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刺梨:一道助农增收美丽风景

 asyx 2014-06-23

    如果是在春夏之交的季节,你会看到一道独特的景观,10余万亩金刺梨美丽绽放。

  自2011年11月24日我市召开第一次金刺梨发展促进大会起,三年不到的时间,已发展种植14.9万亩。目前,今年可采果8万亩,进入丰产期的有3万亩。在规范种植和管理到位的情况下,金刺梨第二年就可以挂果,第四年就可进入盛果期,亩产2000斤以上,按照每斤5元的保守价格估算,我市20万亩的种植规模,产值可达20亿元。这为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致富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6月9日,西秀区七眼桥镇雷屯村金刺梨种植基地里绿意盎然,果实满枝,村民雷俊学正在为金刺梨疏果。他告诉记者,今年他种植的1000余亩金刺梨将迎来盛果期。他已经注册“秀云天”商标品牌,打算将金刺梨包装后进入超市。对于安顺金刺梨的市场前景,雷俊学很乐观,他分析道:“苹果全中国都有,但金刺梨只有安顺有。我们不能局限于安顺或贵州市场,只要将我们的产品声誉打出去,别说全国,仅是西南三省市场,鲜果都供不应求,更别说金刺梨含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

  目前,我市金刺梨资源开发利用尚处在起步阶段,在我市落户以金刺梨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的企业有安顺云鹫食品有限公司、昌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州百年家良食品有限公司、成都九州合力投资有限公司等,主要加工金刺梨汁、金刺梨蜜茶、金刺梨糕等产品,正在研究金刺梨含片、口服液、化妆品、酒等产品。

  我市将对金刺梨开发的工作重点放在加快包括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高端产品的研发上,通过使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攻克质量控制相关技术,使金刺梨产品能保持较高含量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让金刺梨产品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赏花品果带动乡村游

  在平坝县白云镇高寨村巾帼金刺梨种植基地,“巾帼美”农家乐今年“五一”刚开业,受到平坝、安顺、贵阳等地游客的青睐。这个昔日岩石满地、杂草丛生的岩旮旯因为金刺梨的种植变成了外来客人的游览农庄。

  “自去年我们种植的500余亩金刺梨挂果后,就有很多客人慕名而来。客人远道而来,我们就用自己种的油菜籽榨成菜籽油、用自己种的蔬菜、自己养的林下鸡、自己酿制的金刺梨酒来招待客人。一传十、十传百,来吃过的客人又将亲戚朋友介绍来,所以我们的农家乐就应运而生。”基地主人赵启菊一边忙着招待客人,一边向记者介绍。

  “金刺梨花在4月底5月初开始开花,花期持续40多天。金刺梨果实的采摘期从10月初就开采,一直要持续到11月底,花期和采果期加起来长达4个月,这两个时期是客人来游玩的高峰期,我们可以围绕金刺梨赏花品果做文章,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被称为“高寨三巾帼”的三个基地女强人赵启菊、石林芬、石明英对未来充满憧憬。

  石漠化治理效果凸显

  资料显示,我市国土总面积9267平方公里,其中岩溶露出面积6627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1.52%。在岩溶面积中,石漠化面积为2969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2.04%。

  金刺梨树具有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生长快的特点,耐瘠薄、耐旱,是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的首选树种,在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等方面都能取到较好的作用。

  记者在高寨村巾帼金刺梨种植基地看到,一颗颗金刺梨种在山坡的岩窝里,尽管泥土不多,但金刺梨长势却很好,发出很茂盛的枝叶。赵启菊说:“以前村民们在这些岩旮旯一年就夏天种一季包谷,冬季撂荒。雨水好,多少有点收成,遇到天干,就绝收。”由于这种广种薄收的种植方式,使得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一年比一年薄。现在种上金刺梨,让荒地披上了绿装,有效防止水土的流失。

  贵州科学院研究员李安定曾撰文指出,贵州深山地和丘陵面积占了92.5%,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很多区域藤本植物无法种植,如猕猴桃、葡萄等需要搭架才有收获。但金刺梨作为灌木,通过安顺林科所专家长期观察发现,金刺梨冬季不落叶,属常绿植物,这在坡度较大的石漠化区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市委、市政府将安顺金刺梨作为一项富民产业来抓的决心,让农户群起种植,以种植、经营金刺梨产业为主的合作社、企业、“小老板”不断涌现。使安顺金刺梨产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正在成为助农增收的地方特色产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