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其次是知道声调的调类》

 大换雅阁 2014-06-26

大换藏书屋

 dahuan5856

《其次是知道声调的调类》

编辑大换 

 

      上次谈到,读出了调值,不一定知道某个调值的调类,即不一定知道某个调值属于第几声。比如“杨、养、样”,我们随口读出来了,但“杨”是第几声呢?未必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行吗?如果想了解唐诗里某个字是平声字还是仄声字,不知道某个调值属于第几声就绝对不行。因为在广州话里阴平、阳平,即第一声、第四声是平声,其馀七个声调都属仄声,必须知道读出的调值是第几声,即知道它的调类,才能确定它的平仄。

        上次也谈到, 了解调类可分两步走,一是联系调值记调类,二是接触得多自然知,第二步是实际去做的问题,无须多说,再详细谈谈第一步的联系调值记调类。怎样联系调值记调类呢?要特别注意两个环节:

      第一,要熟记“平上去六声调”的谱子。把阴的平上去叫做1、2、3,阳的平上去叫做4、5、6,这是“平上去六声调”。选择一组从1至6的字音系列,如“鸦、哑、亚、牙、雅、讶”,或“肤、苦、富、扶、妇、负”,或“优、柚、幼、由、有、又”,或“冤、婉、怨、元、遠、願”,或别的系列,反复诵读,直到烂熟,直到在脑子里形成一个类似歌谱那样的谱子。然后,让任何一个字音都可以套进这个谱子里加以演绎,就像任何一种歌词都可以套进某个歌谱里加以演唱一样。这是仅有一句的歌谱,应该不难操作。

        第二,要懂得从所有非第一声的字音返回第一声,以便组成声调谱。当第一声与非第一声同时存在,比如从“些、寫、卸、蛇、社、射”中,不难找到第一声“些”。但是,从“盐”、“絮”、“荏”这些字音中找到它们的第一声“淹”、“虽”、“阴”,那就相当困难了。但是困难非克服不可。只有通过“淹、掩、厌、盐、染、艳”这个声调谱,才能看出“盐”是第4声,属平。同理,要弄清“絮”的调类和平仄,必须把“絮”放在“虽、水、岁、垂、絮、瑞”之中考察。试想,离开了“阴、饮、荫、吟、荏、任”这个声调谱,我们从何得知“荏”为第5声、属仄呢?所谓“返回”,意味着从声调谱的终点返回到起点。要克服“返回”的困难,唯一的办法是进一步熟悉声调谱。不妨把声调谱顺着背熟之后,又倒过来背背,以便把任何一个孤立存在的字音迅速地归到声调谱去。

      读准了调值,知道了调类,再跨前一步,把调类转换为平仄(第1、4声是平,其馀都是仄),识别平仄的目标,就算初步达到了。比如分辨“炎黄子孙”的平仄,能知道“炎”是第4声阳平(从“腌、掩、厌、炎、染、艳”可知),“黄”是第4声阳平(从“汪、枉、x、黄、往、旺”可知),“子”是第2声阴上(从“资、子、至、x、x、自”可知),“孙”是第1声阴平(从“孙、损、蒜、船、吮、篆”可知),根据第1第4即阴平、阳平属平声,其馀都属仄声,给这四个字的平仄定性为“平平仄平”。这样的题目做出这样的答案,自然可得满分。不过要清醒地意识到,对于诗词涉及到的成千上万个汉字,每一个都能做到这样,调值读得准确,调类分得清楚,平仄定性也没有失误,绝非易事。其间是个充满着反复校正、多番识记的繁琐过程,需要有点不怕麻烦,而又自得其乐的精神,才能顺利达到由调值、调类到平仄的熟练转换。

 

 

诗词鉴赏

古文典籍

对联赏析

学术著作

文学作品

著名词人专集

 好词好句

儿童文学 古代文化 文化教育 数理化科

民族文化

民间故事

宗教信仰

书画欣赏

琴棋书画

古代美女

中外音乐

音乐专辑

实用英语 群书博览
工具词典

笑话大全

谜语大全

名人名句 人生哲学

职场名言

世界名博

传记纪实

中外国事

国外历史 帝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概况

政治历史

法律法规

军事天地 社会科学 经济纵横 体育纵横 天文地理 影像视频

flash图片

百万图库 环球世界 世界旅游 世界领土

世界建筑

中华医学
中外饮食 百科知识 男女服饰

男女天地

社会万象 猎奇趣闻 五花八门
娱乐杂烩 金银珠宝

珠宝收藏

古董收藏

邮票收藏 相术算卦 古今礼仪
网址大全 难得一见 名人写真 花卉大全 动物世界

博客制作教程

我的藏馆

百万书库--精品典藏

推荐查阅:

说明:点击进入文件夹查阅文章,再点击还有子文件夹,乃至再点击,子文件夹里还有子文件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