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LP技巧之-- 先跟后带

 中外比上 2014-06-24
 
NLP技巧之-- 先跟后带
 


NLP导读:

先跟后带技巧,是NLP中引导孩子跟父母合作最有效的技巧。在潜意识当中,自己只认可自己,与他人是相对的,没有人愿意被别人控制的。跟的目的就是让对方在潜意识里接受自己,然后再引导对方做自己希望的事情。

 图片

所谓的先跟后带,就是在我们与对方沟通的时候,先接受对方的观点或态度,让对方感觉到被理解和尊重,然后在带领他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带他走出原本的框架。

 

如何“跟”对方

在人际沟通中,亲和力源于共同点,所以在这里,“跟”的目的就是为了制造共同点,建立亲和力。亲和力是人际沟通的第一步,也是先决条件,没有亲和力,其它任何技巧都将无用武之地。

如何跟?

我们可以跟对方的正面动机,跟对方看问题的角度,跟对方的情绪感受。

举例1:

对方说:“昨天晚上,我和太太吵了一架,因为她快十一点了才回家,而且也不知道打个电话。”

我们可以这样跟:

1.我猜你是因为担心她对吧?你肯定希望一家平安是吧?(跟正面动机)

2.哦,原来是这样啊,如果换做我,可能也会这么做的。(跟对方角度)

3.我想遇到这种情况,你当时肯定很生气吧?(跟对方的感受)

 

举例2:

一位家长说:“我让孩子学钢琴,但她就是不愿意。”

我们可以这样“跟”:

1.你想让她多学一些才艺,以后更成功,对吗?(跟正面动机)

2.你是说孩子不肯学?(跟对方角度)

3.孩子的做法让你有些失望了是吧?(跟对方的感受)

 

如何“带”对方

“跟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带”,“带”,即引导对方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带”的目的有三个:

第一,搜集更多的信息资料,以便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

第二,引导对方把焦点放在寻找方法上,而不是执着于问题本身;

第三,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举例1:

对方说:“昨天晚上,我和太太吵了一架,因为她快十一点了才回家,而且也不知道打个电话。”

我们可以这样“带”:

1.我猜你肯定很生气是吧?(跟)那么你和她吵架是因为什么呐?(搜集资料)

2.我猜你肯定很生气是吧?(跟)那么现在你希望问题怎么解决呐?(引导对方)

3. 我猜你肯定很生气是吧?(跟)其实我曾经也是这样,但是后来发现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麻烦了。(说服对方)

 

举例2:

一位家长说:“我让孩子学钢琴,但她就是不愿意。”

我们可以这样“带”:

1.你想让她多学一些才艺,以后更成功,对吗?(跟)那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她不愿意学习呐?(搜集资料)

2.你是说孩子不肯学?(跟)那你希望怎么样呐?(引导对方)

3.孩子的做法让你有些失望了是吧?(跟)其实这样的问题很多父母都遇到过,刚开始他们硬逼着孩子学,但是孩子很抗拒。直到后来他们明白了一件事情,和孩子好好沟通是很重要的,因为孩子也需要一份尊重。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当孩子生气、失望或焦虑时,我们就要跟,先肯定孩子的感受,然后再引导;当孩子提出要求时,我们不能随便说“不”,而是要先跟,永远给予同步的回应,然后再给孩子选择或延迟满足。

举例1:如何回应孩子的要求

孩子说:“妈妈,我想去外边玩儿。”

妈妈说:“不行,我要做饭,没有空。”

妈妈说的是客观情况,也合乎情理,但孩子被拒绝,结果可能就是哭闹。如果改变一下说法,效果可能就会大不一样。

孩子说:“妈妈,我想去外边儿玩儿。”

妈妈说:“好啊,等我做完了饭,妈妈陪你出去玩儿。”

 

这种说法,首先是跟,给了孩子一个同步的回应,然后又给了孩子一个时间限制,延迟满足。无论父母的哪种回应,对于父母而言,结果都是一样的:继续做饭。但对于孩子,却不一样,第一种是被拒绝,孩子可能会哭闹,第二种是被允许,孩子会高兴地等待。

 

当孩子提出要求时,有些父母就是这样,直接拒绝孩子,习惯了说“不”。如果孩子重复的行为没有被接纳,为了避免受到伤害和浪费时间,他就会不再去尝试这个行为。长期这样对孩子说“不”,孩子慢慢地就会不再主动提要求,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而且感觉自己没有被尊重,有无价值感。

 

举例2:孩子在打架怎么办

孩子在学校跟人打架,原因是他看到好朋友被别人欺负。回家后,有些父母可能不问青红皂白,把孩子训斥一顿,更有甚者,拳打脚踢,让孩子再次学会了“拳头可以解决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呐,我们看下面一位妈妈和孩子的对话:

妈妈:我听说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是吗?(不直接说打架,因为“打架”是负面词,本身就是在责备。)

孩子:嗯。(孩子点点头)

妈妈:当你看到自己的朋友被人欺负心里一定很不好受?(跟,肯定感受)

孩子:是啊,太气人了。

妈妈:你为了朋友这么去做,说明你是一个讲义气,勇敢的孩子。(跟,肯定行为中值得肯定的部分)

孩子:嗯

妈妈:我想现在你已经后悔这么做,但是我相信你在当时已经做出了最佳的选择,对吗?(跟,肯定行为)

孩子:嗯,是的。

妈妈:那如果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你有没有其它更好的方法呐?(带,引导对方)

孩子:我可以和他理论,可以去告诉老师。

妈妈:还有吗?带,引导对方)

孩子:我可以跟他单挑,扳手腕,看谁更强壮;我还可以和他比踢球,看谁厉害……

 

就这样一直问下去,孩子的想法并不一定要科学合理,我们也不需要对他的想到的方法进行评论,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孩子学会思考,遇到问题拥有更多选择。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的动机是好的,但是行为不可取。当父母肯定了孩子的动机,也就是接纳孩子这个人,行为有问题,并不代表人就有问题。当孩子的动机被肯定后,才愿意与父母继续沟通,才会有下面更深层次的交流。

 

举例3:女儿想当工程师

女儿说:“爸爸,我长大了想当工程师。”

爸爸看了看女儿,很不屑地说:“做工程师?你是女孩子,而且你数学成绩那么差……”

孩子最初的梦想就这样被无情的摧毁了。虽然父亲的动机也是好的,女孩子的做工程师很辛苦,而且女儿的数学成绩也不是很好,但是这样却打击了孩子弱小的心灵,不利于她们的成长。其实,这位父亲可以这样引导女儿:

爸爸:“你想做工程师啊,太棒了,(跟,肯定想法)能说说为什么要做工程师吗?”(带,搜索资料)

女儿:“做工程师可以盖房子啊,可以改善大家的居住条件,而且我想给自己盖一所漂亮的大房子。”

爸爸:“你的想法真好,你想改善大家的居住条件,(跟,肯定动机)那当工程师需要哪些条件呐?”(带,引导对方)

女儿:“会画画,数学要好,要考上一个好的建筑大学。”

爸爸:“哦,你的画画得不错,数学需要加强一些,(带,引导对方)我相信你会考上一个好大学。”

 

举例4:孩子想养一匹小马

女儿:“爸爸,我想养一匹马。”

爸爸:“养马?马那么贵,又没有地方养,不行!”

这种说法过于理性,尽管说的全是对的,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其实爸爸也可以这样引导孩子:

爸爸:“你想养一匹马啊,(跟,肯定想法)你告诉我如果你有了一匹马你会怎么办?”(带,引导对方)

女儿:“如果我有一匹马,我就会带著他去洗澡,带它吃草,会爱惜它。”

爸爸:“如果你想养马,是不是应该你先了解一些关于马知识啊?你先去图书馆看一看那些动物的书,或者你可以尝试先养一只兔子。” (带,引导对方)

 

梦想需要支持,行为需要限制。

对于孩子的梦想,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工程师,还是养马,即使是当乞丐,我们都要给予支持,先肯定他们的想法,对他们的想法给予同步的回应,然后再引导孩子向我们希望的方面发展。

就像上面的案例3,孩子不是因为数学不好,不能当工程师,而是可以借孩子想当工程师的机会,引导孩子把数学学好;案例4中,教育孩子不能过于理性,养马的确不现实,但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孩子学习动物方便的知识。

喜欢本文,请与朋友分享,一起将爱传递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