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物馆让藏品“活”起来

 智慧旅游519 2014-06-27

    □本报实习记者郭探微

    当您在博物馆参观,脑子里或许会闪过电影《博物馆奇妙夜》的片段——白天静静躺在展馆中的史前生物骨架、消失的文明部落、凶猛的古代武士到了夜晚会全部“复活”,在展馆中自由走动……虽然现实生活中没有哪家博物馆能够实现电影中的奇思妙想,但如何让藏品“活”起来,为游客提供更加立体的参观体验,是近年来多数博物馆努力的方向。

    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根据国家文物局2013年度博物馆年检备案情况,截至2013年底,我国博物馆共计4165家,博物馆事业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其中,北京拥有博物馆的数量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英国的伦敦。“博物馆数量迅猛增长让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博物馆,这对我们而言,是巨大的挑战。”首都博物馆馆长助理黄雪寅说,“这不仅考验着博物馆的公共服务体系,更考验我们如何利用藏品,更好地向游客传达历史文化、艺术信息。”

    为此,各地博物馆做出了种种尝试。四川博物院在我国最早推出了流动博物馆,利用箱式大篷车将高端文物复仿制品、馆藏精品文物展板、部分低等级文物真品、电子触摸屏运送到没有博物馆的偏远地区,让更多普通群众近距离了解四川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川博物院院长盛建武表示,博物馆作为公益事业单位,仅仅服务于请进来的游客远远不够。“四川大部分的山区高原地区都没有博物馆资源;四川博物院虽然年接待量达到100万人次,但全省80%的人口却无法享受到这一资源。”

    流动博物馆成立后,“大篷车”开赴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走进公共社区、灾区学校、驻川部队,涉足远离大城市的乡村、工厂、矿山,足迹遍布巴山蜀水,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精神大餐。流动博物馆还利用自身的灵活性,针对不同的参观对象量身定做展览内容,精心策划推出了佛教、兵器、藏工美术、红军长征路等多个主题展览。

    参观过流动博物馆的打工妹张春花说,在城市打工的时候,虽然听说过博物馆,但一直没有时间去,没想到在自家门口,就看到了这么多珍贵的文物,了解故乡的历史。目前,“流动博物馆”的创意已被福建、内蒙古等多地的博物馆发扬,越来越多的展品“迈出象牙塔”,走向大千世界。

    和景区合作、拓宽藏品外延也成为博物馆走出馆舍天地的尝试之一。黄雪寅介绍,首都博物馆在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中和北京附近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合作,举办了系列主题展览:在博物馆内,推荐游客前往景区景点了解更系统、更有现场感的历史;在景区景点,则摆放博物馆的主题活动展板,吸引游客来博物馆参观。“我们还推出了重走红色线路的奖励活动,通过馆内展览、馆外体验的双向互动,让参观博物馆的游客全面了解建党历史,也为博物馆赢来了更多游客。”

    从单一讲解转向关注体验

    今年5月,国家博物馆与国家大剧院合作,邀请欧洲嘉兰古乐团在博物馆内演奏,与馆内正在举办的“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一起,演绎巴洛克文化风。眼前是精美的雕塑和绘画作品,耳边是悠扬的古典音乐——跨界合作为静态展览增添了一抹律动,更让游客畅享视听盛宴。

    “博物馆是供人们学习、体验、创想的精神乐园,单纯的说教式讲解越来越不能满足大众的需要。”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副主任杨应时说,很多博物馆近年来积极寻求跨界合作,鼓励参观者调动不同的感官,学习博物馆所传达的教育信息。“中国美术馆曾借助音乐、舞蹈进行跨界合作,我们想调动参观者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全方位体验、参观博物馆。”

    参观过博物馆展品的人不少,可有多少人参观过博物馆的库房?今年博物馆日期间,南京博物院首次向公众开放库房,邀请大家从“台前”看到“幕后”。有参与体验的媒体记者叙述了全过程:预约参观的游客只允许带上纸、笔,要走过六道门,才能接近博物院的“心脏地带”。他写道:“入库前,纸张、衣物、丝绸、木制文物要进行全方位消毒。照相室里,放着一只和真羊大小相似的民国掐丝珐琅羊。摄影师正对着它拍照。照相机像素为1.92亿,摄影棚是无影光房,使用冷光灯……”

    一名游客感慨地说:“再回头看展品,会觉得每件文物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每件文物都有故事。这是我最难忘的一次博物馆之旅。”

    中华世纪坛艺术中心高级顾问朱杨明介绍,30年前自己在美国博物馆学习时就发现,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的库房会定期向游客开放,“这是博物馆和公众沟通的有效方式,可以让公众了解博物馆怎样管理保护国家的艺术遗产。现在,很多国外的博物馆在建造库房的时候就将其设计成对公众开放的空间,把博物馆的收藏作为共享资源,而不再是研究人员的专利,人们走进博物馆,不但可以看展出,还可以了解整体藏品,当代博物馆正向社会提供更丰富、全面的服务。”

    期待真正架起沟通桥梁

    “博物馆藏品要想真正架起沟通的桥梁,一定要重视展览的细节。”谈起近年我国博物馆的迅速发展,朱杨明提醒。他近期曾去扬州考察,发现博物馆的数量变多了,但布展细节上却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比如藏品讲解牌,这本来应该是藏品的“ID”,大部分游客是通过标牌了解藏品的“来龙去脉”,但很多博物馆的讲解牌上却缺乏游客想了解的信息。“英国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了解游客心目中的理想展览是什么样,13条调查结果中,有7条和藏品说明牌有关。在策划展览时,我们应该更多站在参观者的角度去思考,他们想通过展览了解些什么?获得哪些知识?”朱杨明说,他在扬州某处博物馆看到一件造型奇特的碗碟,一看讲解牌,仅介绍了年代和出土时间、地点,半字没提器物的实际用途。他对比举例,曾在荷兰一家博物馆中看见一幅油画的讲解牌,简单的三行字,交代清楚了作品的尺寸、作者、表达主题以及艺术特点,让“门外汉”也能读懂作品的精妙之处。

    有学者建议,讲解牌能够表现的内容有限,博物馆应利用好智慧旅游手段为游客补充提供更为详细的解读和个性化服务。在国家博物馆近期举办的《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中,记者体验到智慧旅游的好处,名画的讲解牌上附有二维码,拿出手机扫描,就能了解更为详细的作品背景知识。但不少游客在觉得方便的同时,也有小抱怨——网友“屋顶上的猫”说,“国博推出了二维码导览、微信导览,但为什么不建设面向参观人群的免费WiFi?看一次展览,手机半个月的流量没了,默默流泪中……”

    很多游客都有过隔着封闭式围栏参观展品的经历:精美的雕塑四周加一圈红色围栏,细致的油画前隔着厚厚的玻璃框,这种展览方式从视觉上破坏了艺术品的整体美感。黄雪寅说,一次去大英博物馆的观展经历让她印象深刻,几千年前的雕塑裸展在游客面前,通过抬高雕像底座的方式分割文物与游客的距离,这比用栏杆包围展品的做法要“顺眼”得多。

    今年“5·18”世界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这一主题也恰好印证了博物馆发展的趋势和人们期望它所发挥出的功能:博物馆是一种鲜活的机构,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为不同游客、不同世代和不同文化架起沟通的桥梁。“博物馆人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让藏品走向公众,让公众亲近藏品。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藏品‘活’起来,让博物馆真正成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传播知识、增进交流、激发创造的精神文化家园。”杨应时的话代表了很多博物馆人的心声。

    (题图:5月18日,南京博物院特展馆,4座6.5米高的“博古架”陈列近900件文物,有如一座小型文物库房,当年曾装载南迁文物辗转流离的260个“古董木箱”也首次与公众见面。王路宪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