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水稻绿色防控技术是从保护粮食生产安全出发,树立 “绿色植保”新理念,通过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综合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全面提升水稻病虫害防治能力,确保水稻稳产增产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一、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专业粮食生产合作社,能做到系统管理,统防统治;并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预测预报,同时能使用高效低毒持效期长的农药。 二、技术措施: 1、选用抗病良种 选用抗条纹叶枯病等病害的水稻品种,如寒优湘晴、南粳46等品种。 2、播前农业防治 采用农业防治的方法,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一是耕翻和灌水;二是清除杂草;三是打捞残渣;四是适当推迟播期。直播稻在6月5-10日播种,机插稻在5月20日集中播种,6月10日后机栽。 3、化学除草: 直播稻田:第一次化除:在落谷后1天(必须催至一籽半芽),用35%苄嘧.丙草胺WP100~120克兑水35㎏均匀湿润喷雾。第二次化除:在第一次用药后15天左右,选用53%苯噻.苄WP60~90克/亩制成10公斤药肥或药土撒施,药后保水3-5天(注意做好平水缺)。 机插稻田:第一次化除:耕地排田后或机插后第二天立即用药一次。方法:采用毒土或喷雾法,用35%苄嘧.丙草胺WP100~120克/亩,用水量为35公斤(药后做好保水工作)。第二次化除:在机栽后10-15天(活棵返青以后)必须用好第二次药。药剂可选用53%苯噻.苄WP60~90克制成10公斤药肥或药土撒施,药后保水3-5天(注意水不可淹没心叶)。 4、分蘖期至穗期病虫防治:以稻纵卷叶螟的三个发生代别为防治主线,兼治其它病虫害,防治三次,根据当年的病虫发生特点,相应调整防治时间和次数。 ★第一次防治 防治时间: 7月上旬~中旬 防治对象:重点防治二代稻纵卷叶螟、一代螟虫、飞虱,纹枯病兼治稻蓟马等。 防治药剂:稻纵卷叶螟、螟虫用康宽、稻腾、福戈等持效期长的农药为主;纹枯病用井岗霉素或井冈·己唑醇;飞虱用吡蚜酮或烯啶虫胺。 防治方法:亩用水35公斤,细雾均匀喷施。 ★第二次防治 防治时间: 8月上旬 防治对象:重点防治三代稻纵卷叶螟、纹枯病、飞虱等。 防治药剂:稻纵卷叶螟用甜核·苏云菌、甲维盐和安打等持效期长的农药为主;纹枯病用满穗等长效药剂;飞虱用噻嗪酮或吡蚜酮。 防治方法:亩用水50公斤,细雾均匀喷施。 ★ 第三次防治 防治时间:9月上旬 防治对象:重点防治螟虫、飞虱兼治四代纵卷叶螟和纹枯病等。 防治药剂:螟虫、稻纵卷叶螟用福戈、甲维盐、阿维·抑食肼、稻腾等农药,注意与前几次交替使用;纹枯病用爱苗;飞虱用持效期长的吡蚜酮或烯啶虫胺。 防治方法:亩用水50公斤,细雾均匀喷施。 由于每年病虫的发生存在差异,具体的防治时间和药剂根据当年病虫发生特点及田间实际发生情况作相应调整。 6、防治要点: (1)、防治时要确保防治质量:确保用水量和用药量,防治时间间隔不要超过2天,施药时要确保细雾均匀喷施,不漏喷重喷。 (2)、提高田间的水肥管理水平:做好田间的日常水肥管理,提高水稻的自身抗逆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3)、要配有专门的防治管理人员,以便能及时发现生产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同当地技术部门沟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