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极教经典:无 极 经

 循天园 2014-06-25
       一、无极

  无极之大,其摄万物也矣。无极所以自极;极者,无极之子也。无极之子有二,其一曰极,其二为无极。其形异,其质一也。无极者,放而已矣。极放以极,无极放以无极也。是故所放有所异,而于放一矣。放者何谓?任其性以适己而已矣。

  明乎此可谓得大道者也,虽然其亦不过如是而已矣,非有所胜夫不明大道者也。是何谓也?夫得道者乐道,弗得道者亦以其所可乐者而乐也。乐之形不同而其于乐一也。是以人无所谓高上低下也,高上低下独极之谓也。夫独极者何谓也?欲以一极以盖天下者也,虽然其可得乎?

  或曰:“我欲就独极。”或讥讪之:“独极者,非明大道者也。”耻之而不屑与为伍。然其于大道亦远矣。夫大道者无极也,而不极于无极,如彼者可谓极于无极而已矣。其于害道有异所谓独极者乎?独极亦人之自择而已矣,乐之,其谁可非之?虽然其以己所乐之独极而强加乎人之上者,是为可恶者也。

  或曰:“虽欲自适,而内外之阻存焉,恶乎自适也?”;或曰:“何不尽毕生之力,以去之也?”;或曰:“虽欲去之,阻者千千万而何可尽除哉?”且夫除阻毕生其谁之适也?阻者生而不可免者也,吾何可避之哉?虽然,若之何者皆出乎自择而已矣。避之可耳,除之可耳,屈之其下亦可也,而何为之曰:“其可奈何哉?”

  学于无极者常以无极为贵也,是以凌颠峰而俯视万物,万物皆不可入其眼也。其身虽置万众之间,而其神已游乎天地之外矣。或自以为高而神有自得然,自谓飘飘似仙而高高在上也。然其得无极之形而未获其神者也。若乃夫获无极之神者,其言与行皆无异世所为也,是所谓真无极者也。虽然,真无极者有大惑焉。夫真无极者,于万物莫不漠然而视,无所高高其上者,亦无所低而下贱者也。是以,其于万物也,无所执;至于甚者于无极亦非所执也。无执则其为不知所向,其言亦无所指矣。是以飘乎万物之外而不知所以适,大适者其无适之谓乎?无适之状其若何?飘飘然而无所就也,生于天地而不知其我谁之谓也,独游乎方外之域而不知谁与友也。驰而疾走乎无何有之域,东西莫辨,南北不分。欲就高上而不知其低下者何,欲达大前而不知其后者谁。其生也若如网之鱼虽得大道而不免于徒然挣扎也矣。以是观之夫无极者去极之乐可谓大矣。是以无极亦终于一极而已矣。我之极其大言乎?吾之大言,其无极乎?其亦不过无极而大极者也。

  吾有大惑也,何谓?择处无乡,言行不知所向。行之不似地,言之若无语。欲适己,而不知所可适者。是无乃夫无极之大过乎?是可谓大道不道乎?夫无极之为道也,可忧可喜,可生可死,惑者得无耽于生乐甚者乎?虽然其亦一极而已矣。我之惑而不乐其我之大乐者乎?

  二、极

  大道无极,然人皆欲自就其极者也。生死一极,其大也哉。何所极之?适己而已矣。是以极者万形,其于择一也。虽然人有同极,其何谓也?人之适己有二,其一身适,其二神适;是谓同极。

  身适若何?其于口则求甘食,于耳则求悦声,于鼻则求佳臭,于目则求好色也。处寒则求暖,居热则就凉,身有重负则莫不欲卸之,手足伤则止其血也,凡此种种,不可胜言,处常之人莫不为之。

  神适若何?爱者爱之,恨者恨之,欲者得之,不欲者去之此之谓神适也。然神适多变,曾至以不适为大适也。若夫求大道者以惑终,惑而为可适,不知生之为何,死之何谓,飘飘然独立乎无何有之境者,其可谓常人之所大不欲者也,有人为之而自谓为大适者也,此之谓不适以大适者也。非独异人为之,常人皆有此心也。若夫两妇相争执,其一激之以另者之所不欲,另者不欲示怯,则就不欲,是为常人之不适以为大适者也。不适以大适,则人之适其变化万端,时所不同,前之所谓适者,今或为其所大不适者矣。

  人之大极何谓?大极者长执之极也。终生或不改,此之谓也。若夫万人之极可谓大极乎?非也,其众而已矣,非所谓大也,若加乎一人之上其但谓之独极而已矣,非所谓大极者也。大极者,人所自大者也,非以众而大也。众人之所谓大极其于我何有哉?

  然人皆有趋众之势也。其何谓也?人之大极其形或有所异乎众,然其神与众无所异也。是何谓也?皆欲以其形之独而博众之欢也。或为大辞而欲离众也,然其何为夫大辞也?其亦不过示众以自为大也,其亦博众以遂其好奇之心而已矣。

  极定乎己,定乎非己?其无定也。或自定以为乐,是以自定也,或不欲之而顺时物也,是亦其所定也,是所谓不定而自定者也,非有所逊乎夫自定者也。阻之于自定者其可谓大也矣,其或自乎内,或自乎外。内外交困,人皆有所不堪也。然则人就其一势而自适矣。此所谓万阻而无阻者也。

  三、爱之极

  人无不自营以自适也,是以或广然交游,或独然自处,其状虽有所异,其质一也。或以己力营己,或籍万力以营皆欲自适而已矣。虽然人有适人以自适者也。此非异人所独有也,人皆有之,是所谓仁心也。

  虽然仁心亦为自适而已矣,非有所胜乎不仁而自适者也。若夫以仁心为适之至上者,其于己可加也,若乃加诸人上则非也。人无非自适而已矣。人皆自营而后有暇营人,仁心其出乎自营之需可谓纯仁之心矣。我之欲适人而不可得者,其痛非我不得适人,乃不可适人以适己也。

  虽然,人有以适人而忘己者也,其时其适人乃适己之急需也,不可得则于己亦郁然不快而不知其所可适也。厥乎,人之以爱人而自爱者!极而可谓有贵贱,爱人之极其是之谓乎?爱人之极其若何?常以爱人而忘己,己未适先适人,人已适而后有暇适己。兹人也,非不爱所可适己也,其所可大适己者,维爱人而已矣,人之未为我爱而何暇爱己?

  世果有兹人乎?衰世之人不之信,皆谓曰:“我于营己且不暇矣,又何暇营人乎?”其生也则奔走无片刻之休,以求其所谓可适己者。于彼,万物皆可适我,我欲适则莫若长奔以求之。兹人也遂以奔走为能事,其能者奔走若飞,其不能者特若蜗行而已矣;能者矜其能,不能者悲其不能。是以衰世之人,其悲喜无他也,维以能不能定。之世也,可适之物非不多也,可适之事亦不可谓寡也,虽然其有所失也。其失何谓?其生也求其所适无暇,一极于其所谓适者,执之,逐之,斗之,看之,守之,惊之,失之,念之,恨之。而大块不忘劳我,形体消,精神灭,而后终归茫然无所知,虽欲求适而不得矣。
 
 “无极而太极”的现代阐述
  周敦颐 “无极而太极”的提出与阐述是理学、心学的共同基石,王夫之在批判理学、心学过程中,对作为理学、心学共同基石的“无极而太极”也进行了新的阐述,提出了“依人建极”的观点,瓦解了周敦颐提出的先在于万物的“无极而太极”,为中国哲学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夫之说:“无极,无有一极也,无有不极也。有一极,则有不极矣;无极而太极,无有不极,乃谓太极,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无极”指的是自然万物中没有一个是极、也没有一个不是极的状态;有一个物为极,就有物不能成为极;“太极”则是自然万物莫不是极的状态。正因为自然万物是“无有一极”同时又“无有不极”,人们认识事物就必须依其所而建极;哲学作为因人而生的学问,必须要“依人建极”。

  王夫之对“无极而太极”的解说放在中国
哲学的背景下是很好理解的,但对于在西方哲学盛行的今天,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所存在的差异造成了我们理解王夫之阐述的“无极而太极”的困难。所以有必要以现代语言对王夫之所阐述的“无极而太极”进行解说,以便于我们理解、继承和弘扬我们的古老文明,推动这个古老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把自然万物中的某一物比作一个“物点”,有无限的点构成了自然物质世界这个“物面”。从平面几何我们知道,要认识平面的点,需要建立一个平面坐标系。平面中的任何一点都可以成为所建坐标系的原点,而任何一个点又都不是坐标系的原点;在物面中,任何一点既可以是坐标原点,又都不是坐标原点,这就是无极而太极这个古老命题的含义。在平面几何中,这个坐标系是人们主观确定的;而在自然万物构成的物质世界中,这个“坐标系”则是自然形成的——当自然演化中出现和形成了某一物的时候,也就实际形成了以某一物为坐标原点的“坐标系”,这个坐标系我们称之谓物系。自然演化中出现和形成了人,自然地也就产生了以人为“坐标原点”的“物系”;自然演化中出现了鱼,自然地也就产生了以鱼为“坐标原点”的 “物系”。作为人所认识的物质世界,自然地是以人为“坐标原点”的“物系”。尽管不同的“物系”中A、B、C、D的“坐标”不同,但A与B、B与C、C与D、A与C、A与D等的相互关系并不会因坐标原点的改变而改变;尽管A、B、C、D等在不同的“坐标系”中有不同的坐标值,但不等于A、B、C、D没有固定的平面位置。某一物在不同的物系中有不同的“坐标值”,不等于该物就什么也不是。

  在平面几何中,我们建立了坐标原点之后,A、B、C、D等点是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在自然万物中,作为“坐标原点”的物点,如果不和A、B、C、D等物点发生这样和那样的联系与相互作用,那么这个坐标系中是不可能出现A、B、C、D等这些点及其“坐标值”的;自然万物形成和出现了某一“坐标原点”,依照该物点与坐标原点的关系也就出现了阴与阳、动与静的相互关系.物点不在心外但心外肯定有物点,心外无物但却有物在心外;如果心外无物,那么也就不会有与其对应的物点,更谈不上与之对应的“坐标值”。

  在中国传统
哲学发展中,首先注意到人这个“坐标原点”与其他物点发生联系是人们认识该物点的先决条件的是公孙龙,并用“指”这个范畴来标定这样的过程;但公孙龙却把这个过程绝对化为超然于物的存在,说“指固自为非指,奚待于物,而乃与为指?”。公孙龙对“指”的绝对化理解导致了庄子及其后人对公孙龙思想的否定,先秦哲学在否定了“指”之后,先后发生了儒学神学化和道学玄学化、宗教化的发展。当中国哲学走入死胡同之时,佛教一切皆空、对现实的彻底否定实际上是当时中国哲学无奈的哀鸣。在佛教的冲击下,宋儒“无极而太极”观点的提出,奠定了中国传统哲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实际上是中哲发展的重大原创。人们的认识总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原创的、初期的肯定是粗糙和不完整的;王夫之对“无极而太极”的重新解释是对中哲发展基础的重大修正,从而使中哲进一步发展具有了更为牢固、更为坚石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