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金融,玩成美国最快的地产公司

 真友书屋 2014-06-26

公司创办人富兰克林是个黑人,非常聪明。他把这家房地产公司的商业模式,设计得更像是一只私募基金。它集合了投资人的钱,在大学园区附近,开发或者收购改造“绿色物业”,然后再帮投资人出租给大学生,出租率非常高。其营业收入在短短三年之内,增长了130多倍!

这家绿色地产公司叫“哈利·斯坦菲德”Harley Stanfield Inc,在美国《Inc.》杂志2009年增长最快的500家企业中排名第三。请注意,它营业收入的疯狂增长,是在金融危机爆发期间实现的。

绿色建筑在美国已成为一种时尚,颇受年轻人推崇。这家公司的绿色公寓,几乎都靠近大学园区,而且不超过二至三居室,适合大学生居住,出租率非常高。

这家公司所设计的融资方案是:

首先公司很拽。如果你想投资,先要提出申请并交一笔费用(据物业类型不同,在14994500美元间),经过公司审核,你资格没有问题后,方可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投资人只须支付项目的首付,作为投资资金(比如,一个位于底特律的价值20万美元的公寓,投资人需先投资25%的首期即5万美元,作为投资)。剩下的款项,则由哈利·斯坦菲德公司提供低息信贷融资。

由于这家公司,事先已购买了其中的很多项目,并且申请了整体贷款,因此贷款的成本比市场上更低。

投资人买下房屋后,可以交由该公司管理并出租。公司答应,会帮投资人把房子租出去,如果房子租不掉,那就赔给投资人第一个月的抵押贷款。

但是这种情况通常不会发生。由于这些公寓都临近大学的园区,加之公司多年建立起完善的客户网络,房子的出租率很高,投资人的获利均十分可观,预期年收益都在20%以上。

“哈利·斯坦菲德公司”更是充满煽动性地宣称,由于公司参与了项目的开发与改建,因此投资“哈利·斯坦菲德公司”就是在源头投资房地产。区别只在于,将租金收益的受益人,由“哈利·斯坦菲德公司”换成了投资人,只是变一下贷款票据和收益支票的抬头。

公司定期向所有投资人公开财务报表,投资人随时可以监督现金流以及资产的增值等状况。

“哈利·斯坦菲德公司”这种金融模式,有点像国内刚刚兴起的“集资建房”。

先是向金融机构融资,进行项目开发与收购;然后分拆,卖给社会投资人;再对物业进行经营,向投资人返还收益。这种模式,在“私募基金—项目投资—融资信贷—项目经营管理”一个链条上运营,与其说它是房地产开发公司,其实本质上已经是金融机构了。

那么,哈利·斯坦菲德公司自己又如何赚钱呢?它在全链条的每个环节上收费。

首先,作为基金管理者,它每年向投资人收取总融资额的2%,作为“基金管理费”;同时,帮客户做信贷,一次性收取信贷总额的2%,作为“专业服务费”。

其次,作为项目经营管理者,向投资人提供环保房屋定制建造服务,并且收费;在房屋出租后,收取首月租金的一半作为“中介费”;此后每月从房屋租金中收取10%,作为“资产管理费”。

这种通吃的收费模式,使其营业收入从2005年的仅30万美元,到2008年一举跃升至3800万美元。

一般来说,基金管理者的收益主要受管理资金规模和获得投资收益的激励影响。在相对运营成本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管理资金的规模越大,收益的增长就越可观。这种“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收益递增”的模式,使其收益的提升有了巨大的空间。

由于其稳健的投资回报业绩,使得它的融资规模动辄上亿美元,合作的金融机构也包括了美洲银行、第一波士顿等巨头。

然而该公司的项目,并不是每一个人有钱都可以投资,必须要经过一个严格的收费申请与审查程序,证明你是真正的“绿色投资者”才成。

为此“哈利·斯坦菲德公司”还在全美建立了庞大的愿意投资“与环境友好项目”的投资人数据库,其中不仅包括少数族裔,还拓展到很多白人富人群体。

空隙机会市场NicheMarket,似乎可以形象地诠释哈利·斯坦菲德公司的模式。

美国房地产业分工细致,房地产投资人基金、开发商以及销售商经过多年博弈,形成互补与共赢的均衡局面,大家各尽其责、各获其利。产业链中没有暴利,各自的专业化程度很高,规模可以做得很大。

但哈利·斯坦菲德公司却以独到的身份,游走在这些利益相关方之间,它既是基金、又是房地产开发者;既是运营商、又是金融家,并因此获得了成功,成为全美销售收入增长最快的房地产公司。

准确地说,哈利·斯坦菲德公司的新模式,不是在多元化,而是将产业链的最关键的环节,进行重新的组合和配置,以实现高价值。房地产回归其金融的属性,被哈利·斯坦菲德公司发挥得淋漓尽致。■

作者为赛富不动产基金合伙人及连锁白领公寓创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