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史上的今天——6月28日

 老庄. 2014-06-28


  • 1978年6月28日

    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卫星-1”号升空


  •   1978年6月28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卫星-1”号。
      国际上海洋遥感技术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气象卫星、陆地卫星的海洋应用阶段;第二阶段是海洋卫星应用阶段。后一阶段是美国于1978年发射的海洋卫星SEASAT-A而开创的。
       在海洋卫星出现以前,海洋的遥感资料主要来自气象卫星和陆地卫星,但由于海洋具有不同于陆地和大气的特点,海水的流体性质及运动性质有别于陆地,海面波 动与照射在其上的电磁波相互作用使遥感过程复杂化;海洋现象与大气现象的时空尺度相差悬殊,加上气象卫星与陆地卫星的轨道参数和传感器性能不完全适合于海 洋,因此必须设计专门用于海洋观测的卫星。
      出于以上原因,“海洋卫星-1”号装载5部传感器:雷达高度计、海洋卫星散射计、合成孔径雷达、可 见光和红外辐射计、扫描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它们的测量精度高度误差小于8厘米,风速不高于1.3米/秒,海面温度误差小于1摄氏度。这颗卫星呈圆筒形,高 21米,总质量2290千克,飞行高度800千米,倾角108度,每昼夜绕地球14圈,在36小时内可将全球95%海面覆盖一遍,并向地面发回海面风,海 面温度、波高、内波、大气水量、海冰、大洋地形和海洋水准面等资料和信息。
      除“海洋卫星-1”号外,美国于同年10月发射了与海洋学有密切关系的“雨云-7”号气象卫星。苏联于1979年、1980年发射了“宇宙-1076”和“宇宙-1151”。多国合作的“国际宇宙-20”和“国际宇宙-21”分别于1979和1981年发射成功。





  • 1943年6月28日

    美国物理学家科利青出生

      
  •   1943年6月28日,美国物理学家冯·科利青(Klaus von Klitzing 1943、6、28-)出生,1985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获奖理论是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这个发现的决定性试验是在1980年2月5日晚上进行的,试 验结果证实了电阻是量子性的,其最小单位由两个物理常数决定:普朗克常数h和电子电荷e。因此它本身也是一个物理常数。通过量子霍尔效应今天可以对电阻进 行绝对的和极精确的测量。从1990年开始,电阻的单位欧姆的定义是根据量子霍尔效应确定的。量子霍尔效应也是纳米电子工程的出发点。通过它可以研究比今 天的微电子学小得多的半导体元件的物理特性。





  • 1906年6月28日

    迈尔夫人——居里夫人后首位女性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1906年6月28日,美国女物理学家迈尔夫人(原名玛丽·戈佩特,Maria Goeppert Mayer,1906、6、28 – 1972、2、20)出生于德国六代教授世家.她是继居里夫人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第一位女性。
      1930年玛丽·戈佩特毕业于格丁根大学并获博士学位,她在完成博士论文时,计算过子双光子同时发射或吸收的几率,几率非常小,直到后来用了激光束才观测到,证实了她的理论计算结果。后来,双光子吸收截面的单位被命名为Goeppert迈尔(GM)。
       1930年,与美国化学家约瑟夫·迈尔结婚后赴美,1939年于哥伦比亚大学从事铀同位素分离工作。迈尔夫人和延森各自独立提出壳层理论。1955年他 们合著《原子核层结构的基本理论》。由于他们在发现核壳层结构的贡献,迈尔夫人、延森和维格纳分享了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1875年6月28日

    法国数学家勒贝格出生

      1875年6月28日,法国数学家勒贝格(Henri Léon Lebesgue ,1875、6、28 – 1941、7、27)出生。他主要贡献在测度和积分理论:采用无穷个区间来覆盖点集,使许多特殊的点集的测度有了定义。在定义积分时他也采用取划分值域而 不是划分定义域的办法,使积分归结为测度,从而使黎曼积分的局限性得到突破,进一步发展了积分理论。他的理论为20世纪的许多数学分支如泛函分析、概率 论、抽象积分论、抽象调和分析等奠定了基础。






  • 1873年6月28日

    法国生物学家卡雷尔出生

      1873年6月28日,法国医生、生物学家卡雷尔(Alexis Carrel ,1873 、6、28– 1944、11、5)出生。因发现一种缝合血管的方法和在组织培养上的杰出贡献而获得1912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研究用杀菌剂冲洗作品,治疗创伤的卡雷尔-达金氏法。1911年,他和M.T.伯罗斯协作发现胚胎提取液对某些细胞有较强的促 进生长潮湿,于是用胚胎提取液背信血浆的技术在几个实验室得到推广应用。1923年他设计了用卡氏瓶培养使组织培养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





  • 1865年6月28日

    西尔维斯特阐述代数方程根的定理和证明


  •   英国数学家西尔维斯特(James Joseph Sylvester,1814、8、3 – 1897、3、15)学业优异,但因出身于犹太家庭,在英国长期受到岐视。他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后,创办了《美国数学杂志》,开创了美国纯粹数学研 究。先后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伦敦数学学会会长。
      1865年6月28日,西尔维斯特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演讲中,详细阐述了他关于代数方程根的定理和证明。
       事实上,牛顿在其著作《普遍算术》中深入地研究了代数方程,提出了判定正根、负根和虚根个数的符号法则,但他没有给出证明。西尔维斯特不但给出了符号法 则内的第一个严格证明,还将其推广到包含牛顿符号法则在内的更定理。在对代数方程实根的研究中,他推广并改进了牛顿的判别式。在方程论方面西尔维斯特的另 一个重要成就是改进了从一个n次和一个m次的多项式中消去x的方法,他称之为“析配法”,并给出了这两个方程有公共解的充分必要条件,但他未能给出充分性 的证明,后来由柯西证明了。
      西尔维斯特一生致力于纯数学的研究,他和凯莱一起发展了行列式和矩阵的理论,创立了代数型的理论,共同奠定了关于代数不变量的理论基础。开创了自牛顿以来英国纯粹数学的一个繁荣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