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的吗?比亚迪要爆发了!比亚迪铁电池成本降到1500元/度时,电动车具有了和燃油一样的经济性,储能电站也具有了经济性,比亚迪爆发。见我以前微博。//比亚迪电池成本预计2015年降至2013年的50% ----------------- 长江有色5周系列调研第一站-比亚迪调研纪要20140417 014-04-18 葛军熊文静孙景文 有色金属长江 2013年业绩回顾、2014年业绩预期 2013年汽车收入占一半,毛利15%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2000台,2014年销售预期是20000台,是2013年10倍。 手机部件方面,2013年下半年,华为P6,联想等越来越多的手机采用金属部件(以前塑料),渗透率在增大。中国本土,比亚迪是老大,主要竞争对手在台湾,因此我们有天然优势。诺基亚今年的安卓新机卖的很火,诺基亚的OTM是我们做的。屏幕供给夏普、三星、华为、TCL等。 太阳能业务2013年亏损6个亿,今年收入大概与去年持平,但预期可以实现盈亏平衡,收入层面增长不大,但对公司利润的净贡献就有6个亿。 2013-2014收入结构及相关问题 2013年新能源业务10%(太阳能、电池(不含电动车的)),手机部件40%,汽车50%。2014年传统车持平,新能源汽车应该可以到10%多的收入,可能从汽车分离单独披露。具体在新能源业务方面,50%收入是手机电池,20%是工具电池,30%是太阳能。 在上游方面: · 车用电池正极材料50%进口加拿大Phostech (南方化学子公司),50%自己做,其它电池材料都是BYD自己做的。 · 电池都是自己做的。 · 六氟磷酸锂外购,以前主要是韩国,现在国内。 · 碳酸锂主要从南美FMC买。 · 电机是自己做,永磁体是买的。电控买不到,也是自己做的。 公司可分为六个业务3+3,3个传统业务:传统电池、传统零部件、传统汽车;三个新产业:太阳能、储能电站、电动车。5年后一半的业务将来自于新产业这块,但老的业务现在不能丢,否则培育不起来新的产业。 理念:做这么多产业,因为比亚迪做擅长做这些业务。 汽车电池扩产 还会继续扩产,现在约1.6GWH,今年底到明年初实现3GWH,产能约翻一倍。 关于隔膜的采购 技术门槛很高,但只要品质稳定,达到我们的标准就可以。以前我们只采购一家,现在采购多家的。换了隔膜,不需换电池配方。国内现在都有好几家可以做,隔膜是工业产品,用户粘性不是很大,价格也应该不会有很大变化。 正极材料 车用正极材料一部分进口(加拿大),一部分自制(50%),不从国内买。通过三个方面保证产品的一致性:(1)正负极、隔膜把关(2)整个Cell方面有全自动化生产线;(3)通过减少cell的个数,来保证一致性。例如,E6只有 90多个cell (90个磷酸铁锂电芯,方形,与18650不同) BYD秦的订单 第一季度,销售了几百台,深圳多一些,北京没进去,上海政策也才刚发布。购买年龄段,主要还是年轻人来买,不是很确切。 E6参数 E6续航里程300公里,正常使用实际里程也可达300公里,出租车大概200公里,因为频繁启、停等原因。E6带电60度电,电压330V。 整车2.2吨,电池700公斤,20度/每公里电耗。E6同等燃油车约1.7-1.8吨,多了400kg。 E6电池 充放电次数4000(满充)次以上,最高10000次,按4000次算,一天一次可用10多年。深圳出租800台,一台车平均行驶里程已达37-38万公里,没有换过电池。电池不满充满放对电池反而更好。 能量密度(电池组): 2-3年前,电池单个cell大概200Ah,现在平均240Ah,做得好的250Ah。材料重量有差异,同样体积下容量提高: (1)本身密度提高(2)正负极极片进行改进(3)更多的正负极材料(铜、铝) 成本方面,电池组(包括电芯、电池管理系统等)三年前3000RMB/khW ,现在 2000RMB/khW。每年降10%,以后下降慢一些,7-8%。 未来2-3年电池成本可以降到1500,降500是因为(1)规模经济;(2)材料进口减少,换国产甚至自制;(3)工艺改进 原材料成本构成 现在没有满产,零点几GWH,折旧等比较高,未来成本的构成也比较难说。 技术路径 公司选择磷酸铁锂。公司把安全性放第一位,现在没有改变计划。能量密度达不到目前工信部的标准。工信部设的是170-180wh/kg,但LFP理论上限在150-160 wh/kg。我们现在做到100多一点,前几年80左右。市场上到170-180 wh/kg很少。正极材料、cell、module能量密度都是不一样,不知道对应哪一个能量密度。材料结构决定能量密度,嵌入锂离子数量是核心。 为什么今年新能源汽车会增长很高? 以前的问题: 1. 新能源汽车成本高,价格是燃油车两倍 2. 性能不是很突出 3. 充电设施 目前(以秦为例) 1. 秦补贴后12万(21万高配,19万普通款,3.5万国家补贴;地方1:1补贴配套,3.5万;2014年可以再降5%),与卡罗拉差不多,不比燃油车贵 2. 性能远超于自主燃油车,秦百公里加速5.9秒,最高时速185,同等档次没有性能这么好(我们试驾体验不错) 3. 家里插座即可充电(集成,不开拆卸,慢充6个半小时) 比亚迪秦在上海:消费者只用出12万购车,补助是经销商或者比亚迪自己申请,。 BYD秦的产能 6月份产能可以达到2000台,销量应该也可到2000,现在产能一个月1000台。 大巴的销量 大巴今年可以卖2000台。南京有650台的合同,大连1200台(2014、2015各一半),天津有200台,三个城市加起来就有1450台,加上深圳和广州可以到2000台,集中出货要到5-6月份。 建大巴厂对成本压力不是很大,建大巴厂很简单,就一个组装厂,不同于乘用车要四大工艺,1-2个亿就可以搞定,而且电动大巴售价也贵。 充电: 电池拿不下来,秦100kg,E6 700kg,都是集成在底盘上,不能拆卸。充电慢充6-8个小时。 新能源汽车补贴目录 北京(E6,腾势);上海(E6,秦,腾势还没有进,慢一些,以后会进) 地方保护方面还是有一定障碍。国 务 院对地方保护有压力,另外公司也在努力。上海影响不大,北京只有纯电动才可以进,插电、混动进不去,北京还是有机会。 BYD秦同类产品 我们有一款,上汽荣威有一款。上汽荣威好像是LFP,纯电能跑50公里,价格贵几万,了解不是很多。但在续航里程、最高时速、加速等方面的性能都不如秦。 BYD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对手 上汽荣威e550不错,北汽、江淮(属于电动车产业联盟、价格便宜)性能差一些。 今年20000台新能源汽车的车型拆分 K9 大巴2000台, E6出租和少量的乘务车大概3000台,秦15000台。去年没有补贴时E6卖了1000台,今年南京400台,加上其他城市和私家车一共可以到3000台。 毛利方面,E6量都还不大,毛利应该不太好,秦量大毛利好些。 腾势: 1. 没并表 2. 运营相对独立 3. 价格高,定价40-50万。北京车展首发,我们对销量的期望不是很高 腾势电池、电控团队是BYD自己的,在工艺园里面有单独的车间。 K9海外订单: 公交今年在在海外可以达到几百台(有大巴、中巴、小巴)。之前在欧洲卖了30多台;美国Long Beach和大都会公交两个订单共几十台,洛杉矶200多个潜在订单,但还没签;巴西都只是试运行,没建厂。 比亚迪事故 不是因为电池的原因起火,电池并没有爆炸。 关于Tesla起火: Tesla用的三元材料。三元材料本身就容易起火,Tesla靠水冷系统防止电池过热,但如果被破坏容易着火。比亚迪是单个cell比较好,管理系统比较简单。 太阳能方面 多晶硅我们没投。 ---------- 報告寫2014年是2000元左右, 假設2013年是2200, 2015年是2013的50%的話, 2015年成本會是1100左右? 再過些時間, 應該會降到不足1000元 [ 此帖被香港小股東在2014-06-23 16:25重新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