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根寻源系列报道之十八:《元和姓纂》与孟氏家谱的比照

 东莱愚公 2014-06-24

追根寻源系列报道之十八

 

---《元和姓纂》与孟氏家谱的比照

沈阳  孟令保

2014-5-29

《元和姓纂》,唐代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是目前存世唯一以姓、郡望、房三级结构,贯姓氏、家族以及人物的官修谱牒的专著。原本十卷。作者林宝﹐济南人(一作三原人)。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元和七年(812)成书。    

抄录:孟

鲁桓公子庆父之后,号曰孟孙,因以为氏。又卫襄公长子孟挚之后亦曰孟氏。齐有孟轲,字子展(秘籍新书作舆)。秦有孟説。

平昌安丘县  孟敬子生滕伯,伯生廖,廖生轲,居高密。置平昌郡,因为郡人。汉孟观二十二代孙説(疑是诜),説生倕,刑部郎中,孙简,常州刺史。观孙珩又居相州。珩十一代孙唐礼部尚书温,子晧晓 暄 暭。晧本大令,生遂。晓左补阙。暄生迢,河阴令。曍右丞京兆尹,生通 述 逢 迪 逑。逢司农少卿,迪大理少卿。

东海  汉孟卿以学显名

钜鹿  后汉孟敏

武威  后梁孟祎

江夏武昌  吴侍中孟宗晋孟嘉弟陋

宋孟昶封临淮公,弟顗,兄弟为仆射。

《元和姓纂》为现存孟氏家谱的修正提供了重要依据。譬如说汉代有孟观,孟观孙孟珩。再与《宋书·孟怀玉传》 “孟怀玉,平昌安丘人也。高祖珩,晋河南尹。祖渊,右光禄大夫。父绰这段相联系起来看,就足以证明孟怀玉真实的先系,并不是现存孟氏家谱记载的那样。家族中父生子、子衍孙,一代传一代,那么家谱就应是血脉传承的真实记录。假如家谱记载有误,或不实,这样的家谱将失去他的价值。

《元和姓纂》还提到了南北朝时代的孟昶、孟顗兄弟二人。国史、方志都有载,东晋末年的孟昶是孟怀玉族兄,说明孟昶与孟怀玉是近支,他们的共同高祖应是孟珩。关于孟昶后裔,在追根溯源之十三:从孟琯家世谈起中论述过,这里从略。

关于《元和姓纂》的孟姓记载,浙江孟子邹先生对此早有探讨,写有博文,这里将其一大段原文载录如下:

《元和姓纂》关于孟姓的记载,与现存的《孟氏宗谱》的内容有一定的矛盾,尤其是关于孟子轲的记载。史书上记载:孟子名轲,字子舆,而《元和姓纂》中称孟子名轲,字子展。“舆”与“展”读音很近,古人是不是笔误。史书上记载孟子是山东邹城县人,而《元和姓纂》记载孟子是平昌人。《元和姓纂》中记载的孟温的六个儿子,在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后代应该繁衍至今,但现存的《孟氏宗谱》已经找不到他们的资料了。也许,宋朝以后,孟氏家族中孟子地位的提高,被人称为“亚圣”,孟子的后裔孟宁,获得了世袭的权利。天下的孟姓,都为了说明自己是孟子的后裔,纷纷修改家谱,他们依据孟宁编辑的《孟氏宗谱》为标准,相反,把自己家族真正有价值的家谱遗失了。孟温的后代也许是这样的原因,他们的后代已经在历史上失去记载了。

《元和姓纂》关于姓氏的记载,来得真实客观,它与家谱不同。目前现存的家谱中,几乎没有一部家谱可以说明绝对是真实的,有斟酌的地方很多。特别是有些家谱,为了攀附名人为祖先,不惜篡改历史,不管年代、地点、史书记载是否附合,而在家谱中把祖先随便写上名人的名字,这使得这些家谱不十分可信。《孟氏宗谱》也有攀附名人为后代的情况,特别是唐以前孟氏的历史,几乎是把历史上所有的名人都纳入自己的祖先,这显然与历史的事实不符。

年代已经久远,有些历史已经很难澄清了,但为了还原历史的真实性,我们应该保存好有限的资料,以便后人来进一步搞清这些历史问题。所以,《元和姓纂》中关于孟姓的记载,内容虽不多,但十分重要。

通过《元和姓纂》关于孟姓的记载,我们应该了解到:全国近三百万的孟姓中,他们中有的人祖宗是名人,而有的人祖宗是普通老百姓,并不是姓孟的人祖宗都是名人。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老百姓,他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后代,都有义务发展和宏扬中华民族的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