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断烂朝报

 壶公评论 2014-06-23

王安石 对《春秋》经的贬称。《宋史·王安石传》: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

王安石以《春秋》多残缺,而解经者每遇疑难之处,即指为阙文,故云。断烂,残缺不全。朝报,政府的公告。《宋史·王安石传》: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黜《春秋》之书,不使列於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

万历举人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列朝-今上史学》:宋朝大儒如王荆 ,以《春秋》为断烂朝报,不列六经。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三章二:《春秋》的文句虽是简短,前人竟有讥之为断烂朝报者,但在文字的技术及史事的编排上,比起《尚书》来,都有明显的进步。

《春秋》经秦火之后,已残缺不全。解经者每遇疑难之处,便称此处疑有阙文。王安石据此便称《春秋》为断烂朝报,即破烂的官方文告。后人沿袭此说,断烂朝报便成为《春秋》的别号。《春秋》是孔子所著的经典,在汉代因《公羊传》、《左传》的推崇,社会影响极大,权威极重,学界常以此为标准来评论、衡量其他思想与言论。王安石为了推行变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传》)接着他又提出《春秋》是断烂朝报,是为了打倒圣人和经书的权威,解除圣经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支持改革,强国富民。王安石的这种说法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