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太湖旅游交出喜人成绩单

 苏迷 2014-06-26
从卖景点到串珠成链卖“产业链”,太湖旅游区5A景区挂牌一周年
苏州太湖旅游交出喜人成绩单
  本报记者 周伟蔚
  这两天还在杨梅采摘季,市民王先生忍不住跟同事分享自己采摘杨梅走的“不寻常路”——自驾到游船码头,然后乘着快艇一边赏着美景一边吹着夏日湖风,不一会就到了杨梅基地,避开拥堵的人群,自己的采摘可谓“悠哉”——“这样的太湖体验之旅,特别是在枇杷杨梅的采摘旺季,这么轻松自在以前想都别想。”在传统旅游人的眼里,这怎么都称不上“旅游”产品:既没有捆绑景点,也没有指定消费。然而这样一条另辟的蹊径却迅速“蹿红”,获得市场与口碑的双赢——观光时代,景点为王。休闲时代,旅游产业链为王。从卖景点到卖产业链,太湖旅游景区闯出了一条自己的生存之“道”。
  一年前,吴中太湖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正式挂牌。曾经的吴中太湖水域,旅游资源丰富,却大多散而小,布局不合理,难以整合,太湖品牌效应不显著,就像珍珠散落各地,缺少一根主线将其串连成线。太湖旅游区创新地将太湖沿岸景点串珠成链并成功申报国家5A景区,这一创举为国内首创,而一年后,完成产品整合的苏州太湖旅游再度推陈出新,实现了从形式到内容的完美转型:召集环太湖地区61家企业成立旅游产业协会,抱团发展;串起太湖水面、陆地资源,推出私人定制水上游线……一张汇集环太湖旅游产业链各资源的“大旅游”棋局正迅速铺开。肩负“串珠成链”的使命而生,太湖旅游区借“市场”的一只“无形手”在一年时间里交出了一份喜人成绩单。

  经营之道:用“产品”的理念打造游客中心

  上周六,太湖游客中心迎来一群亲子团游客。七户家庭的父母带着孩子在这里度过了愉快的周末:孩子们对配置高端大气的4D影院赞不绝口,在手工制作陶艺、木刻年画的体验馆里乐不思蜀;家长们也并无“陪游”的枯燥,游客中心5楼的“太湖厨房”餐厅内,倚着青山绿水的湖景,品味太湖“三白”、嫩笋、红烧肉等苏式名菜,这顿“国内最上档次的团餐”让家长对游客中心好感倍增。“原来,游客中心也可以是如此有趣的景点。”家长张先生惊呼。
  面对游客们惊叹的赞美,太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菊坤坦然而欣慰:“国家5A级景区的吴中太湖旅游区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打破了传统景点固有围墙的概念,作为其游客中心,自是不能仅仅成为售票、咨询的传统中转站。”简单的一句陈述背后,却有太多曲折。
  2013年6月22日,太湖游客中心正式落成,这个外观像贝壳的游客中心坐落于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水风车入口,承载着太湖人对于环太湖旅游转型的美好期待。在周菊坤的设想中,这里会成为一个集门票销售、游客咨询、景区介绍、交通换乘、购物休憩、旅游监控、停车场等于一体的旅游“枢纽”。然而,最初的四个月,结果并不如人所愿,“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周菊坤回忆。他开始反思:为什么没有人气?是因为仅成为“枢纽”的游客中心并没有满足游客的需求!游客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产品!当这个词涌入脑中时,他立即着手推动游客中心的二次“转型”。从去年十一黄金周开始,中心的工作人员慢慢感受到了转型带来的改变:敞开式主题展厅不定期举办摄影作品、书画主题展览;评弹雅苑内每天上演“中国最美的声音”苏州评弹;拥有12米长、3米高超大环形屏幕的4D影院引进了立体影片……转型后的游客中心一站式满足了游客对于餐饮、购物、DIY等基本旅游服务的所有需求,蜕变成环太湖旅游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项旅游产品。
  如今,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来吴中太湖旅游的游客将车辆停稳在门外的停车场后,不是忙着奔赴环太湖各景点,而是先“冲”进游客中心的影院、评弹茶座等排队“占位”。对于“产品化变革”后的游客中心而言,人气是最好的回赠。

  整合之道:用协会串起产业链的各种资源

  从上个月开始,东、西山陆续迎来枇杷、杨梅的成熟季,各景点、旅游机构推出不同产品来抢夺采摘游大市场。太旅集团另辟蹊径,端出整合水上游船、采摘基地、农家乐、观光景点于一体的“乘快艇,赏美景,乐采摘”体验之旅,让所有游客眼前为之一亮。
  肩负整合环太湖旅游各资源使命而生的太旅集团,曾经遭到一些“误读”。面对各种误解,周菊坤并不急着解释,他在等待合适的时机来用行动说话:今年3月,环太湖地区61家企业结成吴中太湖旅游产业协会,这个协会涵盖了景区、酒店、农家乐、购物、旅行社等多种行业,将依托吴中太湖丰富的物产资源、工艺文化、民俗节会,结合会员单位的业态和品牌,精心串联包装,进行统一宣传推介和市场化运作。
  原来整合的是产业链,而不是单纯的景点,人们开始理解太旅集团的整合之道。“不同于观光旅游,如今环太湖游已经进入休闲旅游时代,这是一个涵盖了吃住行购游娱六个方面的产业,景点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谈起自己的“旅游观”,周菊坤娓娓道来,太旅集团要“统”的,其实正是散落在旅游市场各个角落的这些资源,并非与景点“争利”,而是赚取产业整合后的附加值。如今,产业协会串起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吃住行游购娱等诸多环节,包括文化展示、采摘和农家乐体验、农副产品的采购等特色产品的整合、线路的穿针引线等都被纳入太湖“大旅游”之中。
  如何提高自身凝聚力,这是整合资源这项课题中一篇深刻的大文章。对于太旅集团来说,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将这些协会成员召集,还需要为会员单位举办培训、参观考察、技能比赛。此外,太旅集团举办的一系列重大活动既是对吴中太湖旅游品牌的整体推广宣传,也是为旗下会员的一次次“造势”。被苏城百姓所津津乐道的水上游采摘产品就是一次成功的“整合”:对于游客而言,能有效地避开环太湖大道上的采摘堵车烦恼,同时转换角度欣赏太湖;对于太旅集团而言,打造了一枚吴中太湖旅游中耀眼的崭新标签; 对于参与此次活动的会员单位来说,也不可谓不受益,在竞争激烈的采摘旅游市场中,它们依托抱团优势实现了最大化的资源共享。
  一次次成功的整合,就是太旅集团向旅游各类企业发出的“英雄帖”。如今,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有意加入产业协会,甚至如同餐饮用具清洗公司、生猪饲养厂等旅游产业周边业态行业的企业也伸出了“橄榄枝”。资源互用、信息互通、客源互送、线路互联、工作互动,产业协会在这些旅游资源与市场之间搭建了一座桥,吴中太湖旅游“一盘棋”格局正快速形成。

  集聚之道:用规模效应建成太湖旅游中的那弯“明月”

  “星星很多,月亮去哪儿了?”曾经,面对环太湖旅游中如同繁星的各类资源,有人如此感慨。在经历了产品化转型和产业链整合的两场变革后,不足一周岁的太湖游客中心已成为旅游业同行之中的翘楚。然而,对于志在打造“月亮”的太旅集团来说,这些还只是局部性整合打造的环节而已。
  “游客中心一定要形成产业集聚优势,成为太湖旅游的目的地,才能真正发挥其辐射和虹吸的最大化效应。”周菊坤的这句话直指太旅集团的“野心”。
  成为旅游目的地,太湖游客中心具有先天优势:这里紧临苏州轨交一号线终点站和绕城高速,正在建设中的中环快速路将直达家门口。周围缺乏商业业态,是游客中心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一系列动作即将展开。“旅游有六要素,其内在本质却是商业,只有围绕环太湖旅游最缺失的东西,进行规模化打造,形成集聚优势,才能吸引游客、留住游客。”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太湖游客中心周边将引入文化、艺术元素,打造成为太湖艺术中心,并以此为契机聚拢并形成规模型商业业态。其中不但有吴中工艺文化的动态展示,还有体现太湖文化的精彩演艺,更有为环太湖旅游提供住宿、餐饮等综合配套的“香山老街”。届时,来太湖游客中心看演出、品美食、购特产、玩文化,这里将是环太湖游不能错过的目的地,“至此,环太湖游群星之中,才可谓真正有了月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