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博物馆安全问题的思考

 无影一游 2014-08-16

作者: 黄雪寅

     什么是博物馆?藏品的安全与展览的安全又是如何密切的关系?博物馆与公众安全有什么关系?关于这一系列的问题,国际博物馆对于博物馆的定义有一个渐进的过程。1968年科隆和慕尼黑召开的第八次大会认为“博物馆本质上是一个科学机构,因而任何博物馆都必须推进、鼓励、承担或开展基于其收藏和计划的科学研究工作”。接着在1971年巴黎和日内瓦召开的第九次大会上提出“为人民服务的博物馆:今天和明天;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1974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十次大会指出:“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赢利、为社会和社会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它把收藏、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之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博物馆社会化思想自1974年进入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及其定义后,“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战略方向不断深入人心,深入实践,把博物馆从自我封闭引向开放。直到2007年新博物馆学里斯本会议提出了新的变革目标“除地方与乡村外,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毗邻大城市地区和新兴城市移民中心社区的干预”。当今2011年,国家文物局提出关于博物馆办馆新的理念,要博物馆“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更多的文物要走出博物馆库房,服务于社区和百姓。

    由此,博物馆不仅仅成为为大众提供学习、教育的欣赏的场所。随着我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博物馆是公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活动场所,这个场所保藏的文物是否安全?它所展出的文物是否安全?走进博物馆的人群是否安全?这些问题成为博物馆领导者和工作人员最需重视的工作。

    一、博物馆建筑,你安全吗?

    1、选址安全吗?

    当观众走进博物馆的时候,一定不会考虑到博物馆是否安全?其实,从建筑设计师的第一张草图开始,博物馆的选址工作早已经过建筑设计家与地震专家、防洪专家论证了它选址的合理性。因为博物馆建筑如果选在地震多发带、地壳断裂带、洪水泛区建设,必将因自然灾害带来灾难,而这种灾难对于收藏人类重要文化遗产的博物馆来说将是毁灭性的。

    2、建筑设计安全吗?

    除了选址安全外,博物馆设计的建筑结构、所用的建筑材料、内外装修材料以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对于博物馆的安全有着非可小视的决定作用。博物馆建筑有其非常特殊的要求,如文物库房,要求建筑坚固、防震、防潮、防火、防盗、易于搬运文物、易于日常工作,要满足以上条件,并非一般建筑设计师所能理解到位,需要具有非常专业的知识,才能在设计要求上满足博物馆专业的条件。文物从户外如何进入博物馆库房区?货运电梯的吨位及入库房通道设计是否一体化?库房文物与技术保护修复中心、拍摄工作室、展览厅之间的搬运通道设计是否合理?这对于从事文物保护工作来说,设计是否科学,文物在搬运过程中受到损伤的比例会有明显差别。这套体系的设计直接影响博物馆日后工作的每一个基础环节。如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文物总账登记区,设计师把它完全设计成一个整体,从文物进入博物馆的通道就想到了工作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大型的集装箱式汽车可以直接开进这个区域,并在此进行文物箱体的装卸和文物点交登记工作。同时,这个区域与各大部门的库房区可以通过电梯直接送达文物,前往文物保护中心和拍摄工作区的通道十分便捷,工作人员无需上下台阶搬运任何文物,文物始终处于安全运送的状态中。各部门的库房与展区有直接的电梯可以安全运送展品,并方便运送辅助展品和各类布展工具。这套体系也已经被世界各地许多博物馆建筑师所采纳。首都博物馆在文物保管和使用体系上,学习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设计优势,解决了在馆内文物保护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运送问题,新馆建成6年多来,举办过上百次文物展览,没有发生一次因为运送文物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安全极具专业性,它绝非设计师可以自由发挥的产品,它涉及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使用,具有深远而重大的历史责任。如果因为建筑设计没有按照专业要求去做,造成建筑上的先天不足,不仅仅是浪费国家资金问题,因此造成对人类文化遗产的损坏,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

    3、基础设备设施安全吗?

    文物技术保护中心所在区域以及所用设备、药济、操作的安全,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博物馆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博物馆内所使用的强弱电设备、包括电梯的质量、消防设备的分种类、分性能设置使用、温湿度控制设备的合理性能,安防设备的功能等等,对于保护藏品的安全都有着非同小可的作用。一个现代化的博物馆,如果在设备设施方面不符合国际博物馆标准化的条件,在绝大程度上无法开展国际化的展览合作。如库房和展厅的温湿度条件,如果不能够达到标准,对方会根据我们所提供的设备设施报告数据,拒绝将展览继续谈下去。展览中展品的环境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是谈判能否继续下去的重要标尺。

    二、文物安全是博物馆的第一要职

    藏品是博物馆的基础,博物馆基本职能的发挥都要围绕着藏品展开。藏品的安全是博物馆的第一要职。与藏品有直接接触的人员,在安全操作和安全意识上,必须接受专业培训。

      能够接触到藏品的部门主要有文物征集部、藏品保管部、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展览部等部门。这些部门人员都会或多或少接触文物,他们操作规程是否规范会直接影响到文物的安全。

    1、文物征集部工作中的文物安全

    文物征集部在进行文物调查和征集过程中,会对文物进行基础鉴定。当文物在手的同时,安全就已经发生了责任转移,如果在这个时候出问题,事故责任就会在执物者身上。所以,许多业内人士,在对文物进行第一时间接触时,不会很冒昧地抢着去摸文物,而是在得到藏家同意之后,小心地用双手捧着文物进行鉴定,而且应该是坐在一张桌子前把文物放在上面查看,一般来说桌子上应该铺着一块毡子,以便置放物件。

    2、库房工作中的藏品安全

    库房保管员是接触文物最频繁的人员,他们的职业要求就是要“小心轻放”,他们永远应该把文物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无论是什么样的人进库房接触文物或者观摩,都必须尊重保管部的规章制度,由保管员动手拿文物,其他人无权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动手摸文物。这是保管员必须坚持的原则。除此之外,保管员在日常工作中,也必须严格按照职业要求操作,任何有损于文物的行为都是不允许出现的。比如保管员在整理文物过程中,不许带铅笔以外的其他类型笔进入库房,以防笔水污染了器物。再如接触器物必须戴手套以防汗渍留在器物上。更有一些器物如丝织品和书画,保管员近距离接触文物时,要戴口罩,以防打喷嚏时污染文物。这样的要求实在太多,不能一一例举。此外,文物库房日常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也是防止文物受损或被盗的重要保障。如单人不可进库工作,如总账、分类账不可同一人管理,如文物进出库登记制度的严格执行,如每年一次的文物账物核查、盘点等等,都是防止麻痹大意和监守自盗的好制度。

    3、文物技术保护修复中心的文物安全

    被称为文物医院,是给文物防病治病的。但如果技术人员没有很高的职业道德,没有严格的专业训练,在进行文物修复保养的过程中,会造成对文物的损害或者破坏。如在对青铜器进行有害锈清理时,如果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很可能把无害锈去除掉,便千年留下的美丽色斑转眼间消失。再如丝织品的清理过程中,如果操作者没有常识或者急于完成工作程序,很可能使本来可以保留的花纹或者残片消失,而且是永远的消失!如文物在复仿制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是必须注重的问题。在利用高科技手段对文物进行检测或拍摄中,机械故障或操作失误都会将文物破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对于研究和展示都会造成永久性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严格培训上岗人员。

    4、展览过程中的文物安全

    展览作为博物馆的重要职能,成为藏品保管和使用过程中永远的矛盾。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以文物为中心,一切展览活动只要文物安全符合条件才有可能执行。展品运输和保险过程的专业化服务,成为目前博物馆展览交流中最需遵循的先行条件,也是展览谈判中最重要的条款。专业化的珍品运输和保险以及协助布撤展,对于展览交流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国际上著名博物馆在引进或推出展览时,会协商或指定和自己有合作经历的运输保险公司,以保障展品的安全。在文物点交和布撤展过程中,文物的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如2007年首都博物馆在引进法国卢浮宫展览的布展中,法方在展厅坚持文物进入展位之前先将空中的灯定位,其实对于展览灯光师是有很大难度的。但他们的理由是当文物已经在展位,而灯光尚未调好,如果高空作业有闪失的话,会砸在展品上,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最后我们同意了他们的条件,只要是对文物安全负责,一切条款都可以协商。保护文物是博物馆人的“天职”!

    在文物布撤展过程中,展柜、展具、灯光、辅助展品的安装等等,必须要考虑到文物安全,任何背离文物安全的操作都需要被阻止。包括现场工人的人身安全也需要特别考虑,比如操作大型文物搬运的工人,必须戴专业护腰,如果人员出现操作失误,文物必然随之受到损坏。从有些细节也可以看出这个行业在文物保护方面所需要的条件,比如通常工作人员佩戴的ID,一般是挂在脖子上的,但专业的珍品包装运输公司如墨西哥珍品运输公司,会把它固定在臂膀上,这样就不会因为低头弯腰时ID的链子和文物缠绕在一起。

    布撤展人员的安全防范问题:展览公司的工作者来自不同地区,他们的身份确定非常重要,经过公安部门的身份确定后,展览施工进场之前严格办理进馆临时工作证,并对施工队进行展览安全施工教育,签订安全施工协议。任何野蛮施工和明火作业在博物馆都是被严格禁止的。避免展览施工与布展的交叉进行,是展览过程中保证文物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所以,合理安排展览档期,给展览施工制作留出足够的时间,等场干地净后文物再进场,是展览安全应该遵守的一条纪律。同时引进类展览,尽可能让文物直接进入临时展厅,避免文物进入库房后再进展厅的两次搬运,减少风险值。

      开放部、安全保卫部在展厅大门关闭之前要进行仔细的检查,凡是观众有可能到达的区域和点位都要认真查看,以防不法分子潜伏其中伺机作案。包括展区内的厕所和休息座椅区,都需要查看到位。任何侥幸心理都是没有尽到职守的表现。

     三、公众服务中的安全设施保障

    博物馆是面向公众服务的场所。从早晨打开博物馆的大门到晚上关上大门,前台开放人员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确保观众在博物馆活动期间的安全。进入博物馆之时第一件事是接受安检,这是确保观众和环境安全的有效制度。任何妨害公众安全的物品,如火种、枪械、刀具、化学类药品等,都属于被禁止入馆的禁品。在博物馆,如果因为博物馆设备设施不完善、安防制度不健全或者设备故障造成对观众的伤害,都是博物馆的责任。除此之外,博物馆业务工作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保障公众安全的具体工作,例如:

    1、博物馆功能设计中的安全

    博物馆是大众活动场所,场所的方便和安全是设计的首要要素。过分强调外观的华丽和奇形怪状并不符合博物馆功能设计的要求。同时,只注重外形而忽略了观众的安全更是大忌。如博物馆围墙的宽度和高度,如果观众可以攀登而上,就可能造成从高处坠落致伤功致死。如过分陡峭的扶梯对于老人和小孩子而言,存在着偶发性滑落或摔伤。再如玻璃围挡和护栏的设置看起来时尚,但其本身自爆的程度和安装过程中的牢固状态,都可能出现问题。甚至于台阶的安全标识,都是必须完善的服务,建筑功能设计出现任何的非专业性和设计不到位,对于开放状态下的博物馆而言,都会造成一定的安全上隐患。

    2、展览过程中的公众安全问题

    每一个走进博物馆观看展览的观众很少有人关注展厅的安全问题。其实我们在设计每一个展览之初,从展览的规模到展厅的面积,都会考虑到观众的容量。从第一张展览设计的平面图开始,展览的单元分区和展柜之间的距离、展板的疏密度、安全出口、消防通道以及应急灯设施,都会由专业的部门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方可执行方案。在展览进行深化设计当中,展览装饰材料必须对人体和环境无伤害性的,灯光的照明度既要符合文物的要求和展示的美观,又要满足观众的视线光照度,不能因为光照度不足,造成对观众的伤害。除此之外,包括展板的高度和字体的大小,都会根据博物馆的要求,选取观众最舒服的尺度展示。如展板过低的话,观众需要蹲下来观看,如果正巧是位老年人或有高血压的观众,当他再站起来的时候,很可能会引发疾病。如展览设计出现台阶或高台,它的承重要经过严格的计算,根据观众量和最大承重量提出设计要求,不能因为追求展览效果使观众受到伤害。

    综上所述,博物馆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社会对博物馆的要求越来越高,博物馆的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并不奇怪,反而值得欣慰。只有在国家昌盛、文化大发展的今天,人们才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博物馆,文化艺术成为人民生活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黄金时代。作为博物馆人,我们能够在这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利益所动,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安分守己”地作好文物保护的卫士,才对得起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对得起我们的后辈。换言之,这些文物今天在我们的保护下安然无恙,我们充当的是“历史卫士”,我们保存给人类未来的,是无法再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这样大的责任面前,任何浮躁与贪念都应该摒弃,甚至于我们面前文物时的情绪,都应该是宁静而神圣的。只有全心全意地护卫着它们,我们才无愧无悔于这崇高的职业。

(来源:中国文物报)

(本站编辑:刘玞珪)

发布:2011年9月26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