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三本也可做起点

 北京徐师 2014-06-29

三本也可做起点

 

其实在开博之初,我是不准备写这方面的文章,不希望在这个问题上提供给大家有实际参考价值的意义。但是,现实生活是不容回避的,从全国的范围来看,每年毕竟会有相当多的考生不得不面对是否上三本的问题。而且经历了这些年的实践过程,三本院校的办学能力,三本院校的毕业生在社会上也经历了多方检验,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更宽泛的认知。总体上评价来说是有喜有忧,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现在面对众多网友的多元要求,面对渴望受到本科教育的众多学子,我还是放下个人顾虑,谈谈三本的话题吧。

关于是否上三本的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山东省今年已经取消了二本和三本之间的那条线。我的看法是,这种做法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也是早晚的事了。而一旦放开人为的二本与三本之间的招生线,从发展的眼光看,未来五到十年后,会有一批今天是三本的大学,将必然超越现在是二本的大学,甚至会逼近乃至超过今天的某些一本也未可知。所以如有条件上一所好的三本大学,从长远来看,也是很值得期待的。这个理念,我觉得也值得今天某些高分的二本线的学生参考,当然,由于他们今天可选择的机会还很多,所以也仅是参考而已。但是对于二本线边上的考生,可选择的机会并不多,这是个需要有超前意识的学生来考虑的。对于三本线以内的学生,要想读本科就只能在这个层面上选择了。

当前的三本学校是鱼龙混杂,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说是沙里淘金确实有些夸张,不如说要区别对待才是正常的现状。有些办学条件不强,师资较差,在校生数量也不多,这些三本是不值得盲目去读的。特别是在校生数量的多少,可以从外观上直接判断这所三本的综合实力的。因为三本办学很大程度上是要运用社会力量的。在校生多,收取的社会资金就多,就有条件把学校建设的更好,有能力把学校深入办下去,学校办的越好,美誉度越高,就越能扩大生源,生源越多、越好又能反过来增加学校的资金投入,促进学校越办越好,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如果在校生少,学校收取的资金就少,市场经济条件下,聘教师,建教室、实验室、图书室,建校内基本生活设施,那样不花钱哪,没钱难办事啊,事情越难办,发展前景也就越不乐观,这往往就形成恶性循环了。因此,对于那些准备读三本的学生和家长,一定要事前去相关学校实地看一看,做到心中有数。由于目前三本学校彼此之间差别太大了,所以这个考察比准备读一本、二本的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当大家对三本学校有了直观的了解了,接下来,我才可以重点谈谈我认为应从那些方面来判断和选择三本大学。

第一,首先还是要看背景。三本中那些来自985工程大学为母体的背景,完全可以做为重要指标来判断的。来自这些名校做背景的三本虽然在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和母校没有任何联系,但是毕竟是有名校的名称做依托,在校园文化的继承方面还是要有一定的关联的,否则名校也不可能自毁形象,轻易让其挂牌的。

第二,要了解其中有无特殊的相关政策。现在还想上三本拿一本母校的毕业证几乎是不可能了。但是,对于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有无在考研或者其他方面的优惠,这个家长要提前去学校打听,不仅要去这所三院校打听,还要去那所一本母校去打听,这些都属于大学自身的内部事物,我们外人是不可能说的门清的。所以还是请家长们自己多做工作吧,这个工作很值得一做,真有可能会有意外收获。千万别嫌费事,你今天费点事,接下来四年就省不少事。

第三,三本中合作办学的真实情况。要明白这类合作办学与社会中介办理留学的区别在哪。这个也要做好准备工作,不能到时现上花轿现扎耳朵眼。要了解的内容包括,费用、签证的报批条件、对方大学的情况,文凭发放的要求(请注意,国外不少的大学是不发毕业证的,只发学历证明),文凭是不是被我国教育部承认(请注意:如果承认,教育部网站上是可以查到的,不是学校单方说承认就承认的),到国外还要不要先上预科班等等,都要搞明白。一个很简单的判别标准就是收录的分数线和此三本其他招录的学生之间是否有差别。如果对招录分数的要求较低,甚至低到考分高低无所谓的地步,那就不要光觉得占了大便宜,要下功夫了解清楚了,这背后一定有一些真实的内容是没有在招生信息中公开的。根据我的人生经验来推断:一来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二来这世上就算是肯花大价钱也有办不成的事情。

第四、三本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我还是那个观点:在高校资源特别发达的城市读三本,有时会给学生带来很重的心理压力;但是在不发达地区读三本,学习条件与未来出路又会大受影响。所以,大家要在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做出恰如其分的选择。我个人觉得在二线城市读三本可能会更好一点。

第五,三本是不是有自己稳定的教学环境。先是要看看有没有相对固定的教师队伍,那怕是从其他高校聘用的教师,也要看看是不是长期较为稳定的聘用。与之相关的是要进一步看看,学校是不是有自己的固定教学场所--校内是否拥有自己学校专属的教室、住宿场所、校内食堂、图书馆及实验室,这些都应该是一所正规大学的基本设施,强调一遍:是必须要有的基本设施。

第六,学校的管理情况。一看学校周边环境,二看学生精神面貌,三看校园文化,四看校舍条件,五看基本生活设施条件(如食堂、澡堂,公共厕所等)的基本配置和卫生状况。不是说怕孩子吃苦受罪,是因为通过这些内容能准确形象反映出来一个学校的总体管理水平,昭示出未来发展的潜力。

关于是不是读三本的问题,我还有一个观点:就是要量体裁衣、实事求是;不建议举家借债、砸锅卖铁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的硬上。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很吃紧,孩子读本科的愿望很强烈,那不妨复读一年,把这个压力化作动力,明年冲进花费较低的一本或二本;实在今年就要上学走,考虑上专科吧,想读本科还有专升本的机会;只要是认认真真的学了三年,就算是直接就业,论能力并不比三本学生差,功夫下到了,动手能力可能会更强些。如果为了四年的三本,把全家拖进去,那我起码认为这不是一个会从长远和全局分析形势,规划人生的家庭和学生。而都选择投入这么大成本去读三本了,自身还处在一个非常混沌的状态,能学出什么成果,我就很怀疑了。

目前选择读三本,真的要在事前做好全面的思想准备,它现在不同于一本、二本的主要就在于:前期已经有了较大的经济投入,之后回收成果又很大程度上必然只能来自自身综合能力,很难借上学校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力量;它不如一本、二本校园的学习氛围;不如一本、二本的社会认知环境;不如一本、二本的现实起点。所以读三本就是在拼硬实力,只要自身足够坚强,把三本做为人生起点同样也精彩。但是我请大家一定要非常有自知之明的判断自身的综合实力,打肿脸充胖子不行,仅凭一股热情也不行,没有明确的人生追求更是不行。

总之,读三本考验人、磨炼人、培养人,这些你都准备好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