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我们为什么会喜欢同性?】(科普贴)

 BENEWMAN 2014-06-22
  大约在两年前,我在图书馆里偶然读到了一本书,那本书是在自然科学类生物学范畴的脑科学那个书架上被我翻到的。当时我迫不及待地一口气读完,有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是又惊又喜。因为它系统而又完整解答了一个很久以来一直盘绕在我心里的疑问:和大部分异性恋相比,为什么我会喜欢同性?这是先天造成的还是受后天环境影响的?有没有科学上的理论依据能够给我提供解释? 

我想不管是gay还是lesbian,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疑惑。因为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况且这还是和我们自身的选择直接相关的问题。于是我想就这个问题,把我所知道的信息与大家分享,如果你读完了感到对你的自我认知有所帮助,那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达到了。囿于篇幅的限制,我在这里省去了书中很多真实而有趣的实例故事,只做理论上的陈述。有兴趣的读者在本文的最后可以获得完整电子书的下载地址。 


<男女差异> 


我们的个性蓝图由46个染色体组成,它们一半来自母亲,一半来自父亲。前22对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搭档,决定将要出生的个体的身体特征,比如眼睛的颜色、鼻子的形状和长度等等。而最后一对染色体则与此不同。母亲的卵子提供了一个X染色体。在正常情况下,假如父亲提供给受精卵的也是一个X染色体,胎儿就是女性,提供的是一个Y染色体,胎儿就是男性。 

在受孕的最初几个星期里,胚胎是没有性别之分的。他拥有全部的基本设备,如发育不全的输送管,系统等等,既可以发育为男性,也可以发育为女性。大约在受孕第六、第七周左右,胎儿的性别最终确定下来。男性胎儿发育出特殊的细胞,分泌出雄性激素,亦即睾丸激素的主要成分。而雄性激素会通知身体不必再去发育女性的器官了,同时刺激身体发育男性性器官。几乎与此同时,如果胎儿是女性的,即基因为XX的,她的生殖器官就会依照女性的方向去发育,不会分泌出大量的雄性激素,结果最后生出来就是一个女婴。 


<大脑中的性> 


正如6周大的胎儿看不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样,胎儿的大脑也同样如此,得经过一定的时间才会获得自己的性别。 
男性胎儿接触到大量雄性激素之时,正是大脑开始成型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候的雄性激素量非常大,是婴儿期和青春期的4倍多。在男性发育的每一个关键期,都会有大量激素出现:一是在青春期,第二性征开始显现之时;一是在受孕6周后,胎儿大脑开始成型之时。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出错,一个男性胚胎可能有足够雄性激素促使他长出男性器官,但不足以使他的大脑形成男性模式,于是,孩子出生后,身体是男性的,大脑却是女性的。同样,一个女性胚胎也可能在子宫中意外接触到雄性激素,结果孩子就是男性的大脑和女性的身体。 

两性的大脑存有差异的地方,是大脑控制性行为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下丘脑。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两性的大脑结构还存在着其他差别。大脑皮层是覆盖在两个脑半球上的一层外皮。掌管复杂行为的最重要的控制中心就在皮层中。据发现,雄性的大脑皮层明显比较厚,但仅仅是在右半球,雌性的左半球皮层比较厚。在关键期控制激素,同样可以改变左右脑半球皮层的厚薄。“大脑根本就是一个性器官。” 加拿大一位在性别差异研究上卓有成就的心理学家如是说。 

通过对从啮齿类到灵长类的哺乳动物的实验,科学家们发现:注射额外的激素可以改变正在发育的大脑的结构,而大脑结构的改变会导致行为发生相应变化。由于激素的中介作用,雄性和雌性的大脑在神经传导物、神经连接体以及细胞和神经元的数量上,都存在着差别。 

证据表明,大脑的性别分化程度是有深浅的:胎儿接触到的雄性激素越多,那么胎儿成年后,其行为就越具有男性化特征;接触到的雄性激素越少,成年后的行为就越具有女性化特征。 

心理学家琼·赖尼希博士是俄亥俄州金西研究所的现任主任,她描述过激素如何影响我们。她说,我们都受到怀孕期化学作用的影响。依据化学物质性质的不同、量的多寡和作用时间的早晚,她一一解释清楚了:为什么有些女孩子会像男孩子那样顽皮,为什么有些男孩子会对服装、洋娃娃和小孩产生异乎寻常的兴趣,为什么有些女孩子的数学会比其他女孩子学得好,为什么有些男孩子不大具有攻击性,不自信,对运动不感兴趣,比其他年龄相仿的孩子更愿意合作,愿意牺牲自己服从集体的意愿。 

事实是,决定性别认同的是生物机理,而不是后天的条件作用和文化。准确的说,大脑的倾向是由雄性激素的浓度、作用时间以及适应性决定的。 
这种作用在子宫里就已经完成。科学家们得出结论,不管是人还是其他动物,其大脑都有一个发育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激素对性别分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大脑正是在这个时候‘定型’的……一旦确定下来了,就很难在出生后改变它。正是依据激素对大脑神经网络设定的这种作用,神经科学家才得以在孩子出生后判断其大脑是‘男性的’还是‘女性的’。大脑在子宫里面就已经受到了激素的影响,在神经组织上留下了永久的烙印。 


<雌性激素和女性的生理周期> 


事实上,在经期,女性的身体和心智都受激素的影响,因此,明智之举是将它的周期描画出来,并指出它的特点和影响。 

在经期的前半段,只有雌激素存在,它的作用是促进从卵巢的卵泡中分泌出来的卵子生长。排卵时,雌激素含量达到最高点,卵子排出后,雌激素开始下降。在这个时候,第二种重要的激素---孕激素,在卵子最初生长的地方产生了,它的作用是改善条件,使卵子健康、成功地受精。此时,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浓度都会慢慢升高,直到最高点,如果没有受孕,下一周期又告来临,它们就会下降,如果受孕成功,它们会居高不下。 

雌激素会对大脑细胞产生特殊的刺激作用,使它们更加活跃,所以,在月经周期的前半阶段,在雌激素浓度上升之时,大脑特别警觉,能够吸纳、分析大量信息。感觉的敏锐度也会提高,不论是听觉、触觉、味觉还是嗅觉都会变得很灵敏。在这个阶段,女性自我感觉良好,自信、幸福、乐观、快乐、性欲强。进化给了女性一张化学周期表,在这张表上,女性心情愉快、心满意足时,正是怀孕的最佳时机。 

另一方面,孕激素又会产生抑制作用。实验表明,它会严重降低大脑的血液流量,使大脑中的氧和葡萄糖大量消耗,进而使人感觉麻木,跟一个被巴比妥盐酸药物麻醉的人一样。它会使大脑反应迟钝,跟雌激素所引起的心情愉快、感觉灵敏相比,简直是判若云泥。在这个时候,性与降低,产生焦虑感和疲倦感,而两者一凑合,忧郁情绪就来了。与此同时,孕激素似乎也有镇静作用,是情绪稳定。这似乎是下半个周期的典型特征,在此期间,孕激素达到最高点。 

在月经前4-5天,雌激素和孕激素都处于最低点,女性会产生强烈的畏缩性症候。在这种月经前状态下,由于缺少孕激素来稳定情绪,有没有雌激素来振奋自我感觉,女性的行为会在敌意、攻击性和严重的忧郁之间游移不定。 


<大脑的成熟> 


琼·赖尼希是美国金西研究所的主任。他曾研究过接触过多雄性激素的孩子和接触过多雌性激素的孩子的行为模式。还是胎儿时,浸泡在超量雄性激素中的男孩子,他们的攻击性分数是没有接触额外激素的兄弟的两倍,而这样的女孩子比她们的姊妹大约高出50%。胎儿期间接触到过多激素,影响的不只是攻击性而已,与独立性和自信心有关的一组特性也受激素的影响。怀孕时有过多雄性激素的母亲们报告说,她们的女儿非常独立、自立,相应的,很少有依赖性,极少向人求助。 

标准的人格调查问卷显示,其母亲怀孕期间服用过额外雄性激素的男孩子和女孩子,特别自立、自信、不依赖、个性强。相反,母亲怀孕期间服用过雌性激素的孩子,喜欢集体活动,依赖性强。最温顺的是那些从未接受任何一点雄性激素的女孩子,也就是那些患特纳氏综合症的女孩子。 

问题的关键在于,激素对大脑的作用如何,取决于已经被设定好了的大脑结构是否会对该种激素起反应。例如,一个正常的女人,就算你给她注射睾丸激素,她也不会产生男性那样的攻击性,因为她的大脑并没有被设定为对它其反应。但是,如果给一个原本没有攻击性的男人注射睾丸激素,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攻击性,因为他的大脑对这种化学物质敏感。 


<能力的差异> 


研究表明,雌性激素高的女性在学术上表现不佳,而那些具有高浓度雄性激素的女性,在任何学术领域都比一般女性强。在传统上男性有优势的、与空间能力有关的领域中,男孩子气的女孩子表现尤其突出。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女学者或许应该将她们的成功归功于在她们出生前受到了雄性激素的影响。母亲在怀孕时服用过雄性激素,其女儿综合智商就比较高,考上大学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对于自然科学,她们似乎还有着与其性别不相适应的兴趣。母亲服用雄性激素的浓度越高,服用时间越早,胎儿长大成人后的空间能力就会越好。母亲服用的雄性激素越多,胎儿的大脑就越偏向男性大脑结构,其空间能力就越好。睾丸激素还有一个好处,它使得大脑不容易疲劳、走神,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这在临床上已经被重复观察到了。 


<睾丸激素> 

睾丸激素既是一种具有攻击性和统治欲的激素,也是一种性激素,对男性和女性来说都是这样。失去雌性激素的卵巢的女性,依然会有性欲。停经后雌性激素不再分泌,可是女性并不会因此而失去性欲。但是,如果她们失去了制造睾丸激素并控制其数量的肾上腺,性本能就会萎谢。不过,可以通过注射睾丸激素来恢复其性能力,这种方法也可以用来治疗性冷淡。睾丸激素是激发两性性欲的最主要因素。睾丸激素越高,性欲就越强,无论是同性恋者还是异性恋者,正统保守者还是性变态者,莫不如是。在月经周期中,女性睾丸激素最高之时也是她性欲最旺盛之时,此时也最容易受孕。激素含量较低的男性,性情较为温顺,偏爱小胸脯的女人,而性格外向的男人喜欢乳房大的女性。 


<心理的性别倾向> 


就像怀孕期间服药会改变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一样,子宫中化学物质的不平衡也可以改变孩子成年后的性别倾向。我们知道如何在实验室里制造出同性恋的老鼠和猴子,有些科学家也认为我们有办法在孩子出生前就能防止他将来搞同性恋。 

德国科学家冈特·德尔纳博士终其一生都在研究,一个人出生前的激素是如何决定性的影响他或她后来的性行为倾向的。他认为一个人将来是否会有同性恋行为,用羊膜刺穿术可以检测出来,他进而认为,对胎儿进行产前激素注射可以矫正其将来的同性恋倾向。 

德尔纳发现,大脑的性别化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渐进的。正是有没有雄性激素决定着大脑组织是朝女性化模式发展,还是朝男性化模式逐步发展。 

他认为,大脑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亦即 性中心阶段、交配中心阶段 和 性别角色中心阶段。

首先,在第一阶段,激素开始发出指令,发展出两性身体的典型特征,其次,是向“交配中心”转变的阶段,它和第一阶段有点重叠。德尔纳认为“交配中心”和下丘脑是一回事。而下丘脑掌管着一个人成年后的性行为,它在男性和女性大脑中的分布排列并不一样。在最后的阶段,激素开始对胎儿的“性别角色中心”发生作用,安排大脑神经网络,从而决定一个人的行为的一般倾向,例如一个人是否具有攻击性,是善于交际还是惯于独处,是敢于冒险还是胆小怯懦,这些人格特征在青春期,在激素的影响下都会充分表现出来。 

德尔纳认为,在每一个阶段上,每一个中心都可以独立地被破坏,造成不同的后果。 

的确,在基本性别特征发育的第一个阶段上,性别为雌性的胎儿如果接受了超量的雄性激素,会发育出类似雄性的性器官。同样,交配中心,即下丘脑的发育也是可以破坏的,对于男性胎儿,降低雄激素的浓度,这个孩子以后就会有同性恋倾向,如果是女孩,高浓度的雄激素会使她将来发展出同性相吸的倾向。最后是性别角色中心,安排大脑神经网络以及分布大脑功能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受到激素的干扰,对于男孩,会发展出女性行为倾向,对于女孩,会发展出男性行为倾向。 

这个理论的好处在于它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具有明显男性体格的男人,也具有很明显的男性特性和举止,但仍然会被别的同性所吸引。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形,是因为在第二阶段下丘脑的发育受到了干扰。同样,它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男孩子外表和动作都很女性化,却具有很强烈的异性伴侣倾向。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性中心和性别角色中心形成时受到了干扰,但在交配中心形成时没有发生激素不平衡的现象。简单的说,这个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娘娘腔的男子不一定是同性恋者,以及为什么同性恋不一定是女人气的男人。 

我们的心理性别的复杂性、特性是在不同的时间里发展出来的,它们与不同阶段、不同程度或不同中心的说法是吻合一致的。如果只是在交配中心阶段接触到“错误的”激素,人们也许就会对同性别的人感兴趣,但他(她)的行为或外表并不会表现出很多不正常的性特征。比如很多女同性恋与正常女性一样,对社会关系也感兴趣,她们身上的天生的雌性激素不但会抑制睾丸激素的作用,还会完全按照大脑机理行事,从而使她们具有温柔的一面,具有典型的女性特征。 


 

我在这里讨论的对象是指那些身体构造以及性特征属于女性同时又具有同性恋倾向的女性。基于上述理论,也就是那些在大脑发展的第一阶段(性中心阶段)没有遭受激素失衡,而在第二阶段(交配中心阶段)都不同程度的遭受激素失衡的女性。然而正是大脑发展的第三阶段(性别角色中心阶段)的差异性导致了所谓T、P、H的分化。如果女性胎儿在第三阶段仍旧受到了高浓度雄激素的影响,那么她长大后成为女同性恋中的T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增加。哪怕她的外表很女性化,穿着也很女性化,但独立而富有竞争性的性格,在性行为中更加主动而富有进攻性,都说明她是T不是P。纯T和铁T是指除了拥有女性的身体,其行为模式都非常男性化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往往女性的第二性特征也不明显,比如平胸,窄臀,声音低沉)。纯P是指除了性倾向上偏向同性,其他方面均很女性化的女人(这样的女人通常拥有比较女性化的外表,性格也相对比较温顺,是最不易识别的lesbian)。纯T和纯P好比一个区间轴的两个端点,中点的地方叫做H。如果介于H和纯T之间,就可以划分为T;如果介于H和纯P之间,就可以划分为P。但大部分lesbian都同时具备一些男性的性格特征和女性的性格特征,只是程度和表现方式不同而已。 

而按照魏宁格在《性与性格》一书中所阐述的理论,一个人要找到与自己匹配的另一半,就需要知道自己身上男性性格占多大比例,女性性格占多大比例。比如,一个男性性格占比70%、女性性格占比30%的男异性恋者,他的理想对象就是一个男性性格占比30%、女性性格占比70%的女异性恋者。同理,一个性格偏P的lesbian,她的理想对象是一个性格偏T的lesbian。而一个兼具男女双重性格的H,她的理想对象必然也是一个兼具男女双重性格的H。只有这样,两个人的结合才会完美和谐。 


<根源> 


那么,造成性行为异常的最早的生物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既然子宫中的激素对孩子和成年人的性行为有这么大的影响,那么究竟是什么最早使激素出了差错呢? 

研究发现,母亲高度紧张的心理会降低子宫中雄激素的浓度,这样的母亲生出来的儿子中,同性恋的比例要高于那些怀孕期间没有经历过紧张和压力的母亲所 
生的儿子。在胚胎期间,雄激素的低浓度也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服用不恰当的药物就也其中之一。德尔纳相信,子宫中的激素浓度和后来的性行为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因此,监控激素的浓度,并对异常情况进行修正,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医学方法。 

如果女性尚在子宫里时接触了大量雄激素,这样的女性很少会有甚至不会有母性行为,她们在孩提时代就不喜欢玩洋娃娃,长大后也不愿意照看婴儿,成年后做妈妈的兴致也不高。 


<总结> 

同性恋的生物学因素很可能与脑结构的细微差异有关,而这种差异是由出生前暴露于雄激素中的时间不同引起的。 
如果雌性胚胎在发育早期暴露于高水平雄激素环境中,她的性取向将会受到影响。 
出生前的雄激素化作用除了影响性取向外,还要影响其他的性二形性行为。 
出生前的雄激素对于雄性性行为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雄性性行为的发育至少部分决定于雄激素对人脑的雄性化(或去雌化)的作用。 

人脑是一个性二形性器官,过去很长时间对此是有怀疑的,后来经过解剖学、局部脑代谢(PET)和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的研究才确定了这一点。研究者认为,人脑的性二形是由于胚胎期和出生后的早期暴露于雄激素的时间不同引起的。出生前激素的存在对人类性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遗传与性取向 

遗传对于性别定向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研究显示,同卵双生的男性对同性恋的一致性占52%,而异卵双生的只占22%。同卵双生的女性对同性恋的一致性占48%,而异卵双生的只占16%。 

总之,有证据表明,两种生物学因素,即出生前雄激素的存在和遗传因子影响人类的性取向。这也表明同性恋者对他们的性取向与异性恋者相比不应负有更多的责任。 



参考书目: 
Brain Sex: The Real Difference Between Men and Women 
Anne Moir / David Jessel (中文译名:《脑内乾坤》) 
下载地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2872876.html 

Foundations of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Sixth Edition) 
Neil R. Carlson (中文译名:《生理心理学》(第六版) 苏彦捷 等译) 

Sex and Character 
Otto Weininger (中文译名:《性与性格》) 
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3178705.html 

另外,BBC还制作了一部三集的纪录片:两性奥秘 Secrets of the Sexes 
在线观看地址:http://jishi.cntv.cn/liangxingaomi/videopage/index.s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