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针出手 万绣失色

 苏迷 2014-06-26

神针出手 万绣失色

QQ截图20140619143325

QQ截图20140619143424

QQ截图20140619143444

QQ截图20140619143507

沈绣是以沈寿名字命名的刺绣流派,它是在传统苏绣基础上对绣品进行创新的一种刺绣类别。沈寿原名云芝,是享有“神针”美誉的中国近代著名刺绣艺术家。沈寿1874年出生于苏州一个富有艺术品收藏的家庭,自幼喜爱字画与刺绣,十四五岁时已成为刺绣精巧的闺阁名手。1904年慈禧70寿辰,云芝精绣《八仙图》,图中人物顾盼传神,使宫中收藏的绣品相形失色,慈禧遂亲书“寿”、“福”两字分赐云芝及其丈夫。从此,云芝更名为寿。同年,清廷农工商部派沈寿夫妇赴日考察,她成为中国刺绣史上第一个出国考察的刺绣艺人。

沈寿的刺绣艺术风格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她从艺开始到去日本之前(1881年至1905年),这期间作品为典型的苏绣风格,代表作有《八仙上寿图》、《罗汉图》、《生肖》十二条屏等,针法有套针、擞和针、斜缠针、滚针等。第二阶段(1905年至1921年)开创了仿真绣,代表作品有《耶稣像》、《意大利皇后像》、《女优贝克像》、《维纳斯像》、《蛤蜊图》等。仿真绣运用明暗光线,而不拘泥于传统形式与针法,运用屡针、虚实针、施针等,在实践中探求仿真艺术效果,所绣人物惟妙惟肖。

沈寿生前绣有大量作品,但留传下来的并不多,已明确作者的不超过30件。苏州博物馆收藏的沈寿绣《生肖条屏》4幅(如图),由苏州顾云楼后人顾公硕捐献,条屏绣于光绪二十五年,即余觉赴上海制造局潘道馆教学,沈寿随同前往,在此期间完成的。生肖条屏共有12幅,除苏州博物馆所藏4幅外,其他已不知下落。条屏以白色硬缎为底,绣制的虎、兔、龙、猪等形象体态稚拙,设色淡雅朴素,具有明显的民间装饰意味。而形式上则采用了文人书画作品常用的卷轴方式,便于悬挂欣赏。绣稿出自民间刺绣工场画工杨旋九之手,而题款当为余觉的手笔,先题书,而后再绣。由这4幅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沈寿的刺绣道路开始向专业的欣赏性画绣方向转变。

《虎》——绣虎一只行走于草丛之中,有“沈氏”圆形图章。题字:“汉刘昆为宏农太守,三年,仁风大行,虎皆负子渡河,帝问而异之,诏问,昆对曰:偶然耳,左右皆笑其质讷,帝叹曰:此乃长者之言也,命书诸策。”在针法上用擞和针、斜缠针、平套针、齐针、滚针等,以深赫、黑、灰绿、浅红、朱红等线施色。

《兔》——绣黑白两兔疾驰于草丛中,绣“天香阁”方形章。题字:“兔者,明月之精。《洞冥记》:‘北极溃阳之山,有兔能飞,毛色如漆和丹,食之长生’。《毛颖传》颖,中山人也,其先佐禹有功,因封于卯地,设为,为十二辰,《抱朴子》,山中卯,自称丈人者,兔也,故兔属卯。”在针法上用擞和针、施毛针、斜缠针、滚针、接针等,灰绿等色线施色。

《龙》——绣一龙于云雾中蜿蜒而上,绣“龙韬”方形图章一枚。题字:“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乘龙是气,茫洋穷乎、元间,薄日月,伏光景,云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在针法上用擞和针、斜缠针、铺针、刻鳞针、滚针、齐针等,以秋香黄、紫灰、蓝、灰色线施色。

《猪》——绣三只猪嬉戏于篱笆边。题字:“豕称呈面部郎,又名长喙将军,豕属水,在卦属坎,坎为豕,坎性趋下,豕俯首,喜低洼,故为水畜,诗日:有豕白蹒亟涉波矣,礼云。豕日,刚鼠言,豕肥则毛鼠,刚大也。古文亥字作豕,亥为干支,今人以岁在亥为属豕,殆以此欤。”最左边题:“已亥秋日,制此十二帧于天香阁沈氏手记。”在针法上用擞和针、滚针、斜缠针等,以深灰、灰黄、红莲、红灰、秋香等色线施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