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周餐桌上的社会规则 先老后幼

 songsgt 2014-06-24
西周餐桌上的社会规则 先老后幼
发表时间:2014-06-20   来源:宝鸡日报

    核心观点

    从古至今,人们对怎么吃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在很多人印象中填饱肚子就行的西周时期,先民们对吃的讲究已经到了繁复的程度。而吃的礼仪,是《周礼》中的重要篇章,这些规定,不但约束了人们吃饭时的行为,也保证周朝社会长期的和谐稳定。

    你就是古代的大贵族

    圪蹴在房檐底下,端一碗宽扯面,用筷子挑起老高,这是以前西府农村人吃饭的常态。

    围坐在火锅边,或光着膀子喝着啤酒,或盯着锅里翻滚的鲜肉,这是八九十年代建国路火锅一条街附近常看到的景致。

    在餐厅的包厢内,五六个同事或好友,点几个热菜凉菜,菜还未上齐的时候,几瓶白酒已经在推杯换盏之间喝了个底朝天,这是如今朋友聚会常见的场面。

    安静坐在一张宽大的桌子边,右手执刀左手拿叉,扎一块肉排在嘴里轻嚼,耳边回响的不是班得瑞就是钢琴曲,这是小年轻们在西餐厅里的姿态。

    可这些,在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教授何志虎看来,与西周的贵族相比,咱们吃得太简单,吃得太容易,吃得太不讲究了。“西周时候平民无礼,礼仪全在贵族之间。”这是何志虎谈到饮食文化时候,说的第一个观点。“能够吃饱肚子就已经满足,没有心思研究怎么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果腹族。我们现在所研究的古代文化,大都集中在贵族这一阶层。”

    在历史的不断进步中,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富裕,古代很多贵族才有的文化礼仪生活,逐渐被平民所接受,当平民开始“懂礼”的时候,贵族又领先于平民开始发展了。“比如今天的见面握手,还有其他国家的吻手礼等等,在古代是贵族才有的,换句话说,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在过去是为贵族所有的。”

    从何志虎的观点推演,今天我们的生活,在古代就是贵族了。如果能有穿越,我们回到古代,生活习惯就是贵族才有的。

    何志虎用四个字,来解释为什么现在人吃得仍旧属于简单不讲究。

    西周贵族的吃,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钟鸣鼎食。

    “这四个字看起来简单,其实是很繁复的一套礼仪制度。”何志虎翻开自己编写的《西周的历史与文化》说道:“通过一些文献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周天子吃饭,是需要十二个鼎的,主要用来盛放不同的肉,比如羊肉、猪肉、鱼肉,鼎之外还有鬲、簋、盘等等。在等级制度下,诸侯用九鼎,大夫用 7鼎,往下以此类推。鼎、鬲、簋、盘这些食器各有各的用处之外,西周贵族吃饭的时候,还要听音乐。据考古发现,那时候的钟有编钟和特钟两种,此外还有琴、瑟、鼓等乐器,在这些乐器的伴奏下,还有《诗经》演唱,这是现代人也无法享受的。”

    这就是无公害的蔬菜

    咋舌,这是很多人看到西周贵族吃饭的排场后第一反应。

    在那个没汽车、没手机、没桌布、没电磁炉的社会里,西周贵族吃得还真不含糊。当然,也有人就会问了,盛放饭菜的家伙确实很多,可他们有那么多菜色吗?“很多人不信,我们可以举个例子。陶渊明是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文人,他在自己家里,放了一张古琴,不过他不会弹琴,每每有人弹琴,陶渊明只是手抚琴弦。不会弹,为什么放一张琴呢?”何志虎说道:“陶渊明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但识曲中趣,何劳弦上音。作为一个追求优雅生活的文人,他的行为可以理解为,当时贵族生活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由此可以推断,在钟鸣鼎食的西周贵族生活中,存在着特色的、品类众多的主食和蔬菜。”

    口说无凭,何志虎是有证据的。

    历史文献记载,在陈列好吃饭的器物之后,要开始上菜了。我们单看盛放在豆中的酱料种类:腌韭菜、肉酱、菖蒲酱、糜肉酱、腌蔓青、鹿肉酱。放好了酱,专门负责上菜的士会在豆的南侧放俎。俎分为南北两行,牛、羊、豕为北行,鱼、腊肉、肠、肚为南行,细切的猪肉单列一行。此后,专职的宰夫又会在俎的西侧放置盛黍稷的六个簋。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尊老在饮食中也有体现。

    在昏定晨醒中,照顾父母的饮食是重中之重。父母都在世时,要求儿子、媳妇在旁边劝食加餐,并在他们吃好后把剩下的饭菜全部吃掉。这个时候,他们吃的饭有黍、稷、稻、粱、白黍、黄粱、稰、穛,吃的肉有牛肉、羊肉、猪肉、烤牛肉、鱼肉、兔肉、鹑肉、鷃肉,喝的饮料也不少,是用黍、粱、稻做的各种甜酒和白酒,还有稀粥等。此外,还有一些小吃类的食品,比如稻、黍米与牛羊油蒸煎成的饼,佐料和菜蔬有田螺酱、鱼酱、蚁卵酱、芥子酱、肉酱、苦菜、杏、山楂、姜、桂、桃干、梅干、盐等。“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能知道的西周贵族的饮食菜单,肯定还有我们所不知道的。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我们所谓的无公害蔬菜就是高档菜了,但在西周那个只有无公害蔬菜的时期,能吃人工养殖的动植物的,只有周王。”

    全都是平天下的策略

    絮絮叨叨了西周贵族的吃饭礼仪、内容,这其中的礼仪值得我们关注吗?“礼仪制度,在整个社会发展中都有体现,包括现在,我们对待不同的人,礼仪也不尽相同。还从饮食来讲,你招待普通朋友和招待密友时候,点的菜肯定不一样,这就是礼仪的体现。正是因为礼仪的存在,社会才有了秩序,比如说学生见到老师要行礼,晚辈见到长辈要懂礼,下级见到上级要有礼。”对于礼仪存在的理解,何志虎认为其必要性非常明显。

    礼之用,和为贵。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第一》。何志虎认为,礼仪的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社会的和谐。“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说的就是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要以社会和谐为目标。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其实在何志虎看来,荀子的一个观点,更能说明礼仪的重要性。“‘惟齐非齐’这句话出自《书经》,是荀子说的。”何志虎认为,要达到社会的平等,那就必须要“非齐”,一味追求“齐”,结果可能反而是“不齐”。对于我们现在来讲,这是一个对平等观念的理解问题。怎样才能达到平等呢?其实一定的不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因为人在智能、体能上都是有差异的,因此人们对这个社会的贡献也是有差异的。同样的,人们的需求也是有差异的。如果都按照同一个标准来对待的话,那当然就不公平了。(记者  李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