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周时期的动物玉雕

 珠江大鹏 2014-06-24
商周时期的动物玉雕(2012-04-26 11:41:24)
分类:玉石

  一、宗教与艺术相融合
  在商代,鸟图腾的意义非凡,有深刻的宗教含义:“简狄因食玄鸟之卵,而成孕生契,契即为商族的共同祖先”。传说中商族因玄鸟而生,所以鸟形纹是商代玉雕的主要纹饰之一。由此可见,玉雕的题材中有宗教与艺术相融合的深刻文化背景。
  鹿,在商代被视为一种神物,是祥瑞的象征。所以说“道备则白鹿见”。而《诗经·小雅》有:“磬无不宜,受天百禄。”自汉、唐起,因“鹿”与“禄”谐音,所以鹿的造型常使用在玉雕的众多吉祥纹样中。
  二、写实与抽象的统一
  在商代玉雕中,飞禽走兽来源于生活,造型准确。造型手段有三种:正面、侧面和圆雕造型。根据不同的视觉审美要求,因形施艺。如图2中的玉蟾蜍,取正面造型,体现其匍匐爬行的艺术效果;图3中的玉虎,侧视可表现兽中之王的神情动态;图中绿松石凤鸟,是一件圆雕器物,完整表现其体形结构与形象特征。

图4 绿松石凤鸟
绿松石凤鸟 
 

  与此写实的方法相对应,商代玉雕还有抽象雕刻法来表现器物的造型:动物的形象简明,不求细部刻画,夸张代表性部位的形象美。如玉龙的大头、玉虎的翘尾、玉凤的高冠长尾。这些被夸张的部位,被夸大和突出得甚至不合比例,但动物的形体特征却表现得十分生动。如图5中的玉蝉,简单的八道线条(远早于“汉八刀”),就简洁抽象地表现出蝉的造型。
  三、动与静的统一
  动与静的习性特征完美统一,这是商周时期玉器造型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这一时期玉器中经常出现的动物题材如:大象扬鼻、玉牛耕地、玉虎张口卷尾、瑞兔抿耳、鱼类弓身等,千姿百态的动物形象被能工巧匠们凝固在一块块玉石中,美不胜收。

图6 西周玉牛
 西周玉牛 
图7 商晚期玉虎
 商晚期玉虎 
图8 玉兔
玉兔 
 

  四、天、地、人、神造型的统一
  商周玉雕的另一个特点是天、地、人、神合一的精神内涵。
  在动物形玉雕中,商人借玉雕抒发对动物繁衍的企盼,展现动物的自然性、动物与人的和谐;表现动物性与人格性的统一,人与动物和大自然之间的生命依存关系。
  举例说来,玉人是西周初期虢国墓葬中龙神人共于一体典型合雕相生玉器,极为珍罕。整体器物造型是蹲踞人形片雕,一侧是猴形人首,对称的另一侧是一蟠龙首,在器物的胸、臀部各雕一变形龙。在商周先民的意识中,龙为兴云播雨的神物,把龙神人格化,即出现了以人为主体、龙形相辅的“雨神”形象。《山海经·海外东经》中记载:“雨师妾在其北,其人为黑,两手各操一蛇……”这里所说的“雨师”,即是“雨神”,是龙(蛇)的掌控者,是雨神的人性化形象。想必这件玉雕在商周时期祈雨求丰年的仪式中,为贵族所佩之物。
  第二个典型件为作者收藏多年的商晚期射兽纹玉雕这件玉雕十分奇特,整体类似T形刮器,有宽柄,柄中心有一管钻孔。在器物的两面各雕一幅射兽图。猎人头部作羽毛装饰,呈跪坐弯弓射箭姿势,弓箭另一端的猎物为一鸟形兽,作展翅状。这一纹饰反映了在先民的生活中,人类征服自然,与动物互相依存、相生相克的关系。
  与上述问题相关的,勾云纹饰也是体现“天地人神合一”这一思想的主要纹饰之一。勾云纹是大自然天空云气的模仿并图案化的表现,它的意义是把动物视为可以升天,具有云神那样神力的精灵。周易乾卦中有“云从龙”之说。古代神兽与勾云纹相组合,是商周“神玉”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