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民党元老张继惧内

 一览尽 2014-06-23

国民党元老张继惧内 - 高山兰 - 高山兰

 
     张继(1882~1947)原名溥,19岁时改名继,字溥泉,别署博泉,河北沧县人,1882年生。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1913年,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成立,被选为参议院议长。后参加“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孙中山先生在世时,支持其联俄联共政策。中山先生离世后,立场开始右转。他是国民党“西山会议派”的首脑人物,亦为国民党元老级人物。
 

张继最为“出彩”的是他在“刺汪”事件中的表现。

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召开。这是一次所谓“党内大团结”的盛会,各路显要悉数莅临,就连隐居泰山的冯玉祥、托病不出的阎锡山都被邀请到了南京。

11月1日,早晨7点,大会代表照例上中山陵谒陵,9点钟在中央党部礼堂举行开幕式。座席前排是中央委员席,后面是新闻记者和大会工作人员席。这次核发记者出入证特别严格,记者入场也有种种严格规定,甚至照相机都不能带进会场。

  六中全会的开幕辞由汪精卫宣读,汪讲了约20分钟,开幕式就告结束。按大会议程接下来是拍照留念。100多名中央委员相继走出大礼堂,一齐来到中央政治会议厅门前拍照。有人坐着,有人站着,共分五排,第一排是汪精卫、张静江、阎锡山、张学良和张继等人,但蒋介石没有到场。

  正当拍照结束,众委员们陆续转身走上台阶,打算参加预备会时,突然从记者群中闪出一人,只见他从大衣口袋里拔出手枪,高呼“打倒卖国贼”,向汪精卫连开三枪。枪枪命中,汪精卫应声倒地。

枪声一响,场上大乱。人们纷纷四下里躲避,慌作一团。平时矜持作态的达官显要们,此时全部显现了贪生怕死的原形。就连平时耀武扬威的的卫士们,此时也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不知所措呆立在一旁。

枪响时,张继站在汪精卫的旁边。见汪倒下,他毫不畏惧冲向刺客,一把将刺客拦腰抱住。此时,这刺客在挣扎过程中又打了两枪,但子弹飞到了天上。紧接着张学良又跑到刺客身旁,飞起一脚,把刺客的手枪踢落。直到此时,众警卫才回过神来,卫士们一拥而上,刺客身中数枪倒地不起。

从枪案的现场看,满朝文武除张学良还能做到临险不惊外,众多中央委员都豕突狼奔、藏头露尾。张学良能这样做,并不奇怪,毕竟他是一员武将,见识过血腥。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一介文人张继竟能迎着枪弹,猛扑过去双手抱住刺客,让人感叹这位文人比许多武人更“武”。

其实遇事向前冲,对张继来说, 这不是第一次。早在1907年9月11日,身为保皇派中坚的梁启超在东京锦辉馆演讲,听者甚众。张继先作为革命党人,自告奋勇前去“搅局”。台上梁启超口若悬河,台下张继早已按捺不住,跳上台去,抓住这位老夫子饱以老拳,直至老夫子抱头鼠窜。

国民党元老张继惧内 - 高山兰 - 高山兰

 

相比张继的“武”,人们更津津乐道的是他的惧内。张继惧内的段子,在重庆上层广为流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虽一介文人,但毕竟是燕赵慷慨悲歌之士,如此惧内真有些让人无法理解。况且惧内惧到他这种坦然、从容的程度,也算是民国一绝吧。

彭济群是张继留法时的同学,两人的关系已经到了不避你我的程度。一天,彭因事来到张继的宅邸。由于他是常客,自然不待通报就径直走了进去。客厅内,张继率领几个子女都环绕着跪在夫人崔振华面前。那崔振华手擎皮鞭,一下一下痛打张继不止,几个子女看着皮鞭在父亲头上飞舞,莫敢作声。彭急忙上前去打算劝解。见到彭济群,打人的崔振华有些不好意思,而挨打的张继却满不在乎说:“彭兄,请不要管,我太太是好人,让她打打出出气。”边说边示意夫人继续打。饶是彭济群见多识广,也没见过如此的景象,他只好掉头走了。

有一年元旦,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立法院院长居正,到张继家里去贺新年。来到张府大门前时,只见门口放着一个马桶,居正好生奇怪。随行的人倒见怪不怪地说,一定是夫人罚张先生涮马桶了。居正走进去,只见张继跪在厅上。居正边问是何原因,边伸手打算将张继搀扶起来。张继连连摇手道:“这是我家里的事,请您不要过问。”居正只好站着与跪在地上的张继含喧几句急忙离开。出得门来,居正说,这张继好脾气都用在了家里,与我倒争来论去的。

  其实崔振华并非一泼妇,她是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与张继同列。抗战时期她是战时儿童保育会四川分会的负责人。平时与人也没有一味逞强斗狠,与他人相处倒满和气。只是脾气都发在了张继的身上,而张继则全盘接收毫无怨言,这也叫一物降一物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