁割席,鲍叔牙的朋友是管仲,蹇叔的朋友是百里奚,徐庶的朋友是诸葛亮;反之臭味相投,秦桧的朋友和部下,就只有张俊、万俟卨了。孙中山不能不说是不英明,但是如果他要是早点知道观其友而知其人的这个道理的话,那么也不用走那么多的弯路才来明白"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这个道理了。

  当然,不是说世界上没有"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只是如果一个人周围全是狐朋狗友的话,那么对这个人多一个警惕,或许能帮助你少钻一个圈套,少入一个局。

      第二部分:观局之巧

    
所谓观局,就是在破局前对敌我双方形式的考察,是破局前不可或缺的准备工作。观局,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盯着一处不放,结果损失更多。观局,还要有大局观念,因小失大,丢掉西瓜捡芝麻这样的行为是相当愚蠢的。观局,还要有长远的筹划,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能做好权衡,尽量获得最大的利益。观局,不能只顾敌我两方势力的权衡,要有开阔的眼界,把握大局势,考察局外力量,争取获得局外者的支持。观局的眼光不能狭隘,只见一处不见全局;观局的眼光不能近视,只盯着眼前不顾长远。

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所谓东隅,是出太阳的地方,也就是指早晨。桑榆是西方,因为晚上日影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故而得名。然欲收之桑榆,必因东隅已逝之故。破局也是如此,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如何在另一处得?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全局观念。如果失之东隅之后,你的眼光始终盯着"东隅",绞尽脑汁地想着自己在"东隅"的损失,那么,如何去实现"得之桑榆"呢?


  东汉冯异的故事,或许能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冯异,字公孙,颍川郡父城县(今河南郏县南)人,少好读书,能通晓《左氏春秋》和《孙子兵法》,王莽末年任颍川郡郡掾之职。

  建武三年(公元27年)春,光武派遣使者任命冯异为征西大将军。这时,大司徒邓禹奉诏率车骑将军邓弘等引兵东归,亦到达华阴,他们要求与冯异合兵进攻赤眉军。冯异认为,现在光武帝"使诸将屯渑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邓禹、邓弘不听。邓弘领兵攻赤眉,被赤眉军击溃,冯异不得已只好同邓禹一起率兵前往救援,赤眉军稍稍向后退却。冯异劝邓禹暂且收兵,邓禹贪功追击,被赤眉军挥戈反击,打得大败,士卒死伤逃散,溃不成军,邓禹逃奔宜阳。冯异与麾下数人弃马步行,逃上回溪阪。

    之后,冯异收集溃卒并纠集附近地主武装数万人,整军复战,先以精兵伏道旁,令其身着赤眉军服装,假扮赤眉军,然后纵兵会战。俟赤眉军疲劳时,伏兵尽起,赤眉军不辨真假,惊惶失措,大败于崤底(今河南渑池县西南),余众十余万东奔宜阳,陷入重围之中,被迫投降。公元27年正月,赤眉军在崤底(现在河南洛宁西北)被冯异打败,遭到重大损失。剩下的起义军折向东南,不料在宜阳又陷入刘秀重兵的包围。赤眉军经过艰苦的战斗,始终不能突围。樊崇等人在粮尽力竭的情况下,投降了刘秀。

  战斗结束后,刘秀下了一道诏书,名叫《劳冯异诏》。其中有这样几句,"开始在回溪遭受挫折,最后在渑池一带获胜。这就是所谓在日出的东方吃了败仗,在日落的西边却得到了胜利。"(原文是:"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这就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的来历。它告诉我们,在这里失败了,在那边却得到了胜利。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东方不亮西方亮,阴了南方有北方"这个道理。

  破局之初,很有可能处于不利的地位。这个时候,要有全局的观念。一次失守和兵走麦城并不意味着全部事业的覆灭。此处失利,它处得利,这就是破局。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道理也许还可以用"塞翁失马"的故事来说明。

  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塞翁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了。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而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不管是"失之东隅",还是"塞翁失马",告诉我们的道理无非是关于如何计较得失的。破局者,定然当有博大的胸怀,不为一城一池一时一地之得失所动,而乱了全局的分寸。唯有最后结局的胜利,才是破局者所坚定追求的目标。

二、抓大能放小

    但求掌握全局,不因贪小利而失大局。这是破局者所应铭记于心的法则。有的人从小的地方观察入微,但是反而会忽略了大的问题。有的人能把毫厘之差算得一清二楚,但是经常忽略对天下形势的了解;有的人对小事一点也不放过,对于大事常常会感到困惑不解。

  破局者,首先得分清轻重与大小。一个局当中,孰大孰小,当有分寸。遇事时,则能抓大放小,谋求全局。


  宋朝的吕端,就以"大事不糊涂"而称名于世。

  吕端(935-1000年),字易直,北宋幽州安次(今廊坊市安次区)人。出生于官宦家庭。其祖父吕兖曾在沧州节度使刘守文下做判官。其父吕琦做过后晋的兵部侍郎。吕端以其父的官位荫补千牛备身(禁卫官),后任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等职。入宋后,曾任太常丞、浚仪知县、定州同判、成都知府、开封府判官、蔡州知州、开封知县、户部郎中、大理少卿、右谏议大夫等职。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拜为参知政事。是年底,左谏议大夫寇准也被拜为参知政事。当时北方的辽国频频进犯,吕端力主抗辽,主动请求将自己置于寇准之下,敢于直言的寇准深为佩服。太宗便任他为左谏议大夫,而寇准继续做参知政事。每次太宗召见吕端,他总是谈论自己的过失,很少议论别人的不是。因而,太宗越加看重他。

  宋太宗看吕端"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搓未尝惧,亦不形于言","真台辅之器也",在歌宴上作钓鱼诗,将吕端比做姜太公。要立吕端为相。当朝宰相吕蒙正说不行,说吕端是个糊涂蛋,当不了宰相。太宗却很看好吕端,说"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后来事实证明吕端为官持重,识大体顾大局,屡屡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坚持正确的主张,常让宋太宗"犹恨任用之晚"。吕端小事糊涂的美名,传说是因为在蔡州与民同乐的时候稍微有那么一点点过头,以至于跟老百姓一起搞出了著名的"福源酒"、"状元红",经常饮用,不胜酒力就伏案酣睡,鼾声不绝……但是吕端对于大局的把握,却有一种无可挑剔的完美。

  吕端很多事情上都体现出"大事不糊涂"。比如他任相位以后,吕端为了安抚和他竞争失败的寇准,上奏要和寇准"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可以想像,皇上要立吕端为相,寇准还有能耐跟他争,肯定也是有当权重臣在支持。吕端大事果然不糊涂吧。

  另一个他大事不糊涂的案例是他力保宋真宗。公元997年,宋太宗病危,吕端每天都陪同皇太子(宋真宗)入侍,探问病情。内侍王继恩忌恨太子英明过人,私下里G结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和知制诰胡旦,图谋拥立因纵火焚宫而被废除的太宗长子楚王赵元佐,替代太子。

  有一天,吕端循例到宫禁中去探问皇帝的病情,发现太子不在皇帝身边,怀疑其中有变化,就在笏上写了"病危"两个字,命令亲近可靠的官员请太子马上入宫侍候。

  太宗死了,李皇后叫王继恩来召吕端进宫。吕端知道事情有变化,马上哄骗王继恩,让他查检太宗先前亲笔所写的册立太子的诏书,然后把王继恩锁在书阁内,这才入宫。

  皇后说:"陛下业已驾崩。立嗣以长子(指赵元佐)才顺乎传统,你认为应当如何呢?"

  吕端说:"先帝立太子,正是去年的今天。现在天子刚刚离去,难道可以马上就违抗天子的命令,在王位继承人问题上提出别的不同说法吗?"说完,拥着太子到了福宁宫,派人严加保护。

  宋真宗登上王位后,在举行登基仪式时,天子座位前垂着帷帘接见群臣。吕端平静地站在殿下,先不拜天子,而是请求天子卷起帷帘,他上殿仔细看过,认清了的确是原太子,然后才下台阶,带领群臣拜见天子,高呼萬歲。

  接着,吕端大刀阔斧地把几个反对派驱逐出权力中心:将李继勋派赴陈州,贬李昌龄为忠武军司马,贬王继恩为右监门卫将军,安置于均州,把胡旦流放到浔州,家产充公。

  吕端设思深远,态度镇静,老谋深算,在预知王继恩等人的计谋后,审慎防备,先果断锁住王继恩,防止节外生枝。然后以先帝的名义和顾全大体的理由说服李太后,到真宗即位后,还想到卷帘验明正身,虽属犯上之举,但却是非常时期不可忽视的一道程序。

  最后,为真宗清除异己,稳固其地位,也是政治斗争的必经程序。

  从这一系列步骤来看,吕端的确不愧"大事不胡涂"的美誉。小事不胡涂,不能说是有见识;大事一定不肯胡涂过去,这就是智慧加决断。

  大事不糊涂吕端的为人又如何?列出几件事看看。吕端爷爷吕兖的顶头上司(五代十国的事)沧州节度使刘守义Z反,兵败后吕家被牵连要诛灭九族。当时吕端的爸爸还是个小孩,同乡老友赵玉冒死说吕老爸是他们家儿子不是吕家的,保了吕家一脉。后来吕端报恩,几十年一直照顾赵家,把赵家小孩赵绍宗当成自己亲儿子,还负责给推荐了工作。

  吕端有个老乡,儿子瘫痪卧床,吕端每个月都给钱。但是他却从不私蓄财产。以至于辞世之后两个儿子生活困难,卖了祖宗房产还是一屁股债,媳妇也娶不起。直到宋真宗偶然得知,才替吕家两位公子赎回房产、还清债务、解决个人问题等等不表。

  宋史《吕端传》对吕端的能力为人,各方面评价都高得罕见,甚至夸他"恣仪瑰秀"长得帅。看吕端四十年宦海生涯,两代帝王都很受宠,几乎没有受到冲击,这个就非常罕见。其实仅从这里提到的几件事,就大致能想像到官场的种种凶险,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吕端,一路化险为夷走过来。

    对局之中,把"抓大放小"之计用在正道上,则多少有些悲壮和凄凉的色彩。大难当前,有人主动站出来代人受难是一种牺牲小处,完成大局;为了渡过暂时的难关,而被迫放弃眼前的利益也是一种抓大放小。

  公元前607年,晋灵公被赵氏家族成员所杀。几年后,晋灵公的继承人晋景公即位。晋景公的宠臣屠岸贾进谗言说:"赵氏家族过去弑杀了灵公,现在他们又在密谋Z反。"晋景公信以为真,命屠岸贾将赵氏家族斩尽杀绝。

  有人将这一消息偷偷告诉了赵氏家族的重要成员赵朔。赵朔把自己已怀孕的夫人送入宫中躲藏,然后自殺身亡。不久,屠岸贾率领军队冲进赵家,将赵氏家族满门抄斩。只有赵朔之妻因事先躲入王宫才幸免于难。后来,赵朔之妻生下一子,取名赵武。但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屠岸贾到处寻找赵氏孤儿,并下令把晋国半岁以下、一月以上的婴儿一律杀死,隐藏赵氏孤儿者将处以极刑。

  在这危急时刻,赵家的两位忠实门客程婴和公孙杵臼,商量怎样才能保住赵氏孤儿。程婴有一个儿子与赵氏孤儿同龄,他愿意献出自己的儿子代赵氏孤儿受死。公孙杵臼说:"你肯舍得你的孩儿,不如交付与我,你向屠岸贾自首,说公孙杵臼藏着赵氏孤儿。屠岸贾必定领兵校来捉拿,我便和你亲儿一同受死。你将赵氏孤儿抚养成人,与他父母报仇,方才是个长策。"商量妥当后,公孙杵臼先带着程婴的儿子藏进山中,然后程婴去向屠岸贾告密。这样,公孙杵臼和程婴的儿子被屠岸贾处死,而真正的赵氏孤儿被安全地送出王宫,由程婴抚养成人。

  赵氏孤儿就是后来的赵武。到赵武十五岁那年,他终于为赵氏家族恢复了名誉和地位。年少的赵武对新任国君晋悼公说:"屠岸贾为非作歹,死有余辜,我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请允许我杀死屠岸贾的全家,为赵家报仇,为忠良雪恨!"晋悼公同意了赵武的请求,赵武最终得以报仇雪恨。

  这也是关于"抓大放小"的故事,小处虽然有所牺牲,有所遗憾,有所瑕疵,有所缺陷,有所不圆满,但是只要最终在大局中获胜,那就是真正的胜利。通过抓大放小,使得处于劣势的赵氏家族终于破了屠岸贾所设的这个阴险的局。

  要做到"抓大放小",应该有了长远和总体的把握,就如多了一只眼睛。这只眼睛长在身外,高屋建瓴,从上往下俯视。这样,每当遇到问题的时候,能看到自己,也看到对方,看到事件之内,也看到事件之外,看到现在,也看到过去将来,因此能做出英明的决策。

三、秉要执本抓关键

  一个复杂的局,里面各项事务层出不穷,纷纭复杂。破局者如果想要事必躬亲,对于其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做到亲自过问,都想要做的完美无缺,这样的破局者,恐怕只能被那些琐事缠身,终日疲于奔命。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抓关键的智慧。

  一场局,里面复杂的事务当中,总有最为关键的部分。如果抓住了关键,也就能够很好地驾驭全局。至于那些非关键的琐事,大可以交给他人去处理。千万不能让那些琐事占据和浪费了你的心智。

  有人说:聪明而懒惰的人可以做将军,聪明而勤奋的人可以做参谋,又笨又懒的人可以做士兵,又笨又勤奋的人只会添乱。将军之所以能够懒惰,是因为他很聪明,这种聪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懂得选拔利用人才,而不去亲自做应该下属做的事,这是秉要执本。

  《汉书·艺文志》:"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王南面之术也。"秉要执本是统治的权谋,领导的艺术。那些不会做领导的人,伤形费神,愁心劳耳目,结果越是管不好单位,做不出成绩,因为他不懂得秉要执本,没有抓住根本。


  汉代的时候,汉文帝曾经在早朝上问周勃:"天下一岁断狱几何?"周勃答:"不知。"皇帝又问:"天下一岁钱谷出于几何?"周勃又答:"不知。"

  皇帝心里不爽了,觉得你这丞相怎么当的啊?顺口又拿这两个问题来考陈平。陈平答道:"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皇帝一听乐了,问:"君所主者何事?"陈平不慌不忙地回答:"陛下不知臣驽下。使臣待罪宰相,宰相在上佐天子,调理阴阳,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内亲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得其职。"也就是说,我做丞相的是负责管官吏的,让他们好好地为您干活就是了。至于具体事务,您应该问这些干活的官吏而不是问我。

    陈平的回答,让皇帝连连点头称是。

  所以,破局者应当心存"秉要执本"这样的观念。就好比一家餐厅里,一个厨师的责任是以一味协调五味,那么饭店经理则是以无味调和五味。下属以自己能胜任专长某种工作为有才能;领导却以会用人为有才能。下属们以出谋划策、能言善辩为有才能;领导以善于听取下属们的意见为有才能。下属以能身体力行为有才能;领导以赏罚得当为有才能。

  还有一个关于"丙吉问牛"的故事,也能很好地说明关于"秉要执本"的智慧。

  暮春的一天,汉宣帝的丞相丙吉带着几个随从,坐着马车外出办事。马车正在长安大街上行驶,前面的道路却被堵塞了。原来,刚才有一群人在这里斗殴,不仅打伤了好几个,而且还有一两个人倒在地上起不来了。

  众人一见闹出了人命,惊慌不已,议论纷纷,都不知怎么办才好,以致见到丞相的车来了也没来得及回避让道。

  车夫把马车停了下来。他想丞相一定会让人去了解一下斗殴的情况,然后加以处理的。可是丙吉却像没有看见路上发生的事一样,挥挥手叫车夫继续前行。

  车夫一挥鞭子,马车继续前行。刚出城,丙吉看到一个农民正赶着一头牛往前走,那牛一边走一边喘气,还不时把舌头吐出来。丙吉马上叫车夫把马车停下来,并对一个骑马的随从说:"你去问问那个农民,他赶着牛走了多少里路了,为什么那牛会喘气不止?"

  坐在丙吉旁边的一个下属官员对丙吉的举动很不理解,不仅问他说:"大人刚才对人命关天的事视而不见,现在见到一头牛吐舌喘气却停车询问,是不是有点重畜轻人,不够妥当呢?"

  丙吉听后回答说:"你错了!市民斗殴伤人,这应该由长安令、京兆尹等官员去处理。丞相的职责是考核这些官员的政绩,然后奏请皇上进行赏罚。作为丞相,没有必要事事亲自过问,而应该关心国家大事。所以我不停下车来去管那些打架斗殴之类的事情。"

  "那大人为什么又如此关心这头牛呢?"那位官员还是感到不理解。

  丙吉于是继续说:"至于这头牛的情况就不同了。现在还是春天,照理说天气还不应该太热,但我却见这牛热得吐舌喘气。如果是因为已经走了很远的路了当然也不奇怪,但如果是并没有走多远的路,而是因为天太热的缘故导致牛吐舌喘气,那就说明今年的天气不正常,农事会受到影响。这可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了,正是做丞相的人应该关心的。所以就要停下车来了解情况。"

  那位官员这才明白过来,心想:"人们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丙丞相可真是知大节识大体啊!"

  秉要执本与事必躬亲相对,是统治的权谋,破局的艺术。《吕氏春秋》有很多这方面的论述。《当染》篇说:"古代那些会做国君的人,致力于选拔任用人才,而不去做应该臣下做的事,这是抓住了根本。那些不会做国君的人,伤形费神,愁心劳耳目,结果越是治理不好国家,这是因为他没有抓住根本。"

  抓住根本就是秉要执本。做国君如此,做其他官员也是如此。简单说就是会当官的将将,不会当官的将兵。将将就是秉要执本,将兵就是事必躬亲。

  很多人都想不通这一点。就连杰出如诸葛亮,虽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受到人们的赞颂,但实际上也存在着事必躬亲的毛病。

  诸葛亮如同一个短跑运动员,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跑马拉松,结果在中途就透支了体力。所以,在与司马懿的长期对垒中,诸葛亮赢得了开场的喝彩,但却输在了后半程的较量中。

  透支是诸葛亮的特点。他透支个人形象,导致自己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他透支人力资源,导致"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他透支攻伐之机会,渐渐把自己送到被动的地步。诸葛亮透支了一切他可以支配的东西,结果都没能战胜司马懿。最后,他不得不透支自己的生命,悲壮地离开了他未竟的事业。

  在《襄阳记》中,记载有主簿杨颙劝谏诸葛亮的一段话:"我常见丞相亲自校对簿书,我认为没这个必要。治理军国,自有体统,上下不可相互混淆。譬如治家之道,必然是仆人耕田,婢女做饭,这样大家都有事情做,也都能够有所收获,一家之主则从容自在,高枕无忧。如果主人亲自劳动,必然形神疲困,终会一事无成。难道主人的智力不如仆人、婢女吗?当然不是,而是这样做的话便失去了主人应有的身份。所以古人云: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为了说服诸葛亮,杨颙拿西汉两个丞相丙吉和陈平做例子。他说:"昔丙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陈平不知钱谷之数,曰:'自有主者'。今丞相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岂不劳乎?"

     杨颙的话让诸葛亮很感动,他因此把杨颙提升为东曹属,主管选举。杨颙死后,诸葛亮竟然垂泣了三天。

  当然这并不证明诸葛亮就此改变了以往举轻若重、事必躬亲、思虑过度的毛病。他为杨颙杨颙垂泣三天,恰恰还是说明了他的举轻若重和思虑过度。尤其是在他生命的晚期,"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他的对手司马懿就曾不以为然地说:"食少事烦,岂能长久?"主簿杨颙也曾直言相劝,认为"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并以丙吉问牛不问人,陈平不知钱谷之数等为例加以论证。当然,诸葛亮也有他的难处,所以他说:"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

  诸葛亮就是这样,努力想要做到事事都事必躬亲,结果呢?最终还是没有能完成一统全国的大业,反而让司马氏夺得了天下。

  同局之中,事情得分巨细,分关键与非关键。而对于一个人来说,精力往往是有限的。如果让那些琐事占用了你的精力,浪费了你的时间,反而使得你的效率上不去。事必躬亲,是一种很好的态度,却不一定是很好的方法。而学会"秉要执本抓关键",或许才是真正的智慧。

四、计议当从长

  破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里面,充满着斗智斗勇的激烈和坚持道理的忍耐。而很多时候,或许就在你的眼前,有细小的利益显得唾手可得。但是,如果这样的利益对你的长期利益、关键利益有所损害的时候,那么,你是否应该三思而后行呢?


  春秋时,吴王想要出兵攻打楚国,但不少大臣却认为时机不当,担心别的诸侯国会乘虚而入来攻打吴国。吴王为了止住大家的反对,便下命令说:"谁敢来劝阻我攻打楚国,我就处死谁,绝不赦免!"

  大臣们虽然有反对意见也不敢发表了,只好在下面悄悄议论,为吴国的存亡而担忧。

  在吴王的门客中有一位名叫少孺子的,他很想劝谏吴王,转达大臣们的意见,可是又不敢去触怒吴王,害怕自己白白送命而不能使吴王改变主意。

  后来,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一大早,他就拿着一只弹弓,带了许多弹丸,在王宫后园的树林里转来转去,似乎在寻找打鸟的目标。直到露水把他的衣服都沾湿了,他才回去。

  第二天清晨,他又是这样做。

  到了第三天清晨,他的奇怪举动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见他一身都弄湿了,却还在那里转来转去,便大声喊他说:"你过来!为什么把衣服弄得这样湿呢?"

  少孺子回答说:"我在打鸟啊,大王!"

  吴王问他:"打着了吗?给我看看。"

  少孺子说:"鸟虽然没打着,但我却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吴王一下子来了兴趣,忙问他:"什么事情呢?说给我听听。"

  少孺子说:"我看到这园子里的树上有一只蝉,高高地栖居在树枝上,一边喝着露水,一边发出悦耳动听的蝉鸣。但这只蝉却不知道,一只螳螂正在它的身后。那螳螂弓着身子,屈着前腿,一心想去捕捉那只蝉。但这只螳螂却不知道,一只黄雀正在它的身后。那只黄雀伸长脖子,一心想去啄食那只螳螂。但这只黄雀却不知道,我的弹弓正对准了它,正要把它弹死呢!"

  吴王听到这里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有意思,有意思!哈哈,真是一个想要吃掉一个啊!"

  少孺子却接下去说:"蝉、螳螂和黄雀都是一心想得眼前利益,却没有顾及它们身后的祸患啊!"

  听少孺子这样一说,吴王猛地一下醒悟过来:原来,他是在劝谏自己不要贸然出兵攻楚,以免被其他国家乘虚而入啊!想到这里,吴王对少孺子说:"好啊!你说得对。"于是便不再兴兵伐楚了。

  这就是所谓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少孺子用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说服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故事,说明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的道理,深刻地揭示了事物之间互相依存,应全局整体思考的寓意。鼠目寸光和只追求眼前利益者难成大事,有句话说得好:你能看多远,你便能走多远。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已成为众所周知的成语。按理说,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但实际情况却远远不是这样。一旦利益在眼前,就往往把"黄雀"抛在脑后,甘心情愿地做那捕蝉的螳螂了。而那些一心追逐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祸患的例证更是随处可见。正所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所以,当你觉得现在有利可图,有"蝉"可捕时,一定记得要回头看一看有没有伸长脖子的"黄雀"。

  另一方面,如果眼前不是有利可图,或者采取某一行动会给你带来短暂的损失,那也不要为此而一味否决。很多时候,在短暂的损失背后,却有长远的利益可图。长远的利益、全局的利益一定要放在眼前利益之上的。历史上著名的触龙说赵太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话说赵太后刚刚执政,就遇上了一件很棘手的事:秦国向赵国大举进攻,赵国国力薄弱,难以抵挡,就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大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做人质,才答应出兵。可是,赵太后特别喜欢这个小儿子,无论怎样都舍不得,秦国攻势又紧,这可怎么办呢?

  左师触龙知道了这件事,就去见赵太后。这时太后刚刚送走了一批来劝说她答应人质的大臣,因为双方发生了争执,她正坐着生闷气呢。赵太后暗中拿定主意,如果这个左师也是来劝她送出长安君的,她一定要当面啐他一脸唾沫,以示自己不答应送儿子去做人质的决心。

  左师好像知道赵太后心思似的,一见面就问暖问寒的,绝口不提长安君的事。接着,左师又向赵太后提出要安排他的小儿子的工作,希望能编进黑衣卫士的队伍,在保卫王宫中有所贡献。赵太后见左师这样喜爱小儿子,一下子来了兴趣,絮絮叨叨地问道:"左师,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

  左师挺认真地说:"比你们做母亲的还疼得厉害。"

  赵太后像见到知音一样,彼此有了共同的语言,很动感情地说:"你们男人不了解女人的心,女人疼小儿子才厉害呢!"

  左师敲了一阵边鼓,觉得劝说赵太后己到了火候,于是不露痕迹地把话题引到了长安君,"依我看,你疼女儿燕后就超过了长安君。"

  赵太后连连摇头说:"你搞错了,我疼燕后哪比得上疼长安君呢?"

  左师抓住契机不放:"我记得你送燕后外嫁燕国的时候;你拉着她的手直淌眼泪。以后,你总是祈祷燕后在那里好好地生儿育女,日后继承王位。这不是在为燕后的长远利益打算吗?依我之见,这才是真正的疼爱孩子。"

  赵太后不作声,侧着头听左师说下去:"三代以前赵王的子孙封侯和继承侯位的,今天已经没有人了。这些人中有一些遇到突发祸难,自己就灭亡了;祸难来得慢的,就落在他们的子孙身上。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因为君王的子孙地位很高,可他们没有建立功勋;待遇丰厚,却没有做出业绩。这种突出的矛盾,就给他们带来了灾难。"

  说到这里,左师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借以观察赵太后的神态。见她频频点头似有所悟,于是又说了下去:"长安君现在的地位够高的了,封给他的土地也够多的了,权力也越来越大,这些都是太后赐给他的。只是,太后忽视了一条最重要的,就是没有给长安君建功立业的机会,如果有一天太后逝世了,长安君靠什么在赵国立足呢?这样看来,你替长安君的打算远远比不上燕后,所以我说你爱长安君不如爱燕后。"

  赵太后已经完全接受了左师的观点,于是轻快地说:"你说得挺有道理的,长安君的事就全部托付给你了。"

  赵太后为什么能够最终接受左师触龙的意见?说到底,赵太后还是被触龙所说的关于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关系而打动。触龙也正是以"计议当从长"为武器,破了赵太后这个刁难的局。

  破局者,唯有把目光放长远,不光顾眼前的得失而悲喜,方能成就大器。

五、避其锋芒走为上

   很多时候,或许突然之间你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对方所设之局当中。这个时候对方已占明显优势,我方不能战胜它,你只有三条出路:投降,讲和,撤退。

  三者相比,投降是彻底失败,你将永远没有他日重新破局的机会。讲和也是一半失败,因为讲和肯定是以你自己的巨大牺牲为代价的,不然对方没有理由和你和。但是暂时的撤退,避开他的锋芒,这样做不能算失败。撤退,可以转败为胜。当然,撤退决不是消极逃跑,撤退的目的是避免与敌主力决战。主动撤退还可以诱敌,调动敌人,制.造有利的战机。总之以退为进。

  因此,走为上,指当我陷入对方所设之局当中,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对方的锋芒,寻找其他的机遇,以退为进。这在谋略中也应是上策。


  晋献公晚年宠爱骊姬,骊姬为了要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作太子,逼死了原来的太子申生,逼走了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辗转八国。

  当他到楚国时,楚成王预见他有可能回国作国君,因此非常热情地接待他。在一次宴会上,楚成王问重耳:"公子如果回到晋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呢?"

  重耳回答说:"美女和金银财宝,大王都有的是;珍贵的鸟羽兽皮和象牙,也是由贵国出产,流散到晋国去的,都只是大王不要的了。我还有什么东西可报答大王呢?"

  楚成王笑着说:"话虽如此说,但你总得拿点什么来报答我吧?"

  重耳想了想说:"如果托大王的福使我回到晋国,我一定不会忘记大王的恩德,今后如果晋楚两国交兵,我就先退九十里地让大王。如果大王仍然不肯罢兵,那我才敢执鞭操弓与大王较量。"

  后来重耳果然回国做了晋文公。几年后,楚国进攻宋国,宋国向晋文公求援。晋文公派兵先打败了楚国的盟军曹国和卫国,然后准备援救宋国。楚成王命令尹子玉从宋国撤兵,不要与晋军交战,因为他始终觉得晋文公经过了十九年颠沛流离的锻炼,非常不简单。可子玉却认为晋军没有什么了不起,坚决要求与晋军对阵。

  子玉率军气势汹汹地迎击晋军,晋文公要求晋军后退九十里以让楚军,一些军官们对此不理解,纷纷抱怨。跟随晋文公一起流亡过的子犯解释说:"我们从前得到过楚成王的帮助,退避九十里地是对他的报答。如果我们退避后楚军也撤退了,那不是很好吗?如果我们退避后楚军还要继续进攻,那就是他们理亏了。那时,我们以逸待劳,后发制人,胜利必然是属于我们的。"

  大家这才理解和信服,于是便退军九十里地。撤退九十里,已到晋国边界城濮,仗着临黄河,靠太行山,足以御敌。

  子玉率部追到城濮,晋文公早已严阵以待。晋文公已探知楚国左、中、右三军,以右军最薄弱,右军前头为陈、蔡士兵,他们本是被胁迫而来,并无斗志。子玉命令左右军先进,中军继之。楚右军直扑晋军,晋军忽然又撤退,陈、蔡军的将官以为晋军惧怕,又要逃跑,就紧追不舍。忽然晋军中杀出一支军队,驾车的马都蒙上老虎皮。陈、蔡军的战马以为是真虎,吓得乱蹦乱跳,转头就跑,骑兵哪里控制得住。楚右军大败。晋文公派士兵假扮陈、蔡军士,向子玉报捷:"右师已胜,元帅赶快进兵。"子玉登车一望,晋军后方烟尘蔽天,他大笑道:"晋军不堪一击。"

  其实,这是晋军诱敌之计,他们在马后绑上树枝,来往奔跑,故意弄得烟尘蔽日,制.造假象。子玉急命左军并力前进。晋军左军故意打着帅旗,往后撤退。楚左军又陷于晋国伏击圈,又遭歼灭。等子玉率中军赶到,晋军三军合力,已把子玉团团围住。子玉这才发现,右军、左军都已被歼,自己已陷重围,急令突围。虽然他在猛将成大心的护卫下,逃得性命,但部队伤亡惨重,只得悻悻回国。

  这个故事中晋文公的几次撤退,都不是消极逃跑,而是主动退却,寻找或制.造战机。所以,"走",是上策。走,不仅仅避开了对方气势汹汹的锋芒,更把对方引入自己的包围圈。

  历史上,这种"走为上"的智慧还有很多。我们再来看一个三国姜维"走为上"避祸的故事。

    当姜维在祁山一带同魏将邓艾殊死战斗时,后主刘禅在成都,宠信宦官黄皓,贪恋酒色,不理朝政。朝中大臣因后主荒淫,对国家前途不免忧心仲仲,一时之间,贤人逐渐离去,而小人却乘虚而入。当时有个名叫阎宇的右将军,什么功也没立,只因善于巴结宦官黄皓,居然爬得很高。他听说姜维在祁山战斗不利的消息,便求黄皓对后主刘禅说:"姜维一次又一次出兵都毫无建树,可以让阎宇代替他。"后主自然听从,便派出使臣,携了诏书,召回姜维。姜维正在祁山进攻魏军的营垒,忽然之间一天连来三道诏书,命他班师。他无可奈何,只好从命。

  回到汉中以后,姜维安排好人马,便同使臣一起到成都去面见后主。可后主一连十天都不上朝。姜维心中十分疑惑。这一天来到了东华门,正好遇见秘书郤正。姜维问他:"天子要我班师,你知道是什么缘故吗?"郤正笑着回答:"大将军怎么还不知道,这是黄皓为了让阎宇立功,请求朝廷,发出诏书召回将军。后来又听说邓艾善于用兵,估计阎宇不是他的对手,这事才又搁下不提了。"姜维一听此言,不由大怒说:"我一定要杀掉这个奴才!"郤正制止他说:"大将军继承诸葛武侯的事业,责任大,职权重,怎么能那么感情用事?如果闹得天子都容不下你,那可就不妙了。"姜维很感激地说:"先生的话很有道理。"

  第二天,后主与黄皓在皇宫后花园设宴饮酒,姜维领几个人直接进来。早有人向黄皓通风报信,黄皓慌忙躲到花园的一角。姜维来到亭下,叩拜后主,流着泪说:"臣将邓艾已围困在祁山,陛下接连降下三道诏书,召我回朝,不知陛下是什么意思?"后主默默不语。姜维又说:"黄皓奸邪狡猾,专擅朝政,与东汉末年那些祸乱国家的宦官没什么两样。只有早早杀掉此人,朝廷才可以安宁,中原才可以恢复。"后主笑着说:"黄皓不过是一个供使唤的小臣,就算他专权,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你又何必把他放在心上?"姜维叩头说:"陛下今日不除黄皓,灾祸很快便会降临了!"后主说:"爱一个人便愿意他活下去,恨一个人便要他死,你怎么连一个宦官也容不下?"说着便命人到花园一侧去找来黄皓,让他向姜维叩头请罪。黄皓哭鼻子抹眼泪地说:"我不过是伺候皇上罢了,并不曾干预国政。将军千万不要听信外人的传言,想要杀我。我这条小命就掌握在将军的手里,还请将军可怜可怜我。"说罢,又是叩头,又是哭号。

  姜维愤愤而出,见郤正,将这些情况详详细细地告诉了他。郤正说:"将军将有大祸临头了。将军若有个三长两短,国家也就完蛋了。"姜维说:"请先生教我保國A身的办法。"正说:"陇西有一个地方,名叫沓中,那里土地十分肥沃。将军何不仿效诸葛武侯屯田的事,上报天子,前往沓中屯田?这样,一可以收获粮食以供军中之用,二可以夺取陇右大片土地城池,三可以使魏国军队不敢对我汉中轻举妄动,最后,将军在外握有兵权,谁也不敢算计你,可以避祸。这就是保國A身的办法,将军应早早去实行。"姜维大喜,道谢说:"先生的话真是金玉良言。"

  第二天,姜维上表后主,要求去沓中屯田,仿效诸葛亮,后主答应了,他便回到汉中。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姜维不走,那么他日黄皓肯定在后主的耳边吹吹风,找机会设局陷害于他。为了他日不陷入黄皓所设之局,姜维这一招"走为上"就避开了他的锋芒,黄皓以后再怎么设局,也难以加害于他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这个智谋故事的核心在于一个"避"字,好汉不吃眼前亏,识时务者乃俊杰,有时候还要学会避祸自保,避免与敌手正面相撞,使自己得不偿失。这种谋略的表现形式很多,可以从时间上分为防患于未然和补救于事后,从态度分为积极遏制和消极避让,从手段上分为正当和非正当。"走"或"不走"有时的确要费一番思量。该走的时候不走,不该走的时候又走了,都会产生困扰。所以,"走"也是一门艺术,既要掌握时机,也要靠点运气,才能走得正是时候,走得理直气壮。

六、忍辱含垢

    很多时候,为了破局,为了获得成功,我们不得不提倡一种忍辱含垢的精神。只有忍受屈辱,承担重任,才能为走出不利局面打好基础。

  为什么要忍辱含垢?忍辱含垢的重点就在一个"忍"字上。古老的智谋教导我们,小不忍则乱大谋。是的,在千变万化的人世间,难免要发生碰碰撞撞,尤其是在深似海的局中,争争斗斗更是难免。置身在矛盾的环境中,只有忍辱负重,方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自古以来,都把忍辱负重称为担当大任的美德。纵观古今成功人士,无不是靠忍而成就事业的。例如,康熙智擒奸相鳌拜,就是一场独具匠心、设计巧妙的斗争,行动干净利落,在神不知鬼不觉之中,便把权倾朝堂的鳌拜按倒,不动声色地把国家大权夺回自己手中。

  康熙,名玄烨,八岁那年,父亲顺治帝去世,他便登基当了皇帝。因为还是个孩子,不能处理朝政,顺治死前留下遗嘱,任命自己最信任的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辅佐年幼的康熙,执掌朝政。索尼感到责任重大,立即代表四人宣誓:"索尼等誓以忠诚,共生死,辅佐政务;不偏私亲戚,不计怨仇,不求不义之富贵,不听兄弟子侄之私言,不接受贿赂,不结党营私,只以忠心报答已故皇上信赖之恩。"

  四大臣信誓旦旦,忠心可嘉。可是,没过多久,鳌拜就把誓言忘得一干二净。鳌拜平时专横跋扈,居功自傲,盛气凌人,朝中文武官员多半都怕他。他一受"顾命",就利用权势迫害和他意见相左的人。内大臣费扬古系开国元勋,因为同鳌拜有矛盾,便被陷害处死。

  鳌拜的野心很大。在四大臣中,他位在最末,可他不甘居人后,总想自己独揽大权,凡事恣意横行,不准别人提异议。索尼是四朝元老,资历最深,列辅臣首位。但他年老多病,管不了多少事,对鳌拜无可奈何。遏必隆明哲保身,凡鳌拜所为,都一一默认。只有苏克萨哈不服,经常和鳌拜争论。为调换旗地事,两人的矛盾势同水火。八旗兵初入关时,曾一度争相圈占土地。鳖拜属镶黄旗,他看中了正白旗的土地,提出互换。负责调换旗地的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苏纳海及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三人,认为此事不可行,请求停止圈换。鳌拜大怒,立即下令将苏、朱、王三人逮捕,交刑部议罪,并提出应处以死刑。苏克萨哈属正白旗,坚决反对调换旗地,不同意将苏、朱、王三人处死。康熙感到此事复杂,不便马上作出决定,没有同意鳌拜的主张。事后,鳌拜竟假托旨意,最后把苏、朱、王三人杀掉了。因这件事,鳌拜转怒于苏克萨哈,动了杀机,伺机下手。

  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康熙年十四岁时,正式亲政。在此之前一个月,索尼病故。苏克萨哈感到难与鳌拜共事,产生退隐之念,便向康熙请求辞去辅政大臣的职务,允许他去守护先帝陵寝,以保全余生。康熙下旨挽留,因不解其中原由,命议政王大臣问明奏来。苏克萨哈要求辞职守陵,意在逼使鳌拜交权,因而激怒了鳌拜。鳌拜乘机兴大狱,与党羽策划,给苏克萨哈定了二十四条罪状,拟将苏及其长子内大臣查克旦处以残酷的磔刑,馀子六人,孙子一人,兄弟之子二人,还有同族人前锋统领白尔赫图、侍卫额尔得等一律处斩。康熙多少隐约知晓一些他们两人的矛盾,因而没有批准鳌拜这个要求。鳌拜上殿,当面与康熙争辩,康熙仍不同意。鳌拜急了,挥拳强辩,疾声厉色,把康熙吓得心惊胆颤。逼了几天,康熙被迫批准了鳌拜的全部要求,只将苏克萨哈的磔刑改为绞刑,算是对有功之臣的一点微小的照顾。可怜苏克萨哈征战几十年,功勋之家却落得一个灭族的悲惨结局!

  害死苏克萨哈后,鳌拜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班行章奏,自列首位。遏必隆甘居其后,事事都听鳌拜摆布。康熙八年元旦,鳌拜率诸臣上殿贺年,身穿一黄袍,式样和质料俨如皇帝,所不同者,只是帽子上打了个红绒结,而康熙戴的是一颗东珠,康熙虽已亲政,但朝廷实权仍操在鳌拜之手。鳌拜大肆结党营私,把其党羽包括兄弟子侄都安插到朝廷各个部门,六大部的首脑几乎全是他的人。这样,鳌拜便牢牢控制了政局。每有大小事件,如任免官员、实施政策等,诸臣都先到鳌拜家里议定,然后再通知康熙实行,这等于把康熙置于傀儡地位。康熙很恼火,但一时也没有办法。

    鳌拜势焰日炽,进逼不已。他视康熙年幼可欺,每当议事时,动辄高声呵斥廷臣,每决一事,必欲康熙屈从他的意志。有一次,鳌拜故意装病不朝,康熙亲自到他家里问疾,竟在寝室里发现炕席上放了一把短刀。按照规定,臣属面见皇帝时,身边不许携带任何凶器,否则即以图谋不轨论处。鳌拜根本不把康熙放在眼里,毫无顾忌地把凶器放在身边。康熙装作并不介意,一边笑着,一边从容地说:"刀不离身,只是满洲的故俗,不必大惊小怪。"慰劳了几句,便回宫去了。

  鳌拜及其党羽的所作所为,引起康熙的严重忧虑。鳌拜集团的存在是对皇权的严重威胁。为了夺回权力,康熙决计除掉他。但鳌拜手握兵权,掌握朝中大权,其势力广布朝廷上下,弄得不好,会招来一场大乱。所以康熙不敢兴师动众,贸然行事,而于暗中准备计擒鳌拜。

  康熙召索额图进宫密谋。索额图是索尼的儿子,做了康熙的侍卫,以忠诚任事得到康熙的信任。密谋后,康熙以陪伴自己娱乐为名,下令在八旗子弟中挑选身体强壮的十来岁孩童进宫,共选了十余个,果然个个长得结实、机灵。康熙很高兴,让这些孩童天天练习并表演角斗、摔跤。鳌拜进宫奏事,康熙也不让他们回避,故意让他看见孩子们在摔跤玩耍,有时康熙也混在其中,玩得兴高采烈。鳌拜看在眼里,心中暗喜:康熙毕竟是个孩子,贪玩,胸无大志,不务政事,自己得以继续专权。为了麻痹鳌拜,康熙对他更敬重、优礼,这使他益加坦然,对康熙毫不心存戒备。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训练,这些孩童都成了康熙的心腹。康熙八年五月,有一天,康熙单独宣召鳌拜。鳌拜大摇大摆地刚刚跨进宫门槛,脚步还没站稳,突然从两侧跳出一群孩童,一拥而上,把鳌拜按住,还没等他明白怎么回事时,已被按倒在地上。

  权重势雄的鳌拜就这样束手被擒了。

  逮捕鳌拜后,康熙立即指令康亲王杰书负责审讯。与此同时,鳌拜集团的成员也纷纷落网。经审讯,列出鳌拜罪状三十条,又经康熙亲自当面核实,鳌拜一一招认。大臣们都要求判鳌拜死刑。康熙念其在朝廷效力年久,特给以宽大处理,免死,改为禁锢终身。对该集团的骨干人物都处死。接着,给被鳌拜陷害冤死的大臣都恢复了名誉。

  鳌拜一伙是一个实力雄厚而又腐朽的政治集团。康熙略施小计,便把它一朝解决,不留后患,政局迅速改观,为清初社会的发展开拓了道路。这件事的处理,显示了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康熙,所具有的政治家的才能和风度。

  康熙为什么能够将鳌拜极其党羽解决得这么顺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康熙采用忍辱含垢之术,使得鳌拜放松了警惕。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康熙在一开始就与鳌拜硬碰硬的话,那么,他肯定不是鳌拜的对手,何谈破局?

  同样,在中国历史上,很多伟大的谋略家都善于"忍"。比如我们再来看看三国时期的司马懿是如何忍辱取胜的。

  六出祁山时,诸葛亮自己统率一支人马,驻扎在五丈原,一再派人挑战,魏兵绝不出营应战。诸葛亮便取来一套妇人穿的服装,放在一个大盒子里,并附上一封书信,派人送到魏军大营。魏国的将领不敢隐瞒,便将来人引入去见司马懿。司马懿当众打开盒子一看,里面装有妇女服装一套,还有一封信,拆开信一看,见上面写道:

  你既担任大将,统帅中原的大军,却不敢武力相斗,以决胜负,而安于躲在土巢之中,小心地防避着刀箭,这与妇人有什么不同?现在我派人送去一套妇女的服装,你如果还不敢出战,便应恭敬地跪拜接受,如果你羞耻之心还没有泯灭,还有点男子汉的气概,便请立即决战。

  司马懿看后,心中大怒,表面上却故作镇静,笑着说:"诸葛亮把我看成了妇人吗?"当即接受下来,并下令厚待送衣的使者。

  魏军的众将得知这事情之后,无不气愤,来到大帐说:"我们都是魏国的名将,怎么能够忍受蜀军这样的侮辱?

七、倚傻卖傻得保全

    一个人如果表现得头脑太聪明、个性太精明,通常都让人感觉得很难应付。由于脑子整天转个不停,不论什么事情都会事先预测好,让人有松懈不得的感觉。同时,一发现别人的缺点,便会立即指出来,即使没有当场表明,也会让对方觉得:"这个人不知道有什么企图!"警戒之心油然而生。这种让人随时心生警戒的人,怎么去破他人所设之局呢?

  "装傻",不是"呆痴、愚昧、傻里傻气",而强调的是一个"装"字。"装傻",是一种技巧。它不是要一个人时时都在"作假",如果这样,那这个人反成为一个比傻子还"傻"的人了。它是一个人为某种所需,而做出适时的"装傻"之举。

  装傻,可以说是避免他人的警惕,为自己的破局打下良好的基础。


  战国时期,一向是由吕氏掌握的齐国政权,已出现了被田氏大姓取代的倾向。这里,田氏大姓中的田常可是个关键性的人物。

  齐简公四年,田常利用自己手中的军权,发动了宫廷政变,杀死了齐简公。田常又立齐简公的弟弟骜为王,是为齐平公,田常自己当上了相国,并将齐國A平以东一带全部变为田氏的封邑。齐平公实际上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国王。到了田常的曾孙田和时,吕氏已绝其祀,而田氏正式享有齐国,史称齐威王。

  田常在发动宫廷政变前,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很是耐人玩味。

  一天,齐国的一位名叫君斯弥的重臣到田常的住处拜访。田常与他一道在田家后花园中边走边谈。不知不觉中,来到了花园的一座高台前,二人又一起上了高台。

  田常极目四望,只见高台的东、西、北三面没有什么障碍物,视野十分开阔,田常看了十分舒畅。但美中不足的是,高台的南面刚好被君家房前的几棵大树挡住了视线。田常在看了其他三面的风景后,都赞不绝口,当转身到南面时,就觉眼前有景看不到了,只是默默地又下了高台。

  君斯弥看了后,脸上是吓得红一阵白一阵的。后来又同田常寒暄了几句,就匆匆回家了。

  君斯弥一到家,就叫来几位家奴,对他们说:"你们给我马上把门前的这几棵大树统统砍了!"

  "为什么?"一个家奴说,"老爷,这几棵大树可有用啦,夏天我们可以在下面纳凉,冬天,它们又可以为我们挡风防寒,再说……"

  "别说了,让你砍你就砍!"君斯弥发火地说道。

  家奴们只好举着刀斧向大树走去。还没砍几下,君斯弥又急忙跑过来,两手不停地摇着,喊道:"好啦,好啦,别砍了!别砍了!"

  家奴们都用吃惊的目光望着他,心想,今天君斯弥是怎么啦?有一个胆大一点的家奴对君斯弥说:"老爷,我们还一棵树没砍倒,您就又不让砍了,这是为什么?"君斯弥也不回答,只是说:"你们回去休息吧!"说完,害怕奴仆们纠缠,转身就走了。

  君斯弥的夫人知道了这件事,也觉得有些奇怪,觉得君斯弥的举动失常,莫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晚上,夫人问起了此事:"老爷,你白天一忽儿让奴才们砍门前大树,一会儿又不准,这是咋啦?"

  君斯弥叹了口气,先向夫人讲了到田常家发生的事,接着说道:"古人云:'知道深处藏着龟的人,那是很危险的。'现在,田常好像在谋划什么大事。如果我砍了树,田常就会认为我这个人心很细,可能会察觉出他的心中计划,这对我来说就很危险了。我现在不伐树,就不会被田常怪罪。知道人心底的秘密,其罪过是不小的呀!一想到这一点,我就立即让他们住手了,来他个将错就错。"

  君斯弥的夫人听了,不住地点头称妙。

  能有效地保存自己,才是破局的基本条件。君斯弥的装傻,正是为了日后的破局而打下基础。

  一个人拥有高智商、强能力,固然是件好事,可以说,这是上天赐予的一种良好天赋。有了它,便可以在社会生活诸如外事、兵战、商贸、人际关系等等之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而一个低智商、低能力的人毫无疑问是生存竞争中的弱者。

    然而,由于事物的复杂,环境的变异,社会生活往往又不是单一的,在某些时候,利与弊会不知不觉地转换。这样,就要求我们必须随时以清醒的头脑时时注意了解自己,掌握对方和周围环境,掂量你的利你的弊,而不是一味地以一般经验办事。《阴符经》说:"性有巧拙,可以伏藏。"它告诉我们,善于伏藏是致胜的关键。一个不懂得伏藏的人,即使能力再强,智商再高也难战胜敌人。

  而伏藏的内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藏拙。这是一般意义上的伏藏,也是最常用的。藏住自己的弱点,不给对方乘虚而入的机会,露出自己的长处,给对方以有力的威慑。而另一种,也是更高明的即"藏巧"。一个人过于显露出自己高于一般人的才智,往往会使自己不利,甚至招来杀身之祸,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不少。因为这样可能使敌方容易摸情虚实,提前准备好防范措施和对策,或者触动某些人如妒忌等不便说明的心理。某报曾载一小故事说,同有两位才学相当的秘书常为某领导拟文稿。甲秘书的文稿因常有瑕疵,要领导改动后才被采用,乙秘书的稿子却总是无须改动便被采用,然而提升得快的却是甲秘书。虽然这则故事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一桩笑话,但我们却不难体会出伏藏之妙的甲秘书的苦心。

  北魏时的崔巨伦,曾任殷州的别将。殷州被起义军攻破,起义军首领葛荣听说他很有才学,有心想起用他,而崔巨伦本人却一心想逃掉。当时恰逢五月初五,葛荣召集手下所有的臣僚,命令崔巨伦赋诗。崔巨伦心中早已打定主意,于是他摆出一副认真的样子,想了一阵子,然后便一本正经地当众朗诵起来:"五月五日时,天气已大热,狗便呀欲死,牛复吐出舌。"当场听得所有人都哄堂大笑,讥讽崔巨伦"有才",葛荣也打消了起用他的主意,崔巨伦因而得免。

  崔巨伦立刻逃走。他暗中找到几个不怕死的志士,乘着夜色向南而去。

  然而不巧的是,途中他们遇到了敌人的巡逻骑兵,要对他们进行盘查。大家面临险境,不免有些紧张。这时崔巨伦很镇静地对大家说:"宁可往南走一寸而死,岂能往北走一尺去求生。"他的话坚定了大家的信心,也稳住了大家的紧张情绪。于是崔巨伦冷静地迎上前去,向骑兵谎称道:"我们是奉了葛荣的命令往南去执行任务的。"敌人问:"可有命令在手?"崔巨伦迅即掏出一份东西递了过去。敌人举起火把照明,准备细看文书。就在这时,崔巨伦趁着敌人没有注意他时,猛地拔出身边的佩剑,砍死了敌人首领。其余的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完全吓住了,待反应过来后便仓皇逃命而去。于是,崔巨伦和志士们得以脱身,终于逃到南边去了。

  崔巨伦的逃脱正是因他深深认识到自己的才学,在当时的情况下带给他的只是不利,所以以愚人的姿态出现,骗过了敌人。所以说,凡成大事者,少有不精于此道者。人们说的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便是这个道理。

  要在对局中适时地运用"装傻"手段,趋利避害。为人处事,就要从细微处培养自己的洞察力与辨别能力。只有当自己对人对事,站在一定高度的时候,你才能从全局上把握时机,从发展中寻找突破口。

  当你能将事理的前因后果分析透彻,并能果断地做出决定时,用"装傻"手段,不仅能给己给人带来解决问题的相当完美的方案,而且能给自己与别人的生活之圈添加美妙的佐料!

  知己知人,"装傻"不傻!

       第三部分:稳局之策

    所谓稳局,顾名思义,就是在自己力量还没有足够强大,还不能与对方立即抗衡的时候,不要让这个局的敌我斗争趋于激烈,趋于白热化。而让对方停下来,麻痹对方,让他休息一下,让他歇口气,喝点水,悠哉悠哉。而这个时候,你就有足够的时间走出被动的局面,最终打乱对方的计划,铸成破局之势。因此,看似平静的稳局之中往往却是锋芒暗敛,静若止水的局面背后有蠢蠢欲动的力量。

    稳局的奥秘是隐蔽自己的真相,深藏不露。因为无论何人,只要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便多少练就了一点观颜察色的本事。他们会根据你的喜怒哀乐来调整和你相处的方式。如果我们的言行表达失当,就会被别人看破弱点。把人家的好处显在明处,把自己的实惠落在暗处。所以越是精于权术的人,城府便越深。


一、欲取故予

    欲取故予,是一种等待的智慧。在实力不够强大的时候,需要你做一个耐心的垂钓者,耐心地等待时机的出现。而这种等待,却又不是消极地等,"予",是积极地放纵对方,从而给自己以可乘之机。

  破局者通过欲取故予之术,通过"予",便可以使对方放松对自己的警惕。而在暗地里加紧准备,为后来的"取"埋下伏笔。历史上的"郑庄公克段于鄢",可以说是欲取故予的绝好案例。


  春秋初年,郑武公娶了姜氏为妻,生下两个儿子。大儿子难产,所以叫寤生,姜氏也因此不喜欢他。小儿子叫段,长得英武高大,很得姜氏宠爱。

  姜氏多次想让武公立段为太子,但没有得逞。武公死后,还是寤生继位成为郑庄公。庄公即位后,姜氏请求把制邑作为段的封地。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不太好封。除了这里以外,其他地方任凭母亲挑选。"

  姜氏于是要求把京城封给段,庄公不好说什么,只好同意了,封京城给段,称段为"京城太叔"。太叔段到京城后,大兴土木,高筑城墙。大夫祭仲对庄公说:"先王定的规矩,大城市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中等城市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小城市不能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城的城墙已超过三丈,完全不合法度,恐怕会成为大王的祸害吧!"

  庄公说:"姜氏要这样支持他,我有什么办法呢?

  祭仲说:"姜氏的欲望怎么满足得了呢?大王不如早下手处置,不要让太叔段的势力滋长蔓延。不然的话,今后就不好办了。"

  庄公说:"多做坏事,必然自取灭亡,你等着瞧吧!"

  过了不久,太叔段又强迫京城西边和北边的两个城市归自己管辖。大夫公子吕对庄公说:"一个国家不可能有两位君主,大王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如果要把国家拱手给太叔,我们就去侍奉他;如果不这样,就请您除掉他,以免乱了民心!"

  庄公说:"别着急,他会自己遭殃的。"

  后来,太叔段干脆把那两个城市收归为自己的属邑了,并且一直把地盘延伸到廪延这个地方。公子吕又奏请庄公说:"难道现在还不可以处置他吗?他霸占的地盘越来越宽,赢得的老百姓也会越来越多啊!"

  庄公说:"你别担心,他做的事情不合道义,老百姓就不会亲附他。多行不义,必将自毙。"

  终于,太叔段一切都准备充分,与姜氏里应外合,准备袭击庄公。庄公早已派密探打听得仔细,于是师出有名地派公子吕率兵讨伐京城。京城的人都背叛了太叔段,太叔段跑到鄢地,庄公又派兵打到鄢地,直到把他赶出国,投奔共国而去。

  这篇故事,《春秋》书为"郑伯克段于鄢"。称"伯"而不称"公",是圣人遣责庄公的笔法,遣责他不早约束制止太叔段的行为,任其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然后才师出有名地一举加以诛杀--"以兵机施于骨肉"。就智谋说,庄公所采取的,正是欲取故予的破局之术,以此破了太叔段的局。

  要想制服、控制别人,在形势未许可,火候未到时,先放任、顺应他,满足他的欲望,让他表演够,加速向灭亡的道路发展,然后才一举予以彻底打击。这也就是《老*土》说的:"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想当初,太叔段虽有夺权阴谋,却没有公开反叛行为,如果庄公要处置他,必然落个没有兄弟情义的指责,加上母亲从中作梗,弄不好,还有不孝的骂名。所以,他一直沉住气,任属下再三劝谏而不动声色,直到太叔段的反叛行为公开,国母里应外合的阴谋败露,他才一举开刀,而且绝不手软,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这样,既除了心头之患,又师出有名,名正言顺。这就是欲取故予的妙处。

  在历史上,刘备也是欲取先予的谋略家。汉献帝初平四年(183年),割据兖州的曹操派遣泰山太守应劭往琅邪,迎其父曹嵩及家人百余口到兖州。途经徐州时,徐州牧陶谦为交好曹操,特派都尉张护送曹嵩一行。不料张杀死曹嵩及其家人,席卷财物而去。于是曹操便把账记在陶谦身上,以为父报仇为名,发兵攻徐州。

二、转嫁目标移视线

    陶谦面对兵临徐州城下的曹操大军,自知难以抵敌,便采纳别驾从事糜竺的建议,请北海相孔融、青州刺史田楷前来相救。孔融请刘备同去救陶谦,刘备遂欣然带领关羽、张飞、赵云和数千人马奔赴徐州。


  刘备率军在徐州城下与曹军于禁所部小试锋芒,初战告捷,使久被曹军围困的徐州暂时缓解了危机。于是陶谦急令将刘备迎入城内,盛宴款待。陶谦席间便主动提出将徐州让给刘备,说:"当今天下大乱,国将不国;公乃汉室宗亲,正当为国出力。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公勿推辞。我当自写表文,申奏朝廷。"刘备闻言愕然,急忙推辞说:"我虽是汉室苗裔,但功德不足称道,任平原相犹恐不称职。我本是为了义气前来相助。您这样说,莫非怀疑我有吞并之心?"陶谦表白说:"这是老夫推心置腹之言,决非虚情假意。"但刘备只是推辞,终不肯接受。糜竺见二人再三辞让,便说:"现在兵临城下,且当商议退敌之策。待事平之后,再议相让不迟。"于是刘备写信给曹操,希望曹操以国家大义为重,撤走围困徐州之兵。恰好这时吕布攻破兖州,进占濮阳,威胁曹操后方。因而曹操便顺水推舟,卖个人情,接受刘备建议,退兵而去。

  陶谦见曹军撤走,徐州转危为安,便差人请刘备、孔融、田楷等入城聚会,庆祝解围。饮宴既毕,陶谦再向刘备让徐州。刘备说:"我应孔融之约救援徐州,是为义而来。现在若无端据有徐州,天下将以为我是不义之人。"糜竺、孔融及关羽、张飞等皆纷纷劝刘备接替陶谦治理徐州。刘备苦苦推辞说:"诸位欲陷我于不义耶?"陶谦推让再三,见刘备终不肯受,便说:"如您必不肯受,那就请暂驻军近邑小沛,以保徐州,何如?"众人也皆劝刘备留驻小沛,刘备方始同意。

  不久,陶谦染病,日渐沉重,便派人以商议军务为名,把刘备从小沛请来徐州。陶谦躺在病榻上对刘备说:"今番请您前来,不为别事,只因老夫病已垂危,朝夕难保;万望您以汉家城池为重,接受徐州牌印,老夫死亦限目矣!"刘备说:"可让您的二位公子接班。"陶谦说:"其才皆不能胜任。老夫死后,还望您多加教诲,千万不能让他们掌握州中大权。"刘备还是辞让,陶谦便以手指心而死。举哀毕,徐州军民极力表示拥戴刘备执掌州权,关羽、张飞也再三相劝。至此,刘备才同意接受徐州大权,担任徐州牧。

  刘备的"三辞徐州",一方面体现了刘备博取仁义忠厚之名、收买民心的良苦用心;一方面当是出于刘备对当时形势的清醒认识。当时的徐州正处于四战之地,野心勃勃的曹操正虎视眈眈、兵锋相向,自不待言。此外,邻近的军阀如袁术、吕布、袁绍之辈都在凯觎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徐州,怀有兼并野心。这些都是潜在的危险。由此可见,当时的徐州并不是一颗好吃的果子,弄不好就会有惹火烧身的危险。即使徐州牧陶谦真心相让,其部下能否心悦诚服?这些都是很现实、很严重、很迫切的问题,不容刘备不顾虑!

  所以,刘备采取了欲取故予的破局法,从而免除了自己潜在的威胁。

  由此可见,欲取先予是一种极大的智慧,予是手段,取是目的。对于破局者来说,欲取先予意味着审时度势,不轻举妄动,给自己喘息和发展的机会,使自己实力强大到能打败对方。

  转嫁目标移视线

  破局者善嫁祸。为何要嫁祸?嫁祸乃是为了转移视线,将自己从他人的斗争目标中移走,调转他人斗争之矛头。这不但是破局者趋利避害之法,更是当破局者面对劣势的时候,一种给自己争取生存机会之策略。

  朝廷,是君臣斗法的场所;后宫,则是嫔妃争宠的地方。一旦得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荣华富贵接踵而至;一旦失宠,轻则不见君面,与荣华富贵无缘,重则打入冷宫,祸及族人。所以,古代后宫的嫔妃,都豁出命来争宠,并且不择手段。而其中最为成功的佼佼者,当非武则天莫属。

  武则天,是一个颇有历史魅力的名字,是一个似传奇而非传奇的历史人物。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自称神圣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

     武则天,出生在唐初新贵显宦之家,显赫的权势,豪奢的生活,滋养了她无限量的权力欲。然而,初唐极重士族的门阀之风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门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饱受流俗的轻视。这一特殊的境遇与遭际,强烈地刺激着青年时代的武则天,促使她极力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权力。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四岁的武则天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进宫之后,唐太宗赐给她"武媚"的称号。时日既久,太宗发现她学识尚好,便把她调入御书房侍候文墨。武则天便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宫廷大事,并能读到许多不易得见的书籍典章,眼界顿开,日渐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当时,由于她性格倔强,不善于施展女人的温柔手段,所以不受太宗的宠爱。这使得武则天进宫十二年后,"才人"的称号一直没有改变,地位也没有提升。这是一段非常漫长的日子。而这期间,她与太子李治志趣相投,关系逐渐密切,并产生了美好的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去,按照唐朝的惯例,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们要出家做尼姑,生育过的则要打入冷宫,为死去的皇帝守寡。武则天就出家做了尼姑。这是不得已的事。两年的尼姑生活使她全面地回顾了宫廷生活的富贵与艰险,在政治上日趋成熟。

  唐高宗上台后,不忘旧日恋情,从尼姑庵中接回武则天,封为昭仪,位在皇后之下,众妃之上。

  开始,武则天知道自己地位不稳,于是对王皇后百般奉迎。但等到她慢慢收买了部分宫女,特别是为高宗生下一个俊俏伶俐的女孩之后,便开始了自己夺皇后之位的步骤。

  首先,她用重金买通了皇后身边的宫女,负责向她报告皇后的一言一行。她利用皇后的某些言行,在高宗耳旁进谗言。有些话和事,高宗原本不信,可当与皇后身边宫女核对时,却一模一样。这样,高宗对王皇后就渐渐冷淡了。

  第一步成功,武则天开始了第二步。她明白,没有大错,是不能废立皇后的。她在等待时机。

  这一天,机会终于来了。王皇后见高宗久已不到自己宫中,却夜夜泡在武昭仪宫中,想去打听点口风,这天下午便来到武则天房里。武则天假装亲热,与王皇后闲聊,过了一会儿,瞅机会告诉宫女,把小公主抱来。

  孩子长得伶俐可爱,王皇后又久无子女,一见自然十分喜欢,忙逗引着小孩子玩。等孩子睡了,才起身离去。

  武则天送王皇后走后,来到女儿床前,她要施展计谋,扼死亲生女来陷害王皇后。手伸到女儿脖颈上,看着那柔嫩的小脖子,自己又下不了手。但是,失去这天赐良机,自己可能一辈子做个昭仪,甚至失宠后连昭仪也保不住。想到这里,她牙一咬,心一狠,双手向女儿脖子扼去。小孩子哭都没哭出来,蹬了几下腿,就不动了。武则天忙把小孩儿放好,盖上被子,像睡熟了一般。自己急速脱身,到花园中去了。

  高宗一回昭仪宫,按往日的习惯,先到小女床边去逗爱女玩。武则天也摸准了这点儿,所以估摸高宗快回来了,就早把小孩逗醒,以讨高宗欢心。这次高宗回宫,既不见武则天来迎,又见小女正睡着,心中生疑,环视四周一圈,便到小女床边坐下。仔细一瞧,却见女儿脸色发青,掀开被子一看,女儿脖子上还有掐过的手印。搭手一摸,尸体早已僵硬了。高宗大怒,高喊"来人"。宫女太监闻声赶来,围了一圈儿。大家见状,又惊又怕。高宗忙问:"昭仪呢?"听宫女说在后花园,忙派人去传。

  武则天装作惊慌赶来,抱着女儿大哭,呼天抢地地骂"不知谁这般没良心",一句话提醒了高宗,忙问下午有谁来过。宫女如实禀报说王皇后来过。高宗把桌子一拍,忙叫人去传。

  王皇后到来,又惊又怕,有口难辩。高宗盛怒之下,废了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从此,武则天又加快了她独揽皇权的政治步骤。

  武则天利用人们"狼也不吃亲崽"的思维定势,自己扼死亲女,顺理成章地把罪名栽在皇后身上,轻而易举地夺到了皇后宝位。

三、金蝉能脱壳

    这就是武则天的"嫁祸他人"。这一招极为阴毒,同时又极为奏效。武则天正是通过这一招,扭转了自己劣势的局面,使自己最终破局。大凡中国历史上的谋略家,可以说是无一不精于此道的。再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也是如此。


  据史书记载,有一段时间,曹兵十七万人每日耗费粮食量浩大,诸郡又连年饥荒干旱,接济不上。曹操想催促军队速战速决,敌人却闭门不出。曹军相持了一个多月后,粮食将要用完,只得写信给孙策求救,借了粮米十万斛,仍不能满足支配。

  一天,管粮官任峻部下的仓官王垕前往禀报曹操说:"如今兵多粮少,应当怎么办?"曹操回答说:"可以用小斛分发军粮,暂且救一时之急吧!"王说:"兵士倘若怪怨起来该如何是好?"曹操说:"这你不用管,我自有办法。"

  王垕依照曹操命令,以小斛分发军粮。曹操暗中派人到各营寨去听风声,各营寨怨声载道,都说丞相欺骗了大家。曹操于是密召王入帐,对他说:"我想向你借一件东西,以此息众怒,你可不要吝惜。"王说:"丞相想借什么东西?"曹操说:"我想借你的人头用以示众!"王大惊失色,说:"我实在无罪!"曹操说:"吾也知道你无罪,但是如不杀你,军心就难以稳定。你死后,你的妻子儿女我会为你照顾,你就不必多虑了。"王再想申辩时,曹操早就呼喊出刀斧手,推出门外一刀斩罢;然后把王人头悬挂在高杆上面,并贴出告示:"王垕故意用小斛散发粮米,盗窃官粮,谨按军法,斩头示众。"于是众怨开始缓解。

  曹操为了应付缺粮问题,决定让王垕以小斛散粮,后来激起众怨,却又阴险地向主管散粮的军吏借头,嫁祸于人,以平息众怨。这样通过故意伤害别人的利益,博得大多数士兵的同情,让士兵在心理上认为曹操无过,从而通过此计,把士兵由于小斛散粮对曹操的怨恨,转化为对王垕个人的怨恨,转移了士兵的注意力,达到了平息众怨的目的。

  嫁祸于人有两种,一种是自己有祸,转嫁他人,使自己逃脱罪责,转嫁给自己的仇人则是一箭双雕。另一种是自己无祸,而欲加罪于自己的仇人,故意制.造一些罪名转嫁到仇人的头上,这又类似于"借刀杀人"。

  破局者若用嫁祸之道,则能坐山观虎斗,全局则竟在掌握中。

  金蝉能脱壳

  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此计用于破局,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撤退或转移,以实现我方目标的谋略。

  稳住对方,撤退或转移,决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内容,稳住对方,使自己脱离险境,达到己方目标。这样的稳局之术,简直可以算是一种艺术。

  金蝉脱壳的关键在于,事先认真分析形势,准确作出判断,摆脱敌人,决不是消极逃避,一走了事,而应该是一种分身术。但这种调动要神不知,鬼不觉,极其隐蔽。因此,一定要把假象造得有逼真的效果。转移时,则又是神不知鬼不觉,等到谜底揭晓之时,对方才发现只剩一空壳子。

  东晋明帝时,大将军王敦起兵Z反,顺江东下,进攻建康(今江苏南京),谋图篡夺君位,自己当皇上。消息早传到明帝司马绍那里,为了平灭叛乱,司马绍亲率大军迎敌。

  两军相遇在鄱阳湖畔,扎下营寨。司马绍自恃勇力,换了一身便装,策马到王敦大营来观看虚实。守营将士见有一气宇轩昂之士在营外转悠,觉得蹊跷,忙报告主帅王敦。王敦听军士们描述了一番长相,觉得那人很可能就是明帝司马绍。恰好王敦看见五名军士正在骑马巡营,忙令他们先出去拦截追击那个营外之人。

  司马绍正在观察敌营情况,见营门大开,五名军士策马向自己扑来,知道大事不好,忙打马往回奔。那五名军士见所追之人逃跑,更加来了劲头,催马急追过来。

  司马绍在前面跑,五名军士在后面追,虽说还有一段距离,但司马绍怕万一马失前蹄,非被他们擒拿不可,便想法拖住他们。跑着跑着,来到一柳林边,有一老太婆在茶馆前卖水,茶馆前有几条岔路。司马绍心想,机会来了。他忙把手中马鞭子扔在老太婆跟前,然后催马拐到林子后跑了。

     老太婆听见马蹄"的的",忙抬头看时,见一条耀眼的东西落在眼前,忙弯腰捡起,却是一条马鞭子。这马鞭子不同寻常,上面嵌满了宝石、金银、翡翠。正在细细端详,追赶的五名军士冲到老太婆面前,发现不见了目标,忙下马询问,却见老太婆在看一条名贵的马鞭子,一把夺过来观看起来。那些普通士兵哪里见过如此名贵的马鞭子,个个争相观看,早把追人这一事丢在脑后,直到王敦带人追来了,才想起自己的任务。但再打马追赶时,司马绍早已跑得临近自己的大营,追不上了。气得王敦夺过马鞭,一人"赏"了他们几鞭。

  司马绍急中生智,用常人难以见到的稀有之物吸引追兵的注意力,终于赢得了一点宝贵时间,脱离了险境。

  由此可见,金蝉脱壳这是"走为上计"中的一种走的方式,是在破局危急存亡时的脱身之计,是死里逃生的行险侥幸,做得好就可以脱离虎口,做得不好,只可自认晦气。因在施用此计之时,形势已万分危急,本身处于极端不利地位,拼不能,退不得,不能不行险侥幸,谋脱出重围,以寻东山再起的机会。

  施计的时候,惟一的目的只求本身之安全,不管是自己保护自己,或牺牲别人掩护自己,可不必计较,仍要当机立断,把一切仁慈恻隐之心押后再说。曹操已清楚说过"宁我负人,莫人负我",这就说明,所谓"暴者不仁,慈者难将",在互施冷箭的时候,谁都想射中对方头颅。兵书所说"最后之胜利,决定于最后五分钟的残忍"。为将之道,过去如此,现在如此,硬起心肠是主要条件,稍存慈心的必败。

  汉王三年,刘邦与项羽两军对峙于荥阳。楚军多次袭击汉军运粮通道,使汉军粮草不济,被围于荥阳城。

  当时,韩信、张耳刚刚率军在井陉口大败赵兵,杀成安君陈余,活捉赵王歇,刘邦封张耳为赵王。楚国多次派兵袭击赵国,韩信、张耳忙于往返救援,以稳固刚刚取得的胜利,所以无暇顾及荥阳。

  刘邦派使者到项王营中,要求与项王讲和,项王不许。

  外无援兵,内乏粮食,求和不许,而楚兵围困一日紧于一日,形势真是万分危急。

  好在陈平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利用反间计使项羽对亚父范增起了疑心。范增建议迅速强攻打下荥阳,项羽不予采纳,一心要困死刘邦。范增知道项羽不信任自己,一气之下要求告老还乡,项羽同意了。结果,范增在路途发病而亡。

  范增虽然除掉了,但荥阳的围困并没有解除。城中粮食一天天减少,眼看就要断粮了。刘邦万般无奈,日思夜想突围的办法,陈平也绞尽脑汁。军中上下恐慌,军心日益涣散。

  一天,陈平看到将军纪信,眼前一亮,一条计谋突然闪现出来。

  原来,陈平发现纪信长得与刘邦十分相像,尤其是身材,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这天晚上,陈平首先派出两千多名女子从城东门出去,楚兵一看,连忙四面团围住进行攻击。然后,纪信坐着汉王的车驾也驶出东门,一副汉王的打扮。身边的兵士大喊,"城中已无粮食,汉王请求投降!"楚兵一见,连声欢呼"萬歲"庆贺胜利。四周的围兵都争先恐后地涌向城东观看汉王投降。趁着这当儿,刘邦只带了随从几十人从城西门悄悄出去,一路快马加鞭,仓皇而逃。

  项羽听说刘邦投降,心中大喜。见到纪信,一看不是,便大声喝问:"汉王在哪里?"纪信说:"已出城去了!"项羽大怒,命手下将纪信活活烧死。

  由此可见,"金蝉脱壳"实际上是一种分身计、逃遁计,是一种面临僵局、或者对局中占弱势时候的反败为胜之法。在危急存亡之际,生死攸关之时,巧妙运用"金蝉脱壳"之计,往往能够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在明朝也有一位王守仁,即后世学者所称的"阳明"先生。他当兵部主事的时候,上奏武宗,直言宦官刘瑾之罪,武宗大怒,将他打了五十大板,还贬往贵州做龙场驿丞。龙场驿离京师有万里路远,是荒凉不堪、人少山多的地方。王守仁奉诏,不敢不往,便匆匆起程。行到浙江钱塘江附近,忽然他的仆人来向他报告,说刘瑾已派人追来,要在半路劫杀他,叫他小心防卫。

    王守仁却说:"不必过虑,我料刘瑾不会这样做。"他嘴里虽这么说,心里早有了打算。

  翌日,那仆人早起,忽发现王守仁失踪了,在枕边捡到一张纸,写了首绝命诗,中有两句:"百年臣子悲何极,夜夜江涛泣子胥。"知主人一定投江而死,连忙追到江边,只见江水上浮着冠履,命人捞起一看,果是王守仁的东西,不禁放声大哭,因此远近的人都说王守仁已死。负刺杀任务的特务,听见这个消息,又检验过王守仁遗留下的东西,也回去复命。

  原来这是王守仁的"金蝉脱壳"计,他故布疑阵,掩人耳目,使人相信他已投江而死,自己却换上道袍,跑到福建的武夷山匿居起来。过了一些时候,才悄悄地赶到贵州龙场驿去。

四、赞颂之术有神通

  金蝉脱壳是破局者为了躲避不利因素时很好的一种谋略。破局之时,个人施行金蝉脱壳之计,其"壳"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像司马绍那样用稀有之物以保全自己;可以像刘邦那样用他人做替身以保全自己;也可以像明代王守仁的那样,把衣物抛在江中,鞋袜脱在岸边作自殺状。一句话,只要能让自己逃脱的壳,都是好壳。

  赞颂之术有神通

  大千世界,鱼龙混杂,陷井重重,危机四伏。尤其是当我们面对一个险象环生的局时,如想游刃有余,不学一点赞颂之术,那真是困难之极!

  翻阅中国二十四史,发现无论是正人君子,还是奸佞小人,都把"赞颂"作为官场、情场、商场攻无不克的"利器",却又用而不言,秘而不宣。破局者若能识得赞颂之妙处,定然能如虎添翼,使得自己在破局之中更加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赞颂首先是一门学问,这一点是务必要确立的。纵观煌煌历史,横看浩浩世界,都是一路拍将过来,又一路拍将过去。

  其次赞颂是一项技术,是鸿蒙开辟以来所有技术的基础和催化剂。一如武媚娘、那拉氏,假如不谈偏见等因素,她们治國A邦的功绩是无法抹灭的,但她们如果不是先把皇帝老儿捧得晕头转向、迷得颠三倒四,那么空有一腔经天纬地之奇志也是妄然。

  我们再来看看春秋时期的一个关于赞颂的故事。楚宣王身边有一个名叫坛的男子,因其貌美色佳,深受楚王宠幸,常随楚王左右,令一般人羡慕不已。

  有一天,谋士江乙对坛说:"你一无咫尺之功,二无骨肉之亲,却处尊位,受厚禄,全国百姓们见到你无不敛衽而拜,赞颂备至。这是为什么呢?"

  坛说:"那是国王对我的抬举,不然,我是不可能享受那么大的荣誉的。"

  江乙见坛倒是讲了实话,也就给他来了个推心置腹,说道:"人与人之间,如果以钱财来相互交往,那钱财尽了,关系也就断绝了;如果以姿色来相互交往,那么,人老珠黄、鲜花凋落之时,爱慕之心也就随之减退。所以,被国君宠幸的宫女,在还未离开国王的床席时,就常遭到冷落;被国王宠幸的男士,在还没有离开国王的轩车时,就常遭到遗弃。现在,你姿色未衰,表面上拥有权势,但却没有与国王建立起根本性的关系,一旦年老色衰,我为你担心啊!"

  坛听了江乙的话后,如梦初醒,倒头便拜:"请先生给我指点迷津,小人将感恩不尽!"

  江乙说:"你要想终生得到楚王的重用,就必须抓住机会,向楚王表达你以死相报、以死为殉的决心!"

  坛连连称是。从此,将江乙的话当作了座右铭,时刻记在心上。

  时间一晃三年过去了,坛仍然没有得到任何官位,还只是楚王面前的一个装饰品。江乙见到坛后,对他说:"我给你出的计谋,至今未见效果。你若不用我的计谋,以后我再也不会与你相见了。"

  坛哭丧着脸说:"我一刻也没敢忘记先生的教诲,只是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呀!"

  有一天,楚宣王带领着一班文武大臣到云梦打猎。只见结驷干乘,旌旗蔽日,野火冲天。那些被惊吓了的虎狼等野兽的嚎叫之声,犹如雷霆轰鸣。

  正在这时,一只样子看起来像牛,但是颜色是青色的动物,被打猎的鼓声吓坏,于是发狂地奔跑着,一直跑到了楚王的车轮边,以为这里是个隐蔽藏身的地方。

    楚王见有动物自投罗网,举弓搭箭,一箭将那野兽射倒在地。只见那野兽四蹄乱踢,发出虎鸣雷霆般的哀叫。楚王见一发中的,急忙跳下车,用饰有牛尾的旗帜鞭打这动物的头。那野兽不一会儿就不动弹了。楚王高兴得仰天大笑,说:"痛快!痛快!今天的游猎太痛快了!"说着说着,楚王转而又伤感了起来:"唉!我萬歲千秋之后(即死了以后),又有谁能与我共享此乐呢?"

  那个名叫坛的宠臣在一旁听见了,顿时觉得机会来了,赶忙边哭边用膝盖走到楚王面前,声泪俱下地说道:"小人入则与大王几如同席,出则陪大王同乘游猎。大王萬歲千秋之后,我愿以身试黄泉,蓐蝼蚁,为大王您垫底。"

  楚王一听,为之心动;这可真是一个无比忠诚的人呀!于是,楚王把他大大夸奖了一番,回去后,又给这位名叫坛的宠臣另行授官,让他到安陵这个地方去做官。人们就称这位连姓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为"安陵君"。坛可谓拍楚王的马屁拍到了点子上。

  这就是赞颂的威力。名叫坛的宠臣被封为"安陵君"后,自然一般的局也难以找到他了。想要破局的话,资本也是更雄厚了。由此观之,赞颂可使人成就一番事业,从某种角度讲,赞颂术更是人成为重要人物的一大秘诀。

  我们在来看看唐代的赞颂故事,有一赞颂故事堪称是达到了赞颂的又一新阶段。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安禄山被封为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初次入朝,皇上命令太子与安禄山相见,安禄山对太子不下拜行礼。

  唐玄宗责问他而他却狡辩说:"臣子是胡人,不懂法度,不知太子是何官职?"皇上说:"是未来的皇帝。"安禄山说:"臣是愚笨之人,只知道有陛下,不知道有太子。"左右令安禄山赶快拜见太子,安禄山这才下拜。唐玄宗认为安禄山老实,忠君志诚,很是喜欢他。

  安禄山入朝后,得知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就竭力巴结,他竟恬不知耻地拜比自己小十岁左右的杨贵妃为养母,每次入朝总是要先拜杨贵妃,再拜唐玄宗。唐玄宗有些不高兴,他又辩解说:"臣子是番人,番人的习惯是先拜母亲,再拜父亲。"皇上明白过来后,更加喜欢安禄山。常言说的好:"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安禄山的赞颂术可谓别出心裁。但是其目的还是万变不离其宗:讨主子的欢心。

  如果说安禄山的"先母后父"赞颂术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那么李林甫的赞颂术也是值得一提的。这位奸臣是臭名昭著的,但是其赞颂术却并不因为时代的久远而为后人忘却。当时,唐玄宗在洛阳居住,因宫中发生怪异现象,所以很想回长安。

  第二天,他便召来大臣商议此事。但是这时有两位宰相劝说皇上不要回去,理由是老百姓现在秋收正忙,沿途迎送,实在是不利秋收。皇上听了之后没有说什么,但是心中却是怏怏不快。

  这时这位刚刚拜相的李林甫,却是看透了皇上的心思。他虽然在大家面前不说话,但是心中早已打定主意。等到退朝之时,李林甫故意一瘸一拐地走到皇上面前。皇上发现后便问:"卿并无脚疾,为何走路一瘸一拐的?"李林甫说:"只想单独上奏。"李林甫的理由是:"洛阳、长安都是国都,也就是陛下的东西二宫。从东宫到西宫,哪里用得着选择时辰。刚才两位宰相说会影响农事,这很好解决,那就减免沿途的赋税不就行了。请陛下现在就宣布启程。"唐玄宗一听正合心愿,立即下令回长安。

  从此,李林甫也深得信任。其实,李林甫并没有什么大才,但是由于他非常善于拍马逢迎,所以自入朝以后,李林甫很快掌握大权。

  赞颂,是一门艺术,是人际关系至高无上的"润滑剂"。人们都知道骑马前还需要先拍拍马的屁股,这样马才会温顺地让你骑上去,何况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人生之途!不会此种招法又怎能做到事随人愿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反对赞颂,批判赞颂。同时,一时一刻也离不开赞颂,处处都在运用赞颂。不懂得赞颂技巧,便不懂得成功的决窍。

  大凡懂得一点赞颂之术的人士,多数仅会一些恭维、献媚之小技,事实上这些都还粗浅得很。如果能做到在无声无息、不露痕迹,让人晕晕糊糊、得意忘形,那才是赞颂的至高境界。

  掌握好"赞颂"之术,就能使得破局者如虎添翼,能够得到强权的支持。这样,有了强权支持的破局者,就可以更从容地应付不利的局面,破局就能够破得更加利落。

五、自污自毁避其锋芒

    "自污自毁、难得糊涂",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在破局之时,很多时候需要你懂得装傻。当然你并非傻瓜,而是大智若愚。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饶人。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这对破局者来说是很忌讳的。

  所以,对局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适时"装傻",装傻可以让你变得可爱,变得大受欢迎;装傻为人遮羞,自找台阶;可以故作不知达成幽默,反唇相讥;可以假痴装癫迷惑对手。你必须有好演技,才能演得可爱。自污自毁,还要恰到好处。谁不识破其中真相,谁就会被愚弄;谁能不领会大智若愚之神韵,谁就是真正的傻瓜、笨蛋。


    战国末年,随着秦国军事力量的不断强大,所谓"战国七雄"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秦国即将成为天下霸主。眼下,唯一尚可与秦抗衡一下的,也只有楚国了。为了消灭这最后一个强敌,秦始皇经过周密的战略部署,命令大将军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对楚国宣战。

  这一仗至关重要,所以,秦始皇亲自将王翦送到灞上,对他千叮咛万嘱咐,希望王翦能旗开得胜,一举成功。王翦对这一仗十分有把握,他并不关心能不能打胜仗,而是十分在乎另一类问题,他对秦始皇说:"现在仗也打得差不多了,我请求大王能给我封赐良田美宅。"

  秦始皇一听,感到王翦怎么在这节骨眼上提这个问题,忙安慰说:"将军去吧,你为什么要担心受贫穷呢?"

  王翦说:"我做大王的将军,有功最后也不知道能不能封侯,所以,现在趁大王赏我酒饭为我壮行时,我请求大王能赏赐我良田美宅,以作为我子孙后代的家业。"

  秦始皇听了后,不禁大笑起来,说:"我将很快满足将军的请求。眼下,你还是抓紧时间,带领队伍出发吧!"

  听秦始皇这么一讲,王翦第二天就率着大军出发了。但他命令部队减速前进,途中,不断派使者回来向秦始皇打听有关封赏一事。待部队到了潼关,王翦已经是第五次派人到咸阳,请求秦始皇给他封赏良田美宅。秦始皇无奈,亲自写一信给王翦,答应等仗打完后,将某处封赏给王翦。王翦这才带着队伍继续向楚国挺进。

  有人见王翦如此三番五次地向秦始皇邀功请赏,十分纳闷,王翦身边的一个部下对王翦说:"将军要求良田美宅,也未免太性急了吧!"

  王翦说:"你等有所不知,秦王为人狡诈,且不信任别人。现在,他把全国的军队委任给我一个人,我不向他多多地要求封赏,他会以为我另有所图呢!到时候,说不定就会怀疑我,使我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众将领都觉得王大将军讲得有道理。

  这就是王翦的自污自毁。他这么做,是为了避免自己锋芒太露而带来的危险,使得自己可以平平稳稳地度过。无独有偶,汉代的萧何,也是一位为了避免功高震主而自污自毁者。

  楚汉战争末期,刘邦任用萧何主持关中大事,自己带兵与项羽决战。汉三年,刘邦与项羽的军队相持在荥阳一带,战事十分紧张激烈。就在这种情况下,刘邦还几次派使者到关中去慰问萧何。

  萧何身边一个名叫鲍生的人对他说:"现在皇上在外风餐露宿,十分辛苦,却多次派使者慰问您,这并不是为了关心您,而是对您有所怀疑呀!所以常派人来探听情况。为您考虑,不如让您的弟弟和子孙中能当兵的,全都到军队中去,好让皇上放心。"

  萧何开始还很感激刘邦对自己真是关怀备至,时时都想着他。经鲍生这么一提醒,他才恍然大悟。于是,就采纳了鲍生的计策,把自己的兄弟及儿孙中能扛武器的,都送上了前线。刘邦见此情景,心中大喜,遂放松了对萧何的警戒,一直到彻底消灭了项羽,再也没有派使者前去"慰问"萧何。

    汉朝建立后,吕后用萧何之计,杀害了韩信。刘邦甚为高兴,就派使者传去命令,任萧何为相国,同时,又加封五千户,派五百名士兵及一名都尉做为萧相国的侍卫。

  这时,诸位官员都来祝贺,唯有将军召平表示哀叹不安。萧何有一天见到他,有意扯上这个话题,召平说:"相国的祸害也要开始了,我有什么可去庆贺呢?"萧何问他这话怎么讲,召平说:"皇上终日奔波于外,而你守于京城之内,并无被弓箭射伤的危险,却又是加官晋级,又是设置卫队。这其实并不是为了维护你,而是有意在提防你。淮阴侯韩信起来Z反,虽已平息,现在皇上已开始怀疑你了。希望你能把皇上的封赏辞让掉,不要接受,把全部家产用以资助军队,这样可免祸灾。"

  萧何听从了召平的建议,向刘邦辞去封赏,并尽其所有资助军队。刘邦见了,赞不绝口,认为萧何真不愧是不计名利的功臣。最后,还是让萧何担任相国要职。

  公元前196年秋,黥布起兵反叛朝廷,刘邦带病亲自披挂上阵,前去讨伐黥布。就是在这种戎马倥偬的情况下,刘邦仍然数次派使者去慰问萧何,同时问萧相国最近在做什么。萧何对使者说:"皇上亲征,我在内安抚百姓,尽其所有帮助军队,盼皇上早日平息叛贼,凯旋归来。"使者将见到的以及听到的,一一向刘邦作了汇报,刘邦才稍微放下心来。

  刘邦的这些防范萧何的行动措施,早已被萧何的一个门客看在眼里,他对萧何说:"大人,您离灭族不远了。您处于相国的高位,论权可以说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各方面已无以复加。自入关以来,十余年间,你一直深得民心爱戴,而且目前仍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安抚百姓的工作。皇上之所以屡次派人打听您在做什么,是害怕您的威信太高,影响整个关中一带,乃致于整个国家,对皇帝造成威胁。为今之计,你必须多多地购买田宅,以损坏自己的名声,这样,皇上就会十分高兴,对您也就放心了。"

  萧何与刘邦共事了这么多年,深知刘邦的为人,一个臣子如果功高盖主,那是绝对没有好果子吃的。于是,萧何听从了那位门客的活,命那个门客用低价强行购买了许多民田民宅,干一些违心的事情。在人们的心目中,萧何一下子变成了另一个,议论责骂声充斥于关中一带。萧何只是默默地忍受着。

  第二年,刘邦平息了黥布,凯旋归来还京时,老百姓纷纷拦路,在刘邦面前控诉萧何的罪行。刘邦听了,三言两语地打发了那些告萧何状的人,不但不去怪罪萧何,还暗自为萧何的做法而高兴。回到朝廷后,大大地奖赏萧何,夸他治国有方。

  锋芒太露而惹祸上身的典型在历史上是很多的。打江山时,各路英雄汇聚一个麾下,锋芒毕露,一个比一个有能耐。主子当然需要借这些人的才能,实现自己图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这些虎将功臣的才华不会随之消失,这时他们的才能就成了皇帝的心病,让他感到威胁,所以如果想要很好地保存自己,就可以通过自污自毁,使得自己看上去没有那么的有才华。自己不过是一个平庸的凡夫俗子,以减少他人对自己的猜忌,从而有效地保存自己。

  还有一个例子是宋代的韩世忠。他和与岳飞都是抗金将领,自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后,韩世忠不久又被罢官。

  韩世忠自此杜门谢客,闭口不再谈打仗的事。他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常常骑着毛驴,带着酒,身后再跟两个小童仆,到西湖一带游山玩水。同时,与人商议,准备购买新淦县的官田。宋高宗听说韩世忠在置田产业,不问军事政治了,心中十分高兴。还亲自赏赐给韩世忠御笔亲书。当韩世忠正式购得田宅后,宋高宗还亲自给他的村庄赐名并亲书"旌忠"两个大字,以示关怀。

  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有才华的破局者。要做到不露锋芒,既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不仅要说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更要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也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志得意满时,且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你不被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但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甚至在有些时候,必要的自污自毁才是有效的生存与保护自我之道。

六、韬光养晦醉拳伤人

     "醉拳"之厉害,在于一个"装醉",表面上看来跌跌撞撞,踉踉跄跄,不堪一推,而其实呢,醉醺醺之中却杀机暗藏,就在你麻痹大意之时,却挨上了"醉鬼"的狠招。真醉和装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愚者和装愚者是截然相异的两种人。玩"醉拳"的,是"形醉而神不醉","醉"是"醉"在"虚"处,是迷惑对手,而"拳"却击在"实"处,招招乃致命杀手。

  装愚的,是"外愚而内不愚","愚"是"愚"在皮毛小事,不涉主旨,无关大局,而"精"却"精"在节骨眼上,事关一生命运。装醉打拳乃格斗上乘技法,装疯卖傻是人情操纵的一流功夫。那些能够使他人"买"下自己傻气的人,正是最为上乘的破局者。他们的成功自古至今皆无例外。


    公元239年,魏国的大将军曹爽,收回了司马懿的兵权。司马懿虽然甚为不满,但一时又无能为力。为了免遭曹爽的再度加害,同时也为了隐蔽自己,以待时机,司马懿告病居家,不问朝政。一日,曹爽派心腹李胜去探视司马懿,以查虚实。司马懿也知道曹爽的用意,因此,当李胜来到时,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两个仆人正在喂他喝粥,米粥洒满了前胸。李胜与他说话时,司马懿故意作出气喘吁吁的样子,话也听不明,说也说不清。李胜回去后,详细报告给曹爽,并说:"司马公不过是尚有余气的尸体而已,形神已离,大人不必再对他有所顾虑。"

  曹爽最感棘手的就是司马懿,听到他不会久留于人世,心中无比高兴和放心,在朝中更加肆无忌惮了。司马懿则加紧秘密组织力量。成功地打了一次"醉拳"。249年正月,魏少帝曹芳拜谒高平陵,曹爽兄弟及其亲信皆随同前往,司马懿乘机发动兵变,废免了曹爽兄弟,不久将其全部处死。

  司马懿就这样以醉拳破除了曹爽的怀疑,进而给自己时机以破了曹爽的局。

  要想把醉拳打好,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有"醉相"。只有凭着这醉相,你才能够忽悠到他人,使人相信你的醉。

  醉相何来?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的人很容易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敌视,在政治斗争中尤其如此。善于保存自己,激流勇退,不是消极地避凶就吉,而是为了养精蓄锐,待机而动,这就是韬光养晦。醉相,就来自于你韬光养晦的策略。《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据,以存身也。"隐藏自己的才华,隐蔽自己的真实企图或目的,这是力量不足,处于劣势时保护自己,以待今后东山再起的良谋。善于断然退避,是一个人博大胸怀的具体体现。

  我们再来看看曾国藩的功成身退,看这位清朝著名的谋略家是怎么韬光养晦的。

  湘军是曾国藩亲手创办的,它与清政F的其他军队完全不同。清政F的八旗兵和绿营兵皆由政F编练。遇到战事,清廷便调遣将领,统兵出征,事毕,军权缴回。湘军则不然,其士兵皆由各哨官亲自选募,哨官则由营官亲自选募,而营官都是曾国藩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乡、门生等。由此可见,这支湘军实际上是"兵为将有",从士兵到营官所有的人都绝对服从于曾国藩一人。这样一支具有浓烈的封建个人隶属关系的军队,包括清政F在内的任何别的团体或个人要调遣它,是相当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湘军成立后,首先把攻击的矛头指向太平军。在曾国藩的指挥下,湘军依仗洋枪洋炮攻占了太平天国的部分地区。为了尽快将太平天国的起义Z压下去,在清朝正规军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清廷于1861年11月任命曾国藩统帅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的军务,这四个省的巡抚(相当于省长)、提督(相当于省军区司令)以下的文武官员,皆归曾国藩节制。自从有清以来,汉族人获得的官僚权力,最多是辖制两三个省,因此曾国藩是有清以来获得最大权力的汉族官僚。

  对此,曾国藩并没有洋洋自得,也不敢过于高兴。他头脑非常清醒,时时怀着戒惧之心,居安思危,审时韬晦。

    后来,太平天国起义被Z压下去之后,曾国藩因为作战有功,被封为毅勇侯,世袭罔替。这对曾国藩来说,真可谓功成名就。但是,富有心计的曾国藩此时并未感到春风得意,飘飘然。相反,他却感到十分惶恐,更加谨慎。他在这个时候想的更多的,不是如何欣赏自己的成绩和名利,而是担心功高招忌,恐遭"狡兔死、走狗烹"的厄运。他想起了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许多身居权要的重臣,因为不懂得功成身退而身败名裂。

  他写信给其弟曾国荃,嘱劝其将来遇有机缘,尽快抽身引退,方可"善始善终,免蹈大戾"。曾国藩叫他弟弟认真回忆一下湘军攻陷天京后,是如何渡过一次次政治危机的。湘军进了天京城后,大肆洗劫,城内金银财宝,其弟曾国荃抢的最多。左宗棠等人据此曾上奏弹劾曾国藩兄弟吞没财宝罪,清廷本想追查,但曾国藩很知趣,进城后,怕功高震主,树大招风,急办了三件事:一是盖贡院,当年就举行考试,提拔江南人士;二是建造南京旗兵营房,请北京的闲散旗兵南来驻防,并发给全饷;三是裁撤湘军四万人,以示自己并不是在谋取权势。这三件事一办,立即缓和了多方面矛盾,原来准备弹劾他的人都不上奏弹劾了,清廷也只好不再追究。

  他又上折给清廷,说湘军成立和打仗的时间很长了,难免沾染上旧军队的恶习,且无昔日之生气,奏请将自己一手编练的湘军裁汰遣散。曾国藩想以此来向皇帝和朝廷表示:我曾某人无意拥军,不是个谋私利的野心家,是位忠于清廷的卫士。曾国藩的考虑是很周到的,他在奏折中虽然请求遣散湘军,但对他个人的去留问题却是只字不提。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在奏折中说要求留在朝廷效力,必将有贪权恋栈之疑;如果在奏折中明确请求解职而回归故里,那么会产生多方面的猜疑,既有可能给清廷以他不愿继续为朝廷效力尽忠的印象,同时也有可能被许多湘军将领奉为领袖而招致清廷猜忌。

  其实,太平天国被Z压下去之后,清廷就准备解决曾国藩的问题。因为他拥有朝廷不能调动的那么强大的一支军队,对清廷是一个潜在危险。清廷的大臣们是不会放过这个问题的。如果完全按照清廷的办法去解决,不仅湘军保不住,曾国藩的地位肯定也保不住。

  正在朝廷捉摸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时,曾国藩主动请求,正中统治者们的下怀,于是下令遣散了大部分湘军。由于这个问题是曾国藩主动提出来的,因此在对待曾国藩个人时,仍然委任他为清政F的两江总督之职。这其实也正是曾国藩自己要达到的目的。

  曾国藩打的这一套醉拳,形醉神不醉,彻底地瓦解了清政F对自己的戒心,破除了他们对自己的怀疑之局,使得自己能够在清政F的支持下获得了极大的作为。看似自贬,实则得益。这就是醉拳之妙。

  破局者若能悟此道,必能有所大作为,最终破局如破竹,以至于势不可挡之势。


七、缓其兵,利己器
    
  《兵经百篇·延字》中说:"势有不可即战者,在能用延。敌锋甚锐,少俟其怠;敌来甚众,少俟其解;征调未至,必待其集;新附未洽,必待其孚;计谋未就,必待其确;时未可战,姑勿与战,亦善计也。"这段话意思是,形势有不宜立即决战的,关键所在是能拖延时间等待机会。敌人锐气正盛,就稍微等它懈怠;敌人集中优势兵力进犯,就稍微等待它分散;我军征调还没到达,必须等待兵力集结再行动;新归附的相处还不很融洽,必须等待互相信任再行动,计划还没考虑成熟,必须等待确定了再行动;时机不宜决战,暂时不打也是好法子。

  对局犹如对战。兵有急有缓,局也有缓局急局。缓兵之计,就是当拖延战斗发生的时间对己有利、对敌不利的情况下,就要采取延缓爆发战争时间的办法,使自己在有利的情况下作战,如假和谈等。破局者,或是被围困于局中,或者陷入僵局不能自拔,这个时候,适当的缓兵,则可以为自己争取时间。


     魏明帝曹睿时,辽东太守公孙渊称雄一方,自立为燕王,改年号绍汉,联络东吴,侵扰北方。边官报知魏主曹睿,曹睿决计派司马懿率马步军四万前去平定辽东。

     司马懿统帅魏军取得初战胜利后,很快把公孙渊困在襄平城(今辽宁省辽阳市)里。这时已是秋季了,秋雨连绵,一月不止,平地水深三尺,魏军的运粮船从辽河口出发可直接开到襄平城下。由于魏军都泡在雨水之中,行坐不安。左都督裴景见状就向司马懿建议说:"雨水不住,整个军营中泥泞不堪,军营应当移到前面的山上。"司马懿听后怒道:"擒获公孙渊只在旦夕,怎么可以移营?如果再有人说移营立斩不赦!"裴景诺诺而退。过了一阵,右都督仇连又来告诉说:"军士泡在水中苦不堪言,请太尉移营高处。"司马懿听罢大怒,厉声说道:"我军令已发,你胆敢故意违抗!"即令推出斩首,把首级悬于辕门之外,三军军心为之震慑。

  司马懿又令南寨人马暂退二十里,纵城内军民出城樵采柴薪,放牧牛马。部将陈群疑惑不解地向司马懿问道:"从前太尉您攻打叛将孟达时,兵分八路,八日赶到上庸(今湖北竹山县)城下,很快生擒孟达而成大功;今带甲四万,数千里而来,不令攻打城池,却使久居泥泞之中,又纵贼众樵牧,我真不知太尉打的是什么主意?"

  司马懿笑着说道:"您是不知兵法。从前孟达粮多兵少,我粮少兵多,所以不可不速战;出其不意,突然攻之,方可取胜。今辽兵多,我兵少,贼饥我饱,何必力攻?正当任彼自走,然后乘机击之。我今放开一条路,不绝彼之樵牧,是容彼自走也。"陈群拜服。后来,公孙渊果然率残兵败将突围,被司马懿生擒了。就这样,司马懿破了公孙渊的守局。

  司马懿在速战破孟达和缓战平辽东这两次军事行动中运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战法。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一书中赞叹道:"八日而取上庸,则以速胜;百日而取襄平,则以迟胜。""有势不同而事亦不同者:敌粮多而我粮少,则八日而取上庸;敌粮少而我粮多,则百日而后拔襄平是也。或速或迟,随时而易,变化无常,读此可以悟兵法。"但无论速战还是缓战,指挥者都要能够统筹全局,根据实际情况,不为局部或一时的小利所动。在我方准备尚未充分时,为争取更大的胜利,应采取缓战计策,一但时机成熟,应当机立断速战速决。

  历史上以缓兵之计获胜的,远远不止这一次。我们再将历史的车轮往后退一千多年,回到春秋战国时代,看看秦国的王翦是如何以缓兵之计来破敌的。

  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国先后灭亡了韩、赵、燕、魏四国。公元前226年,楚国发生了内乱,秦王就想趁机进攻楚国。

  楚国在当时也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因此,要进攻楚国,秦王也是很慎重的。战前,他召集将军们来到宫里举行了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商讨进攻楚国的大事。

  会议围绕出兵人数多少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秦王首先问旁边一个名叫李信的将军说:"李将军,进攻楚国,依你看我们得出多少人马为好?"

  李信是一位年轻的将军。听到秦王的问话,他冲口而说:"只要二十万人马就够了。"

  秦王回头又问老将王翦。王翦已当了几十年的将军,最后升到大将,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这时,他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了。王翦没有立即回答秦王的问话。只见他紧锁双眉,仔细考虑了一会,才慢慢地说:"依我看,必须六十万人马才行!"

  一个说二十万,一个说六十万,整整差了几倍。秦王心里想:看来王翦毕竟年纪大了,胆子才会这么小啊!

  第二天,秦王发布了攻楚的命令,命令大将李信和副将蒙武带二十万秦军,进攻楚国。秦军出发了,王翦向秦王上了一道奏章,说自己年老多病,精力衰退,请求辞去将军职务,回家养老去。秦王也觉得王翦的确老了,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李信不愧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年轻大将。出兵不久,他便连续打了几次胜仗,占领了楚国的不少地方,秦王对此感到很高兴。但是,楚国毕竟是一个大国,秦军占领了楚国大片土地后,必然要分兵把守,兵力就分散了。不久,李信连吃败仗,把已经占领的楚国土地,又全部丢掉了。

  秦王得到李信失败的消息后免掉了李信的职务,并决定还是请老将王翦出来。此时王翦已经回到家乡养老去了,秦王急忙亲自前往王翦的老家。秦王来到后,王翦把秦王迎进了堂屋,行过君臣之礼后问道:"大王远道而来,不知有什么重要事情?"

  秦王说:"李信带兵进攻楚国已经失败了。现在楚军正在西进,很快就要打到我们秦国来了。为了国家,我今天特地前来,请老将军出来领兵杀敌,报效国家。"

  王翦一听,连忙感谢秦王,他说:"大王的命令,老臣本来不敢违命。但是我已经年老还乡,实在已无力担负这个重任,还是请大王另派得力的人去吧!"

  秦王见王翦不愿出来,又说:"老将军不必多说什么了,这一次,无论如何你也得要亲自出马才行啊!"

  王翦见实在无法推辞了,他想了一想,对秦王说:"大王一定要我出来,就必须接受我的请求。要攻打楚国,非六十万人马不可!"

  秦王同意了王翦的要求。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开始向楚国进军。

  秦军将士以为王翦出动这么多人马,一定会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消灭楚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王翦率军刚到秦、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就立即下令军队停止前进了。接着,他又指挥将士们建立营寨,修筑堡垒,丝毫没有要进攻楚国的样子。

  楚国大将项燕天天派人向秦军挑战,王翦就是不理,仍然按兵不动。

  秦军将士们向王翦提出要求,冲过去跟楚军打一仗,但老将军却下了一道命令:坚守营垒,不准出战,违令者按军法处置。楚军几次挑战,王翦却没有理睬。这时,楚军也认为王翦年老胆小,不敢跟他们打仗。

  王翦把军队驻扎下来,又干些什么事情呢?他最关心士兵们的生活,亲自察看各个军营,叫士兵们把床铺收拾得整整齐齐,让大家好好休息。他还想办法改善军营里的伙食,让大家吃得饱饱的。

  将士们吃饱了,睡足了,王翦还让他们在军营里搞一些有趣味的军事游戏,大家蹦蹦跳跳,玩得很开心。王翦还在一旁鼓励大家说:"好啊,好啊!你们只管痛痛快快地玩吧!"王翦还叫军官把那些力气大、跳得高、动作灵活的士兵们的名字一一记下来。

  王翦带领秦军在秦楚两国的边境上这么一停,就停了一年多,军营里每天热闹得很。这样时间一长,楚国的军队可受不住了。他们看着王翦无心打仗的样子,慢慢地自己的斗志就日见低落了。在一个黑夜里,他们在项燕的带领下,开始向东转移。

  王翦得知楚军转移后,他马上召集部队,说:"你们天天盼望出战,要求出战,今天机会来了,你们一定要奋力杀敌!"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休整和训练,将士们一个个养得身强体壮,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听了王翦这么一动员,大家都跃跃欲试,结果这一仗,楚军溃不成军,全线败退,秦军一鼓作气,活捉了楚王负刍,取得了灭楚的胜利。楚国的攻势之局也被王翦这么一招缓兵之计给轻松地化解。

  从这里可以看出,有时的退是为了进一步的进。当取胜的时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要敢于退,等待时机,不能盲目地进。兵贵神速,是用兵的一般规律;缓兵之计,也是指挥上的常见之法。战争中的情况多种多样,行动计划,则应有张有弛。以退为进,在兵法上是说,以退却为手段来达到进攻的目的。

  缓兵之计,在兵法上是说,暂时使势态缓和,拖延时间,以便从中脱离危险。更多的是用于不利形势下,争取一段喘息的时间。

  破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心急。故益以缓兵计,保存自己,发展自己,相机而动。破局者若能深切体悟缓兵计的智慧,将大有裨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