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中国股民青黄不接估值散户红利将会消失

 真友书屋 2014-06-24

  导语:投资者的构成决定了股市的估值环境,如果中国股民在未来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可能意味着中国进入机构投资者掌握绝对话语权的时代后,A股估值的散户红利将会消失。

  日前有媒体统计数据显示,50到60岁以上的股民持仓占比创下至少7年新高;40岁以上的股民账户数占目前A股的一半以上;30岁到40岁的股民近年账户数占比连年萎缩;30岁以下的年轻人绝大部分对股市不感兴趣。股票基金市场也呈现出类似的特征。

  这意味着中国主力股民从曾今30岁到40岁的青壮年往后移动了10年以上变成了大叔大妈,这些大叔大妈大部分出生在1970年以前而呈现老龄化的趋势,而出生在1980年后的新股民对股市兴趣不大,中国股市可能会出现股民青黄不接的局面。

  在中国股市将长期不温不火的大概率趋势下,这意味着中国股民的青黄不接在至少一段时间里将成为常态。

  投资者的构成决定了股市的估值环境,如果中国股民在未来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可能意味着中国进入机构投资者掌握绝对话语权的时代后,A股估值的散户红利将会消失。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09.82万亿元。而目前A股总市值为20多万亿元。对于5倍于A股市值的人民币存款来说,未来人民币存款是以散户还是以机构投资者的身份流入股市,将决定中国股市的不同走向。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美国和香港等机构投资者占主导的市场,绝大部分创业板等小盘股由于风险高相对于大盘股估值更低,而在散户横行的A股创业板市场,其目前的整体估值水平约是主板的3倍。机构投资者更多地看到了小盘股的风险,而风险偏好更强的中国散户投资者更多地看到的是机会。

  我们认为,股民老龄化的原因是中国股市自2007年以后,在长达近7的时间里不温不火,曾今的主力股民将仓位分流到了信托、短期理财基金等理财市场,而这些信的理财方式对大叔大妈们来说相对还比较陌生。同时,新增的1980后股民成为了互联网货币基金的主力,而大叔大妈们相对参与较少。据证监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货币基金在过去半年总规模增了200%。

  只要股市没有表现出特别强的赚钱效应,资金也很难从其他市场向股市回流。而投资者也普遍认为,中国股市再来一轮2007年那样的赚钱效应可能性不大。

  在中国股市不断向世界资本市场融合的趋势下,如果国内投资者的构成最终也像国际市场一样以机构投资者占绝对主导,那么A股的估值水平将更快下降到与国际市场接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