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识别白玉中的外蒙料

 傅氏藏书 2014-06-26
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一批大量的“白玉”,其白度,细度与高品质的和田白玉不相上下,不光是新手,很多玩白玉多年的朋友也不免上当(不要怀疑他们的眼光,当时货上面抹上水蜡,价格又便宜,当是青海料一激动拿下了,回来细看才发现不对)。
了解了下外蒙料的来源,有说是玻璃合成的,有说是产自外蒙古,与俄料同处于同一成矿带矿脉的,不管哪种说法对,总之这料子连广义的和田玉(俄韩海)都算不上,与玉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任何行业都少不了造假售假的无良商人,野火烧不尽,花样常翻新,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研究一下,让大家少走弯路。

..首先来看个大概,这些是没有“加工美化”的,看起来略干,光泽度不强。

..来个近景,如果再抹点油在上面,就成了“白度够,脂份足,细度超好”的料子了。

..网上说外蒙料硬度不够,吃刀,接下来第一步,先试硬度,这也是许多玉友惯用的手法,仿佛能划动玻璃就一定是真玉了。其实硬度并不是判断是否真玉的唯一标准,籽料通常硬度较高,但有些山料本身质地较软,我所知道的例如新坑青海料,叶城某些矿点的山料就软,划不动玻璃,反而会对料子造成损伤。

..结果出来了,不吃刀,大家注意看,有浅黑色的划痕,这个是刀的金属印,如果有划痕或白色粉末状痕迹,说明吃刀。

..结论:吃刀不一定是假货,不吃刀不一定是真玉。接下来看看结构。

..结果是:无结构。说到这个问题,常看到网上很多东西称“细腻无结构”云云,当然不排除习惯用语,有人喜欢把细度很好称之为无结构。但我认为比较严谨的说法为:弱光下基本无结构,比较合理。我接触过细度最好的料子,在弱光下也是能隐约看出来结构的。所以,当你看到类似的说法,一定要搞清楚,究竟是真没有结构,还是形容的一种说法。 ..结论:无结构的东西,最好不碰。最后,用我们的终极杀手锏,密度测量大法。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只是最基本的测假方法,对于产地辨别(俄、韩、海)是不好使的。

..方法很简单,先称重,44.9克

..接一杯水,放在称上,把称归零

..将待测物件用细线固定,浸入水中,物件要全部没入水里,不能触碰杯壁或杯底,记录数值:17.4克

..最后,44.9除以17.4,得出:2.58结论:和田玉的密度在2.9-3.1范围内,多为2.95附近,2.58这个数值,基本是料器的范围。最后再看个做出来的成品。

..如何?且不说仅靠图片了,实物给你涂上点水蜡,看起来油润白皙的,告诉你是老坑青海料,又能划玻璃,再配个低价,动心不?


..识别外蒙料的技巧:

1:外蒙料颗粒结构松散,结晶粗糙 有些还可气泡 粒状结构。

2:和田玉为油脂光泽由内部发出的光泽 而外蒙料为玻璃光泽为表面的贼光。

3:和田玉比重较大 较压手 而外蒙料没有和田玉的重感。

4:和田玉为纤维交织结构 而外蒙料内部干净毫无杂质 质地均匀。

5:和田玉断口为锯齿状断口 而外蒙料为贝壳状断口。

6:真正的和田玉是有汗毛孔的特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