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生效 杜勒斯访台阻解放

 tjhx0526 2014-06-27
1949年初,中国共产党在大陆取得三次决定性战役胜利以后,美国国内政坛兴起放弃国民党政权的声浪,颓败的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形势相当不妙。不过1950年韩战的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使得美国重新评估台湾的战略价值,是两岸隔着海峡开始进入军事对立阶段,从而双双加入到了美苏两极争霸的全球性对抗中。


随后中共方面又以军事援助和经济力量支持北越,美国独立应对在亚洲蔓延的这场“赤色风暴”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东南亚各国担心会发生艾森豪威尔所说的“骨牌效应”,一个个的被赤化成共产主义国家。于是由美国出面,说服美国和法国,在亚洲准备建立一个类似于“北约”的集体安全保障组织“东南亚公约组织”


该组织倡议阶段的时候,台湾曾积极的争取加入,但中国大陆闻讯后,于1954年5月-8月向国民党军队展开军事行动,8月11日周恩来总理发表讲话“一定要解放台湾”,8月2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及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发表《解放台湾共同宣言》,9月3日,解放军开始对金门,马祖开始大规模的炮击。当到了9月6日,“东南亚公约组织”开会的时候,面对中国大陆的对台进攻,英国,法国,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均表示反对台湾加入公约组织。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只能放弃试图让台湾加入该组织的尝试,转而通过签订美台双方的军事同盟条约来为台湾提供保障。



1954年10月12日,美国助理国务卿罗伯逊飞抵台湾,开始与国民党政府交涉条约签订问题,但因台湾主张条约范围应包括全中国大陆在内,而美国方面则认为该条约仅包括台湾及澎湖列岛,双方各执一词,以至于交涉过程费时近两个月。11月,台美商谈共同防御条约,12月1日达成最终协议共识,并发表共同声明。12月2日,“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叶公超在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签署了这份《中美共同防御条约》,规定该条约于次年3月3日生效。



条约签字后一个月,1955年1月20日,解放军发动军事进攻,一举攻占了中国大陆沿海国民党军驻守的一江山岛,一江山上守岛的国民党军全军覆没,大陈岛随即备受威胁。1月24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向美国国会提出特别咨文,要求授权派遣美国军队协防台湾,澎湖及有关地区,并获得美国国会通过,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台湾决议案”。



1955年3月,“中美共同防御条约”正式生效时,杜勒斯旋风访问台湾。国民党政府给予了高规格的接待。尽管该条约稳固了国民党政权在台湾的执政,但是因为条约范围规定了协防的范围之包括台湾及澎湖列岛,这也为以后台独所谓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找到了借口。


杜勒斯结束在东南亚的行程后,向艾森豪威尔报告,中共确实有夺取台湾及澎湖的野心,因此在将来保卫台湾的战争中,美国势必需要动用原子弹才能快速的赢得这场战争。1955年3月16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记者招待会中答复记者提问时,明确表示:“如果在远东发生战争时,我们可能会动用小型战略性的原子弹。”这一明确表态,引起了大陆政权的顾忌。于4月17日宣布:中国无意与美国开战,中国愿意与美国商讨有关台湾及远东的问题,中国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美国也在4月26日宣称愿意在不伤害“中华民国”的权益下,与中国大陆商谈停火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